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果然有种丨海南连续三年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
...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更多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南繁热土,许多优质稻种均经过海南阳光的沐浴,南繁的加代后从海南走向全国,乃至国外。一粒稻,一颗“芯”,一产业。海南如何发...……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深度观察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种植的“海南好米”品种。记者 利声富 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海南热带资源丰富,是...……更多
我国杂交水稻在70余国推广应用近百亿亩
...、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分别介绍了杂交水稻50年成就与展望。“50年来,杂交水稻历经三次理论创新突破,五轮高产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与会科学家谈思考、讲进展、聊规划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见习记者 余佳琪 本报记者 黄媛艳 陈彬又到冬季,北方已下起皑皑白雪,...……更多
春早育种忙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彭君 王凡真3月以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农场,江西省萍乡市农科中心的水稻科研团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南繁工作。团队里的科研人员顶着烈日,忙碌于田间地头,进行材料收种、测配筛选、观察展...……更多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 科学家聚三亚共商南繁未来发展
...三亚12月14日电 (张月和)北方正值隆冬时节,位于热带的海南三亚又迎来一年南繁季。12月14日,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众多农业科学家聚首缅怀南繁岁月,共...……更多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大田移栽
...王晓梅 陈文刚 罗浩元 文/图本报讯 日前,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水稻秧苗移栽工作,将1400盘秧苗移栽到100亩大田。在草坝镇富民村四组的田块里,农户正忙着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移栽工作,根据秧架的宽窄...……更多
稻香中的期待
...伏现象,我们将没有倒伏的水稻单株全部收集起来,送到海南进行加代繁育,明年准备继续在这里种植,从里面选出不倒伏、品质好、香气浓、综合抗性好的水稻品种。”孙敏华看着今年出现倒伏现象的水稻对记者说,为解决“...……更多
三亚“稻”喜!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网12月30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2月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平均亩产843.6公斤,第二季平均亩产656.2公斤,三季合计年亩产2046.5公斤。三亚首次...……更多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 【海南三亚首次实现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财联社12月31日电,30日下午,2023年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平均亩产546.7公斤。加上第一季、第二季平均...……更多
郭名奇和袁隆平的师生情缘
...水稻也南繁。那是1970年11月,湖南推广早稻,他被抽调到海南崖县藤桥镇制种。让他没有料到的是,恩师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尹华奇也在崖县南红农场攻关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受农业部门派遣,郭名奇到南红农场帮助...……更多
让“种子”精神代代赓续
...直没使用。袁隆平是提出该想法的第一人。2012年4月,在海南三亚,袁隆平找来两架无人机试验,证明了四级风最有利于水稻赶粉。之后,在湖南的实验基地,袁隆平用飞机赶花粉代替人工赶花粉,测产产量比之前高出了13.4%。...……更多
现代神农十六年“尝”出一碗好米饭
...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该成果以广西、广东为中心辐射海南、福建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在应用中实现每亩减施尿素6.5公斤、减药1—2次,产出稻谷每公斤以高出市场的售价被争相收购。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表示,...……更多
长顺:水稻超高产攻关基地测产验收 最高亩产达1045.9公斤
...实施,主要种植卓两优1126和展两优8022等品种,全面采用杂交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依据目标产量按生育进程精确定量施肥,不同生育阶段按“薄﹣晒﹣浅﹣湿”进行水分管理,基地水稻植株生长健壮、群体均衡、青秆黄熟...……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赞三亚杂交水稻示范成果:能帮助更多国家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三亚首次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试验示范就实现目标,不仅为端牢中国饭碗作贡献,而且其经验能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更多
....5公斤!创造超级稻单季产量世界纪录!2018年至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德昌县开展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目标瞄准亩产每公顷18吨(亩产1200公斤)。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常务副主...……更多
追赶太阳的候鸟
...的候鸟——记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邓霜初夏的海南岛,阳光炽热,第一季的杂交制种水稻已经进入收割期,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同往常一样,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准时出现在烘干厂房,熟练地指...……更多
“京粳香8号”杂交水稻在琼首年试种成功 平均亩产551.7公斤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5月6日,“京粳香8号”三亚生态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进行实割测产验收。经测算,“京粳香8号”杂交水稻平均亩产551.7公斤。专家组认...……更多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
...科技方面的布局、商业化育种的难题与需求作主旨报告,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1个种业科技重大平台进行工作交流。现场举行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约仪式,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发挥各自优...……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4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举办。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种业发展在气候、资源、科技、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海南如何发挥优势,凝聚发展动能,推进种业振兴,成为此次与...……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2023年10月27日,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等在了解水稻生长情况。通过多年研发改良,海水稻亩产量从最初的100多公斤提升到421.5公斤。20世纪70年代,萍...……更多
果然有种|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米杂交 历时9年繁育出“南香丝禾”获DNA“身份证”
...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南繁,筑牢“中国饭碗”最坚实底座,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更多
江苏南京:常优粳10号亩产有望超800公斤
...在位于赵坝村的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点,对该示范点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常优粳10号”进行理论测产。 通讯员 供图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牛文静)金秋十月,稻花飘香。昨天,我市六合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在位于...……更多
...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新疆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江苏农科院、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更多
农科院水稻南繁插秧忙
本文转自:连云港日报□ 武娜 刘艳1月的海南阳光和煦,温度宜人,在三亚市吉阳区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南繁试验基地,绿油油的秧苗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生机勃勃,宛如大地的翡翠项链,三五成群的人们正在弯腰栽插。原来...……更多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三亚是天然的“育种场”■ 本报记者 黄媛艳在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基础上从头驯化一种全新的水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是探路者。他带领团队创制了世界首例重新设计与快速驯化...……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新品种
...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即将发芽育秧。南海之滨,在海南三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博士们,正忙着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落地田间。初春时节,农民抢抓农时、翻整田地、播种育苗,中...……更多
今年泸州泸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86万亩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当前正是杂交水稻制种播种的关键时节,泸州市泸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分赴田间地头指导杂交水稻制种大户,抢抓时节进行播种育秧,为后续水稻制种奠定坚实的基础。4月8日上午,在泸县玄滩镇...……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一碗好米”的东方秘籍
...。软糯中不失嚼劲,吃后润味甘甜,这就是东方市生产的海南好米。近年来,东方市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不断发展南繁制种产业,撰写从“一粒种子”到“一碗好米”的“东方秘籍”。数量多、面积大 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本人声明:大家过年好,我刚刚结束了上午的训练课,发现网上出现了一些不实言论,在此郑重声明:1、2015年4-8月,国家队聘请马布里体能师克里斯
2025-02-02 12:39:00
新春走基层 | 沈飞车间里未曾熄灭的那盏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大年初三,在中航工业沈飞的生产车间里,王刚皱起了眉头。这是一项紧急任务,精度高
2025-02-02 12:57:00
别跑空,故宫、国博已约满!今天这些地方交通压力大!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发布”公众号消息,今年春节,文博热持续,多个热门博物馆预约火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截至正月初十均已约满
2025-02-02 13:41:00
新春走基层|用爱汇聚力量,义工团队让春节满是温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今年是济宁市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成立后的第三年,作为会长的刘传涛和队员们,还是选择在除夕夜坚守在岗位上
2025-02-02 13:51:00
【平凡岗位 不凡坚守】春节假期景区游人如织 贵州武警官兵全力保障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杨婧)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也人们出行游玩的高峰。贵州武警官兵心怀责任,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25-02-02 14:02:00
刚刚过去的2024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hina Travel(中国游)’”火遍全球。随着国际航线加速恢复,签证政策利好频传
2025-02-02 14:21:00
‌截至2月2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总票房已经突破27亿元‌‌。自动播放《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春节档期间表现出色,凭借其精彩的剧情
2025-02-02 14:39:00
在喜庆洋洋的春节氛围中,电影观众又迎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在“影视过大年”系列中,咱们看了射雕英雄传、唐人街和哪吒,今天咱们再来看看《封神》
2025-02-02 14:39:00
今天是正月初五,财神日。零点一到,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都在发财神图迎财神?同时,今天还有登高迎财神的习俗。杭州人“迎财神”必去的天下第一财神庙——灵顺寺
2025-02-02 15:10:00
当代人的烦恼,很“秃”然。人可以聪明,但不能“绝顶”。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中国脱发人数超2.5亿,其中,男性约有1
2025-02-02 15:10:00
中新社柳州2月2日电 题:广西千年侗族大歌守年味作者 张广权 肖景凤“春天到,春意浓,千山万树绿葱葱。布谷鸟儿声声唱,布谷布谷快播种
2025-02-02 15:21:00
福建唯一!福州女生仇思晗收到剑桥大学录取通知
近日,全球顶尖大学剑桥大学迎来放榜,不少高中学校已发布录取喜报,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内地92所国际化学校一共斩获了262封offer
2025-02-02 15:24:00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赵淑荷发自山东菏泽编辑 | 赵靖含“绿幕隐玉的价格跟去年相比涨了一倍。”赵会敏弯身托起一朵绿色的牡丹花苞
2025-02-02 15:40:00
财联社2月2日电,据网络数据,2月2日15时6分许,哪吒2票房突破30亿,打破16项影史纪录,包括过去三年春节档影片档期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动画片首映日票房纪录等。2025春节档票
2025-02-02 15:40: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正月初一到初五,钱塘江迎来蛇年首个大潮汛,在观潮胜地浙江海宁,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2025-02-02 1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