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东晋木屐
...打卡旅游相比,六朝时人们更钟情于慢生活。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1000多年前木屐,就是六朝时踏青出游最时尚的装备,也是六朝时人们放达闲适的生动体现。六朝博物馆展出的东晋木屐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木屐,是在南...……更多
六朝人踏青出游 穿这双鞋最时尚
...打卡旅游相比,六朝时人们更钟情于慢生活。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1000多年前木屐,就是六朝时踏青出游最时尚的装备。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木屐,是在南京“老门西”颜料坊的六朝遗址出土的。从木屐的尺寸看,那时南...……更多
...东吴越窑的精品之作。如今,朱然墓已建成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朱然生前应该不会想到,他的家人将“名片”投入墓中这个细微的动作,让他在千年以后成为屈指可数的能够被后人“看见”的三国名将。 ……更多
聊聊大家不太熟知却又极其厉害的一位将才——朱然
...引起了些不小的轰动。 而现在这双木屐被展示于马鞍山博物馆,这双木屐也是第一批被评选出来的国家一级文物之一,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更多
...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漆木屐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更多
《繁花》之后,胡歌又出王炸
...时候,殷墟的岳占伟老师老师就说,现在正在造新的殷墟博物馆,未来这套练炉系统,也许可以放到博物馆里去。▲复原姬昌成婚场景我觉得一直今天讲要让文物活过来,不是说把它做成一个偶像化的东西,做成一个雪糕,一个...……更多
史上最装的统帅,自己在家下棋,却用八万大军打赢八十万
...他就实在憋不下去了。结果这一高兴不小心撞到了地板,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这便是自己装的X,跪着也要装完。 ……更多
他因“真性情”成官场红人,却是王羲之的死对头
...想这鸡蛋没碎还在地上转了好几圈。王述怒火中烧,穿起木屐对着还在打转的鸡蛋就是一脚,结果鸡蛋卡在了木屐齿的缝隙里,还是没踩着。王述眼睛都瞪圆了,喘着粗气把鸡蛋捡起来,一把塞进嘴里,把鸡蛋嚼的稀碎后狠狠地...……更多
琼剧折子戏、诗词演诵会……海南省博物馆东坡戏台演绎别样东坡魅力
...”为众多“坡迷”奉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海南省博物馆艺术馆三楼的东坡戏台,诗舞乐《海南万里真吾乡》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精湛绝伦的演绎让观众感受了“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的魅力。诗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更多
淝水之战这场经典战役,诞生了哪五条成语
...也按捺不住,在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地,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又称作屐齿之折)的来历。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七大战例...……更多
聊聊哪些与淝水之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出处: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东山再起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这个...……更多
谢玄:东晋的英雄,北府兵的缔造者
...打赢了这场不可能打赢的仗,他的叔叔,谢安都激动的把木屐踩断了,激动的心情可见一斑。何况东晋内部那些已经觉得快要亡国的大臣呢?之后就是乘胜追击,谢玄上奏朝廷可以北伐,随后东晋出兵向北,以刘牢之等人为前锋...……更多
历史上的谢安是怎样的人?为何连王羲之和李白都是他的铁粉?
...而客人刚走,喜不自禁,手舞足蹈,竟忘记脚下门槛,将木屐屐齿碰断而不觉。对此,《晋书·谢安传》评曰:“其矫情镇物如此”,因此有人说谢安为天下最能装之人。隐士风流,货售识家,他出将入相,文治武功,以天地为...……更多
两汉之交是指什么阶段?
...外,据说王莽是白蛇,蛇头有辟邪的作用。由于当时没有博物馆,头颅就是保存在皇家的武器库中。王莽公元23年被杀,他的头颅历经东汉,曹魏和西晋,仍然保存完好。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因八王之乱,皇家武器库起火,...……更多
...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经过这场大战,强大的前秦大丧元气。苻坚逃到洛阳,收拾残兵败将,只剩下十几万。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却丝毫没受到损失。不出王猛所料,鲜卑族的...……更多
...房子中间摆放着更衣用的小木柜,踩脚的木凳,地面配有木屐,木屐是自做的。第二间是洗澡间,墙壁四周则是一排排水龙头,相互之间没有隔板。第三间房,是一个大水池,这也是矿山澡堂的一大特色。记得我第一次去资兴矿...……更多
三国名将墓中为何会挖出“日本器物”呢
...了一些珍贵文物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那双“漆木屐”了,很多人一见这东西就下意识的想:“这不是日本人才穿的东西吗?”没错,很多日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副宫闱宴乐图漆案,里面的人物也是...……更多
...魏有个叫宗道晖的儒士,他平时喜欢戴高翅帽,穿一双大木屐,每逢州将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并自夸说学士比于三公。后来...……更多
...要懂得掩饰,足以让人忽略那些不完美。西施脚大,特制木屐有着沉鱼之容的西施是个浣纱女,据说她倒映在溪水中的倩影连路过的游鱼都看呆了,从而忘记游动沉至水底。美种不足的是西施有一双大脚,还特别喜欢跳舞,在古...……更多
此人归顺清朝被朋友看不起,但还是让女儿嫁入他家
...天必定要打着伞,表示自己与清朝不共戴天;穿着厚厚的木屐,表示不踏清朝的国土。过了十多年,张九征返乡办事,突然有一天冷某打着伞穿着木屐找到了他。张九征很高兴还能见到故交,寒暄起来。没说几句,冷某就直奔主...……更多
南京的博物馆,如此“有看头”!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习近平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暖意浓浓。...……更多
江苏南京:汲古润今盛芳华 ——写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仲平(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何以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望向历史的深处与源头,给出这样的时代...……更多
学习绘文丨南京的博物馆,大有“看头”!
博物馆,一座城市文化灵魂的展厅。这里,收藏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文脉。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代表告诉习近...……更多
...京日报展陈上新、馆长讲解、延时服务“有看头”!南京博物馆火热“出圈”□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读懂一座城,可以从参观博物馆开始。“五一”假期,“有看头”的南京博物馆继续火热“出圈”,市民游客在博物...……更多
江苏南京:“博物馆之城”大有看头
六朝博物馆。观众在南京市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 观众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参观。观众在六朝博物馆参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李子俊朱彦“博物馆建...……更多
南京各大博物馆春节推出丰富“文化大餐”
春节期间,南京各大博物馆精心打造“文化大餐”,用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与市民游客共享文化馨香、同贺新春佳节。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在多个博物馆可寻到“龙”的踪迹。南京市博物馆推出“中国龙——甲辰年贺岁展...……更多
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行封赏为何遗漏了介子推
...母亲的尸体,晋文公伤心不已,命人砍下那棵柳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看到木屐时,晋文公都会伤感道:“悲夫,足下!”上述为故事梗概,不同版本,有不同情节和渲染,但基本上都以此为“足下”的出处,并延伸出“...……更多
东航携手南京博物院开启奇妙空中博物馆之旅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MU2805/6南京-成都天府往返航班上,“博览东方同行华夏”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航班活动,通过发放博物馆联名纪念登机牌、机上广播科普博物馆知识、赠阅博物馆藏品图册等方式,为旅客带...……更多
江苏南京: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
...宝、看演出、品美食、去探秘——共赴文博盛宴 领略“博物馆之城”非凡魅力5月18日,南博夜游活动现场精彩的演出让游客驻足欣赏,打卡拍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5月18日,市民在六朝博物馆参观展览。 南京...……更多
解锁南京博物馆的花式“打开方式”来青石坡道“盘”历史 逛文化市集“解”谜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看展览、参加社教活动,是博物馆的日常“打开方式”,但在“有看头”的南京博物馆里,可以解锁更多独特的...……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三峡大坝有可能报废?淤泥堆积超18亿吨,究竟该如何治理?
“三峡大坝将来是有可能报废的,有可能在建造之初,我们就打下了时间炸弹。”这句话来自于海恩斯国际水利工程协会专家霍华德·怀特
2024-06-26 14:58:00
55米厚的煤层开采了118年,中国第一露天煤矿,现在成什么样了?
煤炭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中国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这项宝贵的资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而是有限的。就像煤矿中深埋地下的煤炭一样
2024-06-26 14:55:00
宇宙最大恒星有多夸张?太阳能装130万个地球,它能装下100亿个太阳!
最大恒星有多夸张?太阳被数学算到身子发虚,这颗“远超太阳的“恒星到底有多大?将太阳的能量输出延长到160亿年之后,再将太阳放进这颗“远超太阳的“恒星里会发生什么?那么之前让太阳掉到海洋里的那颗恒星又有多大呢?最大的恒星的尺寸
2024-06-26 14:57:00
新疆沙漠中的“地下海洋”,为何迟迟不开采?开采了会怎么样?
自然地理面貌多样的地球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资源,正因为自然地理资源的多样性,我国地理学家们才在对自然地理的研究中找到了知识的宝藏
2024-06-26 14:57:00
为何川藏上的司机,总要点根烟扔出窗外?藏民:扔烟的都是聪明人
川藏公路的开通对藏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条公路的背后,更有着无数仁人志士的默默付出,为了这条公路,他们功放身亡
2024-06-26 15:01:00
古代人没有空调,为何还能花式过夏天?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一些地区,一到夏天,室外堪比正在燃烧的火炉,就算只是被晒了十几秒,也需要吹至少一小时的空调、风扇才能被治愈!话说,在高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
2024-06-26 15:03:00
农村有一种树木,被农民当柴烧,实际价值却比黄金还贵
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绿色葱郁的各种植物树木。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纸就用一种叫速生杨的树木造的,还有一些被用作饲料。有些用来做家具
2024-06-26 15:03:00
太空温度已经接近绝对零度,空间站却还需要散热,为何不是保温?
人类进入太空已经数十载,太空中没空气,温度很高,但同时也很低,其实在地球上也是很冷的。要进入太空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2024-06-26 15:04:00
我们现在瞧见的万里长城,都是秦始皇修的吗?恰好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不都是秦始皇修建的。在漫长的历史里,由于时代的需要,长城曾经修建过许多次。有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
2024-06-26 15:05:00
西藏作为天然鱼库,为何鲜有人敢打渔钓鱼?
西藏,是一个不缺信仰的地方,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人们称之为“世界屋脊”或“第三级”,这里生物种群独特而繁多,淡水鱼在这里就如人间天堂
2024-06-26 15:00:00
它们是鱼却生活在沙漠中,干旱炎热无法打败它,如今危机重重
“魔鬼洞”上方的两根粗壮的钢管中终年流淌着清澈的甘冽泉水,而地下的废弃的矿山却和其黑暗、炎热的环境不相称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24-06-26 14:59:00
地下世界真实存在?玛雅人的消失和地下长廊是否通向那里
地球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经历了大约45亿年,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所存在的文明就是我们,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的寻求答案,在这45亿年中
2024-06-26 15:02:00
珠穆朗玛峰长草了!科学家:全球超过14亿人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车轮像被安装了加速器一样
2024-06-26 14:59:00
木星是气态行星,如果人类用航天器强行登陆,最终会降落到哪里?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当时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
2024-06-26 15:10:00
世界上最没“尊严”的沙漠:被中国人用来种土豆,还产出1万多斤
“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成就让人震惊,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漠该怎么治理一直是防风治沙领域烦恼的问题
2024-06-26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