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宋的衰落:宁宗时期的政治腐败与民众反抗
由于史弥远是伪造诏书杀死韩侂胄,不敢向宁宗奏告真相,仅命临安府向宁宗申报韩侂胄已死,而昏庸的宁宗三天后还不相信韩侂胄已死,在知道死讯后也未追究原因,遂使史弥远的奸计得逞。史弥远仅升为礼部尚书,但掌握...……更多
...参与决策,甚至干预朝政,影响官员任免,他们的贪婪和腐败逐渐成为了朝廷内部的一大祸害。这种变化最初可能并不明显,毕竟朱瞻基的确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控制局面。然而,问题在于,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后续的皇帝...……更多
她是清朝最年轻义军女首领,拼死抵抗清军16个月
...当时清政府统治太过腐败的原因,导致清朝全国范围内的民众百姓食不果腹,其实就包括周秀英的江苏省。周秀英的父亲由于在当地比较有名望的原因,所以就带领周秀英组织当地民族起义,并且组建义军小刀会,不过遗憾的是...……更多
...才,再加上明宣宗统治时期十分注重清明廉洁,官员贪污腐败得现象几乎不存在,这让朝堂一度十分的清明,而百姓的生活也是十分安稳的,国家经济更是飞速的提升,他的统治得到了人们的肯定,甚至现在许多的历史学家都对...……更多
安史之乱:唐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与财政困难
...乱朝纲。宦官们贪图权力和财富,对朝廷腐化腐败、虐待民众,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愤慨。2、财政困难与赋税重压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后遭遇了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国库财政困难。为了填补财政缺口,朝廷加重了对百姓的...……更多
装疯卖傻36年,唐宣宗李忱的权谋之路与‘小贞观’之治”
...极致。致使国家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难得的平稳正常发展,民众受其恩惠。李忱装疯卖傻36年,在登基之后作为帝王行使政治才能和管理才能,权术之道,重视吏治,文官系统感受到了帝王师的至高荣耀,像太宗一样,修史因此过...……更多
唐朝时期宦官祸害朝政最严重是为何?有两点区别于其他朝代
...是历代王朝包括唐朝在内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二、帝王的腐败和政治的黑暗是宦官专权的温床。任何一个朝代的前期,政治都相对清明,对宦官的限制也较为严格,宦官参政的机会很少。中期以后,皇帝逐渐失去了开国时的那种...……更多
探究清朝衰败的根源
...外来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削弱了国力,也动摇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此外,文化保守主义也是清朝衰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嘉庆皇帝本人对西方的科技和思想持保守态度,未能及时吸收和利用新的科技成果来强化国...……更多
明孝宗朱佑樘:改弊政勤政务,挽救明朝于危难开创“弘治中兴”
...孝宗从父亲明宪宗手中接过的大明朝是一个烂摊子,朝政腐败成风,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朝政腐败,奸佞当道。明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懒皇帝,不关心朝廷政务,很少召见大臣商讨国...……更多
高阳公张甫,金国以“九公封建”对抗蒙宋联盟的最后结局
...出细作劝降张甫等人。金朝兴定元年/元太祖十二年/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正月张甫与张进反水背叛了蒙古,率众俱来归降金国。东平行省的蒙古纲(也就是那个金国中了举的汉人胡里纲为舔金国皇帝改了名)任命张甫为中都路经...……更多
唐朝疑云:李显上位后,官员命运为何多舛?
...员因为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行为而遭到了舆论的谴责和民众的愤怒。这也是导致官员不能善终的一个重要原因。四、结论:历史的真相与误解综上所述,李显上位后官员不能善终的说法并非完全成立。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官员因...……更多
顾炎武为何以封驳制来约束君主权力
...宗羲都认为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是造成政治昏乱、政府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他们主张要限制君主权力。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顾黄二人都肯定了人性中自私的因素,他们给予人的私欲以合理的地位。黄宗羲同样认为人...……更多
唐朝是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它的发展历史简述
...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更多
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在狱中死亡
...捕。这件事很快引起轩然大波。当时,莫斯科当地有大量民众涌上街头,对政府的行为表示抗议,要求释放纳瓦尔尼。有人评价说,这是普京2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信任危机。纳瓦尔尼纳瓦尔尼被捕,为普京带来了一系列内忧外...……更多
崇祯帝与金哀宗两位末代皇帝的不同命运
...新的大金皇帝,但金哀宗一点都不开心。因为金宣宗在位时期:先是因为躲避蒙古人的兵锋威胁,而被迫迁都到了开封。金宣宗的迁都也让金朝威信不复存在,所以契丹人、汉人纷纷起来反对金朝统治。这导致金朝丢失了大片地...……更多
...造成了外戚专权的局面。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和衰落,使得他的统治备受争议。为了维护皇帝的威严和形象,明英宗即位后,将朱瞻基踢出了太庙。他将朱瞻基的庙号降为“景皇帝”,并迁出太庙,而太庙的位置...……更多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为何能在登基以后独揽军政大权
...天性聪慧灵敏,又常帮助父亲打理生计,见识过许多底层民众的困苦境况。这使他从小就明白,要想改变命运、令生活变得体面,不能等待天降良机,只能依靠自身努力不懈。受家贫所限,青年时期的朱元璋未能大量涉猎典籍古...……更多
聊聊我国唐代“贞观之治”与《贞观政要
...是被宋代以后政治家和史学家所高度褒扬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掌控皇权时所用的年号,“贞观之治”是后世史家们对唐太宗在位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当时社会风貌的总体称誉。...……更多
明朝在安南的兴衰史:从军事扩张到体面撤军
...后惊人的代价。明朝,已经无法承受不起了。当初,永乐时期安南国出现内乱,国王陈氏被大臣杀掉,明朝应安南朝廷的邀请出动大军平定了叛乱,但在平叛之后干脆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同内地一样设立布政司,划分府州县。...……更多
详细介绍明宣宗朱瞻基
...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在施政时,朱瞻基既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他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更多
探究汉朝衰弱的节点与原因
...改革由于过于激进,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广泛的民众不满和一系列的农民起义。王莽新政的失败,不仅未能救赎汉朝的危机,反而加速了汉朝的分崩离析。东汉的曲终人散东汉建立后,虽然短暂地恢复了汉朝的部分繁荣...……更多
唐宣宗与李德裕的恩怨之争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在位时期颇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大中之治”的局面,因此人们将他与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称其为“小太宗”。其实,与李世民相比,唐宣宗还差得很远。例如,当时朝中有一位宰相名叫...……更多
盘点唐代10大有为之君
...法律宽松,以文德治国,开创了贞观之治,为高宗和玄宗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功昌盛,在大唐创业阶段,平定天下,连破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孟海公等。即位皇位之后,派出李靖、李勣等人横...……更多
剑指楚王,心系民众:毛遂的传奇与悲惨结局
...毛遂,一个聪明机智的谋士,他敢于用剑威胁楚王以维护民众的利益。然而,他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乱世的时期,各国为了争夺霸权不断进行战争。在这个时代,楚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楚王权势...……更多
唐宣宗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他经历了太多
...衰落腐朽的大背景下形成难得的安定局面。因此宣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同时,宣宗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他为“小太宗”。“痴傻”王爷意外上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继...……更多
桓氏败亡多层次原因解析
...使得官员们得以滥用职权,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加剧了民众对桓氏政权的不满。政治腐败不仅削弱了桓氏政权的合法性,也加速了社会的动荡与恶性循环。社会动荡也是桓氏败亡的原因之一。桓玄篡位后,他在政治、经济、军...……更多
黄巢起义:一次失败的农民起义
...屡禁不绝。高额的赋税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而朝廷对民众的困境视而不见,继续收取沉重的赋税,引起了广泛的民怨。其次,社会贫富不均也是引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唐朝末年,富人富得越来越富,而穷人穷得越来越...……更多
宦官专权与唐朝衰落:从甘露之变看皇权与权臣的较量
...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朝宦官的权势逐渐膨胀。从唐德宗时期宦官掌管禁军并成为定制开始,宦官的势力愈发难以抑制。到了唐敬宗时,宦官更是突破了以往的界限,跃居于皇权之上,具有了废立皇帝的特权。虽然此时士大夫们...……更多
赵佶的书画成就:瘦金体的独特魅力与工笔花鸟的繁荣
...期望不只是满足自身的喜好,而同时也希望它能起到教化民众、粉饰太平的作用。富贵花鸟正是能表达这种需求。徽宗赵佶对富贵花鸟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赵佶的富贵花鸟与西蜀画家黄筌的画风有着相似之处。此外还有一个人...……更多
刘宋兴衰录:荒唐皇帝刘子业的覆灭与南北朝的乱局
...姑新蔡公主扣留,并纳为后妃。这一切荒谬的举动引起了民众和大臣的极大不满,人们渴望能够摆脱这个暴虐的皇帝。然而,刘子业的统治终于在大臣的反叛中画上了句号。大臣们联合刘子业的叔叔一同叛乱,最终在17岁的刘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