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民生银行年报出炉:结构持续优化 发展基础更实
3月28日晚,民生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08.17亿元,降幅1.16%;实现归属于母行股东的净利润358.23亿元,增幅1.57%。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集团资产总额7.6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192.92亿元,增幅5.78%。其中,...……更多
解析民生银行2023年报:“稳”的基础更实,“进”的动能更足
“随着不良余额下降,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的1.82%到2023年末的1.48%,三年持续下降。文|每日财报张恒2023年报季正在进行中。整体来看,多数股份制银行在持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处置力度,经营面整体保持稳定...……更多
民生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被罚超600万,合规备受考验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王璐4月末,民生银行(600016.SH)发布公告称,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更多
苏州银行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出炉。2023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起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擘画出金融强国建设新蓝图。面对内外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苏州银行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更多
宁波银行2023业绩强劲备受机构看好,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港湾商业观察》王璐受LPR等影响,近期交出的商业银行年报中不少都面临一定压力。不过,作为常年城商行中的“绩优生”,宁波银行(002142.SZ)仍然一如既往交出了令投资者较为满意和理想的2023答卷。年报显示,宁波银行20...……更多
青年时评:提前还贷怎么成了民生痛点?
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评论员 郦亮提前还贷,是当前出现的一个民生痛点。按理说,提前还贷在民众与银行的合同约定之内,利息高低差之下,加之这几年疫情对民众钱袋子造成的影响,民众想提前还贷,减少利息压力,...……更多
穿越逆周期的密码——浙商银行的经营逻辑拆解
...态,不少银行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浙商银行逆势向上。年报数据显示,浙商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6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5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0%;总资产达到3.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幅19.91%。据...……更多
苏农银行发布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获机构维持推荐评级
事件:4月26日,苏农银行发布2023年及24Q1财报。2023年及24Q1营收分别为40.5、11.0亿元,YoY+0.2%、+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4.1亿元,YoY+16.0%、+15.8%;24Q1末,不良率为0.91%、拨备覆盖率为454%。营收增速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延……更多
苏州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 量质协同并进,四个关键词解读苏州银行 迎风破局之路
苏州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 量质协同并进,四个关键词解读苏州银行 迎风破局之路 4月24日晚,苏州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告,近阶段经营发展成果全面亮相。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形势,苏州银行始终坚...……更多
股东分红首破千亿元 建行交出“逆势增长”答卷
...港4月3日电(记者 魏华都) 近日,多家银行相继公布2023年年报。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国有大行的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中国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增长10.76%,股东分红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建行在交出一份“逆势增长”成绩单的同...……更多
报告:2023年38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1.46%
...和化解。该报告分析了38家截至2024年4月10日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A股和/或H股上市银行。报告显示,2023年,38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达到258.4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1.46%。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以12.81%的资产增幅继续领跑。资产结构方面,各...……更多
绿色金融“工具箱”更丰富
...额均超过3000亿元,其中兴业银行为6370亿元,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4家银行也都在1000亿元以上。从增长幅度来看,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居前,增幅均在60%左右...……更多
招行业绩稳中有进 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6.22%
...累计立项金融科技创新项目3800个,累计上线项目3062个。年报显示,招行“系统全面上云工程”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招行董事长缪建民在年报致辞中谈及数字化时提到,“招行要打造以智能银行为核心的...……更多
上市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变局
...金融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减超6%,跌至股份制银行第五名。民生银行赶超光大银行,以2.74万亿元的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位居股份制银行第六名。城商行、农商行加码布局零售业务。北京银行零售AUM突破万亿关口,达到1.04万亿元...……更多
长期价值创造者:中信银行的“强核”变革之路
...单,同时备受关注的,还有近日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年报发布会上的精彩观点。3月22日,在中信银行总部大楼,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与管理层就2023年业绩回答分析师和媒体提问。“成绩的背后,是我们‘价值银行’的理...……更多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在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其中,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和九江银行则...……更多
评级|南京银行发布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机构更新评级
事件:4月26日,南京银行发布2023年及24Q1财报。2023、24Q1营收分别为452亿元、133亿元,YoY+1.2%、+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57亿元,YoY+0.5%、+5.1%;24Q1末不良率0.83%、拨备覆盖率357%。24Q1中收同比+28.8%,推动营收增速回……更多
30万年薪的银行员工,要过紧日子了?
...下降,分别下降约204万元、11万元、156万元。对比之下,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下降不少,分别下降2707.98万元、2170.35万元、2046.99万元,同比降幅分别为36.65%、36.83%、42.07%。浙商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下降...……更多
壹早财知道|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忙;上市券商“壕”气分红
...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忙5家国有银行房地产贷款增加民生银行:获准在伦敦设立分行中原银行重组后首份完整年报净利润下滑11%又有多家券商出手,布局北交所做市业务上市券商“壕”气分红官宣!又有券商完成增资3月全球W...……更多
银行薪酬那些事儿
...商银行58.41万元、招商银行58.26万元、兴业银行55.81万元、民生银行50.90万元、平安银行48.01万元。但在过去的一年,这六家银行的人均年薪都较2022年有所下降,其中下滑数额最大的是平安银行,下降4.35万元;其次是中信银行,下滑3.86...……更多
反向讨薪成银行潮流,银行的金饭碗开始褪色了吗?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等。在2022年的年报中,40家A股、港股上市银行中就有超半数披露相关情况,包括国有行、股份行等等,其中国有五大行在当年均表示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更多
万亿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银行仍是心头好,股息将成关键指标
...持仓市值,目前险资持仓市值前十的个股暂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国联通、平安银行、邮储银行、金地集团、中国电信、药明康德、金风科技。其中5只为银行股,另外5只覆盖通信、地产、能源、医药四大行业。...……更多
年报发布后,兴业银行获得“维持买入”、“维持推荐”等评级
3月28日,兴业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各证券机构纷纷发布研报,给予兴业银行最新评级。华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3月29日,华泰证券发布研报。2023年兴业银行归母净利润、营收、PPOP同比-15.6%、-5.2%、-6.1%,较1-9月-6.1pct、+0.4pct、+1...……更多
2年间流通卡减少600万张,平安银行信用卡投诉量增加41%
...从市场化走向“严监管”。随着各个国有行和股份制银行年报陆续发布,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各种问题逐渐凸显,市场竞争力呈现快速下滑的趋势,过去积攒的“零售新王”的美名正在遭受越来越强力的市场...……更多
比行长还高!银行2000万年薪谁拿走了?
...总薪酬较上年出现下降,占比超七成。其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银行总额均下降超千万。如中国银行2022年最高5人总薪酬为7700万元,而2023年则下降至6200万元,减少了1500万元。8家增长的银行中,交通银行增长最多,2023...……更多
255万银行人分万亿报酬,22家人均薪酬减少
...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平安银行。国有大行中,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人均薪酬分别为42.89万元、35.98万元、34.97万元、33.56万元...……更多
东方·资色|工行信用卡不良率高企;泸州银行员工高管薪酬反差大
...的考验,从去年年报看,工行、农行、建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2.45%、1.4%、1.66%、2.53%、2.98%、2.77%,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去年信用卡不良率增加最多的是工行,较上年末上升0.62个百分点...……更多
民生银行成功发行郑州路港银行间债券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4月13日,民生银行郑州分行主承销、东方证券联席承销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路港”)2023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创2023年...……更多
大中型银行在2022年房地产业贷款增长情况如何?
...浦发的房地产业余额均较去年末出现了减少,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则在2022年下半年发力,在去年上半年房地产业贷款余额下降的背景下,去年全年房地产业贷款分别新增191.97亿元和30.42亿元。在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方面,有3家...……更多
浙银理财开始招兵买马,新班子能否扭转理财规模急跌之势?
...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共有9家,根据各银行理财子2023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从规模来看,浙商银行并不占优势。截止至2023年6月末,浙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764.37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1520.90亿元,占比86.20%。报告期内,...……更多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科大国创:公司BMS等产品已在奇瑞iCAR 03等多款车型批量应用】财联社6月17日电,有投资者问,奇瑞ICAR03销量公布
2024-06-17 21:06:00
瑞典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星汽车(PSNY.US)涨8.5%,报0.738美元。消息面上,极星汽车宣布,正在与现有和全新的合作伙伴合力扩大其零售市场足迹
2024-06-17 22:11:00
2024年可持续包装大会举行 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近日,以“轻装减碳,净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可持续包装大会在沪举行,作为“上海气候周”官方合作企业,百威中国分享了在循环包装和减碳行动的绿色成果
2024-06-17 19:45:00
建设银行为中澳企业经贸合作搭建金融桥梁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十年来,建行悉尼分行以综合金融服务积极推进本外币境内外一体化
2024-06-17 19:53:00
因编制提供虚假财务资料,江苏方正保险公估云南分公司被罚1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江苏方正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因编制提供虚假财务资料,被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2024-06-17 20:01:00
涉一项违规,友太安保险经纪云南分公司合计被罚1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云南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友太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因未按照规定开立独立的保险佣金收取账户
2024-06-17 20:01:00
涉一项违规,长城保险经纪上海分公司合计被罚4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因超出承保公司的经营区域从事保险经纪业务
2024-06-17 20:02:00
涉两项违规,北京赛福哈博保险经纪上海分公司合计被罚3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京赛福哈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因未按规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示规范的客户告知书
2024-06-17 20:02:00
违反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等,星恒保险代理合计被罚4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星恒保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2024-06-17 20:02:00
今年前5月长沙市属国企盈利48.7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杨迅记者从长沙市国资委官网获悉,2024年1至5月,长沙市属国企盈利48.7亿元。截至2024年5月底
2024-06-17 20:15:00
交易商协会:持续优化熊猫债发行机制
中新经纬6月17日电 交易商协会官方微信号17日发文称,持续优化熊猫债发行机制,助力跨国企业市场化发行。交易商协会称,2024年6月5日
2024-06-17 20:28:00
新华资产:免去张弛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由陈德礼担任临时负责人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17日,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2024年6月13日召开的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2024-06-17 20:34:00
周黑鸭换帅:年薪千万总裁卸任,去年净利未达2亿目标,创始人回归能否“救火”
出品 | 搜狐财经作者 | 柴鑫洋编辑 | 饶婷“因为我无能,所以我需要整合比我更有能力的人”,在2020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上
2024-06-17 20:45:00
(经济观察)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 政策效能料持续释放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服务业、消费和进出口有所回升,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最新公布的5月中国经济成绩单
2024-06-17 20:48:00
中部崛起谱新篇|一个“群”聚势谋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社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近年来,中部地区推动创新发展要素加快集聚,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2024-06-17 2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