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揭秘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
...来一直流传下来,到现在仍然适用的,比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众多的文献中它也出现过多次,这句话倒也好理解,那就是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是不能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者。按理说两边交战,那彼此就是死敌,不过战争双...……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真相:春秋时代的战争与使者命运
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纵观整个春秋,好像并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仅仅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在春秋以前应该是得到普遍的遵循,及至春秋时,有理由相信它已经不再那么严格的被人遵守。...……更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是谁定的
...好,很有可能掉脑袋。可是另一方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又仿佛成了自古以来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充当使者传信的,基本都不会有性命危险。那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到底是谁定的?又是因为什么,它能延...……更多
历史之鉴:两国交战,斩杀使臣引发的惨痛教训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国际社会中一条重要的约定俗成。然而,尽管这一规则被广泛接受并遵循,但历史上仍存在一些国家或个人违背这一惯例的情况。本文将探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规则的起...……更多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以常常会出现“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你可以想象两军交战,战败的士兵拼命后退,有些只需跑五十步就能安全,却有些却跑了一百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怯懦者。 ……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尚武之风盛行背后的原因探究
...不是仅仅强调“诉诸武力”,同时遵守着“重信守礼”的交战之道,即注重和坚守信用及礼节。其中有四条原则,是当时无成文规定却约定俗成的:第一,两国交战,不斩使者。首先,发动战争必须“师出有名”,而且不能在对...……更多
唐朝有多强大?从哪场史书记载的战争可以看出来
...龟》的史书记载:“怛罗斯河一战后,黑衣大食每年均派来使唐。”这里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了,怛罗斯河战明明是阿拉伯人打赢了,但为何还要每年派遣使者前往唐朝觐见呢?这只够说明唐朝当时虽然打了败仗,但国力军队还...……更多
​春秋时期的鞌之战,大大削弱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七日,齐国和晋国在山东鞌地(今济南市西一带),开始交战。鲁国和卫国都是晋国的盟国,也参与了这次战争,但是最主要的交战双方还是晋国与齐国。战到最后,晋国大获全胜,齐国惨败。齐国侵占卫国和鲁国的土地,都归...……更多
...多元军战船,元军仓皇撤退。此后日本两次下令斩杀元朝来使,忽必烈震怒,但当时元军不宜再多拉战线,只得暗中筹划再次攻日。忽必烈在1279年攻灭了南宋,中原再无大的后顾之忧,处理了其它事情后,再加上此前隐忍多时...……更多
历史上的外交冲突:金国使者与西辽太后的激烈对峙
...说话的分量,也决定这个使臣的命运,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古代的外交史上,就有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使者被东道主怒杀。且听我细细讲来。唐朝以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开始进...……更多
汉武帝多次对匈奴用兵,为何都没能取得胜利?
...朔方、九原,公孙敖领兵出雁门。各路汉军都与匈奴有所交战,但都没能取得大胜,无所得而还。公元前90年,汉武帝又派李广利领兵七万出五原。最初的时候,汉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李广利孤军深入,导致大败,最终还投降了...……更多
...执,导致金哀宗朝廷之上杖杀蒙古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蒙古怎受得如此欺辱,随之重新发兵,直捣汴京。在汴京再次陷入蒙军包围的危急情况下,金哀宗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他率部逃至归德府辖区凤池口,...……更多
...就足以看出南诏和吐蕃之间关系。而后来,在吐蕃和唐朝交战的过程当中,由于唐朝的实力过强,这让吐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时候,唐朝开始不断的派使者和南诏接触,在吐蕃的眼里,就是南诏要和唐朝交好的样子,吐蕃...……更多
满清八旗真的纯靠骑射,才夺得天下的吗
...在城墙里防守呢?对此,徐光启早就给出答案,他认为“交战时,八旗不管是乘坐的马匹还是下马步战的士兵,都裹着厚重的甲胄,明军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上图_《乾隆大阅图·列阵》里八旗军士皆身着棉甲令明军无可奈...……更多
聊聊关羽征伐曹魏之襄樊作战
...禁之援军记载可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么曹仁与关羽的交战是不是应该早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以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更多
为何外籍人才纷纷投奔秦国?
...战争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而且作战方式也颇有意思。交战国双方都会自觉遵循一种战场“礼仪”,与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运作各种战术、计谋作战的方法大相径庭。首先作战的双方会约定好时间、地点。在战斗前,双方派出使...……更多
徐铉议和:五代十国时期的智谋较量
...出任使臣,危险倒不是很大,毕竟当时有个规矩,是不杀来使的。徐铉就带上了徐铉的亲笔书信和礼物出发。而北宋那边也要出一个人负责迎接徐铉,赵匡胤朝上谈起此事,文武百官都沉默,没有人愿意担任这个职位。原来徐铉...……更多
长平之战背后的外交风云:秦国的巧妙布局与东方五国的失误
...豫不决。一、同仇敌忾下的赵齐同盟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交战频繁,同盟和敌对关系瞬息万变。在五国伐齐的战争中,赵国曾是主力攻击者,与燕国一同进攻齐国。然而,这场联军行动让齐国付出惨重代价,险些灭亡。这使得赵...……更多
朱棣造反成功风险与机遇并存
...就给朱棣穿上了一身最高级别的防弹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说得过去的,但两军交战,不准斩杀对方将领就是胡扯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很多时候兵可以再招,但将领没了那就全完了。北军士兵的精神领袖就是朱棣,只...……更多
国君取笑外国使节,引起多国大战
...。 毕竟卫国是个小国,齐国马上掉头迎击卫国。双方一交战,孙良夫败了。孙良夫觉得,自己要是这样回国,这人就丢大了。旧仇未报,又添新恨。干脆,自己直接去晋国找郤克求救吧。孙良夫到了晋国,正好鲁国求救的使者...……更多
靖康之耻与南宋的建立:历史的转折点
...多。正大元年(1224年)金哀宗继位,主动退兵,并派遣使者与宋通好。双方虽然没有正式签订和约,但保持和平共处7年多。绍定五年(1233年),金军遣使赴宋请求借粮,宋出兵与蒙古夹击金人,宋金之间又打了两年仗。端平元...……更多
晋楚和平使者:华元斡旋大国间的智慧与勇气
宋国的华督曾因看上孔父嘉的老婆杀死对方,然后又杀死国君,而今天要说的是他的曾孙华元。华元历经昭、文、共、平四位国君,属于宋国戴族,是宋国的权臣,也是一个人际关系高手。1.拥立文公,郑国俘虏宋襄夫人因为不...……更多
南北朝的湘州之战是怎么样的
...没记载包围贺若敦的事(原因下面会说到),但有对独孤盛交战的记录:“以瑱为西讨都督,与盛战于西江口,大败盛军,虏其人马器械,不可胜数。”不知诸位是否又有了疑惑:北周和南陈,究竟谁赢了?造成这个疑惑的原因,我...……更多
从长平战败到战国传奇:廉颇的忠诚与勇气
...平后,主动出击,攻打秦国的侦察兵,结果被反杀。初次交战,赵国被打死一位将领,阵亡数千。6月,王纥再次发起进攻,赵军又战败,损失了6位指挥官。廉颇灰头土脸,加固营寨,凭借险要地势防守。7月,王纥直接强攻赵军...……更多
唐太宗的“骗婚”大戏:用巨额彩礼拖垮一个强国
...情形,便以彩礼质量不佳为由拒绝和亲,并把薛延陀国的来使赶了出去,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抓住这个时机,把公主嫁给了别人。自己百般折腾却给人放了鸽子,夷男非常生气,可面对唐朝强大的势力,只能忍气吞声,而且,他...……更多
聊聊南北朝时期瓜步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不过到了10月拓跋焘亲自率领军队前来支援滑台。两军交战之际,宋军被魏军的气势而吓坏然后逃跑了,结果使得宋军损兵一万余人,兵器粮草都被夺走了。后来魏军在各地不断地战胜宋军,东路宋军的北伐计划只能失败而归...……更多
聊聊东汉时代的西域战记
...地的屯兵,而且在当年八月,羌人和汉朝在陇西郡大规模交战,东归玉门后的耿恭就参与了这次战斗。河西走廊的烽烟战争既妨碍了汉朝向西派兵,也限制了汉朝向西运送粮草和物资。因此东汉朝廷决定撤走天山东段北麓的伊吾...……更多
史籍中是如何记载鞍之战的
...国,发兵攻齐,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此战也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589年,齐顷公率齐军讨伐鲁国及卫国,鲁国及卫国派使者至晋国求援。郤克随即率晋军车八...……更多
“疑赖论”未消!美国重量级学者组团喊话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情紧绷,绿营只有“抗中保台”牌能保命时,还是会拿出来使用。 简单而言,就是美国不希望台湾变成“麻烦制造者”,制造事端,挑起台海战争。赖清德长期以来的政治路线都十分极端、激进,今年7月甚至说出“当台湾地区...……更多
春秋时期的间谍活动与战争策略
...他的两个儿子,帮助郑厉公成功回国复位。第三种身份,使者。 使者在出使某国以后,会以这种特定的身份在某国考察走访。借着这个机会,从事间谍活动其实是再方便不过的了。就算是当时被发现了,碍于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敌国派口才达人来谈判,满朝文武无人敢应战,皇帝:让文盲对付他
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了很多书的才子们往往备受推崇,他们也通常被大众视为最聪明的群体,不过读书人也有自己的克星
2025-02-17 00:14:00
揭秘!黄克诚凭什么超越陈赓,稳坐开国大将第三把交椅?
【引言】:亲爱的读友们,大家好!你们是否好奇黄克诚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咱把他放在陈赓将军之上,成为开国大将中的第三把交椅
2025-02-17 00:28:00
京剧《状元媒》朝代背景: 北宋主要人物:柴郡主(赵秀君饰): 宋王赵光义的养女,美丽聪慧,武艺高强。赵德芳(金喜全饰)
2025-02-16 15:34:00
明朝的“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厂见面绕路,官员见了下跪
明朝是厂卫机构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分别建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最后是内行厂。这四个厂卫一个比一个能作威作福。因为内行厂最后在明武宗时期建立
2025-02-16 16:02:00
富商王永庆: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土地捐中国,那块地现怎样了?
商人,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常被描绘成狡猾、阴暗、唯利是图的形象。然而,《琵琶行》中有一句名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句话提醒我们
2025-02-16 16:03:00
1963年,工厂女出纳携巨款失踪,结果21年后在水泥地里被发现
1963年11月22日,是河北张家口女出纳李扬的生日,丈夫小冯开开心心地在家做着长寿面等着妻子归来,可谁知,敲开他家房门的不是昔日笑颜如花的妻子
2025-02-16 16:07:00
是恐怖传说还是真实存在:中国古代的开颅手术是怎么完成的?
文?庚沅手术的源头可能远比你我想象的要早。古代开颅术分别起源于欧洲、南美洲和太平洋几个中心。欧洲的开颅术据说可以早到10
2025-02-16 16:23:00
2007年,爸早亡妈再婚,6岁“孤儿”杨六斤,靠“吃草”顽强生活
“阿婶,我来牵牛了。”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呼唤邻居院子里的女人,然后径直走向牛棚里。“好,今天早点回来吃完饭再回家,牛还小吃一会就饱了
2025-02-16 16:26:00
李自成五虎上将为何是4+2?哪两个人共占一个名额?实在是不够格
明末天下大乱,大明王朝如风中之残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对大明威胁最大的起义军首领,一个是八大王张献忠
2025-02-16 16:31:00
干活挖出“金疙瘩”,回家一称竟有18斤,谁料引来两大博物馆争抢
我国自黄帝王朝产生到现在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后,这些文明以埋入地下的文物为载体,等待着考古学家发掘
2025-02-16 16:44:00
夫君与父亲只能活一个,她做的选择被骂千年,产生一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知道在古代,女子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三从”教条,说白了,就是任何时候,女人都是作为男子的附属品存在的
2025-02-16 16:44:00
首位同盟会女会员,何香凝和秋瑾都称她大姐,晚年生活拮据靠救济
中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首位加入同盟会的女会员
2025-02-16 16:56:00
被保洁耽误的画家!南大46岁保洁吴立娣:被央视、人民日报皆报道
“不管什么身份地位的人,对于美的事物,都不乏精鉴的能力;对于天赋的才能,都不乏淋漓的表现。”各行各业都有能人巧匠。在现在推崇全面发展的社会教育下
2025-02-16 17:07:00
她是“日本版的女济公”,吃肉喝酒算什么,沉溺男色都毫不避讳
我们知道一旦一个人出家做和尚或者说做尼姑,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已经是四大皆空了,对什么都是无欲无求了,至少在我们古代中国是这样的
2025-02-16 17:29:00
2011年,湘西男子声称会“招蛇术”让毒蛇救人,专家前去一探究竟
“只要我念了咒语,蛇就不敢接近我。”说这话的人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外表朴实无华。但是他说的话可并不普通
2025-02-16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