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读方志 行贵州 | 西江千户苗寨:千年时光蕴养的第一大苗寨
黔境征途,山峦相见。贵州多山,125.8万座山世代庇护着它的子民,若问“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余秋雨这句“以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可折射一个答案。苗族是贵州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上古神话中以熊猫...……更多
桐梓县木瓜镇:高粱迎丰收 农机唱主角
...议,推动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颗粒归仓。陈桂良摄高粱迎丰收,农机唱主角。农机的普及不仅为高粱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据了解,目前,桐梓县的12万亩高粱已陆续...……更多
【大型红色史诗印迹】《伟大转折》剧目通过整体性审查!1月15日首次试演,预售全面开启
1月12日,正在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伟大转折剧场紧张排练的《伟大转折》剧目通过整体性审查,这标志着场馆、剧目已经全面达到运营演出条件。1月15日,将首次试演。目前剧目预售已全面开启,16日起,每天演出两场(午场...……更多
范涛廷 龙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一片片稻田被秋风掀起阵阵金色稻浪,稻穗随风摇曳,仿佛在享受这一场秋日的金色盛宴。在浓郁稻香中,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晾晒稻谷,处处...……更多
徐东秀20世纪70年代末的三都大桥位于都柳江畔,坐落在县城朝南方向,是最早连接县城和南部乡镇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通往独山、荔波的交通纽带。承载着几代人美好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更多
【大型红色史诗印迹】科技赋能,文化育人!《伟大转折》剧目上演以来广受好评
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1935年,红军长征在此转战3个多月,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传奇在这里流传;89年后的今天,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上演,以...……更多
东营年味:一桌融合全国的东营菜,一座40岁城市的千年传承
...上好的菜肴。两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在东营饮食中留下了印迹。春秋之时,东营所在的齐国以“鱼盐之利”成为天下五霸之一。东营人善于吃鱼吃虾吃海鲜,是刻在DNA中的记忆。除了海鲜,东营人也善于吃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滩...……更多
...的同时,实现了滩区人民的安居梦想。走进米祥新村社区村史馆,有序陈列的农具、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留住乡愁、激活记忆,展示着当地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历史沿革与村民生产生活变化,承载着独特的乡土风情、...……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开学 金忠秀贵安新区高峰镇栗木村位于贵安新区西部,距贵安高铁站20公里,距贵阳市区约60公里,秀美的麻线河穿村而过,险峻的英雄坡倚村伫立,村内6个自然村寨依山傍水,呈“一字型”排开。今...……更多
开阳县花梨镇:耙耙柑挂满枝头 果农甜蜜迎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隆冬时节,寒意浓浓,开阳县花梨镇清江村百亩耙耙柑迎来大丰收,一个个金黄的柑橘挂在枝头,微风吹来,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近年以来,开阳县花梨镇清江村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清江...……更多
三桥“同框” 摆龙河上的时光印迹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因路而兴、因桥而美。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地无三里平”,如今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恢宏壮美的大桥穿山越壑,横跨天堑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畅连...……更多
田东县:甘蔗迎丰收 甜蜜促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甘甜多汁,汁水鲜美,被称为“糖水仓库”的水果——甘蔗又到了成熟的季节。近日,田东县林逢镇桥礼村的黑甘蔗地里呈现热火朝天的抢收景象,处处弥漫着“甜蜜”的丰收喜悦。航拍桥礼村甘蔗...……更多
...深厚感情。当天的特别礼物就是周永军为该村打造的一处村史馆。听说此事后,曾在该村担任过第一书记的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庄琳,也专程赶来与村干部一起接收礼物。两个第一书记利用这个机会谈心得、话发展...……更多
【大型红色史诗印迹】现代舞台创意+新科技手段运用!《伟大转折》剧目再现红色革命史诗
1月15日,中国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在遵义市凤凰山文化广场伟大转折剧场首次试演。伟大转折剧场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可容纳800余名观众同时观看演出。《伟大转折》剧目用前沿、创新的艺术手法,巧...……更多
...上了墙头,一只花公鸡正闲庭信步地走着……绕过院落,村史馆便跃入视线,白墙灰瓦,黄门圆柱,红匾黄字写着:野狐坡村史馆。这个普通的村子,村史馆却别有洞天,它犹如一本书的导语,又似一部电影的前传,把一个村子...……更多
仁怀市长岗镇:金秋辣椒迎丰收 采摘收购忙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时下,正值辣椒持续采摘收获的季节。在仁怀市长岗镇堰塘坎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基地正组织村民热火朝天地采收辣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辣椒基地。“今年辣椒好,我们已经摘了三四次了...……更多
南京漆桥:千年儒韵古村,承载悠悠乡愁
...中漫步,感受时光积淀的烟火气息,重拾暌违已久的乡味乡愁。漆桥古村。漆桥古村素有“金陵第一古村落”的美称,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站在古村入口的“南陵关”门楼下,高淳区漆桥街道工作人员孔越辉的讲述将游...……更多
古老苗寨生机勃勃!《人民日报》聚焦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一个学谱,一个演奏,不愁没有传承人。” 从芦笙场到村史馆、手工艺基地等文化传承阵地,郎德上寨活化利用闲置房屋,集中展示传承苗绣、银饰、刺绣、蜡染等民族特色产品和技艺。同时依托“名人才”培育工程和高校协...……更多
...产业及农户需求,依托村民土房院落,综合布设结构的独特村史馆,用民居承载文化体验、休闲业态,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新助力产业富民。突出黄连文化,承载文化体验。友谊村聚力建好“中国黄连第一村”,累计流转集体林1.7万...……更多
生态产业势头旺果香四溢迎丰收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生态产业势头旺果香四溢迎丰收——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小记海子社区猕猴桃基地 (雷 昶 摄)“猕猴桃大量上市,味道甜蜜蜜!”10月中旬,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近千亩猕猴桃树遍布山...……更多
开阳县南龙乡:柑橘飘香迎丰收 铺就群众致富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果农丰收后的喜悦。深秋时节,柑橘飘香。开阳县南龙乡的蜜橘进入成熟采摘期,柑橘种植园内,金黄色的蜜橘缀满枝头,果农们正抢抓时节采摘、包装柑橘,酸甜可口的蜜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更多
...州之间,大运河的这一头一尾成了他的精神家园。“我的乡愁是系在整条大运河上的。”王梓夫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通州人,王梓夫与大运河有着数十载的缘分。“上个世纪70年代,我就住在运河边上,推门出去就能看到河...……更多
黔味入粤|在这里找到乡愁,广州这家贵州餐厅好评如潮
如果要在广州找一家贵州风味的餐厅,你会发现不管是询问朋友还是借助搜索引擎,得到的答案排在第一的几乎全都是——贵州餐厅。中午时分,走进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中路的四省办大厦,极具贵州特色的酸味便扑面而来...……更多
广东进入“两会时间” 省人大代表陆续报到
...得更大的成绩。“我今年带来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村史馆作为乡愁记忆和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建设村史馆对‘百千万工程’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来自江门市的广东省人大代表梁俏筠表示。省人大代...……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量中原和两江地区将士及眷属、农民、商贾、工匠迁移至贵州,在漫长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与当地各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从小就要学做腰带,这个是我们屯堡人的标志。”凉亭里的孃孃,手上慢慢...……更多
...、整理入手,策划和指导编纂《水河村志》、打造《水河村史馆》,力求以客观真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再现水河文化和历史,为这方水土留下乡愁、记忆。谢晓东自来到水河村后,几乎坚持天天下村,他始终坚信:只有深入到群...……更多
“唤醒”农村老屋活力
...和合理利用,旧貌换新颜,转变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农产品展销馆,为村庄带来关注和人流,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一个个格局完整的古村落镶嵌在青山绿水间,为一地历史记忆和文脉传承提供...……更多
贵州石阡:“三色融合 ”描绘和美幸福新泉都
多彩贵州网讯(陈良渊)近年来,石阡县立足自身优势,不断促进城镇“小城古色”“生态绿色”“革命红色”三色融合,助推石阡高质量发展。“小城古色”铸就底蕴。仡佬敬雀节刚刚落下帷幕,几百年的传说,古老的仪式,演...……更多
通讯员 曹业淑走进梭戛乡乐群村,斑驳的石板古驿道留下了见证时代更迭的发展印记,从古驿道一路走来,乐群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年89岁的梭戛乡乐群村村民代和方介绍:明洪武年间...……更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国庆假期,秋高气爽,黔贵大地正迎来一年中最耀眼的季节。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清澈的溪水蜿蜒流淌,金色的田野瓜果飘香,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到乡村去”。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河网讯 7月25日,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根亲营的营员们走进洛阳,在龙门石窟、关林
2025-07-27 23:31:00
2025西泠春拍举槌拍卖,本次春拍包含27个专场,共有超过5000件艺术精品呈现。今年是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黄宾虹诞辰160周年
2025-07-27 08:2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血战南化塘:中原突围的“生死之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烽火硝烟虽已远去,英雄壮举永载史册。79年前,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
2025-07-27 17:43:00
现代人的生活早已与“电”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了解这个常用汉字背后蕴藏的千年演变故事。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马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电”字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025-07-27 14:43:00
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董平:阳明心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
“阳明心学并非知识论,而是关于人如何生活的理由或观念,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学问、观点与学说。人在自我存在的过程当中,实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025-07-26 21:33:00
华裔青少年与唐诗对话:河南,是诗也是家
大河网讯 “我是谁”,自古便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诗歌源头《诗经》中,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河南相关,这片土地的山水风物是古人的“诗词素材库”
2025-07-26 10:06:00
历史上,两名少年曾拼死守护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的相册“京字第一号”证据背后的“真相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7-26 10:16:00
血色丰碑|李氏三兄弟投身抗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驻华日军发动强占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大地燃起抗日烈焰。李延禄、李延平、李延青三兄弟毅然投身革命洪流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红光就是千千万万烈士中的一位。这位杰出的抗日将领被毛泽东称赞为“有名的义勇军领袖”
2025-07-26 13:44:00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