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有没有诈死?营阳侯芮国公杨璟首先杨璟是谁,杨璟就是洪武三年,老朱大封功臣时,所封的开国二十八侯里的营阳侯!明初开国二十八侯洪武十五年八月杨璟去世,被追封芮国公,谥号武信。《明史》里把冯胜、傅友德、廖永...……更多
朱元璋乱点鸳鸯谱犯了两个错误:朱标当皇帝,朱棣也可能起兵夺位
大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年满二十岁的燕王朱棣正式就藩;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薨逝,僧道衍(姚广孝)进入燕王府;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建文四年,燕王朱...……更多
姚广孝:明朝黑衣宰相的智谋与荣耀
...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洪武年间,姚广孝被召到南京,参加礼部的考试,但没有授予官职,“赐僧服还”。直到洪武十五年,姚广孝终于遇到了他的伯乐!这一年,马皇后病死,朱元璋“选高僧...……更多
朱棣册封八大国公助力夺天下,揭秘他们的英勇事迹与结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刚即位就开始了削藩政策,他的五位叔叔相继被削掉爵位,危机也马上来到了燕王朱棣身边,为此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更多
姚广孝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青青眼倦看。”直抒其极自负之雄心和亟待奋起的愿望。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他们在众藩国为马皇后诵经祈福。有人向燕王朱棣推荐姚广孝。“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更多
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永乐盛世的传奇和尚
...特征都预示着此人今后不凡的命运。公元1375年,也就是洪武八年,姚广孝被朱元璋召入京师,在皇家寺庙里做了一个小官,后来姚广孝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二人交谈甚欢,燕王临行之时,姚广孝要求和燕...……更多
李景隆背叛朱允炆后他的下场如何?
...,万丈燎原了。“燕王与(姚广孝)语甚合,请以从。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明史·姚广孝传》姚广孝是在1382年,就到北平做朱棣谋士;1392年,朱标病死,立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去...……更多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与大明帝国的动荡
明洪武三十一年,身世经历闪耀整个华夏数千年历史的朱元璋,还是走到了他传奇一生的终点。看着自己所一手缔造的大明帝国,望着虽然年纪尚轻但以展现出一代明主之气的孙儿朱允炆,朱元璋已经没有遗憾了。为了能够让...……更多
黑衣宰相姚广孝:难以定义的传奇人物
...造一个,天下如棋,而他就是那个执棋之人,而非棋子。洪武15年,马皇后病逝,这个跟随了朱元璋一生的女人,用自己的温柔与善良,守护了朱元璋一生,他的死让朱元璋悲痛不已,他决定广选高僧,分派诸字为皇后祈福。得...……更多
姚广孝助朱棣夺得帝位,晚年却众叛亲离是为何?
...甘心只做个平凡的僧人,他渴望像刘秉忠一样建功立业。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此时他已经对儒学的造诣已经很深。尽管这次应试没有下文,但此时40岁的姚广孝...……更多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蓄意谋反还是被迫起兵
...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也叫建文帝。朱元璋在遗诏命令诸侯王留在封国,不得到京城奔丧,诸王之中...……更多
如果没有他,朱棣可能不会起兵篡位?
...孝却什么名堂也没有。整整三十年,参禅礼佛。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召各大寺院儒僧进京觐见。姚广孝第一次和朝廷起了联系,在宗泐的推荐下,姚广孝参与了“三经校注”,就是给佛家经典写注。“三经校注”完成,朱...……更多
姚广孝:朱棣的谋士与颠覆明朝的神秘人物
...,法名“道衍”,后来他又拜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洪武八年,朱元璋征求精通儒术的僧人,姚广孝也去了,可惜没有选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实际是有志向的,不然就不会去选僧官。虽然这次没选上,但上天还是给了...……更多
建文帝:朱棣敬上,败者没有话语权,胜者为皇帝
...棣生于元朝末年,至正二十年,1360年,朱棣11岁的时候,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封地名为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他对国内不太平的局势,就显得很忧虑,当时,北方蒙古还有北元的残存势力,这些...……更多
燕王朱棣因何发动“靖难之役”
...对朱棣采取非常手段?所以并没有向朱棣下手。只是命令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张昺率兵包围了王府。事态严峻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即使准备得再不充分,朱棣也不能等了。于是,诱杀了“北平城防司令″——谢贵和张昺。然后,...……更多
助朱棣篡位称帝,揭秘军师姚广孝的真实面目
...恨煽动朱棣造反的姚广孝。一个僧人怎么会认识王爷呢?洪武十八年(1385年),马皇后去世已经三年,但朱元璋依旧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他从民间选拔出了十名僧人,让他们随各个藩王到驻地去讲经说法,祷念祈福。姚广...……更多
明朝江阴侯躲过了朱元璋的明枪,却没防到朱棣的暗箭
...看到吴良的布防以后,给了他一个“今之吴起”的评价。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鸡鸣山功臣庙落成,首批一共21人,虽然吴良只是排名15、吴祯排名16。但是排在兄弟俩之前的在世功臣也不过如下几人: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更多
一生致力于劝朱棣造反的姚广孝,有着怎样的故事
...看出,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为政治立功的渴望。但在洪武年间,他数次高举着报国救民的抱负,却从未被重用,他也只能黯然回到江南惆怅度日。而后,一场偶然的邂逅竟成就他改天换地的伟业。彷徨于出家与入仕之间的抉...……更多
揭秘大明开国功臣:德庆侯廖永忠的传奇人生
...,自己偷着乐吧。—《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第十四章》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共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老朱言之凿凿,本次封爵完全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他还点名汤和、赵庸、廖永忠、郭兴四人战...……更多
“靖难之役”的策划者是谁,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了人生的伯乐,即燕王朱棣,两人相谈甚欢,随后姚前往北平,担任庆寿寺住持,能够时常出入燕王府,为其分析朝堂局势,又或是出谋划策。公元1398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削藩政策,姚广孝劝谏朱棣起兵反抗。起初燕王心存顾...……更多
明朝开国六公爵之外的四位功臣,他们因何未能封公爵?
...六公爵当然了,这个郑国公是因为常遇春死得早,没赶上洪武三年大封爵位,所以他儿子常茂承袭了公爵。而曹国公,则是父子同爵。然而,还有四个人功劳也很大,个别人资历甚至更老,但却因为犯了一些错误,最终止步于封...……更多
朱元璋想杀朱棣,朱棣让人给他带了封信,朱元璋看后:比我还无赖
【使者来朝、朱棣选马】洪武二十一年,即1388年,高丽风起云涌,李成桂勇夺帝位,自立为王。五年时光流转,李成桂新朝与大明正式结缘。古时藩国尊大明为父,李成桂特遣使者,携千匹骏马为礼,致敬大明。在古代,马儿...……更多
...恭。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市)人。中山王徐达长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袭封父亲的爵位魏国公。之后徐辉祖奉命于湖广、陕西、浙江等地练兵备边。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反叛。徐辉祖受命,...……更多
朱棣:五征漠北,迁都北京,开创明朝新纪元
...允炆登基之后,听从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建议着手削藩,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削燕王同母兄弟周王。建文元年,削齐湘代三位亲王,湘王朱柏因为害怕焚宫而死。面对诸王当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允炆迟迟不肯动手。甚至还放走了留...……更多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为何建文帝却给全给废掉了
...朱元璋毫无作为一般。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时间回到洪武21年,当时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全国官方可统计的数据为5990万人。从数量上来看算不上太多,但由于朱元璋当时致力于开疆拓土,所以,他先后完善了卫所制度,使...……更多
揭秘明朝三大幕僚,下场迥异
...故事呢?01永乐第一功臣姚广孝堪称大明第一“门客”。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殊不知这位当过和尚的皇帝驾崩后不久,这天下就因为另一个和尚再次风云变幻。建文帝登基后于元年(1399)六月,在削掉实力相对...……更多
一代妖僧姚广孝,为何要辅佐朱棣“造反”
...的意思后,立刻将姚广孝拜为“军师”,请回自己的封地北平,在北平期间,姚广孝白天在庆寿寺主持寺院工作,晚上却秘密进入燕王府,和朱棣探讨军国大事,给朱棣向出了各类奇谋。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逐步将周王、岷...……更多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元朝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在明军的刀锋威胁之下,率领宗室宫眷逃离大都(今北京),宣告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就此结束。当时盘踞在辽东一带的是太尉纳哈出,但洪武四年辽阳行省平章刘益率部投降,明...……更多
...良之子,定远三和集人也。其先曰延陵季子,江南巨族。洪武十七年,高服阕。太祖命江阴侯吴良子高、靖海侯吴祯子忠俱袭父爵。谕之曰:“昔尔父兄弟为朕百战,以取天下。功在国家,朕弗能忘。故封爵之报,及于子孙。尔...……更多
靖难之役,他曾向朱允炆献上一计,如果被采纳朱棣将万劫不复
...就来了解一下这位复合型人才卓敬。卓敬,浙江瑞安人,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关于的卓敬童年,史书上记载了两个很神奇的故事,卓敬儿时在宝香山读书,有一次放学回家途中迷了路,多亏一头大黄牛把他驼回了家。回到家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
好山东|曲阜到四海文庙,东夏侯石雕石刻千年技艺的“世代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通讯员 孔雅玮 曹楠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传承儒学的圣地,更是各类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2025-07-07 09:55:00
寻访老兵足迹|刘庆恩:从战场通讯兵到红色血脉传承者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他们用热血与忠诚书写传奇,用一生诠释信仰与担当。今年99岁的抗战老兵刘庆恩,就是这样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
2025-07-07 10:10:00
88年了!这位福州人,是七七事变的“王牌见证人”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
2025-07-07 10:27:00
长安不止荔枝 魏晋尚有快乐
《盛世长安》 刘庆柱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5年6月《未尽的快乐:魏晋名士社交处方笺》 董铁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一座长安城
2025-07-07 10:47:00
二阙中“溪山影里联金勒”暗写纵马游猎之豪情,“箫鼓声中倒玉舟”则铺陈丝竹宴饮之酣畅。结句“不信青山两鬓秋”以反讽手法突显词人虽历风霜仍保有少年心性
2025-07-07 13:57:00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
2025-07-07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