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雪龙2”号1月13日电 特写:阿蒙森海的科考时间新华社记者周圆1月的阿蒙森海,风雪弥漫。“雪龙2”号上,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进入繁忙的科考时间。忙碌是从艉甲板开始的。“雪龙2”号抵达作业站...……更多
阿蒙森海沿岸调查企鹅栖息地“雪龙2”号8小时冲破海雾
...在北京时间2024年1月16日,“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阿蒙森海海域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揭秘“雪龙2”号遭遇海雾 围困8小时后脱困据央视新闻1月18日报道,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日前行进至南大洋阿蒙...……更多
本文转自:新华网北京时间25日下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完成物资补给和队员轮替后,驶离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前往阿蒙森海开展科学考察。记者:周圆编辑:邱婧熠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更多
...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雪龙2”号到达作业海区阿蒙森海考察有哪些关注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2 版)据新华社“雪龙2”号1月4日电 (记者周圆)北京时间1月4日下午,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更多
第40次南极考察|中国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开展考察作业
...自:新华社北京时间1月5日,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开展中层鱼拖网作业,考察队员在放网约两小时后回收拖网。北京时间1月5日凌晨,在“雪龙2”号艉甲板,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开始了抵达阿蒙森海后的首次考察作...……更多
...间1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阿蒙森海海域潜标回收和布放作业。“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介绍说,本次阿蒙森海海域待回收和待布放的潜标共计10套,除1套潜标周围海冰密集,有一座长约12海里的冰山...……更多
第40次南极考察进行中,探索神奇鱼类
...站,还要完成内陆和大洋一系列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阿蒙森海作业站位后,考察队员们首先开展了鱼类调查,来看记者从“雪龙2”号上发回的报道。“雪龙2”号抵达作业站位后,考察队员们开始了中层鱼拖网作业。下网后,大...……更多
“雪龙”号凯旋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有何收获?
...生态潜标北京时间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 为什么要布放这套生态潜标呢?因为它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南极磷虾的季节分布特征,分析全球变暖背景...……更多
...航及大洋调查任务全部完成。考察队在南极洲边缘的阿蒙森海及邻近海域开展了水文环境、大气环境、海冰环境、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化学等多学科综合调查。本航次调查一大亮点是在阿蒙森海西部陆架区构建了潜标阵列,共回...……更多
...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日前行进至南大洋阿蒙森海沿岸,开展企鹅栖息地调查,然而考察队员在这里却遭遇了海雾的围困,在第8个小时,海雾渐小后,4次尝试突破的直升机飞了进来,考察队员才成功脱困。那么,什...……更多
深约3000米  中国在极地布放首个生态潜标
...6日,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为潜标布放开辟水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栋彬 摄)北京时间1月6日,考察队在布放潜标。(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新华社“雪龙2”号1月7日电(记者 周圆)...……更多
“双龙”归巢,我南极科考船圆满完成任务抵沪
...馈等前沿科学问题,本次考察工作完成对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更多
...仑站、泰山站、秦岭站,作业航迹串联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南极半岛海域、普里兹湾、罗斯海。在南极内陆,首次开展近红外天文观测以及近地空间环境全时段监测,冰穹A地区太赫兹天文谱线观测首次实现了谱线成图观测...……更多
中国极地考察队员“雪龙2”号开启南极考察
...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日前行进至南大洋阿蒙森海沿岸,开展企鹅栖息地调查。记者跟随考察队员共7人登陆“企鹅岛”后,经历3小时完成了考察任务,与计划时间相当。然而在准备返程时,天气突变,两个方向的云...……更多
...任务以后,“雪龙2”号日前载上大洋队员,正前往阿蒙森海开展考察作业。 ……更多
凯旋!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完成考察任务回国
...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更多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探秘“5站5海”1月6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460多人组成的考察队脚步遍布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宇航员...……更多
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建设一个南极考察站共分几步?
...考任务的科考队员们,航行在南大洋上并为抵达南极阿蒙森海后的大洋科考任务做着各项准备。“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北京时间1月4日左右,“雪龙2”号可以抵达作业海区。在穿越西风带的过程中,部分队员已经开始了...……更多
中国南极“第5站”要来了!
...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更多
为什么要建新科考站?将会怎么建?一文了解
...、“雪龙2”号和“天惠”轮货船)、5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宇航员海、南极半岛临近海域、普里兹湾海域)、5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位于罗斯海沿岸区域的新科考站)考察。本次考察的最大亮点,就是要建...……更多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自地球最南端的“温暖”龙年祝福
...是“雪龙2”号最忙的一次,考察队员们此前在南极阿蒙森海开展了大洋考察,春节前秦岭站开站之际,又来到南大洋罗斯海,执行秦岭站建设人员转运、物资补给等任务。这不,他们正陆续清点给秦岭站带来的年货。 由于本航...……更多
...、“雪龙2”号和“天惠”轮货船)、5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宇航员海、南极半岛临近海域、普里兹湾海域)、5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位于罗斯海沿岸区域的新科考站)考察。此行最大亮点是建设新科考站—...……更多
...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临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更多
在南极科考中展现更大作为
...分别在东南极普里兹湾、宇航员海,西南极罗斯海、阿蒙森海及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依托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开展生态系统、近岸海洋环境、土壤环...……更多
我国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潜标 无人机远程操作安全高效
...测海洋环境要素。 前几天,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作业区布放了我国首套极地生态潜标,可以在海里给生物拍照。而作为此次考察的重要任务之一,队员们还将回收第38、第39次南极考察中布放的潜标。那么回收潜标...……更多
“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图)
...色彩。”今年年初,“雪龙”号在新西兰补给后奔赴阿蒙森海,开展近一个月的大洋作业。张艺杰将按照科考队的要求完成南大洋水文环境调查。张艺杰表示,将全力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更多
新研究:南极西部冰架融化加剧“不可避免”
...南极洲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主要与西南极大陆外围的阿蒙森海漂浮冰架融化有关。研究人员利用区域海洋模型对未来阿蒙森海冰架融化情况进行了全面预测。结果显示,在研究模拟的所有气候情景中,未来阿蒙森海变暖和冰架融...……更多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系统的影响与反馈等前沿科学问题,完成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罗斯海、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等海域的调查监测;开展了生态系统和近岸海洋、土壤、地质、大气、雪冰、空间等环境的综合调查监测,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更多
年轻力,迎难而上!探索南极 展现新时代青年人蓬勃朝气
...唯一一项陆基作业。几位考察队员要乘坐直升机登上阿蒙森海沿岸的企鹅栖息地,开展相关调查。“90后”陈超是“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虽然还年轻,但已经是极地考察的行家了。 这类有企鹅栖息的岛也被大家通俗地叫做“...……更多
...因。这些冰损失由与南冰洋的相互作用导致,尤其是阿蒙森海。关于阿蒙森海暖化的数据有限,虽然有人提出该区域能从减排中受益,但此前一直缺少这方面的具体分析。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英国南极调查局Kaitli...……更多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俄罗斯宇航员:若遇见外星人 会请他喝茶
【目前正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夫奇宁表示,遇到外星人,自己会先请他喝茶、吃点东西,然后,一定会与他找到共同语言。】在2月7日举办的交流会上
2025-02-08 19:14:00
海上风电惊现黑天鹅?中国16兆瓦风机交付,欧美2300亿项目被取缔
“中国人偷走了我们2300亿的订单!”继华为5G、大疆无人机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之后,我国又一关键领域技术突破让西方“刮目相看”
2025-02-08 19:23:00
潜蛟入海九重渊,丹心铸剑碧海垂。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
2025-02-08 17:22:00
寒风吹彻砺血性!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掀起冬季实战化练兵热潮
图片说明:战备拉动演练东方网记者曾炟,通讯员李岩、周永钢、徐鹏昊、陈昊2月8日报道:近日,武警上海总队机动第一支队抓住冬季大练兵契机
2025-02-08 13:35:00
缅甸实兑市入口部分检查站遭武装狙击手袭击
缅甸实兑市的军事消息来源透露,若开军(AA)正在使用狙击手袭击国管委军方下属位于实兑市入口处长途公路沿线的一些检查站。消息人士称
2025-02-08 15:23:00
2月7日,寒潮席卷杭州,一股热浪却在萧山国际机场奔涌——第六届阿联酋特警挑战赛中勇夺桂冠的浙江特警们凯旋。连续5天的高强度比赛
2025-02-08 08:34:00
记者从国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来,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航拍摄影等领域,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
2025-02-08 08:34:00
授枪!军营里的“冠礼”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冠礼是古代青年成年的重要礼仪,承载着成长与担当的深刻内涵。而在当代军营,同样有一场意义非凡的仪式,那便是授枪仪式
2025-02-07 18:06:00
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花白的头发、和蔼的笑容、温和的言语……外表看起来质朴温润的黄旭华
2025-02-07 18:22:00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德黑兰消息:伊朗新研发的“沙希德·巴盖里”号无人机航母6日正式加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舰队,交付仪式当天在该国南部阿巴斯港举行
2025-02-07 20:16:00
美国亮对外军售成果,五角大楼定新竞争战略,三个方向中国需重视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24年对外军售成果,按照美方的说法,军事装备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18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9%
2025-02-07 21:48:00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今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今天中午,习近平主席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2025-02-07 18:45:00
送别黄旭华院士!今天再读一次他的故事
据中国船舶719所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
2025-02-07 14:14:00
“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送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编辑:杨雁琳责编:廖异 审核:阮鹏程
2025-02-0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