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14: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提起太监,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指鹿为马的赵高、霍乱汉室天下的十常侍、千刀万剐的刘瑾、魏王九千岁魏忠贤,以及晚清的李莲英和安德海。

自古以来,太监这个职业,在国人心中的固有形象大多都是反派。

因为太监身体上的不健全,经常会导致这些人心理上也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很多太监都过分的贪图权力或者财富。

但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太监都是坏的,例如历史上也出现过如郑和、蔡伦等突出贡献的太监。

甚至后唐时期还有一位太监通过改动了圣旨上的一个字,拯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那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太监,居然做出这样大的善举?他又是如何改动圣旨的?擅自改动圣旨的他,自己又落个什么样的结局呢?

让我们一一道来:

逃得一命的唐末宦官

这个好太监名字叫张居翰,出生在唐朝末年。张居翰在唐懿宗咸通年间,因为聪明能干,还懂得军事,掖廷令张从玫就把他收为义子。

张居翰是太监不通武艺,但是却懂得兵法,协调军队将领和后勤保障非常有一手,因此在军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唐代末年那个乱世中,这样懂得军事的人物是非常受重视的。

想要了解张居翰的所作所为,就得先了解一下唐代末年的历史背景。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逐步的迈入了军阀割据的境地。

唐代的军阀混战,并不像是汉朝末年的那种,反而更像是春秋时期。各地的自主性很高,但中央的权威还在,大唐三百年的积威,让各地的军阀并不敢明目张胆的举起反旗。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平静割据,居然持续了将近150年,直到一个不甘寂寞的富二代,在屡次考试不中的情况下,终于举起了反旗。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这个富二代就是黄巢,他的造反天赋十分突出,队伍越滚越大,最终杀入长安赶跑了唐僖宗。

唐僖宗一路跑到了成都,张从玫带着张居翰去面圣。一路颠沛流离,变成半个叫花子一样的唐僖宗,终于见到了来朝拜的臣子,很开心的重新拿起皇帝的架子。

封张居翰为容南护军判官,参与跟叛军的谈判事宜。

黄巢的起义军实力很强大,而唐末各地的军阀割据势力思维和民国时期的军阀很像,军队就是本钱,如果手里的军队拼没了,他们也就只能来个“通电下野”,永久的失去政治地位。

因此上,对于平叛这件事,他们都是嘴上支持,真的拼命的一个也没有。

好在大唐朝命不该绝,事情的转机很快出现了,那就是黄巢在占领长安以后迅速腐化堕落。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这大概是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无论是这位大齐皇帝,还是后来的李闯王、洪天王,都在占领一部分土地以后摆出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甭管外边的仗打没打完,自己先享福再说!

黄巢的堕落也就引发了麾下将领的不满,大唐朝廷就决定拉拢黄巢的手下,分化起义军。

主要拉拢对象就是黄巢的部将朱温,通过谈判,朱温决定投降唐军,皇帝则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

张居翰就是参与了这样一场重要谈判,并在谈判后获得了皇帝的嘉奖。

只不过这个朱温远没有大唐朝廷想的那么厉害,投降之后也只是稳定了战线,根本无力消灭起义军。

于是,无奈的大唐皇朝只能启用远在鞑靼的李克用。这个李克用是沙陀人,之前因为跟朝廷之间的龌龊被定为叛军。可这次面对黄巢,不得不重新启用他了。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果然,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实力强悍,再加上朱温的牵制,就把黄巢逼到了陈州。就此就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一幕——人吃人!

靠着人当粮食是不可能维持作战的,起义军很快被消灭。但是李克用和朱温就成了两路最大的军阀头子,双方都想扩张地盘和实力,为“更进一步”做打算。

就在这个时期。张居翰奉命去幽州,幽州的节度使刘仁恭对这个能文能武的太监很有好感。

这个刘仁恭其实算得上是个小人,无论对待朝廷还是对待李克用或者朱温,都想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刘仁恭见张居翰是个人才,就向朝廷请求把他留下,唐僖宗身边的大太监田令孜也怕张居翰的能力出众,夺了他的权势,于是就怂恿唐僖宗答应了这个要求。

于是朝廷下旨,封张居翰为幽州督军,留在了刘仁恭身边。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过了不久,大太监田令孜就撺掇唐僖宗去抢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手里的盐税,借此恢复朝廷的势力。

没想到一下逼反了王重荣,王重荣怕自己的势力不够,于是拉上了李克用。

李克用再次出头,把唐僖宗又赶出了长安。

这位也成了大唐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被轰出首都的皇帝。

不过好在大唐三百年的积威仍在,唐僖宗最终还是被诸侯们迎回了长安,李克用则白忙活了一趟。

不久,唐僖宗死了,唐昭宗继位。新朝廷为了对付李克用,不得不把大权交给朱温。

朱温也怕皇帝旁边的宦官再学着田令孜胡搞,干脆就剥夺所有太监的权利,而且还要对之前掌权的太监进行大屠杀。

唐昭宗在朱温面前已经成了傀儡,于是针对太监所在的内侍省进行了一场大屠杀,上百人因此而死,就连各地的镇守太监和太监监军们也不能幸免。

好在刘仁恭对张居翰还是够意思的,他把张居翰藏了起来,找了个死囚顶了上去。

就这样,这个文武双全的太监,就此隐居了起来。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善用守城的太监

控制了唐朝朝廷的朱温,很快就野心膨胀。他先是弄死了唐昭宗,立了唐哀宗这样一个13岁的傀儡皇帝。没过多久,就自己登基称帝了,国号为大梁。

就这样289年的大唐王朝至此被终结了,朱温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混乱时期——五代十国。

梁太祖朱温率兵进攻沧州,此时的沧州正好是刘仁恭的地盘。刘仁恭外号“刘窟头”,擅长打地道攻城,但防守能力太差,根本挡不住朱温的进攻。

刘仁恭只能派人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救,刚开始李克用认为刘仁恭反复无常,于是见死不救。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直到张居翰被他派了出来,张居翰就对李克用说:“如今还忠于大唐的诸侯没有几个了。如果刘将军被灭了,您肯定是朱温的下一个目标。正所谓唇亡齿寒,您不能不管。”

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也向他建议出兵,李克用这才同意,但也向刘仁恭提出要求,必须从幽州当地给他征调兵员。

就这样,刘仁恭派遣了李溥、夏候景率领三万兵马去跟李克用汇合,这3万人的监军还是张居翰。

李克用派大将周德威、李嗣昭统一指挥幽州来的三万人。而张居翰则提出“围魏救赵”的计谋,让援军进攻泽、潞二州,攻朱温之必救。

就这样,李嗣昭率军攻破潞州,守将丁会投降。后梁军队知道自己后路丢了,于是一路向后溃逃,成功解除了幽州之围。

这场仗之后,李克用觉得张居翰是个人才,就没放他回去,而是留在了自己的队伍中。张居翰人也精明,知道刘仁恭时日无多,干脆就留在了李克用这边。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李克用依旧让张居翰作为监军,辅佐李嗣昭镇守潞州,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还专门划拨了三千军队归他指挥。

镇守潞州期间,张居翰不但抓紧对部队的训练,还关心当地的行政和民事。

每到农忙的时候,他还会去教导当地农民如何种植蔬菜和果树,这让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交口称赞。

在那种乱世,和平时间很短。一年后,朱温派大将康怀贞率领八万大军进攻潞州。

李嗣昭和张居翰从容调度部队守城,潞州城城高池深,加上张居翰这一年的治理,潞州的百姓对他们非常认同,愿意跟他们共同守城。

结果康怀贞久攻不下,于是就围着潞州城外修筑工事,挖战壕深沟。让潞州城与外面完全隔绝,准备长期作战。

李克用见状大为着急,把自己手中能派的兵都派了出去,不断的冲击后梁军的外围,朱温也派出了援军,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位于战场中心的潞州城就成了胜负关键,朱温多次给张居翰和李嗣昭两个写信,许诺了大把的财富和高官厚禄。只要他们放弃潞州城投降,那可真的是荣华富贵在眼前!

张居翰不为所动,干脆杀了朱温的使者。

这场仗打了一年有余,张居翰他们就在潞州城里足足守了一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物资逐渐紧缺,老百姓的衣食都供应不上了。张居翰想尽办法进行筹措,成功的稳定了城内的民心。

第二年的正月,李克用病逝,年仅24岁的李存勖即位。朱温开始以为李克用这是假死之计,想让他放松警惕。

于是亲自来到潞州前线,指挥部队缓缓后撤。等过了一个月,发现李克用是真的死了,于是放松了警惕,重新率大军包围了潞州。

朱温却没想到,年轻的李存勖率大军出其不意进行偷袭,张居翰、李嗣昭等见救兵已到,也率着守城部队冲出城外。后梁军被击溃,当场死了一万多人,缴获粮食上百万石。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这一仗之后,李嗣昭对张居翰更加倚重。李存勖每次派李嗣昭出战,都把张居翰留下镇守后方。

潞州之围后三年,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称帝,号称燕王。

原来当年幽州之战后没多久,刘仁恭就被自己的儿子赶下了台,之后就被囚禁了起来,整个幽州地界就成了刘守光的天下。

几年下来,刘守光也不愿意再安分守己的做个军阀,干脆就称帝了。

而李家的部队,依旧高举着大唐正统的旗帜,看到刘守光称帝了,自然要去讨伐。

面对李存勖的进攻,刘守光根本守不住,于是向朱温求救。

朱温当即发兵五十万,也打着“围魏救赵”的念头去攻击枣强和蓨县。可他说什么也没想到,李存勖派数百骑兵居然就烧了他大批的粮草和辎重,让他的军心完全混乱。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同时,李嗣昭和张居翰的部队配合主力快速击溃了刘守光,让朱温“围魏救赵”的打算完全落空,只能悻悻的退兵了。

这场战败仿佛抽空了朱温的精气神,回去就一病不起。他儿子朱友珪一看他时日无多,生怕老爹把位置传给养子朱友文。于是率先起兵造反,率500刀斧手杀了亲爹和朱友文,自己继位当了皇帝。

只可惜,这小子弑父篡位不得人心,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弟弟朱友贞推翻了。

后梁内部闹得热闹,李存勖就趁机彻底灭了幽州的刘守光,杀了他们父子。并派周德威镇守幽州,为了防止幽州的军队作乱,把对幽州熟悉的张居翰调了过来协助周德威。

两年后,李存勖基本平定了黄河以北,正准备出兵覆灭后梁。北方的契丹族却突然南下,耶律阿保机亲率五十万大军进攻幽州。

周德威和张居翰据城固守,几个月的时间都没能让耶律阿保机兵进一步!终于等来了援军,大破契丹。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改一字而救千人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依旧用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后唐庄宗。

后唐建立以后,李存勖用了一年的时间覆灭了后梁。契丹也在多次的作战中被慢慢削弱,短时间内无力南下。

于是张居翰这个宦官,被从边疆调了回来担任枢密使。

只不过,张居翰这个枢密使的职务,是大将郭崇韬为了跟另一个宦官马绍宏争权而妥协的产物。虽然职务很高,但是事情还是由郭崇韬说了算,张居翰没有实权。

张居翰对于朝中的事情看得很通透,他故意装的唯唯诺诺,凡事都不发表意见,遇事明者保身。

北方稳定之后,李存勖派遣太子李继岌和郭崇韬讨伐前蜀,蜀王王衍的哥哥王宗弼直接就投降了,王衍见没了抵抗的机会,也跟着投降。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于是,王衍身穿白衣,脖子上系着草绳,牵着羊,带着前蜀百官、眷族和奴仆一千多人,一路步行被召往洛阳。

当王衍一行人走到秦川驿的时候,庄宗李存勖的部下李嗣源突然造反了!这对整个后唐来讲都是极大的打击,李存勖急忙调集部队镇压。

这一位后唐庄宗,虽然也称得上年少有为英明神武,却也有个大的毛病,就是信任伶人。其中有个伶人叫景进,深受李存勖的信任。

这个景进就跟李存勖献谗言:“现在李嗣源来势汹汹,手中的势力也很庞大。为了对付他,陛下就应该尽全力。蜀王王衍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也很大。太子领兵在外短期内不能回来,我们再去出征平叛,国内必定空虚,到时候万一被蜀王捡了便宜怎么办?不如现在就把他们都杀了!”

李存勖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了一道圣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王衍一行,并宜杀戮。”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身为枢密使的张居翰负责记录和核查皇帝的旨意,看到这条圣旨的时候,心中不由得一惊。

王衍一行有上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员,以及随从和仆人,可以说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无辜的!现在他们都要因为王衍而死。

张居翰实在是于心不忍,于是在圣旨上把“行”字改成了“家”字。

圣旨上就变成了“王衍一家,并宜杀戮”,所杀的人只有王衍一家二三十人。

奉命去蜀地传旨的宦官向延嗣,根本就没怀疑张居翰居然敢修改圣旨!就这样1000多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事后,庄宗李存勖因为前线战事紧张,也无暇顾及蜀地的问题。张居翰修改圣旨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公元926年四月初一,伶人郭从谦发动兴教门之变,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

李嗣源很快回军,平定了叛乱,之后称帝为后唐明宗。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张居翰随后入宫觐见,请求告老还乡,明宗也没有挽留,厚赏之后就让他回家去了。

张居翰回到长安老家归隐泉林了,两年后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北宋初年的大史学家薛居正在后来这样评价张居翰:居翰改一字于诏书,救千人之滥死,可不谓之仁人矣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18: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念圣旨时故意念错一个字救了千人性命
...救了千人的性命。一、恩荫擢升古代封建社会,去宫中当太监的一般都是家境窘迫的寒门子弟,张居翰也不例外,入宫之后,他认了大宦官张从政为义父,并以此逐渐在宫中站稳脚跟。后来他又沾了
2023-05-04 14:14:00
此人虽是残缺之身,却行正人君子之事,改一字而活千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太监一般都是扮演着阴险狡诈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们是残缺之身,我们在主观上就不认可他们。在古代,太监地位低下,所以他们非常渴望拥有权力,留恋权力。如果某些太监一旦“
2023-05-16 19:01:00
哪位太监偷偷修改皇帝诏书,欧阳修还对他称赞不已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太监都是坏的,的确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都是坏人,比如赵高、张让、鱼朝恩、魏忠贤等等,没有一个好人,那么,历史上有仁慈、仁义,比较好的太监吗?有。比如下面这位
2023-08-11 21:40:00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富贵,家境清贫的他才7岁就被家人送进了宫中,成为了一名太监。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想要顾全家人非常不易,把孩子送进宫中也许是许多穷苦家庭的无奈之举。然而,张居翰并未因此怨天尤人。
2024-10-18 10:44:00
历史上善良太监张居翰的英勇事迹与传奇人生
...。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明夷待访录》太监又称宦官,这个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骂人的语句,在人们心里也不是一个好词。因为在书本上还是电视剧中,饰演太监的都是反面
2023-10-03 12:46:00
唐昭宗与大宦官杨复恭的权力斗争及其后果
888年,唐僖宗病死,寿王李晔在大太监杨复恭的拥戴下继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继位之初,其处境不似汉献帝,而是与春秋时期的周天子类似。他并不是光杆司令。他手上实际有近十万兵马和一片
2023-10-11 08:17:00
他是从佣人到皇帝的传奇人物
...以下的官员。全盘拿过唐朝的宦官监军的治军方法。这些太监在军营明目张胆向将军们索要贿赂,不给就诬陷其谋反,这让各地的起义军将军很不爽,纷纷倒戈。朱温在这种情况下叛变降唐。唐王大
2023-07-08 13:22:00
战神李存勖当主将时智勇兼备,当皇帝后却昏庸无道
...和李存章三位托孤大臣,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张成业是个太监。而且这个太监是理财高手,此时李克用对李存勖说:我虽是沙陀人,但对大唐尽忠职守,无愧于天地,我死以后,需要薄葬,立碑文为
2023-05-02 05:34:00
改诏救千人:张居翰的仁心义举
前言太监,如今似乎是个贬义词,但历史的长河中,却有一些太监的故事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宦官因身体器官缺失而受到社会的讥讽和压迫,尤其在封建社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理念下,太监的生
2023-11-23 06: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