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1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深入探访浙江悠远的吴越文化。探访团探访浙江省博物馆。王筝 摄石家河与良渚遗址,长江上两个文明中心,共同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浙江省博物馆...……更多
...5家,杭州还有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始建于1929年的浙江省博物馆;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引领公众从馆舍天地“迈向”大千世界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国际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传承、展示于一体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五千年,王的凝视
...摄良渚文物的摄影师李慧力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起自己去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拍良渚玉琮王的新体会。“肯定是为了普通观众能看清楚神人兽面纹而特意打的这个侧光,侧光凸显纹理。等一个观众从侧面路过的时候,就可以拍出...……更多
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学会指导,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发现杭州——2023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西湖美术馆进行,持续至8月30日结束。本次展览汇聚了杭州市文物...……更多
...运行评估“优秀”名单,全省10家博物馆榜上有名,其中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这两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获得“优秀”等次。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杭州市上城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绍兴...……更多
...相友、相知相亲。”今年11月,浙江国际文博交流中心在浙江省博物馆成立。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说:“我们将充分依托交流中心的平台,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精品展览,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文明...……更多
...迎辰龙新年集市等500多项体验活动,吸引民众前往打卡。浙江省博物馆的“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第二期)”以及“风雅宋‘潮’——之江宋大年”等展览受观众热捧,木版年画印刷体验、“浙博寻宝”研学...……更多
...人,各拎了一个布口袋,装着15公斤左右的玉璧,送到了浙江省博物馆。浙博人员看到这些宝贝也是大吃一惊,十分欣喜。两个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请对方出具一个收条。浙博打了收条,又给了他们两人五元钱,作为往返的...……更多
...产业带的核心区块,总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浙江图书馆之江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以及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是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现代复...……更多
“外来展”,击中你了吗?
...人次观众观展。“外来展”的不断增多,可谓水到渠成。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吴晓力告诉有风君,长三角地区本身具有较强的馆藏资源优势,文博事业通过长期发展,已逐渐进入需要加强对外交流的阶...……更多
4月展讯|西子湖畔艺术上新,春游式看展,不要太惬意
...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二)时间:2024.1.26-2024.4.6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此次展出的“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第二期)”,涵盖了省内21家文博单位23件“镇馆之宝”,极大地宣传了这些极具浙...……更多
...断融入现代生活,像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最新开馆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等,都已成网红打卡之地,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要深挖文物价值,推动活化利用,讲好中国故事,像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更多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物,也是中华龙文化的源头之一。5000年前的玉琮王,是浙江省博物馆的“超级网红”。玉琮王出土于良渚遗址,内圆外方,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重、最大、做工最精美的一件。玉琮王上雕刻着良渚文化象征的神徽,双目...……更多
“传承华彩 一路向前” 比亚迪国宝守护计划走进浙江博物馆
...计划”,通过线下打卡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及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等五个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文物、文化和文明,从而更加积极地传承和保护国宝和文化。 ……更多
氛围感拉满了 岁末年初浙江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24年2月29日。 各大展馆推出系列重量级大展迎新年。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蔚为大观——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特展”正在举行,展出的51件(组)文物都是浙江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佐证;在良渚博物院,“不朽——大...……更多
...览、精彩纷呈的体验活动纷纷登场。5日上午,记者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展厅的各个展柜前挤满了观众。上海市民魏先生赶着假期尾巴和家人来杭州游玩,特地把博物馆选为其中一站。为了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更多
...申遗成功,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说,虽然良渚文化中没有发现文字和青铜器,但墓葬所反映的等级、玉器所反映的权力与信仰、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等大型工程所反映的...……更多
· 直播间成夏日旅行\
...了:皇帝用5个爪的龙袍,皇子、贝勒用4个爪的蟒袍。”浙江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浙江、陕西、山东、甘肃、河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等地的12家博物馆联合开启“寻找博物馆里的龙文物”系列直播,和观众...……更多
...虑到老年观众线上预约存在诸多困难,像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省博物馆等场所,老年人无需预约,可直接在门口闸机处刷身份证入馆参观。”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启动“文治大讲堂”,叶舒宪教授首讲“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起源”
...述的步伐,叶舒宪教授还从文化普及角度,向大家推荐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湖北省博物馆、满洲里猛犸象公园等16家博物馆作为文明探源之旅的路线图。整个讲座,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栩栩如生。叶教授将三星堆出土文物...……更多
...中心……每一处交流点,都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进“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主题展览馆,一步步走进浙江的历史长河,聆听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更多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长江流域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猪形器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过双面绘有猪纹图像的陶钵和“四足交替呈奔走状”的陶猪;湖北天门石家河邓家湾遗址中和随州金鸡岭遗址也出土有陶猪,器形圆润,吻部前...……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考古成果的并不只有石峁遗址和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带来的《近五年来姚江河谷河姆渡文化考古的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岁利带来的《隋唐长安城郊区墓考古新发...……更多
...,涉及文博的有20处左右,良渚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浙江省博物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清河坊历史街区、严州古城等均在榜。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时间刻度。这场盛会不仅串联起文明记忆,让杭州与各国人民...……更多
博物馆研学,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鸠杖杖镦,找到了!”……在浙江省博物馆举办的“十大镇馆之宝”主题研学活动上,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浙博寻宝记”打卡单。孩子们循着线索打卡每一件经典展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知识点,...……更多
...展会现场还将以联展、专区等方式,集中展示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的镇馆之宝和特色文创衍生品。思想碰撞,国内...……更多
...内外130多家单位珍贵藏品。由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共同编纂。这也是首次全面梳理从良渚时期的原始文字到晚清近现代上千年浙江书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从...……更多
端午期间 杭州接待外地游客3500000人次!文旅总消费77.8亿元!
...尚范儿,博物馆里过佳节,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推出“端午悬艾葵榴画扇”节物制作、“玉琮套色印章”盖印、“浙博寻宝”趣味研学活动;杭州博物馆围绕“岁至端午,情系杭博”主题,打造“一...……更多
展陈上新、“超长待机” 文博热引领暑期文旅新风尚
...杭州这座城市古今重叠的文化面貌被梳理得更加清晰。在浙江省博物馆的2023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中,丰富的物质遗存呈现出一幅生动而独特的历史地理画卷,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杭州城的发展和变迁。战国时期青玉龙首带钩...……更多
湖北文物普查重要发现!清代名臣墓志惊现云梦
...察御史,松江府知府,江南河库道,苏松粮储道,江西、浙江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漕运仓场总督,广西、贵州、浙江巡抚,并在吏、户、兵、刑、工部任左、右侍郎(汉官)。许兆椿浸淫官场四十余年,为官经历十分丰富,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