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15:32:00 来源:戏说三国

第一位:南越武帝赵佗,终年一百零三岁。

赵佗是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人,原本是秦朝的将领。他奉秦始皇之命率军南下攻打百越之地。秦朝末年,中原大乱,赵佗趁势派兵把守关隘,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曾派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说赵佗归顺。赵佗向西汉臣服,南越国成为了西汉的藩属国。刘邦驾崩后,赵佗和西汉的关系恶化,他自称“南越武帝”,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处理政事,与西汉抗衡。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赵佗

第二位:乾隆皇帝,终年八十八岁。

乾隆,本名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驾崩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

第三位:梁武帝萧衍,终年八十五岁。

萧衍,字叔达,南梁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464年,驾崩于公元549年。

萧衍是西汉名相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出身于兰陵萧氏。他本是南齐的将领,后来成为了南齐的权臣,篡位称帝,建立了南梁。

萧衍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可以称得上是明君,南梁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国力越来越强盛,在与北魏的对峙中占据着优势。萧衍晚年则变成了昏君,长时间不理朝政,做了很多错事。东魏的叛将侯景前来投奔南梁,梁武帝收留了他,结果引狼入室。后来侯景举兵反叛,爆发了“侯景之乱”,梁武帝被侯景围困在了台城(宫城),梁武帝的儿子们都不愿意率军来解救萧衍,都在建康城外驻足观望。梁武帝得不到食物充饥,最后竟然活活饿死了。

如果没有“侯景之乱”,梁武帝还可以多活几年,超过乾隆的岁数应该不是问题。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萧衍

第四位:武则天,终年八十一岁。

武则天,武周开国皇帝,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出生于公元624年,公元705年驾崩。

武则天明察善断,知人善任,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女皇帝,后世的史书对她的评价非常高。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武则天

第五位:吴越王钱镠(音同“刘”),终年八十岁。

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始人。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

第六位:宋高宗赵构,终年八十岁。

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1107年,驾崩于公元1187年。

赵构在位期间,畏金如虎,重用主和派,坚持与金国议和。公元1162年,五十五岁的赵构对朝政没有什么兴趣了,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子赵昚,赵昚并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赵构的养子。不过赵昚对赵构非常孝顺,恭敬有加,赵构舒舒服服当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赵构

第七位:元世祖忽必烈,终年七十九岁。

忽必烈,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元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1215年,驾崩于公元1294年。

第八位:唐玄宗李隆基,终年七十七岁。

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而被称为“李三郎”。出生于公元685年,驾崩于公元762年。

李隆基如果不是晚年作死,还可以活得更长,他被自己的儿子软禁,心情烦闷,郁郁而终。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李隆基

第九位:前蜀高祖王建,终年七十一岁。

王建,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847年,驾崩于公元918年。

唐朝末期,王建因为护驾有功,成为了神策军将领。后来遭到朝臣的排挤,离开朝廷做了利州刺史。之后攻打西川,占据了蜀地。公元907年,权臣朱温篡唐称帝,建立了后梁,王建不愿意臣服于朱温,于是也称帝了,国号为大蜀,定都成都。

第十位:明太祖朱元璋,终年七十岁。

朱元璋,幼名重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出生于公元1328年,驾崩于公元1398年。

朱元璋出身贫寒,小时候为了生计,做过和尚,当过乞丐。后来投奔起义军领袖郭子兴,逐渐崭露头角。

朱元璋有勇有谋,不断招贤纳士,势力不断壮大,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同时期的枭雄。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为洪武。之后朱元璋命令徐达和常遇春率大军北伐,攻取元大都,灭掉了元朝。

朱元璋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一生成就颇丰,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根据统计,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左右,连四十岁都不到。这样一比较,上述十位皇帝真的算是高寿了。

盘点我国古代十大长寿皇帝

朱元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5: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史上那些可怜的储君,永远等不到继位
...的懿文太子公元1355年10月(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第一个儿子朱标出生,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喜出望外,立即封这个孩子为世子,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以后
2023-01-13 13:10:00
盘点中国历史上五大状元之最,都是大人物
...李治的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告老还乡。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福建的陈安高中春榜状元,成为明朝第六位状元,当时他是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拿到第一名
2023-01-29 17:51:00
盘点十大功绩最高的皇帝
...皇帝却令人津津乐道,以功绩排名前十的皇帝来看,其中朱元璋在皇帝排名中仅再第7位;秦始皇仅位列第4名;排在第一名的实至名归,那么究竟是谁呢?第十:汉宣帝目前公认排在第十名的是汉
2024-05-14 21:48:00
历史上传位给孙子不传给儿子的皇帝,最后一个结局最惨
...了元朝的稳定,元朝国力几乎没什么变化。 第五看一下朱元璋和朱允炆。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这样看来,朱元璋在选继承人这方面和忽必烈还是很像的。朱元璋
2023-03-05 16:01:00
盘点历史上江山更替的八件巧合、奇怪的事情
...颗陨星突然从天空滑落。诸葛亮 汉献帝刘协4.历史上,朱元璋的有个小名叫做“朱重八”,重八刚好16,而明代皇帝刚好有16位。5.明朝的建立是由草根皇帝朱元璋白手起家的,而明朝
2023-03-19 11:51:00
盘点中国历史上到死都没能继位的太子
...谋。明太子朱标(公元1355年—1392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被朱元璋重视培养,展现了在权谋斗争中的权力和地位。然而,朱标的生命在其才华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在视察
2024-02-13 20:13:00
...连皇帝都不得一见。明朝是一个特别崇尚道教的朝代,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都是极其崇尚道教的,朱棣在登基后更是将道教奉为国教,到了嘉靖年代,更是让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成为
2023-08-23 15:01:00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古代有494位皇帝,盘点最长寿的五位皇帝
...,共诞生了494位皇帝,那么在所有的皇帝中哪五位皇帝最长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
2023-01-26 21:02:00
盘点每个朝代灭亡的最直接原因
...的大一统王朝,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随后派徐达北伐驱并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明朝农民起义明朝(1368年―1644年),明太祖朱元
2023-03-07 18: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