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元璋怀疑一大臣假廉洁,偷偷跑他家观察,结果如何
公元1370年,朱元璋见大学士罗复仁穿着简朴,疑心他在作秀,便偷偷去到他家。只见一个衣着褴褛的人正在刷墙,朱元璋一问,惊得眼含热泪,立马就赏罗复仁一座新房子。罗复仁年少时就酷爱学习,学富五车,知识储备相当...……更多
胡惟庸掌权后,为何要毒害刘伯温?
洪武四年,刘伯温在一次密谈后被朱元璋强令退休,至此,浙东集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朝中淮西一家独大。而此时淮西集团的首领胡惟庸更是摆脱李善长的控制,独揽朝政大权。很快四年过去,年迈的刘伯温偶染风寒,朱元...……更多
揭秘朱元璋用人之道,看他如何招揽与留住人才
...,谁就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此乃常理也!在元末时期,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在一众强敌中杀出重围来,靠的就是他更加的精通这看似简单的用人之道。所以的用人之道,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去发现人才,一个...……更多
朱元璋的领导才能与爱护军民的智慧
...这个王朝可以说是一个从平民崛起的王朝。明朝建立人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位非常让我们感到敬佩的皇帝;他从小就是一个乞丐,在大街头讨饭求生,经常因为偷别人家的地瓜之类的东西被别人打;稍微长大了一些后,...……更多
揭秘朱元璋和陈亨的传奇故事
御林军迎风拔剑,寒芒闪烁,杀气凛冽。皇帝朱元璋的统治帝国即将迈向巅峰,而维系这一切的关键,是他不断运筹帷幄、扼住命运的权杖。自古以来,皇位的掠夺与厮杀无数,唯有智慧与策略才能让王朝永远日不落。为巩固...……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8大丞相,你最喜欢哪一个
...很多著名的。第一个,最倒霉的丞相胡惟庸胡惟庸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结果胡惟庸当上丞相之后,开始娇纵跋扈,还和当时的太师李善长相互勾结在一起,因为李善长是胡惟庸的老乡,所以两个人交情非常的好。胡...……更多
这位奇人能上天遁地料事如神,却死于“一块墓地”
作为一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但他跟新登基的农民政权一样,带有封建社会人性的劣根性,即位前什么好听说什么,贫穷的兄弟们都放下锄头跟他干,登基后就必须做一个血洗,除了自家人,任何外人都...……更多
历史上擅长隐藏实力,假装弱小的皇帝,这一点谁都比不上他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起义的时间并不短,而且在他最开始起义的那段时间里,他的实力其实是很弱的。在那时候,如果元朝能够稍微注意一下他,分出一些兵力去对付他,那元朝的历史可能都要改写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呢?...……更多
皇权下的阴影:明朝情报机构对官员的严密监视
...衣卫和东西厂见了都要绕道走,官员见了先下跪。锦衣卫朱元璋在即位之后,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很多曾经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都受到了针对,甚至失去了性命,在他诛杀了一批功臣之后,虽然加强了手中的权势,但也让朝中...……更多
北京在明朝时期先后出现哪些常见称呼
...是行政区域名,北京、京师,行在则为俗称或口头通称。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之时,北京仍被元朝的残余势力所占据,被称呼为“大都”,意思是“大汗之居处”,是元帝国的政治和权力中心。1368年7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压阵...……更多
于一页纸中窥见历史的斑驳
...单。全书描写的是明朝16位皇帝历经276年的兴衰起落,从朱元璋到崇祯,从于谦到文天祥,一个个原本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变得鲜活起来,仿佛乘上了小船回到历史的长河中,亲眼见证了战场厮杀、宫廷生活……“读史...……更多
朱元璋尊崇孔子,为何要对孟子深恶痛绝?
...,就只靠自己的一身勇气打出天下,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出身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后来做了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和起兵打仗的时候大不同了,所以平常读了很多书,在读到儒家著...……更多
为何说崇祯像万历那样怠政,大明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大明皇帝中,能称得上勤政的少之又少,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算是为数不多的两个。其后的历朝皇帝大多对政事不感兴趣,时隔二百年后,大明朝忽然又出了一位勤政的皇帝,不过他的勤政并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更多
朱元璋的哪个托孤重臣手握40万大军,却把朱允炆坑惨了
...而这些“托孤”当中有成功,自然也有失败,明朝创始人朱元璋的唯一托孤重臣就把他深深的辜负了,将后世的朱允炆皇帝给狠狠的坑了一把。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走进这段明朝的历史。意...……更多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77岁被灭门究竟为何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后,便开始重赏开国功臣。当年的一次大封中,授予武将徐达、常遇春等人为公爵者共有五人,文官李善长却独得公爵,为六公之首,位极人臣。可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然而好景不长,李善长终因被株连...……更多
朱元璋实行分藩制度,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白手起家的帝王,“朕本淮右布衣”,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他对于治理国家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分藩制度作为明朝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定有其独特的设置原因。笔者认为,朱元璋实...……更多
哪位8岁男孩被俘时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道惊雷,劈开了历史的长空。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元璋,这位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正带领着他的军队,与蒙古残余势力进行着殊死的较量。在一次战役中,朱元璋的军队捕获了一批俘虏,其中,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小男...……更多
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从怀柔政策到严惩贪官,再到皇权巩固
前言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建立明朝,结束了元朝在中原地区近百年的统治,自己也由一个贫苦出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跻身为天下共主。然而,要稳固这个刚刚建立的大明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仍需要朱元璋这个新君主不断努力。在...……更多
明朝言官的职责与风险:周衡的悲剧案例
...五之尊的皇帝。明朝就有一位叫周衡的言官,因为向皇帝朱元璋请了六天假,但皇上准假后却推迟了一天回来,就被皇上下令处死。大明律例从未有过因为迟到便要判死刑的规定,那么为什么仅仅因为迟到朱元璋就要杀了周衡呢...……更多
李善长问刘伯温:朱元璋登基前,会先杀哪个人?刘伯温说了3个字
...分了解命理和风水,简直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元朝末年,朱元璋能够夺取江山的背后势必少不了刘伯温的辅助,朱元璋曾感叹地说:“刘伯温是我的张良啊!”足以可见但他对刘伯温的器重。而刘伯温也不负众望,他十分善于揣...……更多
赵匡胤被认为是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称帝后没杀一个功臣
...拉拢的方式,但是建国的功臣一般情况下都不得善终。像朱元璋、刘邦之类的就是登基之后对功臣大肆杀戮的一类,但是赵匡胤却偏偏是开国皇帝中的一个例外。他被认为是最讲义气的开国皇帝,称帝后没杀一个功臣,当年打拼...……更多
为什么刘伯温会送朱元璋一筐鱼呢
...帮刘备打下了三分之一的江山;而刘伯温仅用十几年就帮朱元璋统一了天下。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这种直接对比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对刘伯温的喜爱。除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智谋过人外,和...……更多
兔死狗烹?为什么秦始皇唐太宗不杀功臣,而汉高祖明太祖却相反
...狗烹的道理,把屠刀举向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也有学有样的,对着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但为何秦始皇和唐太宗对于开国功臣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可能有着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出身的不同,...……更多
大明最“怂”的皇帝,被臣子骂后几十年不上朝
...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诸如锦衣卫等职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大杀功臣。不过明朝倒也是我国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朝代,在明朝之后,满清入关,一统江山,当时很多人都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归根在万历皇帝身上。明朝皇帝...……更多
明朝忠臣严德明:从朝堂到田园的坎坷人生
...朝高官,心怀家国情怀,因病告别宦途,回归故乡,却在朱元璋的权力之下,遭遇了一场命运的大逆转。被迫远离都城,被发配到广西充军,他的命运从此踏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经备受器...……更多
将军出征前一直催大王赏赐,却因此得了善终
...些功臣的态度都说明了功高震主的可怕性。还有大明朝的朱元璋,对那些功臣也是大开杀戒,虽然那些功臣或多或少的也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引得了皇帝对他们打开杀戒,但是不是所有功高震主的臣子都因为违法而杀的。尤其...……更多
万三肘子万三蹄,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沈万三
...沈万三从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都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攻打苏州城时,张士诚之所以能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是因为得到了苏州富民在财力上的巨大支持,作为富民之首的沈万三自然是出力非凡。城破之后,朱元璋采取...……更多
陈德为救朱元璋身中9箭不退,死后12年却因谋反处死
从草根阶级一路杀到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无疑是一位雄主,但他也具有历朝历代皇帝的共性,那就是心中充满猜忌,所以在其晚年时,他为了大明王朝的安稳,决定清除有可能影响大明皇权的功臣勋爵。秉着宁愿错杀也不愿放过...……更多
朱标之死:明朝命运的转折点
...的时代,而朱标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备受期待成为下一任的帝位继承者。然而,他的生命却充满了戏剧性和悲情,而他的死亡也成为了一场震撼整个王朝的重大事件。朱标,这个被誉为\"最...……更多
“悍妇之肉”,因喜欢吃醋引发的一场惨剧
...名副其实的悍妇,可即便是这样的悍妇,遇到更为凶悍的朱元璋,终究还是难逃惨死的厄运,连尸身都被肢解,可谓残忍至极!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吃醋而引发的!据《龙兴慈记》记载,常遇春一大把年纪,却无任何子嗣,常常...……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应该就属于明朝了。天子守国门的良好名声在外,历朝历代都没有几个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同时明朝的开辟,也同样有着不平凡的一面
2024-06-02 06:05:00
公元263年,钟会率领大军,和姜维对峙于剑阁,而邓艾却另辟蹊径,率领自己的军队偷渡阴平,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七百余里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
2024-06-02 06:33:00
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和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组成了一个点三个面的集团。其中李渊是那个点,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围绕李渊的那个面
2024-06-02 06:41:00
康熙帝被一些学者誉为“千古一帝”,这是有些道理的,康熙确实是中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帝王。作为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清廷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
2024-06-02 06:53:00
基于《雍正王朝》来分析,我认为雍正不会造反。因为造反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当时的雍正并不具备,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下。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雍正王朝》中
2024-06-02 06:55:00
张琼,大名馆陶(今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后周时隶赵匡胤帐下,以骁勇闻,曾冒死救过匡胤性命,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
2024-06-02 08:35:00
说到这个赵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但是一个人厉害再历史也就那么回事,所以赵匡胤也有自己的得力助手的,话说赵匡胤旗下有十大名将
2024-06-02 08:58:00
曹操的一位肚量非常大的人,他对人才的任用不拘一格,不论之前做过什么只要来投,曹操就会接纳。张辽就是从吕布处归降他的,他当年看出张辽是一个真正的人才
2024-06-02 06:58:00
作为四大名著作者之一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讲述了一个庞大家族的兴衰,“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引起很多读者对曹雪芹悲惨身世的同情与感慨
2024-06-02 09:17:00
韩信被萧何设计,吕后将其杀于钟室,但刘邦还是很肯定他对汉朝的贡献的。从后来刘邦对待异姓王的做法来看,韩信即使不死于吕后之手
2024-06-02 08:41:00
自古以来都是创立者最牛,所以这事到了大清朝自然也不例外,很多便宜对清史不太了解,下面笔者大概说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底何许人也
2024-06-02 08:47:00
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中国出现过很多忠臣义士,与之相对的历史上的奸佞小人也不少。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南宋一位遗臭万年的大奸臣秦桧
2024-06-02 08:50:00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之后,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受民间文学影响,很多人谈及赤壁之战,总会向孙刘联军竖起大拇指
2024-06-02 08:51:00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谋士,军事家和政治家。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就鞠躬尽瘁为他出谋划策,最后创立了蜀汉基业
2024-06-02 09:20:00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就是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人,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万人敌。那么在正史上
2024-06-02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