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位作家,串起千年运河的乡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1 10:00:00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记者 朱平)汤汤运河水,沟通了南北,串起了古今。

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蜿蜒近3200公里,跨越五大水系,流经8省(市)。为了解它,有人历时近30年,行走于大运河首尾,在沿途的每个省市都留下足迹,将每一座途经城市的故事记在心中,他叫王梓夫,还因此收获了“漕运史公”的美誉。

日前,王梓夫受邀参加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抵达杭州当晚,他在大兜路的运河边,迎着习习夏风,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太高兴了,我又来到了杭州。”对王梓夫来说,这里早已亲如故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王梓夫就沿着大运河多次奔走在通州和杭州之间,大运河的这一头一尾成了他的精神家园。“我的乡愁是系在整条大运河上的。”王梓夫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通州人,王梓夫与大运河有着数十载的缘分。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就住在运河边上,推门出去就能看到河滩。”王梓夫回忆道。那时的通州,运河两岸几乎看不见一棵树木,家家户户都把垃圾往河滩里倒,水沟里流的是黢黑黏糊的水,每天晚上沿岸居民都要把窗户关好,否则臭气会溜进屋子里。

“就是这么一条臭水沟,却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名字,叫作京杭大运河。”而在王梓夫的印象里,通州老人们口中的京杭大运河却是另一番繁华与辉煌,“那时我就有一个冲动,要恢复运河的往日繁华。现实中再现,我没有这个本事,但我可以用文字把它表现出来。”

为此,王梓夫花了至少10年的准备时间。

在没有互联网、没有搜索引擎的年代,要将散落在各处的运河资料收集起来,不是件易事。

“那时到图书馆或者档案馆查资料连复印机都没有,全靠手抄,而且能提供的资料很少。所以我决定走出去,沿着运河走。”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梓夫和杭州建立起了特殊情感。

南北两端,一脉相牵。“千帆相接”的漕运盛景在王梓夫笔下重现,随后的20年间,他陆续推出了三部长篇小说——《漕运三部曲》(《漕运码头》《漕运古镇》《漕运船帮》),一系列故事述说着京杭大运河两岸的风俗民情、世道人心。

2012年,王梓夫又一气呵成创作了《通州赋》,短短1000来字凝练了通州2200余年历史,成为当地妇孺争相背诵的“地方志”。

“生于斯者,意得志满;居于斯者,心定神安。游于斯者,梦绕魂牵。美哉清平乐,妙乎太平弦。”正如《通州赋》中所言,通州人越来越享受有运河陪伴的日子。

让王梓夫感叹的是,对大运河的情感,杭州人同样热烈。

当大运河北端的北京提出以保护大运河为主线,擦亮运河文旅品牌时,2004年,杭州对大运河杭州段进行了颇具长远目光的规划,提出三大目标: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运河南北两端“默契十足”。

这几年,王梓夫还经常带通州的中小学生来杭州“走运”,其中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一定是打卡点之一。“运河沿途,我看过不少博物馆,杭州的运河博物馆不是最早建的,却是最好的。”夸赞起杭州的运河文化,王梓夫毫不吝啬用词。

30年创作历程,断断续续走了七八回运河,王梓夫亲眼看到了京杭大运河翻天覆地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对大运河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面貌和精神焕然一新。王梓夫的家乡通州,曾经令他沮丧的污水河如今早已碧波荡漾,还贯通了62公里的航道,成为联通京津冀的旅游胜地。

“我写《漕运三部曲》,是为再现大运河的历史,而在写作过程中,我又成为大运河改天换地的见证者。”他说。

如何让这一魔法般的变化在大运河上继续上演?

在王梓夫看来,运河的保护应该是充分利用运河的价值,充分挖掘运河的文化,充分把运河变成一条造福当代、造福子孙后代的河。“我们不仅要拾起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还要为后人留下一些东西,完成一次带有含金量的接力。”王梓夫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河育文明,千古自天成;运河拓九州,万里赖人功。《闪耀吧!大运河》聚焦蕴含故事的大运河沿岸风光,带着哲学、历史、科学、建筑、文化、艺术等全知视角,解构运河之城,探索闪耀千年的文明
2024-12-20 11:44:00
本文转自:淮安日报赓续运河文脉 擦亮城市名片千年运河文化“流”进校园10月28日下午,由淮安市大运河办联合《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文学名家“运河之都·淮安行”直播教学活动走进
2023-10-31 01:34:00
根据连云港籍作家茅奖作品改编 电视剧《北上》引家乡人热议
交汇点讯 3月3日晚,国内首部聚焦京杭大运河生态变迁的年代大剧《北上》,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和爱奇艺平台热播。该剧改编自连云港东海籍著名作家徐则臣的同名小说《北上》,小说曾获第十届茅
2025-03-04 23:28: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电视剧《北上》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为脉络,以大运河文化及时代更迭为背景,描述了个人成长、时代奋斗与邻里人情的故事
2025-04-03 09:53:00
...道路与河流纵横交错,规划出一片苍茫的大地。”真正的运河人家是怎样的,唯有生活在此的人们才能体会。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从小说到话剧,著名作家徐则臣笔下的中国大运河将
2024-05-13 07:23:00
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以文学之力构筑大运河精神世界
...记者专访。吴君毅 摄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郭其钰)“大运河滋养了沿河人民的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同时文学作品也丰富了大运河的精神和文化,从另一个维度构建了一个虚
2023-11-13 21:29:00
让你爱上大运河的128个理由
...上沿河边跑步,中午在古镇用餐,晚上乘船夜游,周末去运河公园露营……一条大运河,究竟有多少种打开方式?11月13日,《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爱上大运河的128个理由》(以下简称
2023-11-14 21:09:00
《北上》,江苏IP的一次聚合与破圈
...剧,从创作源头到拍摄落地,充满“江苏元素”,通过对运河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实现了地域文化资源与影视创作的创新融合,更是让江苏IP进行了一次互联聚合。江苏作家、导演、主演 《
2025-03-04 23:27:00
“运河水长长,满河里走皇粮。两岸买卖铺,吃饱喝足了有地儿住。哎呀哎哩,开船喽!”舞台上,一艘贯通古今的大船缓缓升起,大运河滚滚流向更遥远、更广阔的未来。历史的尘埃与现实的喧嚣交织
2024-11-25 07: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年来,果都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以行政村为单元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形成了 “一村一品、村村有戏” 的生动局面
2025-08-11 19:49:00
近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启幕。渤海之滨的天津卫,正以一场科技创新的“古今对话”惊艳世界
2025-08-11 20:02: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自昌)为保障夏日消费高峰期间市民购物与休闲体验,近日,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场监管局聚焦万达广场、多彩城
2025-08-11 20:03:00
高效推进“立园满园”行动 助力重点工业企业跑出“加速度”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马榕骏 赵飞 刘婷)8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钒开展“进解优促”工作,走访服务重点工业企业
2025-08-11 20:04:00
杭州夏季“人才夜市”招聘会来袭 烟火气中点燃就业新激情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马佳丽)暮色为杭城披上薄纱,环城北路的灯火渐次亮起时,一场特殊的“夜市”正酝酿着别样的热闹。8月11日
2025-08-11 20:04:00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刘自昌)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经营行为,保障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近日,太原市尖草坪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力量
2025-08-11 20:04:00
2025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上演海岛欢乐盛宴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以下简称“欢乐节”)
2025-08-11 20:04:00
黄平农商银行:支部联动聚合力 翁板村蜕变为“吊瓜专业村”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黄平县谷陇镇翁板村党支部在黄平农商银行谷陇支行联合党支部的党建联盟推动下,通过复制推广“村银党建联盟
2025-08-11 20:08:00
依托“一库水”,十堰舞活“水经济”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智 吴德成 吕行 周鑫)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在全力保水护水的同时,做足“水文章”
2025-08-11 20:15:00
为有效维护广大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迎泽区总工会日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2025年“工会送清凉”活动,为一线劳动者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关怀
2025-08-11 20:17:00
肥东公安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上门活动
大皖新闻讯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8月7日,合肥市肥东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联合大数据实战大队在辖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进商店进小区活动
2025-08-11 20:18:00
小叶医探 | 安徽全面启动!重点人群请主动筛查
大皖新闻讯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传播,它不仅影响患者自身健康与生活质量
2025-08-11 20:19:00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项目有新进展:桥下站房钢结构网架顶升完成
大皖新闻讯 近日,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南站项目桥下站房钢结构网架整体精准提升顺利完成,标志着马鞍山南站建设正式进入金属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
2025-08-11 20:19:00
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探寻文化遗产新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蕴聪)如果把装置设计放进南京城市的公共博物馆,你期待它们改变什么?近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伽蓝殿平台上
2025-08-11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