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柳永四次科举三次落榜,第四次高中却被皇帝下旨去青楼填词
...岁。前面提过,他写过一首《黄金榜上》,也不知咋地,宋仁宗在快要确定最终名单时,突然想起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来。宋仁宗是越想越气,既然你不想当官为国家服务,那还参加考试干啥?想要弃了浮名?这还...……更多
柳永:从科举失意到情词绝唱,他的三首不朽之作
...如混迹青楼,喝酒吟唱。也正是因为这首词,彻底激怒了宋仁宗,最后宋仁宗放出话来,以后再不准柳永参加科举。柳永科举梦灭,也正是基于此,儿女情长的他,却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留下了同样精彩的不朽词作。 说到第...……更多
张继、柳永、张岱:科举制度的受益者与挑战者
...录张继诗歌仅此一首,然而就这一首也足以让我们记住。柳永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自1009年到1024年,柳永四次参加科举,四次落第。也有人说,他的仕途是被他自己作没的。柳永本身性格放荡不羁,常常留恋于...……更多
柳永、周邦彦与韩世忠:古代风月场上的文人墨客与英雄豪杰
...上。或许是因为“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的句子惹得宋仁宗不满,宋仁宗干脆在柳永的奏章上批复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便被皇帝赶出了朝堂,来到歌舞场上潇洒余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仕途不得...……更多
柳永的才情与风月:繁华与沧桑的诗中人生
...王维是诗佛,诗鬼是李贺······有过按照这样的名头,柳永应该是诗中情圣。他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他说:长安古道马迟迟,不似少年时。他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他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更多
宋词的巅峰人物柳永,他一天的消费相当于一百多个人的工资
...坷,柳永更可怜。柳永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了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此后柳永“奉旨填词”,虽然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但并不是他一生的主体。柳永流落天涯,离开京师时与情人惜...……更多
聊聊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张先
...活了89岁,他生活的时代正好是北宋最巅峰时期。张先是宋仁宗时期的进士出身,跟大文豪欧阳修是同科进士,不过,两人的年纪相差很大,欧阳修是23岁中进士,张先当时已经40岁了。他的官自然没有欧阳修做得大,都这么大年...……更多
蹴鞠传奇:丁谓球技惊艳司马光,柳家兄弟因此改写命运
...三绝”。但他们的仕途却都很不如意,柳永自不待说,被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从而与官场无缘。柳三复、柳三接的考场之路也都不顺利。柳三复作为长兄,显然比两位弟弟少了一些清高,多了一些实务。他多次科举失败后...……更多
柳永:北宋落第才子,用一首词赢得千古名
...个人来讲,内心所想和常人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柳永,算得上是历史上为数不多能够一生坚持做自己的人之一。这位在北宋乃至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文豪,却在参加科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多次参考,多次落榜...……更多
宋仁宗:一个仁慈的天子,却未能改变宋朝的积弊
宋仁宗赵祯,自13岁即帝位,在位41年,以宽仁治天下,是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仁宗”的帝王。在位这么就,还能得到“仁”的称号,他的“仁”自然不会是假的。根据《宋史》所载,宋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天生的非...……更多
从风流才子到词坛巨星,揭秘柳七官的传奇人生
柳永,原名柳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十八岁时,柳永进京赶考路过杭州,流连此间歌唱买笑生活。第二年,柳永作了一首《望海潮》,描写杭州胜...……更多
揭秘历史上的三位名妓,才华与魅力并存
...喜欢逛青楼,与歌姬谈论诗词歌赋,切磋才华,像北宋的柳永,在科举屡次落榜后,为了逃避现实,便纵情青楼,由此也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反,青楼中,不乏一些奇女子,她们...……更多
宋朝皇帝多“学霸”这是为何
...有这么多的学习时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二、帝学经筳被宋仁宗完善1、年少继位的宋仁宗依赖于完善的学习制度在北宋的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手上,宋代的皇帝学习制度发展地更加完善。主要和东汉时期侍讲制度发展完善的原...……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本来是理应是殿试第一,但王安石自年轻开始就有点狂,宋仁宗不是很喜欢王安石这类“外儒内法”的尖锐派,于是同科进士杨寘成了第一,王安石成了第四。杨寘也算厉害,连续乡试、礼部试、殿试都是第一,宋仁宗立即给他...……更多
柳永最凄美的一首词,写尽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
...街小巷,也令词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加了。在北宋词坛中,柳永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出名而又备受争议的词人。在后人眼中,他只爱美人不爱功名,一生流连于青楼楚馆之中,专为风尘女子填词。而许多青楼女子也因演唱柳永的词而...……更多
柳永的悲壮人生路及其代表作《八声甘州》〔199〕
...然的,关系到词人的人生道路,是他的又一篇重要作品。宋仁宗四、科考六战一胜,仁宗恩科及第柳永一生追求功名,功名也拖累他一生。从此以后,在整个真宗朝、与刘太后主政期间,他肩负家族的期望,胸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更多
从宋仁宗的仁慈与宽容,看儒家的仁爱之道
...者爱人,说明了仁者所要具备的核心特征就是爱人。宋朝宋仁宗赵祯谥号能够称作仁,说明他在位期间是一位仁慈的皇帝。这一点史书中不乏记载。宋仁宗确确实实称的上是一位仁慈的皇帝。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并不多,能够出现...……更多
辛弃疾:英勇抗金,执法从严的英雄
...官就叫苦不迭了。辛弃疾也的确是词人中少有的类型,和柳永一比,那简直就是两个极端。性格方面辛弃疾和柳永不一样,但是感情生活他和柳永是有一比的,他有三妻六妾,就连小名都都被写到了词中,这以后怎么直视辛弃疾...……更多
宋仁宗赵祯:千古名君与北宋盛世的缔造者
...大发明所处的时代,都和一个皇帝有关,他就是千古名君宋仁宗赵祯。可能说赵祯人们还是比较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而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仁宗皇帝。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更多
宋仁宗时期,西夏北辽为何不忍动兵戈
...刘娥请求宋真宗将孩子抱到自己怀里,亲自教育他,培养宋仁宗这个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仁慈君王。刘娥死后,有人向仁宗报告说,他的生母是李臣妃,是刘娥毒死的,仁宗悲愤不已。他一边派人包围刘府,一边打开李臣妃的坟墓...……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一起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对兄弟谁都没有想到,他们此行会对整个文坛造成怎样的轰动。科举考试对于古人而言,是类似于现在高考,又要比高考更加重要的考试...……更多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的遗诏。而且她垂帘听政11年,宋仁宗赵祯从一个13岁的小孩子,长成24岁的成熟皇帝,刘娥没有一点放权的意思。作为皇太后的刘娥,垂帘听政达11年之久,在宋朝8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中,她是听政时间...……更多
狸猫换太子原型宋仁宗赵祯的传奇人生
...换太子的故事。而故事的原型就是要讲的大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赵祯(原名赵受益后赐名赵祯),其生母李氏(狸猫换太子李宸妃原型)本来是宋真宗赵恒的宠妃刘氏的丫鬟,后受幸于赵恒,生下了赵祯,后因刘美人没有...……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刚百年,政权稳固,居民安康,这年的科举考试,堪称千年科甲第一榜。这一年,看似普普通通的年份:这一年,范仲淹离开来这个世界...……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傅察是正直之人,当场拒绝了蔡京,令蔡京很是老火。在宋仁宗时期,宠冠后宫的张贵妃的叔父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想把冯京捉到家中嫁女儿给他,还说是奉旨成婚,又摆出了十分丰厚的嫁妆,但冯京却是笑着拒绝了。宋朝“...……更多
宋仁宗赵祯总是别人故事里的“底色”,他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活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蹭蹭上升,甚至有史学家认为:“宋仁宗时期是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时候。”然而本该最受宋人爱戴的这位“官家”,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平平无奇,存在感非常低。02 或许,一位真正的好皇帝,不需...……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1057年,也就是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年北宋王朝举行了可靠。这次科考表面上看起来和以往的科考没有人任何差别,不过真正的状况并不是这样。这次科考可以说真的是神仙打架,我们熟悉的宋朝很多名人都参加了这次考试。...……更多
管仲:春秋第一相与青楼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感谢管仲,将其奉为保护神,这一传统一直传到后世。柳永是著名的花间词人,年少即混迹花街柳巷,写下了大量的词作。他的词风别致清新、个性鲜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一生不得志,宣称“忍把浮名,换...……更多
宋徽宗跟李师师偷情,被哪个大名人给搅了
在北宋词人中,周邦彦虽然没有柳永的名气大,但他的成就也确实不小,曾有人评价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跟柳永很像,周邦彦也是流连于青楼的词中高手,尤其是跟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更多
‘唾面自干’的皇帝:宋仁宗的仁政与包容
...,被人喷了吐沫还不敢发怒呢?此人就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往宋仁宗脸上喷吐沫的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包拯!话说宋仁宗在位期间,非常宠爱张贵妃,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所以宋仁宗一直向提拔下张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