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监一般都是扮演着阴险狡诈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们是残缺之身,我们在主观上就不认可他们。在古代,太监地位低下,所以他们非常渴望拥有权力,留恋权力。如果某些太监一旦“鸡犬升天”,那么他们将会开始膨胀,骄奢淫逸,把之前受过的苦全部补回来。
有些得了势的太监,除了喜欢干政和极力敛财外,他们还会偷偷在外三妻四妾,甚至收养干儿子,之所以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弥补遗憾。而历史上祸国殃民的大宦官不在少数。比如有秦朝赵高,他自私自利,篡改遗诏立胡胡亥为太子,达到自己权倾朝野的目的。
比如有明朝刘瑾,贪污了大量钱财,被百姓戏称为“明朝首富”,因为喜欢干政,还被百姓称为“立皇帝”。对此,很多人会有疑问,难道中国上下5千多年,尽出阿谀奉承、黑心的太监?
其实不然,善良的太监还是有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堪称是古代最仁慈的太监,此人虽残缺之身,却行正人君子之事,改一字而活千人,堪称功德无量。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给各位一一道来。
他叫做张居翰,是唐末时期一位宦官,可是别的同僚不一样,他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正直太监。因为办事能力强,所以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不久便被派去幽州当监军,和当时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成为伙伴,两人惺惺相惜,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后来,权臣朱温把持朝政,让皇帝消灭宦官势力,因为那时唐昭宗已经被朱温等人控制了,朱温的命令很快就得到执行。此后,朝廷大肆捕杀宦官,而张居翰因为得到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庇佑,逃过一劫。
后来,朱温有带兵攻打刘仁恭的地盘沧州,而刘仁恭面对朱温的大军,屡战屡败,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去跟太原李克求救。幸好李克答应救援,他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派兵进攻潞州。刘仁恭大喜,马上派出自己一些兵马过去,跟李克大军汇合,一起攻打。
而其中就有张居翰,在这次战役中,张居翰远筹帷幄,立下大功,出尽风头。而李克也是爱才之人,就留下张居翰,当他的“军事顾问”。后来李克死了,他的儿子李存瑁继位,并且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
而张居翰也水涨船高,当上了枢密使。可是张居翰为人低调,虽然是开国功臣之一,可是从无膨胀,这也是他活得久的原因之一。
后在同光3年,李存瑁派兵攻打前蜀,而前蜀的皇帝王衍自知不是对手便投降了,李存瑁大喜,于是就让前蜀皇帝去洛阳,到时候给他封官。可是就在王衍去洛阳的路上,李存瑁得知急报,魏州传来叛军的消息,于是李存瑁率领大军出发魏州镇压叛军。
可是李存瑁不放心,怕自己一走,这些降将会造反,于是他一狠心下一道圣旨,圣旨上写道: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这道圣旨一下,前蜀皇帝这一行上千人就要命散黄泉。但当时张居翰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都已经投降了没有用出尔反尔,还要杀死者一千多人。
于是他将诏书上放置桌上,悄悄将其中一个“行”给改成“家”,变成了“王衍一家,并宜杀戮”。因为篡改诏书,那时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而念圣旨的那位太监也没想到张居翰会如此“胆大妄为”,接到圣旨时,没有怀疑,就念了出来,就这样,将士只杀了王衍一家,而他们随行人员没有被处死。而张居翰这番举动,结果救活了上千人的性命。
所以后世人称他为古代最仁慈的太监,这样的举动堪称是功德无量,据传,张居翰后来辞官归隐长安,安享晚年。有的人说,张居翰能在乱世中,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或许就是因为积德行善,功德无量,所以好人有好报。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意讨论,谢谢观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00:45: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