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方的7个郡担任郡守,就连匈奴单于都知道李广的威名。汉武帝继位之后,李广是汉朝的大将,李广的弟弟李蔡在朝廷担任丞相,李广家族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陇西地区的贵族都以李广家族为荣。然而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在李...……更多
李广的死和汉武帝有没有关系
...因功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李广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对于李广来说,不仅在镇守西汉边境,抵抗匈奴上立...……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敢,汉武帝为何没有治罪
...霍去病意气用事,射杀李敢,按律当斩前118年,霍去病跟汉武帝去上林苑打猎,他弯弓射箭,射死正在狩猎的关内侯李敢,然后跑去向汉武帝认罪。具有名将潜质的李敢,就这么冤死,霍去病犯下了大错。前119年,漠北之战,霍...……更多
汉武帝重用李广利的原因是什么
...利,其实并不完全是草包。如果他只是一个纯粹的草包,汉武帝也不会让他领兵讨伐匈奴。李广利在战场上也是有高光时刻的,只不过闪光点确实不多,才能平庸也是真的。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因为妹妹得宠,所...……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为何汉武帝没有追究?
...敢,却被霍去病借狩猎之机给射死,最终霍去病却没受到汉武帝的追究,这到底怎么回事?对于李广一生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时运不济\",要知道李广几十年来都在为汉朝打拼,为汉朝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却一直没...……更多
...快。七国之乱平定后,李广竟然啥也没捞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立即着手准备对匈奴的全面战争。但是,汉武帝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军主力由谁指挥。对匈奴作战,需要深入大漠几百里,甚至几千里。在这种情况...……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时期的草包名将
李广利绝对是汉武帝时期最怂包的名将,没有之一。有人会说,别人既然能当上汉武帝后期最重要的将领,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我只需说破一点你就懂了: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是不是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呢?自古以来,单...……更多
还原李广难封的真相
...侯,周亚夫再次言辞拒绝汉景帝,最终周亚夫愤然辞职。汉武帝时期封侯的主要途径汉武帝时期封侯最简单的途径是军功,只要武将出征能够斩杀规定数量的敌人,或者在战场上有勇猛突出的表现,就能够有机会封侯。李广的儿...……更多
汉武帝派四名将军攻打匈奴,为何李广大败而归,卫青初战告捷?
元朔六年,这一年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汉武帝终于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大汉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就是汉朝终于不用防守匈奴,而是可以走出去,去大漠找匈奴来打了。自从马邑...……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敢后,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因为他对匈奴作战勇猛,打仗也非常有章法,因此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之所以说汉武帝十分器重他,是因为他当众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汉武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他所犯下的“罪刑”。而霍去病为何要除掉李...……更多
李广利打败战想班师回朝,汉武帝大怒把城门封了
...给家里放牛!成年后的卫青跟随母亲在公主府喂马,后来汉武帝看上卫青的姐姐,接入宫中,卫青的命运才改变,在汉武帝身边做了10年跟班,才领兵出征匈奴一举成名!其实汉武帝不仅给了卫青机会去攻打匈奴,也给了他另一...……更多
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为何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
...星璀璨。汉初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韩信,到了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些名将。卫青与霍去病,相比于李广,创立的军功更加卓著。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很少有人把自己比作卫霍,...……更多
飞将李广在汉武帝时期没有封侯,其原因是怪自己还是怪汉武帝?
...;汉景帝时,李广升为骑郎将,曾任北部各地边郡太守;汉武帝时,以骁骑将军出击匈奴,惜负伤被俘,后佯死再乘机夺胡马驰还。回汉后出任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服,誉其为“飞将军”,数年未敢进犯。元狩四年,老将李广...……更多
汉武帝任人唯亲,他信用的亲戚还真不少,无怪乎李广难封
所谓秦皇汉武,历史上经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一方面固然是秦始皇、汉武帝都是雄才大略,很有作为的帝王;另一方面也说明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一样,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比如说他奉行奢侈、崇信方士、穷兵...……更多
被免职的李广遭士兵侮辱,李广官复原职后将其处死
...重文轻武的态度,却没想到一语成谶,在后来的汉景帝、汉武帝两朝,金戈铁马,李广虽表现神勇,可依然没得到应有的封赏,最高职务不过是骁骑将军、前将军,也就是个中等级别的将军。李广简单说就是始终没当过主帅,青...……更多
汉武帝晚年最器重的将领,最后却背叛汉朝投降匈奴
汉武帝在任用大将时有个显著的特点,他特别喜欢重用外戚。在统治前期,汉武帝重用韦皇后的弟弟卫青、侄子霍去病,两人北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统治后期,汉武帝依然委任外戚为将,不过此时卫青、霍去病已经...……更多
...老人了。因为李广年纪较大,所以战前派遣将领的时候,汉武帝就没考虑他,但是李广不同意,多次请求汉武帝派他出征,还请求获得前锋的位置。汉武帝抹不开老将的面子,只得答应了,但是在临出发前告诉卫青,老将军年纪...……更多
霍去病的死因与汉匈战争的转折
...的那一年,因为已经被打败的匈奴,依然拒绝称臣。所以汉武帝直接下令,让霍去病再次远征匈奴,一口气打到匈奴的漠北老家。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霍去病却突然死了。霍去病的死,导致汉朝再也找不出另一个将军...……更多
李广、卫青、霍去病:汉朝对抗匈奴的三大将领
...绩一直顺风顺水,而霍去病则是出身比较坎坷,后来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年少便出名,而李广虽然出身平庸,也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奈何最后下场却十分的凄惨。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些将军的故事,李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更多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在那摆着,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想封侯就给他封侯。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已经年纪大了,汉武帝也想送他一个功夫,毕竟老将军一生为国,没功能也有苦功,大汉朝欠人家一个侯爵,于是汉武帝再次派这位老将跟着卫青出征。...……更多
李广利:从外戚将军到投降匈奴,他的命运如何影响了汉朝?
...也因为七国之乱,汉朝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到了汉武帝登基的时候,“文景之治”给汉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汉朝兵强马壮,而且汉武帝来到了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府邸睡了一觉,一觉睡出了两个大将,一个皇...……更多
汉朝的真汉子们都愿意跟谁去打仗
...记·佞幸列传》,真可谓天差地别。可是,将时间拉回到汉武帝年间,汉朝百姓又愿意跟着谁一起去打仗呢?一、骑射高超,战略不足李广的在中国武将中的地位可谓超然,不仅入选武庙,还留下不少英雄事迹,算得上中国的“...……更多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霍去病到底怎么死的?这样一位耀眼的将星之死,为什么汉武帝没有彻查背后的隐情呢?虽然霍去病真的很能打,可他崛起的过程毫无疑问,汉武帝刻意栽培的成分还是很重的。霍去病是从他舅舅卫青的部队中成长起来的,漠北...……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的宠将与大宛之战的传奇人物
...难再得。”这首歌跟历史上一位有名的美人有关,那就是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这首曲子是李夫人哥哥李延年所做,汉武帝偶尔听到,不禁心往神驰。他问李延年,“这世界上真有这样的绝代佳人么?”李延年伏首顿地,”启禀...……更多
...令人扼腕痛惜,也成了后世的一段公案,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卫青以及李广本人都对这场悲剧负有责任。战前,李广向汉武帝哀求请战,因为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了。但汉武帝认为李广年事已高,原本不同...……更多
“飞将军”李广,为何没有被汉朝皇帝封侯
...来探究一下李广何以不封侯?李广的功劳战绩不足以封侯汉武帝时期的封侯的条件,俘虏或斩敌军高级将领;斩杀敌首千人以上;为王朝做出重大贡献;若父亲有重大战功但死亡的,儿子可以获封侯;只要达到以上某一种标准,...……更多
李广威震匈奴为何难以封侯
...始终跨不过这条线,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因此有人说这是汉武帝对他有成见、刻薄寡恩,也有人说是因为卫青的原因,事实真是这样的吗?李广的硬条件达不到汉代封侯,首重军功。李广打了一辈子仗,胜仗固然不少,但总缺少...……更多
为何说霍去病射杀李敢,是不得不杀
...幼子,遭到了霍去病的射杀。此时霍去病荣光正盛,事后汉武帝也是重拿轻放,而李敢就这样丢掉了性命。据说,李敢是私下伤害了卫青,卫青心地良善没有揭发,可霍去病知道后,却公然对李敢下了死手。那么霍去病为什么敢...……更多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家的遭遇真的很惨,也就觉得似乎确实该这么做了。虽然汉武帝作为历史上的明君一直彪炳史册,但对于李陵一家来说,却就不是这么个事了。他们一家子估计和汉武帝“八字不合”,所以一家人任劳任怨的干了一辈子活,也始...……更多
李家灭门:汉武帝的冷酷与决断
汉武帝在用人方面,是个有点任人唯亲的人,而且因为某些原因,汉武帝在位期间不希望那些开国功臣世家继续做大,所以他才提拔了以卫青、霍去病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卫青去世之后,汉武帝感到国中人才匮乏,又因为李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