•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曾国藩纵容湘军把南京城抢得精光,清王朝为何忍气吞声
公元1864年7月19日,一声巨响之后,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破了被太平军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天京”!天京城既破,在前线指挥的曾国荃下令:全军放假三天!曾国荃所说的放假三天,并不是让士兵休整,而是允许他们在城内...……更多
曾国藩死前留下哪两遗憾和四句经典遗
...他的行为感到佩服。 短短四句话却是曾国藩穷尽一生之智慧给后人留下的处世箴言。曾家子孙皆依此行事,果然出了不少的人才,对于一个家族而言传承不断,人才辈出就是最好的发展。也不怪人们都说曾国藩留下的这四句遗...……更多
左宗棠的未竟之志:海防与塞防之争
晚清四大名臣,指的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以及张之洞。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张之洞是“善终”。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几个不都是年老病逝的吗?曾国藩活了62岁,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左宗棠活了74岁,担任军...……更多
太平天国的兴衰:农民起义的悲剧与历史的真相
...写下了长达六万字的《招供书》,一字一句皆为属实,在曾国藩得到这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招供后,竟违背朝廷释放李秀成的命令,就地处死了李秀成。这份招供在1962年,由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老先生交给台湾世界书局董事长,...……更多
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时候,非常艰难。朝廷不仅没有粮饷支持,就连招兵买马,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可是,性格多疑寡断的咸丰皇帝,在他任命的43名团练大臣中,为何独让曾国藩组建湘军呢?并不是...……更多
曾国藩考核人才的独特方法:用符号作标记
“人才靠培养而出,器识靠历练而成”,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概括了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到见解。一人的成才过程是漫长的,曾国藩的方法就是四个:教诲、甄别、保举、超擢,而且还独树一帜创立了“曾氏花名册”,以记...……更多
天资愚钝的曾国藩,是如何逆袭成“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天资愚钝,考了6次秀才都不中,躲在家中的小偷都把书给背会了,他却背不了。可就是这样一个比一般人还要普通的人,却被誉为“...……更多
他才是湘军真正奠基人,为何名气不响
...清的“中兴四大名臣”,有不同排列。其中一种说法是指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其中,胡林翼在历史上的名声似乎不如其他三位响亮。其实此人的才能连曾国藩也自叹不如。当时就有人评价说:世人只知道曾国...……更多
海葬摆渡人:撒7000骨灰被海景房开发商举报,在倒骨灰的桌上吃饭
1蔚蓝的天空与海水交接在边际,码头上一艘轮船鸣笛三声,驶向了这片宽阔的海水。船上坐满了人,每个人都神情悲痛,甚至有人轻声哭泣着。船长陈琦已经从事海葬行业20多年,他数不清楚这是自己第几次出海了。每年他差...……更多
一书生科举屡不中,想不开对孔子牌位干了什么事
...是那种有机会重塑社会阶层的人,虽然他聪明,但是他的格局不够大,这是他的短板,当攻破南京之后,洪秀全就不想再继续战斗了,也将手中的权力交了出来,安逸享乐,其实当时的太平天国有着像石达开这样优秀的将领,绝...……更多
走进了中年后的人,更不能自作多情,凡事要三思而行
...是费力讨好的关系,最后都将失去。二、自己做自己的摆渡人。在我们年轻不懂人情冷暖的时候,只要有了心事,逢人就诉,到处去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每一个人都很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更多
陈佳艳:以射线为“桨”的生命“摆渡人”
...中寻找答案,最后回到临床中检验结果。”做好生命“摆渡人”“放疗科医生要会读片,3年轮转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后,我遇到了这个领域的大家学者,也真正开始了我的专业成长之路。”陈...……更多
曾国藩为何擅自处死李秀成,让他免了凌迟之苦
...之中少有的能够让人敬佩的人之一,他在兵败被擒之后,曾国藩之所以在先斩后奏地处死李秀成,应当说是曾、李二人之间达成的默契。倘若不是受累于“愚忠”二字,李秀成也未必会成为湘军之俘虏。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这...……更多
世界读书日推书 | 王胜军: 《曾国藩家书》《庄子》《罗兰小语》
...人最脆弱的时候,它真的需要一种力量,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后来才知道,作者罗兰长期在广播电台做主持人,在与听众一次次的心灵沟通之后,最终才写就这部书。它的文字非常宁静、通达,看似淡然恬退,却能生出催人奋...……更多
一个成熟的人,至少要有下面这三种样子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自渡,他人爱莫能助。”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多少所谓的感同身受,也没有谁会一直是你自己的靠山,你的路需要自己一步步地去走。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更多
周朝时期被被忽视的诸侯国:曾国的历史与文化
...国本来就不大,它的附属国都能吞并掉的鄅国就更小了。曾国也被埋没在了历史长河里关于曾国的史书几乎没有,有关于它的记载也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因为发现了曾国国君的墓穴,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存...……更多
遇事保持冷静,凡事先责己,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事实却可能相反,我们只是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格局。晚清大臣曾国藩,出生在普通家庭,却能达官显贵,家族人才辈出。他说:“日知其所亡。须端楷凡日间过恶,皆需一一记出。”“过恶”的主要内容,就是指“身...……更多
两个手下能干但斗得不可开交,曾国藩小施伎俩解难题
...鸿章提起晚清重臣,你会想起谁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曾国藩。的确,这位是晚清历史无法忽视的人。李鸿章更称其为旷世难逢天下才。曾国藩,组湘军,办洋务,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候,观其一生,可谓是功勋...……更多
余生不长、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拒绝无底线善良
...,如果没有智慧,也不能称之为聪明。真正的聪明人,有格局、有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会懂得什么是取舍。该舍弃的就舍弃,该放下的就放下。在《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曾经去请教老子:“我和颜回谁更高明一些?...……更多
如何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
作者:黎荔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家书》中说,“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又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这段话是说,人生中只有“常”是第一美德。年龄不分老少,事情不...……更多
李秀成的崛起与太平天国的复燃
...但智勇双全,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士心。这也是自曾国荃率军合围雨花台后,无论是江苏其他地方,还是金陵方面各战,李鸿章与曾国荃拿出吃奶的力气,付出了巨大代价,也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02南汇一役之后,李鸿...……更多
为人处世,这四种话最好不要说,说了往往会招惹不必要的祸患
...用一生的时间。我特别认同。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生活中,有很多人坏事,就是出在嘴上,虽然有些只是无心之言,但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当对别人说了错话,不好听的话,轻则让别人听了不舒服两人关系...……更多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守静的本质,是低调的成长,高调的生活
...才能好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03第三:守得住静,是一种智慧林徽因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人活一世,总会遇到才华撑不起理想的时候,那就要守得住安静,慢慢成长。如同春日小...……更多
2022-12-19 13:35高调,低调,本质,生活
什么是情商?安排的事能做好,没安排的事能想到
什么是幸福?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什么是智慧?安排的事能做好,没安排的事能想到;什么是情商?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什么是正能量?给人方向,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智慧,给人...……更多
一个人开始走好运的迹象,就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自己。人,只有改变自己,才有机会改变自身的整个格局。一个人开始走好运的迹象,就是从“改变”自己开始。02改变心态,让自己保持精神的状态人在低谷期时,改变不了环境,请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无论生活有多难...……更多
45岁的肃顺为何会被27岁的慈禧干掉
...从而也机智的避免了日后的牵连!从这一点上看,慈禧的格局与心机和曾国藩的谨慎站队,都是他们在历史的漩涡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所以在历史的舞台上,真的应验了那句话: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他们自有自己的过...……更多
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何一文一武终生宿怨
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锋颖凛凛,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以学问...……更多
...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仅要有眼光,还要有格局。胡雪岩和左宗棠认识时,左宗棠已经是浙江巡抚,而胡雪岩虽然是一名四品顶戴的官员,但毕竟是一名候补道,并没有实权,地位非常低微。但胡雪岩的心思并不在...……更多
...始重用地方汉族官僚,大办团练。在众多的地方官僚中,曾国藩表现最为突出。他以募兵制取代世兵制,组建了一支勇猛善战的湘军。湘军的士兵是由健壮朴实的农民组成,而军官却是才华出众的士人担任。湘军上下级之间有严...……更多
那些格局很高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敢于“归零”
曾国藩曾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人和人的差距,往往是格局的高低拉开的,能成大事者,大多有非凡的格局。格局高的人,能看到事情未来的发展,不拘泥于当下,思想有厚度,人生这场旅程常常能繁花似锦。反而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