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七十三岁仍带兵出征,征战六年终平定边疆叛乱
...破匈奴,是古代将军的典范,千古流芳;也有的人想的是李广,因为李广难封这件事被历代失意文人反复加工,知名度远超他的真实战绩。其实西汉时期还有一位老将,他是汉朝名将中最长寿的,活了八十六岁,年过七旬还带兵...……更多
...3次上规模的交手,结果:1次比1次惨。第一次,汉武帝派李广利率3万骑兵出酒泉,沿着祁连山西进。在击败右贤王后,李广利在班师途中遇到围攻,苦战几日,粮食耗尽,几乎被尽。幸有赵破奴率数百勇士杀出血路,汉军才得...……更多
...多作者司马迁个人的主观色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褒扬李广,而对卫青、霍去病颇有微词。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中,李广是正儿八经的将门世家,卫、霍则是“外戚”。在《佞幸列传》中,司马迁首先列举了汉...……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末年的传奇将领与诅咒之谜
...期间还有不少优秀的将领,如曾经西征大宛、痛击匈奴的李广利。只可惜,曾是汉武帝爱将的李广利最终结局却是兵败后投降匈奴,并被匈奴人用来祭祀神灵。值得一提的是,李广利死前曾诅咒道:“我死必灭匈奴!”在他死后...……更多
看看一起汉武帝晚年的对匈奴攻略
...汉朝步兵虽强于匈奴却对远距离交战作用有限第一轮较量李广利时期汉朝的对外远征已相当吃力 其实,早在第一次大宛战役期间,汉军就已经因为情报延迟和指挥低能的原因蒙受过一次罕见的惨败。在李广利第一次远征大宛的...……更多
李陵有多厉害?能接替霍去病成为一代名将
...的思路在身边人中挖掘着新的大将军。于是,他的大舅哥李广利就出现了。李广利和卫青和霍去病有着相类似的特点。都属于后宫的外戚关系团。像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是卫子夫的姨侄。而李广利呢?则是汉武帝...……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时期的庸将,却影响了历史进程
...的将领,可是他的能力跟卫青霍去病根本没法比,他就是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他的地位完全是靠他妹子得到的,那么咱们就来简单的看下这个人。太初元年,这货被任命为贰师将军带领属国的六千...……更多
...,请皇命出征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军三万,计划击匈奴于天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数万大军的队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汉武帝打算调李陵负责给李广利大军运送辎重。 李陵,出身将...……更多
...许多将领或使者被匈奴人抓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张骞、李广、苏武、赵破奴、李陵以及李广利等。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被匈奴抓获后,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十分不同。1、张骞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35)当任郎官...……更多
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大舅哥,以废物闻名,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外戚之一
李广利汉朝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都十分强盛,无论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还是\"寇可往,我亦可往\"都是大汉王朝对外的霸气宣言。但是事无绝对,汉朝也出现过十分不合格的将领,本身没有才干,却凭借裙带关系领兵打...……更多
大汉王朝与匈奴之间较量了几十年,让汉武帝成了历史最著名的帝王
...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同时派出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护军将军韩安国等将领率三十万大军事先埋伏在附近山谷之中,想给军臣单于来个“包饺子”。军臣单于听了聂壹的鼓动,亲率十万铁骑进入武州...……更多
汉武帝与汉朝的辉煌:征服与统一的历史篇章
...。当然,文景时期汉朝和匈奴也不是完全没有交战过,像李广初次亮相收获飞将军名号就是在汉文帝时期的。刘邦的白登之围,起因是因为韩王信投降了匈奴,然后刘邦率军讨伐韩王信顺便连匈奴一起打,其实汉军的战斗力还是...……更多
历史上,西汉大将李广无疑是倒霉蛋的代表。虽然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在内外战场上屡立功勋,但却总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封侯之赏。所以,很多人将李广的不幸,归咎于命运。就像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中所说:“卫青不...……更多
铁血汉将的叛变之路:卫律、李陵、李广利的传奇人生
...叛将”的曲折故事。这三人的名字,分别是卫律、李陵、李广利。话说在汉武帝刘彻元封六年,也就是他在位的第三十六个年头,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乌维大单于在位十年病逝,他的儿子詹师庐王子即位,由于年纪太小,也...……更多
卫青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的?他的军事能力是不是一般?
...防御匈奴和平定内乱作战中,大汉已经磨砺出了韩安国、李广、李息、程不识等经验丰富的老将。一开始,汉武帝自然是希望发挥老将的才能来取胜的。前133年,汉武帝精心组织了马邑伏击战。此战,汉军集结了数十万大军,派...……更多
揭秘李广利与匈奴的恩怨纠葛
...不光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足以彪炳史册的名将,还包括李广利这种勉强算是名将的人物。不过李广利在与匈奴的战争中的表现并不算特别好,最后还投降匈奴,但也没有免于被杀死的命运。有意思的是李广利在被匈奴人杀死之...……更多
汉文帝与匈奴:平城之战的失败与和平的代价
...失败迫使汉朝反思北伐策略,为日后扭转战局打下基础。李广等名将北伐屡战屡败白登之围后,汉武帝并未就此放弃北伐匈奴的计划。他开始委派大将军带兵在边境与匈奴进行小规模作战,以积累对匈奴的作战经验。其中最著名要数...……更多
汉武帝多次对匈奴用兵,为何都没能取得胜利?
...命出使匈奴,结果遭到扣押。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三万出酒泉。但是李广利未能取得胜利,还被匈奴包围,结果全军覆没,只率领百余名壮士突围。接着汉武帝又派公孙敖、路博德出征,但两人也一无所得。与...……更多
让李广走上绝路的是他的三个念头:羞愧、愤懑、绝望,为接受刀笔小吏的质询而羞愧,为遭遇不公而愤懑,为封侯无望而绝望。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大战是“汉匈战争”中最伟大的一场胜利,此战,汉军消灭匈奴九万...……更多
...既然如此,为何李陵又一次战败,打不过商丘成呢?作为李广之孙,李陵一生渴望建功立业,达成祖父封侯之愿,但阴差阳错,第一次出征就兵败被俘,最终还连累了全家老小。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准备...……更多
汉匈河西之战霍去病采取了哪些行动
...,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进击左贤王部。霍去病与公孙敖合领骑兵数万,都从北地出兵,分道进军向西进击。霍去病出了北地后,已远远地深入到匈奴之中,因合骑侯公...……更多
天马之战:大汉在西域构建政治秩序的转折点
...国又倾城”的李夫人,他甚至爱屋及乌的提拔了她的哥哥李广利为大将;而他对骏马的喜爱更是到了痴狂的程度,为此,他曾经两次写下《天马歌》。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有一个叫暴利长的人在敦煌屯田时捕获一批...……更多
...边境劫掠。史上著名的将领灌婴、周亚夫、徐厉、郅都、李广、程不识、韩安国等人,都曾先后被派去镇守边地,却也都无法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想要“有为”,下定了决心,要解决这一问题。三、汉武帝拥有击垮匈奴...……更多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想当年,大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精通骑马和射箭,爱护士卒,也特别谦逊的对待下边的士兵。武帝一看,这个人颇有李广的风范,和他爷爷的行为简直是一模一样。于是,武帝就任命李陵为骑都尉,给了他五千人,让他在汉朝和...……更多
霍去病与漠北之战:汉朝的胜利与匈奴的溃败
...军霍去病统领。右部军主帅是大将军卫青,下辖潜军将军李广、左军将军公孙敖、右军将军赵食其、后军将军曹襄、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左部主帅,就是意气风发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统领从票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最痛恨的将军,也是历史的教训
...时代,有一位大将却成为了历史上最窝囊的将领之一——李广利。这位将军在一场战斗中损失了7万汉军,最终投降匈奴,成为汉奸,为汉武帝最痛恨的将军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穿越历史的迷雾...……更多
李广利:从外戚将军到投降匈奴,他的命运如何影响了汉朝?
...的妹妹李氏为妃,并且大肆封赏李夫人的家眷,他的哥哥李广利就是这样步入高层的。李广利也是外戚,他和李广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带兵的本事相较于那两位外戚不在一个层次上,公元前104年,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率兵征...……更多
汉武帝如何看透千里之外的威胁,又是如何在千难万险之中保卫大汉
...的刘彻正值壮年,雄心勃勃,意气风发。他力排众议,命李广利率军数万北上迎击匈奴。然而初战失利,士卒死伤过半,李广利只得困守敦煌,无奈乞和。而刘彻志在必得,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加派五倍兵力支持李广利再战。金...……更多
...的再次战役,将领之中有久经战阵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将,刘彻对这三位名将的特征很了解:卫青稳重可靠,是一位善于大兵团作战的将军,尤其善于打十万以上规模的战争,他的特长是稳站稳打,步步为营,一旦遇敌...……更多
李陵与李广利,同为匈奴降将的不同命运
李陵、李广利,都是归降匈奴的汉军名将。因此,归降之初,他们都得到了匈奴单于的厚待,也都做了单于的驸马。然而,两人的解决却天差地别。李广利在降匈奴后,仅仅一年多,就被拉去祭神了。李陵呢?擅自杀人,触怒...……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
2024-06-22 18:13:00
李光弼赶到洛阳后,洛阳的官员以史思明兵强马壮为由,劝他退到潼关坚守。李光弼不同意这样做,他说:“现在我们和史明思的实力不分伯仲
2024-06-22 18:13:00
史思明屡次被打败,气得大发雷霆,最后,他索性集中强大的兵力攻城。唐军将士们看到叛军大举来攻,一时乱了阵脚。李光弼安慰他们说
2024-06-22 18:14:00
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2024-06-22 18:15:00
在后唐内乱时,劝石敬瑭反叛,并且帮助他谋划了称帝的机会,就是借兵契丹,以幽云十六州以及称"儿皇帝"为条件,使得契丹入主中原
2024-06-22 18:15:00
最后刘知远进入开封,在此建都,改名刘暠,改国号为汉,正式称帝,成为一国之君。从吃不上饭的穷小子到赘婿,从小兵到国王,刘知远靠着勇猛和"装孙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4-06-22 18:16:00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
2024-06-22 18:17:00
被宋太宗看作是自己的魏征。曾经在殿中议事,寇准说话直言不讳,太宗大怒,站起来便要离开,寇准拉着宋太宗的衣角请他听完,事情结束后
2024-06-22 18:17:00
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
2024-06-22 18:18:00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送展进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6月20日,由广东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援藏工作组、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
2024-06-22 18:19:00
之后袁术称帝,于是孙策与袁术决裂,孙策此时可以算是彻底独立了。孙策与袁术决裂后,便开始蚕食袁术的势力,势力扩张的同时,孙策还得到了两名得力干将
2024-06-22 18:19:00
孙策的父亲虽然是当时的名将孙坚,但孙坚在孙策年仅十七岁时,就因为征讨荆州而战死。所以,孙策虽然贵为孙坚长子,但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父亲的余荫
2024-06-22 18:19:00
如果孙策这次秘密北伐能够成行的话,曹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完成击败袁绍,并在之后统一北方的壮举,三国势力中最强大的曹魏势力则不复存在
2024-06-22 18:20:00
正史记载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分先后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君在前妃居次臣在后,不管明君昏君短命君,只要当过帝王,永远排在前面
2024-06-22 18:21:00
史料有记载的赵云第一份工作,是“为先主主骑。”也就是刘备集团的骑兵司令。大家都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是一支军队的杀手锏
2024-06-22 1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