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追赶太阳的候鸟
——记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
邓霜
初夏的海南岛,阳光炽热,第一季的杂交制种水稻已经进入收割期,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
同往常一样,萍乡市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会长张海峰准时出现在烘干厂房,熟练地指导工人们进行稻种的烘干和筛选工作,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处理。“这批种子的质量很好,我们得好好把关,确保它们将来能够顺利发芽、生长。”张海峰说。
今年47岁的张海峰来自湘东区排上镇排上村。受伯父张理高的影响,1993年,不满16岁的张海峰来到海南,开始了他的南繁制种生涯。
回想起第一次到海南的经历,张海峰记忆犹新:“当时住的是漏风茅草屋,吃的是乱炖大锅菜,不仅条件艰苦,而且劳动量极大。制种是个精细活儿,不仅需要吃得苦,还需要细心加耐心。”张海峰说:“不同于一般农业劳作,技术方面的细微差别就能决定产量;品种、天气、各种虫害等都会干扰生产,几乎每年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
多年的制种经验让张海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说起制种的过程,他如数家珍。
“我们自小跟着父辈在稻田里长大,育秧插秧、抽穗授粉、收割晒种、选种包装,我都会,制种的技术就像是与生俱来,是刻在血液里的基因。每当看到一片片金黄的稻田,我就感到无比亲切和自豪。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辈辈传承下来的使命和责任。”现在,张海峰跟着父辈到海南制种已有30多年,他的皮肤晒得黑红,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但每一句话都流露出对制种事业的热爱。
作为全国远近闻名的杂交水稻制种之乡,湘东区有着近半个世纪的水稻南繁制种史,素有“水稻制种看南繁,南繁制种看湘东”之誉。
1973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受农林部的委托召开全国水稻科研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会上,以颜龙安领衔的萍乡杂交水稻试验小组公布了杂交水稻三系的选育情况,宣告野败三系杂交水稻配套成功。这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克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最大难关,从此拉开了水稻种子革命的序幕。
也正是在那段时期,人们发现由于本土气候的因素,育种实验周期往往一耽搁就是一年。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海南,那里的气候条件独一无二,是冬季育种制种不可替代的宝地。为加快杂交水稻繁育进程,1975年,湘东制种人也来到海南三亚,踏上了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的风雨征程。
与印象里椰风碧涛的悠闲海岛生活不同,早期的南繁生活远比想象中艰苦。“住过猪舍、牛棚,周围蚊子多、蛇蝎多,白天顶着烈日在稻田里耕耘,若是暴风雨来了还得去开沟排洪、除险救禾。”张海峰的伯父张理高是第一批前往海南从事南繁制种的排上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长期坚守下来。
自此,每年湘东都有数千名制种人,像追赶太阳的候鸟,在头年的11月到次年的6月,跨越1000多公里从家乡飞往海南,来到三亚、乐东、陵水、东方等地的制种基地,利用那里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热带种质资源,开展水稻制种工作。
如今,入选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名单的湘东区,已有1万余名像张海峰一样的制种人,累计生产优质稻种2亿多公斤,相当于间接为国家生产了近1000亿公斤粮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