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1: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想当年,大将李广的孙子李陵精通骑马和射箭,爱护士卒,也特别谦逊的对待下边的士兵。武帝一看,这个人颇有李广的风范,和他爷爷的行为简直是一模一样。于是,武帝就任命李陵为骑都尉,给了他五千人,让他在汉朝和匈奴边境一带教士兵们射箭,以防备匈奴的突然袭击。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李广利要去出击匈奴了,武帝想让李陵为李广利押运粮草和军械等,没想到李陵却说:“我带领的守卫边塞的人,都是智勇双全的能人,力量大的可以掐死一只老虎,箭术可以百发百中,希望我能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前往兰干山以南地区,用来转移一部分匈奴的兵力。”可能李陵觉得自己是个牛人,不想做别人的属下。汉武帝还表示没有马匹可以供给李陵使用,李陵口气很大的说自己完全用不到马匹,只要给他五千精兵就行了。汉武帝觉得李陵非常的有志向,就答应了李陵的要求。这个时候,有个叫路博德的将军,很不甘心做一个毛头小孩的后卫,对汉武帝说:“现在正是秋季,匈奴兵强马壮的时候,我们现在不宜和匈奴作战,还是等等到明年春天比较好。”这句话惹恼了汉武帝,武帝觉得这是李陵在吹了大话以后又不愿意出征了,就下令让路博德和李陵两个方向一同出征。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李陵的军队和匈奴军队在浚稽山相遇,匈奴的三万骑兵很快将李陵的军队包围。匈奴一看,汉军人那么少,就直逼李陵的营前阵地。李陵率兵与匈奴展开搏斗,汉军射箭技术比较好,匈奴兵纷纷倒地,几日内杀敌几千人。匈奴很是吃惊,马上又召集八万骑兵来围攻李陵。李陵面对众多的匈奴兵,一边苦战一边撤退,受伤的士兵也坚持作战,令匈奴不敢轻视。匈奴以为李陵有后援部队,所以才一边打一边后退。眼看就要靠近汉朝的边境,匈奴都打算退兵了。这个时候,李陵军中有个叫管敢的人,因为受到上级的欺负,就逃到了匈奴的军中,告诉匈奴:“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而且现在他们几乎是弹尽粮绝了。”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匈奴军队振奋了,命令骑兵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大喊让李陵出来投降。汉军退入峡谷中,匈奴军队切断了李陵的后路,并命人从山上把大石头滚到峡谷中,汉军多数人都死了,不敢再贸然往前走了。到了这个地步,李陵换上了便衣,对剩下的将士们说:“我们要败了,可能都要死在这里了。你们各自逃命吧,如果有人能活着回去,就告诉天子我们发生的事情。”后李陵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脸面再去见汉武帝,就投降了。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本希望李陵能够战死,没想到李陵却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说了一些好话,汉武帝就把司马迁施以宫刑。看来武帝对李陵的变节是非常愤怒的。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多少年以后,汉武帝说:“我应该在李陵出塞的时候,再让路博德去接应;可惜我早早就下了诏书,让路博德有了奸诈之心,不肯去接应李陵。”可惜的是,汉武帝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结论:李陵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其中有没有后援的原因,也有李陵自身的原因。第一,李陵这个人太骄傲浮躁,不自量力,看不清自己真正的实力。他虽然是李广的孙子,他李广的能力他是学不来的。他没有自己带五千精兵灭匈奴的能力,就应该认真做李广利的后卫,跟着李广利学习如何带兵打仗。第二,叛徒的出卖。匈奴都打算退兵了,才发现李陵根本没有后援,于是匈奴马上集中兵力猛攻,走投无路的李陵只能投降。第三,兵力不足。李陵带去的只有五千精兵,而匈奴前后共计十一万人,怎么看李陵都不是匈奴的对手。第四,路博德看不上李陵这个毛头小将。路博德不肯做后援,以及上书汉武帝请求推迟出征,让李陵陷入绝境。如果有人能够去接应李陵,让匈奴有了畏惧之心,匈奴撤兵,李陵也不至于变节投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陵以五千步兵对八万骑兵,激战八天八夜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嫡长孙,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继承了他祖父李广的善射和勇猛,所以,也深得汉武帝的喜爱。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骑兵八天八夜,最后被迫投降的经过大概
2023-01-05 14:23:00
司马迁为何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呢
...人普遍认为,司马迁身受腐刑的起因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因而获死刑之罪,又因无钱免罪,只能选择腐刑或被处死,司马迁为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史记》,因而只能
2024-05-23 20:59:00
李陵和李广利的结局是怎样的?
李陵和李广利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都投降了匈奴。投降匈奴后,匈奴单于对两人都很看重,都把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但是,李广利在匈奴第二年就被匈奴单于杀掉了,李陵在匈奴却呆了二十多年直
2023-08-17 17:05:00
...在成就英雄史诗的时候,也有着悲情人物的存在,他就是李陵。李陵,根正苗红,出生于李氏名将世家,为汉将李广之孙。天汉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
2024-08-18 15:15:00
浚稽山之战:汉朝与匈奴最惨烈的战役
...王部。为了配合李广利的军事行动,汉武帝又派出骑都尉李陵率领五千步兵为李广利运送粮草。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他不甘心做运输工作,而是渴望上战场杀敌立功。他向汉武帝请求独立指挥
2023-10-04 00:42:00
李陵投降匈奴是懦弱吗
李陵在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一样的评价,第一种自然是站在他投降匈奴的角度来说,认为他不顾国家,没有气节的话,也都是基于这个原因,这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看重气节的结果。而另一种确认为
2022-12-24 15:35: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前言在历史篇章中,李陵,这位曾经的汉朝将领,因叛投匈奴而名声大噪。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遭到后世的普遍指责,反而被一些诗人赞颂为英雄。李陵的选择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和无奈?
2024-06-14 13:52:00
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3万匈奴精骑围攻,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之后,李陵被俘投降,这一战李陵可谓虽败犹荣。公元前90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领三万余骑兵
2024-06-02 11:39:00
李陵有多厉害?能接替霍去病成为一代名将
...病一样骁勇善战的将领其实已经出道,他就是李广的孙子李陵。刚出道的李陵其实很受汉武帝的赏识,认为他具有李广的风范,李陵也继承了李广弓马武技出众的传统。有一次,李陵率领800骑兵
2023-01-28 1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