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什么刘伯温会送朱元璋一筐鱼呢
...帮刘备打下了三分之一的江山;而刘伯温仅用十几年就帮朱元璋统一了天下。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这种直接对比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对刘伯温的喜爱。除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智谋过人外,和...……更多
沐英:从孤儿到开国元勋,明朝云南的镇守传奇
...人。至正十二年(1352年),8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朱元璋收为养子。至正十六年(1356年),14岁的沐英参加了朱元璋攻打集庆(今江苏南京)的战役,战斗中表现优异,此后,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至正二...……更多
朱元璋让谁流一辈子泪,享一辈子福
...个夜晚,马夫人正准备就寝,丫鬟慌张跑来报告,称吴王朱元璋在议事厅大发雷霆,连夜提审侄子朱文正。马夫人心里咯噔一下,她忧心忡忡地命人出宫,有请朱文正的母亲也是朱元璋的大嫂王氏火速进宫。王氏赶来和马夫人赶...……更多
韩林儿:元末起义军的早期领袖与牺牲品
...大将吕珍攻打安丰。刘福通此时兵寡式微,不得已派人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不听刘伯温的劝告,认为韩林儿毕竟是名义上的君主,不救会落下不义的名声;再加上安丰失守,必然危机金陵,所以,执意出兵救援。结果,在朱元...……更多
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历276年,传16个帝,却个个被污蔑为昏君
...中,得国最正的王朝是哪一个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又粗通文墨,因此得到赏识,此后慢慢拉拢了一支属于自己的起义队伍。当时,朱元璋的势力在几支起义军当中算不上强大...……更多
盘点明朝五大谋士
...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年少时读书有谋,投靠朱元璋后,跟随征战,功劳很大,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更多
刘伯温用哪三个字回答了李善长关于朱元璋登基前会先杀谁的问题
...心的奸佞小人。虽然君心难以揣测,但刘伯温还是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李善长曾问刘伯温,朱元璋在登基称帝之前会先杀谁?刘伯温只用了3个字就答出了这个问题。农民起义,拥立新帝所以,刘伯温说出这三字的人名是谁呢...……更多
徐达:明朝开国大将军的军事才能与高超情商
...且情商还超高,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大将军徐达。徐达是朱元璋手下第一猛将,他曾大败陈友谅,剿灭张士诚,并且挥师北伐中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徐达打仗啃的基本是难打的硬骨头。徐达二十二岁从军,戎马一生,战绩辉...……更多
谁才是中国古代算卦占卜最厉害的人
...元勋。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更多
明朝首富沈万三得罪了朱元璋什么,最后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有着缺陷。简单来讲,沈万三就是因为太富了,所以得罪朱元璋没有其它原因,单纯的太富裕罢了。明朝初期的景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叫朱元璋。这个电视剧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镜头,朱元璋...……更多
被命运逼出来的朱元璋,25岁前身不由己,25岁后人生开挂
明太祖朱元璋25岁加入起义军开始义军活动,41岁就在南京定都称帝,这一过程历时仅仅16年,他就从一个饥不果腹的乞丐和尚变成全中原权势地位最高的人。遍观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历史,起家之快,起点之低,成长之迅...……更多
元末群雄逐鹿,朱元璋为何能问鼎天下?
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不仅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明朝200多年的基业,还有废丞相、创卫所等新制度,为后来明清两代沿用,他也成了明代最有影响力皇帝,清朝康熙皇帝都赞誉在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更多
为何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为丞相
...人常将其比作三国的诸葛亮。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元璋闻刘伯温之威名,厚礼相聘请其出山辅佐,刘伯温感其真心而效力于朱元璋,朱元璋在刘伯温的辅佐下,陆续消灭群雄:张士诚、陈友谅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更多
株连无数的李善长案,是少壮派官僚对朱元璋的联合逼宫
...文人集团格格不入。但无论如何,李善长是第一个投入到朱元璋帐下真正有文化的人。熟知历史的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来激励朱元璋,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要求。这是从纬度上拔高了朱元璋的视野,为...……更多
薛显有哪些事迹不为人所知
...领中,徐达、常遇春、刘伯温这些是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不然也不可能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大明王朝。很多开国将领名不见经传,但事迹都记载在史书上,今天介绍的这个将领薛显就是这样...……更多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巧用一首诗保命
...。在这一波波的农民起义中,一个农民脱颖而出,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却有着超越常人的见识,他虽以平民的身份参加到了农民起义之中,但是他的心中却是心怀着天下的万千百姓,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更多
朱棣的成长历程:从半文盲到军事天才的蜕变
...16日,一个二十岁的皇家青年,风尘仆仆来到北平!他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新就藩的燕王,从此他正式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南京都城,在边地喝风站岗。但这时不会有人想到,二十二年后,他将扯起靖难大旗,上来最神奇造反大...……更多
盘点明朝被朱元璋清洗掉的三大开国功臣
...浩荡荡的红巾军起义。郭子兴的部下汤和给儿时的小伙伴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劝他“速从军,共成大业”。此时的朱元璋简历上也就只有放牛、乞讨和撞钟这些工作经历,实在乏善可陈,在一番犹豫后“被迫”参加造反队伍。▲...……更多
为什么诛杀功臣的朱元璋还能有人对他如此爱戴呢
...下的功臣们,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就是朱元璋。那为什么朱元璋这样做还能有人对他如此爱戴呢?从秦始皇开始,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从秦朝之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为蓝本,不断的进行改进...……更多
他是朱元璋留给孙子的护身符,被建文帝一次用废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王之一。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为大明王朝打下近三百年的基业,他的伟大毋庸置疑。明太祖朱元璋所谓:人无完人,金无...……更多
大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依靠借书苦学的传奇人生
...九年后的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廷的统治已是土崩瓦解。朱元璋领导的义军攻占多个州县。这让宋濂不得不面临是隐遁深山,还是重出江湖的抉择。起初,宋濂担忧朱元璋也是弑杀之徒,不愿轻易出头。他带领母亲迁居深山,试...……更多
朱元璋明白徐达为何故意2次放走元顺帝
元顺帝的逃脱,一直是个谜。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击溃张士诚,几乎把所有敌人都扫清了,只还剩下一个摇摇欲坠的元朝,一个只顾逃命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顺帝算不上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否则也不会把整个...……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遗憾
...1392年,明初太子朱标在巡视京城期间突然病逝。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深受父亲的器重与栽培。朱元璋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朱标的身上,这是其他皇子所无法比拟的。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朱标是朱元璋百年之后的不二...……更多
古代哪个皇帝最会打仗
...打仗的皇帝,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朱元璋。李世民上位的过程现在我们说来有点不齿,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他掌管下的大唐,人民安居乐业,开放包容,是难得的盛世,不仅如此,他与臣子之间的对话,...……更多
洪武北伐:蓝玉一战定乾坤,终结北元王朝的辉煌与衰败
...遇春的妻弟,自幼追杀姐夫常遇春南征北战,常遇春归降朱元璋后,蓝玉亦转隶明军战斗序列。彼时,大明军界有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超一流名将,作为晚辈的蓝玉只能打打边鼓,一直未能独当一面。洪武四年(1371...……更多
廖永忠:朱元璋的猛将与第一位被赐死的重臣
...却寥寥无几。这其中,廖永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曾是朱元璋麾下的心腹猛将,立下汗马功劳,却也成为明朝第一个被赐死的重臣。廖永忠的经历反映出,一个人终究还是要用内心的品质来衡量,功成名就后更需要守持初心。本文通...……更多
大明奇才解缙:永乐大典总编纂的传奇人生
...西乡试,考了第一名;19岁,进京参加会试、得中进士,朱元璋十分器重这个大名鼎鼎的才子,盛赞其才。不过,解缙性格十分刚直,得罪了许多官员,于是朱元璋让他先回家磨磨性子再进官场,就这样解缙在家里待了8年。后来...……更多
刘伯温按星象布局一村落,600年未发过洪水
...;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伯温则是辅佐朱元璋建成大业后功成身退,颇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飘逸之感。刘伯温投奔朱元璋后,为其提出清晰有效的战略方针,助朱元璋灭掉陈友谅、张士诚等劲敌,后...……更多
揭秘大明皇太后吕氏的悲剧人生和权谋之影
...降将吕文焕的后人。他在元朝官场上崭露头角,最终投靠朱元璋阵营,成为大明建国后的重要官员。吕本的才干和建议使他备受朱元璋器重,甚至在地方治理上提出了让官员们能够及时回家奔丧的建议,为朝廷和官员之间解决了...……更多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于是也称帝了,国号为大蜀,定都成都。第十位:明太祖朱元璋,终年七十岁。朱元璋,幼名重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1328年,驾崩于公元1398年。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为了生计,做过和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丞相制度沿袭到明朝时,就被朱元璋所废除了,并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都不许再设立宰相。而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丞相
2024-06-01 09:25:00
望着城外沂泗之水,听着四面震天的鼓声和叫骂声,飞将吕布不住的摇头叹息,天要亡我吕奉先!曹孟德(曹操),我非败于你之手,而是败给了这个乱世
2024-06-01 09:26:00
孔1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后来更是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至今还被推崇认可
2024-06-01 14:13:00
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
2024-06-01 14:21:00
“项羽为何败于刘邦之手”,有一人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刘邦战胜项羽,是郡县制战胜了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封给18路诸侯,是让中国重回战国时期
2024-06-01 14:21:00
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
2024-06-01 14:22:00
在中国的史书中,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
2024-06-01 14:22:00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
2024-06-01 14:23:00
三国之中,印证了“乱世出英雄”的说法,三方势力之间,都是能人辈出,有着驰骋沙场的武将,像是人尽皆知的江东四英将、蜀汉五虎将
2024-06-01 14:26:00
曹操爱才,知人善任,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唯才是举,因此招揽了很多人,手底下人才济济。即使这样,他也不嫌多,是人才都要,比如赤脚迎许攸
2024-06-01 14:26: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葛昆元这件事要追溯到38年前。当时,我为采访和组稿常去拜访胡道静先生,彼此比较熟悉。一次,胡先生兴奋地告诉我
2024-06-01 14:44:00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宗室人口最多的一个朝代,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男性宗室人口总人数大致在二十万人左右。这些个天皇贵胄不事生产
2024-06-01 14:58:00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却有二十多位皇后,这是因为一些皇帝拥有多位皇后的缘故。其中拥有皇后数量最多的当属嘉靖帝朱厚熜,他一生之中先后册封过三位皇后
2024-06-01 14:59:00
公元234年,诸葛亮经过了三年的劝农讲武之后,他再度出兵北伐,为了增加此次出兵的成功率,诸葛亮特意派使者请求孙权与他一同出征
2024-06-01 14:59:00
在清朝的众多宗室中,有一个支系堪称是最倒霉的了!原本皇位就该由他们这一脉来继承,结果非但没能成为皇帝,反而成为清朝最倒霉的宗室
2024-06-01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