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考...……更多
追光—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一座五千年古城焕新文明之光
...在以前他没有那么多很好的工具,但他们还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造出这些精美的玉器。”良渚博物院副研究馆员贾艳说:“就是在给小孩子播了一颗种子,播了一颗关于良渚文化的种子。”良渚博物院社教专员叶素芬说:...……更多
...们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看作连续变化的过程,发现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阶层的分化和权力的出现、强化,最终形成了国家。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认为,“国...……更多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偏干,畜牧业有一定的比重。新石器时代晚期,甘青地区在全新世气候波动性冷干化的背景下,牧业比重逐渐增加。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重要水田遗迹表明,稻...……更多
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习近平主席贺信引发会场内外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动自身发展繁荣的同时,也向世界贡献了数不胜数的中国智慧。张颖岚形容,文明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参加首届“良渚论坛”,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后,他对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加明晰。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做...……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级的文明对话拉开帷幕。来自各国的学者、艺术家们激荡智慧,展开对良渚文化的深入探讨和交流,良渚文明的“前世今生”全景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展现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帮助世界认识和读懂中国打开了全新维度。“五千年...……更多
探源5000多年前的“长三角文化圈”
...,我们还能看到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进而来,这样的变化彰显了文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林留根介绍。图为寺墩遗址俯瞰图。(于成龙摄)距今约5500年至4500年的寺墩遗址,原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4个在物理系,严文明的理科成绩更好,却阴错阳差进了历史系。至于后来与考古结缘,则和他的“人生导师”、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有关。当时,北京大学历史系有三个专业,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更多
从王城到城市新中心
...撑,余杭的城市界面快速成形,堪称近年来杭州城市面貌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杭州在西湖时代和钱塘江时代之后,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城西时代,也成为观察浙江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本。治水营城从良渚到杭州杭州...……更多
...人可能爱仰望星空在小古城遗址的发掘点,我们不断拾起历史的碎片,仿佛看到3000年前浙江先民在这座城里生活的模样。那时候的小古城,周边河网密布,以沼泽为主,当时的人们以船作为交通工具,犹如一个“水中王国”。 ...……更多
嘉兴考古发现特殊文字符号,比甲骨文还早1400多年,惊动考古
...过夜以继日的勘探,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为了不受到破坏,考古学家们当即实施了抢救性挖掘。 在出土的器物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这些器物上面都刻画着非常特殊的...……更多
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还获批首家浙江省高校团队考古发掘资质,并设立了浙江历史研究中心、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和平台。此外,该校还积极与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良渚遗址管委会、西泠印社等...……更多
...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更多
勾勒中华文明绚烂图景
...,文书中,军事题材数量的最多,为研究唐代军事制度的变化等问题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除军事文书外,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的书信、文学作品和传统典籍。烽燧出土文书显示,这些戍守将士来自中原的雍州、洛州、汝州等地...……更多
外国人说中国文明只有两千年
我们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时期就是在上古年代的黄帝与炎帝,之后就是夏商朝,在史记中有记载夏朝有十四代,也记载了夏朝统治者的所有列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也认为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然而国...……更多
4000年前的这座中国古城,竟然用玉砌墙
...说在比石峁更早的良渚文化中,玉器是占有独特和突出的历史地位的,集神权、王权、兵权于一体。良渚先民围绕对神的崇拜,设计出了以琮、璧、钺为中心,用以区别阶层、标识身份、反映等级的玉礼器系统。石峁外城城墙被...……更多
考古专家发现甲骨文,殷墟藏有什么秘密
...人迷信占卜术,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人们会在占卜的甲骨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然后将甲骨加热使其表面产生裂痕,并根据裂痕的形状来判断吉凶。...……更多
首届“良渚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带来启示:遇见良渚 共享美好
...厚的中国文化,便引发大家由衷的倾慕—— “相比斐济历史,‘五千年’实在是个让人吃惊的数字!”斐济艺术家拉布卡·阿图埃塔·罗科说,“没想到五千年前的中国人,就能打造出如此精美的玉器,建造如此宏大的城市,实...……更多
...简单的时候,它就会可以塑造特别极致的美感出来,非常智慧,就会觉得中华文明非常伟大。在杯子的不远处,不同地区出土的灶,静静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演变。这个看起来像个牛鼻子的陶釜灶,集锅和灶为一体,出土于山西陶...……更多
...前,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开启临安作为南宋都城的百年历史。当年的皇宫宫城修在如今凤凰山东麓至万松岭以南。到了南宋中期,繁华程度比北宋汴梁有过之而无不及。南渡偏安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带来的是文化兴...……更多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更多
博物致知|博物馆的神奇动物里,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
...轻人去一探究竟。它们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独特印记。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一起打卡博物馆里的神奇动物,探寻“何以中国”的密码。红山文化·玉龙 资料图它们,亲眼见证“最...……更多
...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历史。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良渚遗址在申报世界遗产时的总面积为14.33平方公里,分为瑶山遗址、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城址4个片区。...……更多
...商报讯 昨日,据杭州发布消息,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此次发布聚焦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更多
2万年前全球大冰冻:神秘洞穴揭示史前人类足迹的重要性
...个令人着迷的古代奥秘。冰川时期的背景冰川时期是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的一部分,它为数千年的时间导致了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显著下降,导致大规模的冰川扩张。这种全球大冰冻不仅改变了大陆和海洋的形状,还对动植物...……更多
...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对江南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展示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器、生产工具、狩猎工具、装饰品等,反映了跨湖桥文化时...……更多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杭州良渚成立
...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4月1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国际研学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会上宣布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考古遗产管理...……更多
...,去年最新推进的发掘成果,则进一步活化了千年商港的历史场景。从另一个层面讲,以“考古+PK”的方式来评选,也让那些隐身幕后的考古人从田野走向台前,展现考古成果,讲述发掘故事,让公众了解考古人鲜为人知的辛苦...……更多
三星堆有何隐含秘密
...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遗址之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更多
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国家文物局11月29日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等4项考古最新进展。△良渚遗址出土玉器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了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还没上岗就先交了200元,结果做了三四天就被辞退了。”近日,网友“大海123”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反映他家孩子暑期打工的遭遇
2025-07-16 17:01: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刘禹哲: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鲁网7月16日讯打开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刘禹哲高一学年的层积岩,多次年级前十的层理清晰可辨,而“山东省优秀学生”的燧石层
2025-07-16 17:03:00
1500元/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招用这三类人员可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
大众网记者 刘萍萍 青岛报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2025-07-16 17:13:00
湖南一未戴头盔男子遇交警查处时死亡。官方人士:男子冲卡后交警跟着追赶,不存在交警打人情况。
2025-07-16 17:21:00
大众网作品《救赎与沉沦:一颗药的双面人生》荣获山东省药品安全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菏泽报道近日, 2025年山东省药品安全短视频大赛评出各大奖项,其中,大众网菏泽团队拍摄制作的《救赎与沉沦
2025-07-16 17:23:00
江南时报讯 3年戍边生涯、20年基层人武工作、输送优质兵员400余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人民武装部副部长韩国云用三十年的坚守担当
2025-07-16 17:28:00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根据《山东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相关规定
2025-07-16 17:30:00
济阳街道济阳大街社区开展为养老钱“筑防线”活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当心地上有陷阱,诈骗手段日益新,老年人务必要小心”“养老投资需谨慎,‘高额回报’要小心”…… 7月14日
2025-07-16 17:33:00
高温下的劳动者| “老水利人”烈日下守护10万亩农田“生命线”
大皖新闻讯 7月的合肥持续高温,小蜀山支渠黄大塘段蒸腾着滚滚热浪。齐腰深的泥水中,一群“护渠人”弓腰蹚行,晒得通红的手臂挥动镰刀
2025-07-16 17:39:00
35位作家走进冠军故城 感受古村风华岁月
大河网讯 7月12日,《中原文化纵览》七周年庆暨冠军故城采风活动在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5位作家齐聚一堂
2025-07-16 17:41:00
社区治理·你我共建|社区“自编自导自演”微短剧火了 政策宣传还能这么玩?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承载着万家灯火。日前,华商报推出《社区治理·你我共建》专栏,聚焦西安市各个社区,特别是“华商报·108坊故事”社区联系点
2025-07-16 17:46:00
中国新闻网讯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穿唐装亮相第三届链博会。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致辞,并选择用中文演讲了一小段
2025-07-16 17:51:00
体操奥运冠军杨威吐槽岳母高温天关空调:姥姥有本省电经。无奈只能让孩子们放大招……
2025-07-16 17:51:00
邹城计量所高效处置加油机投诉获认可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赵文韬 济宁报道近日,针对群众反映某加油站加油量存疑问题,邹城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接诉即办,立即联合属地市场监管所赶赴现场核查
2025-07-16 17:58:00
深夜暴雨,山洪突袭!生死一线,“结对明白人”潘吉得冒死数次往返,敲着钢盆唤醒整个村庄。19人全部安全转移,一个都不少!7月16日
2025-07-16 17: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