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四大超牛猛将:一位马踏匈奴追到贝加尔湖,一位打废鞑靼令其称臣
...于1325年,这一年是乙丑牛年,故赵德胜属牛。赵德胜是明朝开国猛将,人称“黑赵岁”,初为徐寿辉“四大金刚”之一,集庆之战时论功行赏排名第一。洪都保卫战中赵德胜率部背城逆战,指挥士卒,不幸被弩箭射中腰部,箭...……更多
简介明朝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蕃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何心隐:明朝末年的乌托邦思想家与反严嵩、反张居正的斗士
何心隐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历史人物,他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乌托邦,同时也是反对严嵩和张居正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将从何心隐的生平、乌托邦思想、反严嵩和反张居正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何...……更多
曾铣提出夺回河套之议,嘉靖帝因谁而废置
明朝所说的“河套地区”位于黄河以南,陕西榆林镇以北,宁夏镇以东,山西偏头关以西,分属于现在的宁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东、西、北三面为黄河所环绕,东西两千里,南北远者八九百里、近者二三...……更多
最该死的是严嵩,为什么死的却是他的儿子严世蕃?
...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那种人。嘉靖二十九年,明朝爆发“庚戌之变”,数万蒙古骑兵直接从蒙古大草原打到京城。有的人或许好奇,难道明军的防线就那么不堪一击吗?事实上,当时的明朝防线的确是不堪一击。原因...……更多
明朝嘉靖皇帝的权术与杨廷和的悲剧
明朝嘉靖皇帝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他手腕高超、聪明绝顶,驾驭群臣、玩弄权术得心应手。然而,嘉靖皇帝把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在追求长生、个人享乐上了,而不是为天下万民百姓谋求福祉。换句话说,嘉定帝只想享受皇...……更多
北京外城为何建于嘉靖时
...大神挂袍、麒麟蟒缎等,供各部落首领穿用。石天爵告诉明朝官员:俺答汗说了,蒙古上层迫切希望通贡开市,如果再三求贡不允,他们将纠众三十万进犯。常言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可是大同巡抚龙大有却抓起了石天爵等三...……更多
盘点明朝十大“化外”名将
明朝十大“化外”名将:吴允诚、猛哥帖木儿、火真、猛如虎、虎大威、秦良玉、瓦氏夫人、满桂、麻贵、沐英。“化外”,即是中原周边各部族,也是明朝的一部分。10、吴允诚,蒙古人,原名把都帖木儿。1405年,把都帖木...……更多
明朝奸臣严世蕃:智慧与野心并存的权谋高手
...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都离不开自身的智慧。就好比明朝时期著名的奸臣严世蕃,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被世人称为“鬼才”。能够成就大事的人都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更多
明朝死得最凄惨的内阁首辅是谁呢
明朝时期,由于宰相“胡惟庸案”的负面影响,因此朱元璋认为宰相的权力过大势必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因此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从此宰相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之后皇帝大权独揽再无人能威胁。...……更多
张居正贪污案:明朝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的缩影
...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吧,这也不能完全怪张居正。因为,明朝在所有古代统一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是比较低的。别看张居正,当时担任的是明帝国的首辅,地位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张居正的俸禄收入确是比较有限...……更多
64岁朱棣回到榆木川后暴亡,杨荣是如何处理的
...位于内蒙古多伦多地区,属于传统的荒芜之地,并未进入明朝的实际控制区域。时间和场所的不对,使得本就属于国家大事的发丧,变成关乎生死存亡、关乎朱家天下的“特级事故”,稍有不甚,后事难料。内忧外患、不容差池...……更多
明朝倭寇的终结者胡宗宪,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要说到明朝倭乱的终结者,大部分人会想到戚继光,但实际上有一个人的作用比戚继光更加重要,这个人就是胡宗宪。然而,后来胡宗宪却惨死狱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嘉靖三十四年,胡宗宪就任浙江巡抚,而在这之...……更多
...裂成了“鞑靼”和“瓦剌”两大政治集团。所谓鞑靼,是明朝对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的鄂嫩河、克鲁伦河、贝加尔湖、呼伦贝尔一带的游牧民族的统称。瓦剌则是明朝对居住在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准噶尔盆地一带的游牧...……更多
大明嘉靖帝朱厚熜:能把握关键时刻,擅于管控群臣
...守住了祖宗的基业、大明的社稷。那时,长城以北的蒙古鞑靼部不断侵扰边境。嘉靖二十九年,蒙古鞑靼越境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史称“庚戌之变”。此种情况下,朱厚照召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令诸镇军...……更多
严世藩竟然是《水浒传》中西门庆的原型?
严嵩是个大坏蛋、大奸臣,是明朝官场的大老虎。而严世蕃就是大老虎严嵩的儿子,一头小老虎。他仗着老子的权势无恶不作。在干坏事方面,严世蕃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点儿都没给他老子“丢脸”。严世蕃的样子和他老...……更多
明朝只有哪三位文官,靠战功封爵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爵位上废除前朝五等爵位,仅留公、侯、伯三等爵位。明朝封爵除了功臣,就是外戚。众所周知,武将以真正标准得到封爵的情况很正常,因为可以上战场立战功。不过,文臣就不一样了,因为文臣几乎...……更多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的前因与后果
...长,征战不休,内耗不断,趁蒙古内乱、相互征伐之时,明朝趁机将其统一。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臣赴漠北,与鞑靼、瓦刺“谕之通好”。瓦刺拨得头筹,首领马哈木为借助中央力量对付鞑靼,于是归顺大明,朱棣将瓦刺部封袭...……更多
揭秘朱厚照:明朝的叛逆皇帝,还是英明领袖?
公元1519年(明朝正德十四年),奉天威武征讨大将军、镇国公朱寿踌躇满志,他和江彬、许泰二人进行了一场密谈,最终决定请旨出兵,南下征讨宁王朱宸濠。而第一个站出来同意的,正是大明朝的皇帝朱厚照。朱厚照,是朱...……更多
杨继盛:从草根到硬汉谏臣的逆袭之路
...里仙风道骨的形象?他就是被成为“大明第一狠人”、“明朝第一谏臣”的硬汉——杨继盛。《三国》中关公刮骨疗伤,被人传唱百年,可如果你知道他做的事儿,你会发现关公都得称他一声“硬汉”。【1】公元1516年,杨继盛...……更多
朱见深:明朝的“中兴之主”缘何饱受争议?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皇帝的形象各具特色,有的英勇善战,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则因种种原因饱受争议。而明宪宗朱见深,作为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历史功绩与形象却长期被误解和忽视。本文将重新审视朱见深的历...……更多
他被称为“明朝第一硬汉”,用破碗刮骨割肉
欢迎大家来看小编的这篇关于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知识和分析,就是小编的荣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继盛,即使再过五百年,这个名字仍将光耀史册。杨继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人,正德五...……更多
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内阁与宦官的博弈
...、皇帝的“秘书”—内阁1.废丞相,设票拟,阁权初生长明朝太祖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决心将丞相制度废除,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在废除丞相后,相权被分流,可是没了丞相之后,事务就逐渐积压在当权者身上,...……更多
简介明朝著名廉吏喻茂坚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嘉靖皇帝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11位帝王,在这之前,明朝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使得各方领域都发展的趋于稳定,特别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下子冒出了许多顶级人才,这些才子多数是经过寒窗苦读十余载,才考得功名。所以嘉...……更多
体制内为什么要看大明王朝?一部展现明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剧
...权的冲突。该剧被誉为一部历史神作,因为它不仅还原了明朝官场的众生百态,也深刻地探讨了制度与人性的问题。该剧的主线是倒严运动,即清流派力图推翻严嵩等严党顺臣的努力。严党顺臣是指那些依附于严嵩这位首辅大学...……更多
夏言机敏聪慧善察言观色,但生性耿直易冲动,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夏言获得嘉靖信赖的同时,也失去了文臣的尊敬。在大明朝的臣子眼中,昔日敢怒敢言的谏官,变成了嘉靖的“看门狗”。延绥饥荒时,夏言推荐佥都御史李如圭接任巡抚,可在御史熊爵的奏疏中,夏言的举动不过是借饥荒之...……更多
蒙古再次兵临京城下,严嵩如何保卫北京
...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若是京畿重地受到攻击,那多半说明朝廷面对的问题和麻烦十分严重,毕竟敌军都越过重重关隘打到王朝腹地了,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吗?但其实历史上,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打到国都的...……更多
严世蕃身怀3大绝技,权倾朝野的世家子弟
...拔了自己的弟弟严讷和义子赵文华担任东厂提督。东厂是明朝的特务机构,掌握权力无边无垠。严嵩借此和身边亲信结成政治集团,逐渐掌控朝政大权。第二年,严嵩又荐严世蕃为国子监生,这在当时是破例的事,因为严世蕃没有通过...……更多
简介明朝太常少卿王世懋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银币上的真理之光
一枚银币,诞生于90多年前。马克思的“面孔”为什么变成了“中国人”的模样?1931年6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湖北房县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2025-07-23 08:51: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
2025-07-23 09:25: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刘一鸿:“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大皖新闻讯 烽烟遍江淮,赤心照山河。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刘一鸿挺身而出,他以“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2025-07-23 14:50:00
桐城学兵队击落日机史料被发现 为研究桐城抗战史增添史料新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整理档案时,发现一则桐城学兵队击落日军飞机史料,该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桐城学兵队成立于1938年夏
2025-07-23 14:51:00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记者在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广子冲走访时
2025-07-23 15:04:00
总策划:夏广青统筹:黄建福 王庆东出镜:王萍拍摄、后期: 林鹏 王金慧 李冠霖 马习之
2025-07-23 16:08:00
“鸣鸣的下午茶”——“文人的责任”当以文化赋能时代
7月22日下午,“鸣鸣的下午茶”栏目走进新基地产集团,以文化赋能文企融合,活动主题为“文人的责任”。本次活动由南京知名文化界人士王朔主持
2025-07-23 18:43:00
禁止进入!7月25日6时至22时,驻闽某部在福清江阴地域将组织实弹射击。
2025-07-23 12:4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刘眉生:血洒忻口的黔中忠魂
刘眉生,字天嘏,1905年3月26日生,贵州省播州区南白镇(时名懒板凳)人。1923年,刘眉生考入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考进黄埔军官学校步兵科
2025-07-23 05:01:00
经历“浙江抗日第一仗”的炮火洗礼杭州日报讯 在嘉兴嘉善县毛家社区沪杭铁路边,两座钢筋混凝土碉堡静静矗立在公园内。抗战时期
2025-07-23 06:2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家村深夜枪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当时开会的窑洞(图片由作者提供)。 1942年农历八月初六,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黄土高原的夜晚已是寒气逼人
2025-07-23 07:02:00
7月21日,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迎来一场文化盛宴——《贞珉镌德——唐代郭氏忠孝廉义文化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中,晋祠博物馆馆藏的《郭公庙碑》首次公开展出
2025-07-22 23:14:00
【灵山夜话】陈文蔚:从灵山脚下到理学传承的人生轨迹
陈文蔚(1154—1247年)出生于信州上饶县上泸镇的耕读世家,自幼在父亲陈邦献的悉心教导下研习儒家经典。其父陈邦献号“竹林居士”
2025-07-22 11:37:00
【灵山夜话】杨时乔卧病看灵山
在历史的长卷里,总有一些文字,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子,藏着一个人的灵魂私语。杨时乔的《卧病看灵山》,便是这样的存在,它裹着明代士大夫的风骨
2025-07-22 11:37:00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