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8 10:44:00 来源:戏说三国

张居翰,一名出生于唐朝末年的宦官。

他并非出生富贵,家境清贫的他才7岁就被家人送进了宫中,成为了一名太监。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想要顾全家人非常不易,把孩子送进宫中也许是许多穷苦家庭的无奈之举。

然而,张居翰并未因此怨天尤人。他天生聪慧善良,即使被迫成为太监,也一直保持着正直仁厚的本性。这在当时盛行权术明争暗斗的宫廷中可谓难能可贵。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在宫中度过了少年时期的张居翰,有幸得到了一位贵人张从玫的赏识。这位张从玫担任着掖庭令一职,可谓是相当厉害的显要大员了。他见张居翰聪明机智,便收他为养子,并给他取名“张居翰”。

张从玫将张居翰安排在皇帝身旁做侍从。张居翰机智稳重,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垂青,被皇帝派去办理许多重要事务。这对一个太监来说可谓前途无量。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当然,张居翰的飞黄腾达不是没有遭遇过阻力与危机。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占了唐朝的都城长安,迫使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成都避难。年仅20出头的张居翰遂随驾护驾,一路上见证了天下大乱的场面。

在逃亡的路上,张居翰侍奉有方,得到皇帝的信任。等到唐军收复长安后,他更是以功被授予学士承旨一职,可以说是进入了权力核心。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然而好景不长,张居翰的仕途也随着唐朝的衰落而起伏动荡。

到了唐昭宗在位的年代,宦官势力越来越大,左右朝政,权倾朝野,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于是,重臣崔胤请求皇帝解决宦官问题,皇帝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

於是,朝中上下一场针对宦官的大清洗悄然展开。光是内侍省就有数百名宦官惨遭杀害。张居翰作为皇帝的心腹,本该难逃一死,但由于他平素作风低调,为人正直,得罪的人不多,加之交情尚佳,总算是侥幸躲过一劫。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张居翰明白宦官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待在朝中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选择弃官逃往幽州,隐姓埋名在当地一位故交刘仁恭手下做事,不再过问朝政。

“听说张公遭遇变故从长安逃了出来,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刘仁恭对老友说道,“他个人品行正派,应该能在乱世中安然度日才是。”

老友闻言叹道:“正直者在乱世难生存,张公能全身而退已属不易,但能躲多久还两说呢。”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天有不测风云,这场乱世远未结束,新的厄运即将到来。公元906年,后梁大举进攻张居翰所在的沧州。刘仁恭眼看无法抵御,便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立即率军赶到沧州救援。刘仁恭特意派遣张居翰前去迎接李克用。两军夹击后梁军队,终于击退了来犯之敌,还夺取了潞州。这场胜利当中,张居翰指挥有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克用见张居翰不仅军事才能出众,为人正派仁厚,深得民心,遂向刘仁恭借调了他到自己帐下,张居翰也应允前往。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张居翰到任后,先安抚人心,教民种植,积极恢复生产,使这座刚经战火的城池重现生机。他时常亲自下田,身教百姓耕作锄草的技巧。村民们见他勤勉作风,也跟着勤奋起来,田间地头重拾笑声。

一年后,后梁军队来犯,欲夺回潞州。朱温多次劝降张居翰,许以官职禄禄,但张居翰拒绝投降,更斩杀了梁军使者,表明誓死捍卫的决心。这也鼓舞了城中军民士气。

后梁军队围攻潞州,城中粮食见。张居翰带领百姓开荒种地,缝制衣被,艰苦维持生活。在李存勖援军到来后,终于将后梁军击退。

“张公为人正派,又有治国能力,这次坚守潞州,是全仗他振奋人心。”百姓们议论纷纷,对张居翰刮目相看。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随后,李存勖北伐前蜀,大获全胜,俘获前蜀国王和千余们。

凯旋归途中,李存勖心生一个残忍想法:这么多前蜀官员太麻烦,不如一网打尽算了。于是他便下旨令张居翰去宣布,把这批前蜀官员全部杀害。

张居翰拿到圣旨,心中难以接受。这批前蜀官员也都是良民,其中还有妇孺老少,就这么杀光,太不人道了。

然而直接违抗圣旨,后果可想而知,张居翰自己都保不住性命。但是眼看千余条无辜的生命就要葬送,张居翰鼓起勇气,在宣读圣旨时,将“一行人”改为“一家人”,意思就是只处决王衍一家,饶过其他所有人。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此举无异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日后若被追究下来,张居翰自己先不保。

然而,上天眷顾了这个善良勇敢的宦官。李存勖当时自顾不暇,并未在意张居翰的篡改。于是,上千条性命就这样幸免于难。

“张公改了圣旨,救了这许多性命,真是大恩大德啊!”“他一个宦官,担此大任,当真可嘉可叹!”众人议论纷纷,都对张居翰刮目相看、叹为观止。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此后,李存勖被杀,李嗣源继位为后唐明宗。眼见乱世平定,张居翰也已老迈,便请求皇帝准其退休归乡。明宗准了他的请求。

张居翰离开了权力中心,在长安隐居。71岁那年,他终于在乡间小屋中寿终正寝。

张居翰这一生,遭遇多舛,却仍然保持仁厚本性。他不图权力,只求济世安民,即使是命悬一线,也敢于冒死拯救他人性命。

他以自己的正直善良感化着周围每一个生命。也许始终没有明白,一个正直之人的力量,竟如此巨大。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一个人的善举,往往难以预料到其影响之广远。

张居翰借宣读圣旨之便,改变了一个字,拯救了上千人的性命。他不可能预见到,这上千条生命中,又会孕育出多少正能量;这上千人的后代中,又会产生多少伟大的心灵。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居翰的仁义之举,也许为这乱世埋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它的影响力,远超过他一生中的任何功绩。

他是历史上一位善良的太监,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拯救上千人性命

结语

即使历史不会记住一个小太监的名字,但他的善举激荡了多少心灵,点燃了多少希望,这一切的意义和价值,已超越了个人命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最可敬”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救下千人性命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太监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常常被赋予重大的责任和信任。他们虽然生理上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但在宫廷政治的旋涡中,却常常能展现出不凡的智慧和勇气。张居翰,一位名字
2023-10-16 13:59:00
此人虽是残缺之身,却行正人君子之事,改一字而活千人
...最仁慈的太监,此人虽残缺之身,却行正人君子之事,改一字而活千人,堪称功德无量。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给各位一一道来。 他叫做张居翰,是唐末时期一位宦官,可是别的同僚不一样,
2023-05-16 19:01:00
唐朝太监张居翰是如何救下近千人性命的
...让耶律阿保机兵进一步!终于等来了援军,大破契丹。改一字而救千人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依旧用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后唐庄宗。后唐建立以后,李存勖用
2024-02-27 14:42:00
史上最可敬太监张居翰,篡改圣旨救千人性命
...世的评价非常高。北宋初年史学家薛居正说道:“居翰改一字于诏书,救千人之滥死,可不谓之仁人矣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评价道:“承业(即张承业)之论,伟然可爱,而居翰更一字以
2023-10-21 23:13:00
史上最善良的太监是谁,读圣旨时救了近千人的性命
...”王衍一家人“,最终挽救了近千人的性命。虽说这仅有一字之差,但是这差距却是非常明显的,一家人的意思就非常明了,那就是带着血缘关系的人,但是一行人,那这个范围就大了,因此以来,
2024-04-24 14:00:00
张居翰:一个谨慎善良的太监
...万人的生死。在皇位的尊重下,一个职业诞生了,那就是太监。太监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更方便地照顾皇帝的日常生活。而且,太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从电视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太监由于自身生理
2023-09-08 21:12:00
他是古代最善良的太监,念圣旨时故意念错一个字救了千人性命
...救了千人的性命。一、恩荫擢升古代封建社会,去宫中当太监的一般都是家境窘迫的寒门子弟,张居翰也不例外,入宫之后,他认了大宦官张从政为义父,并以此逐渐在宫中站稳脚跟。后来他又沾了
2023-05-04 14:14:00
中国历史上最有情有义的太监,拯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
太监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必不可少的群体,善于巧言令色,懂得体察人心,为了主子的恩宠更是可以不择手段,从周朝其,太监就是后宫中服务的主体,到了后续的几个朝代,太监转而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宦
2023-10-19 22:44:00
王衍知道自己打不过唐军,而且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灾难,使生灵涂炭,心有不忍。于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王衍为表诚意带着棺材来到唐朝求和。唐庄宗见他非常有诚意,而且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
2024-06-20 16: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