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柏乡之战:唐末晋梁争霸的关键一役
...名将周德威为先锋,与梁军展开了第一场交锋。周德威是沙陀族人,沙陀族是晋国的主力军,以骑射闻名天下。周德威率领沙陀兵与梁军在漳水河边激战,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却以勇猛善战而著称。他们不断地冲击梁军的阵型...……更多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并在与朱温、契丹以及河北军阀的不断博弈中被动成长,沙陀军威震天下。▲沙陀军图源/剧照所以,宣武军和河东军合流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朝廷禁军的实力。但由于藩镇的力量依旧强大,外重内轻仍然是事实,所以,朝廷还...……更多
...,这还不够,朕要让他们乖乖当孙子,先拿李克用开刀!沙陀人李克用是晚唐最活跃的军阀,战斗力非凡,帐下十三太保纵横天下。只是李克用肌肉比大脑发达,做事向来由肾上腺激素决定,他曾经拯救过大唐,也多次跟大唐翻...……更多
皇帝轮流做,五代十国到底有多乱?
...在感极低,不像三国那么精彩纷呈。政权更替频繁,每次朝代更替,就会伴随战乱,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老百姓没有安全感,漂浮不定。本质上是唐朝时期藩镇的延续,只是这些独立称帝称王。但他们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今年你...……更多
唐昭宗与大宦官杨复恭的权力斗争及其后果
...马后,就把矛头对准了他根本惹不起的李克用。李克用,沙陀族。因为打仗厉害,所以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飞虎子”。又因为瞎了一只眼睛,他还有个绰号叫“独眼龙”。这位仁兄不得了,手下有一支大唐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更多
传承戏曲文化 弘扬民族国粹——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
...末年,黄巢造反占据长安,唐僖宗派大臣程敬思解珠宝至沙陀国搬兵。李克用记恨唐天子薄情不愿发兵。程敬思结好大太保,知李克用惧内,遂由大太保“运动”二位皇娘挂帅传令发兵,并将李克用点为前战先行官,李克用无奈...……更多
...年号,他还自称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实际上,刘知远是沙陀人。二、争权与此同时,在中原军民的打击下,耶律德光无法维持统治,只得选择撤退。刘知远得到了原后晋旧臣的支持,于六月进入开封。此时刘知远改名为暠,改...……更多
唐昭宗兵败河东,朱温解除后顾之
...率兵袭击攻掠其家乡的徐州兵,结果发现李克用已派遣其沙陀兵增援徐州时溥。朱温得报立刻表奏朝廷,请讨太原。与朱温同时,云州(治今山西大同)防御使赫连铎、卢龙军(治今北京)节度使李匡威也上表请讨李克用。原来...……更多
是高贵的名节重要,还是现实的面包好吃
...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希望大佬能来帮忙助拳。李克用,沙陀人,西突厥别部的一支。唐代文献对于沙陀人的记载很少,而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本身也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所以,朱温虽然认识李克用,但是对他的身世其实知之...……更多
宦官杨复光:唐朝的救星与黄巢起义的终结者
...若谕上意,彼宜必来”。在杨复光的引荐下,李克用率领沙陀骑兵加入了唐朝军队的行列。结果,黄巢果然不是李克用的对手,迅速败出关中,最终起义以失败告终。唐僖宗非常高兴,加封杨复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更多
李克用与刘仁恭:从盟友到敌人的转变
晋王李克用是一员骁将,他率领沙陀骑兵,为唐朝平定黄巢起义,之后占据河东,多次击败朱温。然而,李克用却在战场上被另外一位军阀打败。此人依靠李克用崛起,却忘恩负义,他虽然坐镇幽州,手握雄兵十万,但依然未...……更多
朱温:从唐朝藩镇到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情报,说潞州老营发生叛变。作乱的不是别人,正是晋王李克用。朱温早就看李克用不爽,没想到他会趁自己外出征讨时,照着自己的后背狠狠地来了一下。为了防止陷入前后夹击的窘境,朱温只能放弃攻打沧州的计划,把大部...……更多
聊聊唐末五代枭雄群体的特质
...称帝,小者称王”,演绎着一幕幕极为相似的乱世人生。沙陀传奇:主导晚唐与五代历史进程的突厥小部落(唐画中的沙陀人骑马图)唐末五代,枭雄群体的成功并非偶然。所谓时势造英雄,唐末动荡的社会环境无疑为他们提供...……更多
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死后被葬在什么地方
...能和项羽齐名,可见李存孝得厉害。李存孝原名安敬思,沙陀人,小时候就表现不凡,天生神力,民间传说,他十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山上放羊,突然,从山林中蹿出一只猛虎,张牙舞爪。换成别的小孩子,也许早就吓哭了,...……更多
刘守光:从卢龙节度使到五代桀燕皇帝的崛起
...自己文/老张在路上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冬天,晋王李克用得了重病。同年,后梁篡唐,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为了表示自己不叛唐的决心,仍沿用唐年号天祐四年。后梁建立第二年,开平二年(908年)正月,一代枭雄...……更多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最毒妇人心”还要令人触目惊心。从秦朝到清朝,每个朝代、每位皇帝的身边都不乏这样的太监,其中一些人如高力士、张让、李辅国等,成为乱政误国、甚至导致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然而,在历史的记载中,也有一些太监...……更多
李存勖继位: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力交接与阴谋
...脱离唐朝统治,自行立国。在唐僖宗时期,李克用曾率领沙陀军南下,三次勤王,成功平定了黄巢起义,迫使黄巢自尽,并夺回了长安。唐僖宗为了感谢他的功勋,封他为河东节度使。然而,没过两年,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三...……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皇帝:朱温与李存瑁的崛起与陨落
...在之后向唐朝投降,甚至对黄巢兵戎相见。当时,朱温与李克用、时溥等一起镇压黄巢,并招降黄巢余部。黄巢死后,朱温进一步以汴州为基地,扩张领土。此后,朱温先后击败秦宗权、朱宣、朱瑾。在关中地区,朱温与李克用...……更多
孟知祥:从李克用女婿到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祥出生了。唐僖宗时代,唐朝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同时,李克用、朱全忠等新兴藩镇崛起。李克用称雄一方的时候,孟知祥还是一个年轻人。对于孟知祥,李克用很赏识,为此还把女儿嫁给了孟知祥——当然也有很多书上说是侄...……更多
后梁是如何创建的?它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温分庭抗礼、称王称帝的人很多,其中以割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实力最强,对后梁的威胁也最大。此外,割据江南的杨行密(南吴)、占据四川的王建(前蜀)、盘踞陕南的李茂贞(岐)也都是朱温的劲敌。后唐灭...……更多
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的英勇将领与后唐明宗的崛起
...唐。李嗣源本命叫做邈佶烈,他没有姓氏。13岁这一年,李克用将他收养,赐他李姓。之后,在源驿中李嗣源冒死将李克用救了出来,慢慢的才得到李克用的重用。李嗣源在打败梁军,将被梁军侵占的失地慢慢的收复回来。天佑...……更多
游牧民族统治时期的衰败现象解析
...的北魏,存在时间为148年,其中坐稳中原江山只有95年。沙陀人李存瑁建立的后唐,坐稳中原江山只有14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坐稳中原江山只有109年。蒙古人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国,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占有中原并...……更多
宋朝的建立与变革:赵匡胤的自信与不自信
...开国君主当皇帝的年纪。最年的李存勖也是38岁,而且是沙陀人,从小跟着其父李克用南征北战,威望和实力都远超赵匡胤登基的时候。这些人这么之所以这么老才做皇帝是因为开国皇帝当然是要积累足够的实力和人脉班底才能...……更多
...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对黄巢的打击,出身沙陀族的河东太原李克用也率兵入援以助朝廷,尤其是被僖宗委以京城四面行营都统的凤翔节度使郑畋,得到了“便宜从事”的权力,更是积极组织围攻长安的黄巢。后来...……更多
杨氏家族:世掌神策军并影响唐朝历史
...但却遭到了王重荣的反对。接着,杨复光又征调李克用的沙陀骑兵,最终平定了黄巢的起义。884年六月,杨复恭暴病而死,“军中闻其死,皆恸哭”。杨复恭虽死,但他的养子们依然活跃在五代十国。到了北宋初年,杨氏的后裔...……更多
李存孝与黄巢的决斗:残唐英雄的碰撞与命运
...,可以说天下无人能与黄巢争锋。然而,当唐僖宗派人从沙陀请来晋王之后,出现了一位无敌的将领李存孝。他的出现使得大齐逐渐走向了覆灭。五虎将的起落黄巢的五虎将,他们是残唐时期的英雄。但在李存孝出现之前,其中...……更多
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以一己之力改变战局
...补这个遗憾。李存孝原本的姓氏是安姓,名字叫做敬思,沙陀族,代州飞狐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灵丘地区,是公认的唐末五代第一猛将,后人称唐初有李元霸,唐末有李存孝,把他们两个齐名了。话说李存孝小的时候家境贫...……更多
唐昭宗的中兴之梦与覆灭之路
...除内患。慷慨激昂是好的,问题是···乌合之众,哪里是沙陀兵的对手?很快,张浚打败。如此,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禁军再度夭折!同样要紧的是,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也使大唐攻西川的成果也付诸东流。原本,破成都只是时...……更多
历史上有哪些“三世而亡”的国家
...秦三世子婴。和秦朝一样,历史上还有不少只存在三世的朝代或者国家。以下,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一、西魏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王朝。元宝炬作为第一位皇帝,在以宇文泰为首的诸臣...……更多
李嗣源:从养子到明君,五代时期的英明领导者
李嗣源是后唐的第二位皇帝。他是李克用国王的养子。他帮助李存勖建立了唐朝。在后唐灭后梁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他与李克用对抗近三十年,解决困难和纠纷,冒着浴血奋战,不留痕迹,屡创非凡战绩。被称为“沃伦·李横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