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3 06:38: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太监,如今似乎是个贬义词,但历史的长河中,却有一些太监的故事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宦官因身体器官缺失而受到社会的讥讽和压迫,尤其在封建社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念下,太监的生活似乎注定充满阴暗。

被历史记载的事实表明,被皇帝宠信的太监,一旦背弃忠诚,其恶行往往比所谓的“无毒不丈夫”以及“最毒妇人心”还要令人触目惊心。从秦朝到清朝,每个朝代、每位皇帝的身边都不乏这样的太监,其中一些人如高力士、张让、李辅国等,成为乱政误国、甚至导致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然而,在历史的记载中,也有一些太监展现了与众不同的品质,他们成为正直善良的典范,为世人树立了榜样。比如郑和、王承恩、蔡伦、司马迁以及张居翰等,他们中的一些人义薄云天,一些人忠心为主,一些人创造了丰功伟绩,还有一些成为文学领域的大咖。

在这其中,张居翰是其中最为善良的太监之一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王衍的投降与李存勖的猜忌

公元925年,后唐王朝正值鼎盛时期,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年,统治蜀地的王衍向后唐皇帝李存勖正式投降。

王衍为显诚意,亲自领着全家老小白衣牵羊前来长安朝见,他想向李存勖表示自己完全放下武装,没有任何反抗之心。王衍还特意将自己系上草绳,以示投降的决心。他相信李存勖会给予封赏,让他在后唐获得荣华富贵的新生活。

的确,刚开始李存勖非常欢迎王衍的投降,甚至起草了一道诏书,打算封王衍为侯,给予他封地,以示礼遇。这对刚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来说,有一石二鸟之效:既可以安抚新降的王衍,又可以向其他敌对势力示威,鼓励他们也放下武器,归顺后唐。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然而,就在王衍一行人踏上赴京的路途时,一场政变突然爆发,使李存勖的喜悦转为忧虑——李嗣源在汴州起兵反叛,占领了军事要地汴州。他不但控制了黄河水运要冲,还得到了许多唐军的倒戈支持,一时间威胁极大。

李嗣源曾经是李存勖最信任的心腹副将,这次反叛让李存勖颇感意外。面对反叛军的猛攻,李存勖只能匆忙领兵离开长安,前去平叛,无奈之下放弃了都城。

一想到连李嗣源都能反叛,刚刚投降的王衍又如何可以信任?李存勖陷入猜忌,担心王衍会趁机背叛,伺机夺取长安。于是他改变主意,在营帐中草草写就一道残忍的诏书:“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太监施展仁心,救下千人性命

李存勖的诏书交给了一位名叫张居翰的太监,让他立即赶回长安,转交内侍省向延嗣执行。张居翰一看诏书内容,心中暗想,王衍已表示投降诚意,此时杀之不当,有违仁义。

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修改诏书,拯救无辜。张居翰仔细研究诏书上的“行”字,发现若将右边的一撇改成一个小点,下面的笔画变成弧形,就可以巧妙地改成“家”字。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这需要极大的细心和稳定的手法,稍有差池就会露馅。张居翰独自一人在马车内反复练习修改这两个字的笔画。终于,在返程的颠簸路途中,他咬牙完成了这个的笔迹改动。

修改后的诏书只传达了杀王衍一家的命令。最终,王衍一家10多口人遇害,但与王衍没有直接关系的千余人幸免于难,得以保全性命。

一个太监,以极大的勇气和仁心,在行军途中完成这项救人大业,真可谓生死瞬间,泰山压顶而不改仁心。而他的名字,正是张居翰。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皇帝宽恕:功劳深厚的太监

事后李存勖很快从向延嗣处得知了张居翰的所作所为,但他没有处罚这个勇敢的太监,而是宽恕了他。这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张居翰曾经立下过非常卓越的军功,他的养父张从也深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倚重。我们不得不先回顾一下张居翰早期的经历,以理解李存勖难以处置他的困境。

张居翰被养父张从收养后,便踏上了仕途,他很快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策略眼光。公元906年,当李克用面临来自朱温的反叛时,其他将领建议固守城池,张居翰力排众议,建议李克用采取积极进攻,直接剿灭朱温。李克用接受了他的建议,终于大败朱温军,为李氏建立后梁朝立下汗马功劳。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后来李克用称帝,张居翰又以“身为太监”推辞拒绝授官。但朝野上下都知道,如果没有张居翰的军事策略,就没有后梁的建立。

正因张居翰功勋卓著,李存勖即便知道他擅改诏书,也只能忍痛容忍。那一年,他对李嗣源叛乱的镇压才是当务之急。处罚张居翰,只会激起更多不必要的政争。

三个月后,李存勖与李嗣源在黄河展开决战,不敌被杀。而张居翰也趁机请退归乡,不再过问朝政。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71岁高寿告别人世太监之名显衷肠

928年,71岁高龄的张居翰在长安病逝。历经风雨,这位善良仁心的太监终于走完了人生历程。古人有云:七十古来稀。张居翰不仅长寿到71岁,也终其一生没有被卷入朝堂风云的争斗,最终死于非命,可以说是“好人得好报”的最好证明。

宋朝时,史官在《五代史》中特意记录下了他修改圣旨的故事。一个太监之名,因一份擅改的诏书被传颂千古,这是多么讽刺与幸运的事。

但更使人钦佩的是,张居翰从未因这段经历炫耀或沾沾自喜。面对李嗣源的拉拢,他宁可隐居乡里。他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仁民爱物”的古训,没有因身为太监而被命运所束缚或怨天尤人,而是发挥善心拯救生命。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结语

他的一生故事,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考——一个人的境界高低,与身份地位无关,只在乎其内心世界。一个君王可以穷凶极恶,一个太监也可以有仁人君子的风骨。

看似卑微的太监,也可以拥有崇高的灵魂。这就是张居翰给我们的启示。当我们评说一个人对或错时,不应只看其外在,而要通过具体行为判断内在本心。

这样,我们才能不被表象迷惑,做出公正明智的评说。张居翰的故事,值得每一个追求仁爱正义的人深思。一个善良的心,足以扭转乾坤,改变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好人榜”江西省拟推荐候选人名单。张卿兰、曾祥荣、胡仁心等13人12事例入选。每一个名字及其事迹的背后,都充满温情和厚重,上饶市鄱阳县柘港乡胡家村村民胡仁心,舍己为人挽救落水乡
2023-02-24 20:40:00
哪位太监偷偷修改皇帝诏书,欧阳修还对他称赞不已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太监都是坏的,的确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都是坏人,比如赵高、张让、鱼朝恩、魏忠贤等等,没有一个好人,那么,历史上有仁慈、仁义,比较好的太监吗?有。比如下面这位
2023-08-11 21:40:00
千里驰援,医者仁心: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生命守护
...”任莹坤主任用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他千里驰援的义举,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彰显了任莹坤主任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他是当之无愧的健康守护者,
2025-02-13 17:05:00
此人虽是残缺之身,却行正人君子之事,改一字而活千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监一般都是扮演着阴险狡诈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们是残缺之身,我们在主观上就不认可他们。在古代,太监地位低下,所以他们非常渴望拥有权力,留恋权力。如果某些太监一旦“
2023-05-16 19:01:00
他是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念圣旨时故意念错一个字救了千人性命
...救了千人的性命。一、恩荫擢升古代封建社会,去宫中当太监的一般都是家境窘迫的寒门子弟,张居翰也不例外,入宫之后,他认了大宦官张从政为义父,并以此逐渐在宫中站稳脚跟。后来他又沾了
2023-05-04 14:14:00
道光为何不立文武兼备的恭亲王为皇帝,反而选择了咸丰?被忽悠了
...损了一通,暗戳戳在说猎物最多的老六,争强好胜,没有仁心。 这件事情发生不久之后,道光偏向册立四皇子为太子。仁心,是道光非常喜欢的品质。道光自己就是个仁心有余、霸气不足的皇帝
2023-10-07 16:29:00
德,就是最美的风景|医者仁心!夏津医生栾天与热心群众公园里“抢”回一条命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邓美平 德州报道8月29日上午,夏津县人民医院迎来了一场温馨的重逢。一个多月前在公园突发心梗、经抢救转危为安的老人王以禄,在家人陪伴下专程来到医院,将
2025-08-30 08:12:00
一个老太监,辅佐一人复兴了大唐
公元896年,唐昭宗一纸诏书,让50岁的老太监张承业到晋王李克用的军队里当监军。大部分监军太监到了一个地方就弄得鸡飞狗跳,张承业却不是这样。他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该管的一定要管,
2023-05-05 17:11:00
历史上善良太监张居翰的英勇事迹与传奇人生
...。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明夷待访录》太监又称宦官,这个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骂人的语句,在人们心里也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在书本上还是电视剧中,饰演太监的都是反面
2023-10-03 12: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