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家乡桐庐的人物与风土,袁昶进入我的视野,是因为他的日记。袁昶(1846—1900),字爽秋,浙江桐庐人,晚清重臣,官至太常寺卿,曾全面负责总理衙门的外交事务。庚子事变时,因主和直谏被慈禧所杀,随即又被追谥忠节,...……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录取比例如何?岁试科试院试等试题如何确定?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李开军《华金寿日记》 华金寿 著 李开军 孙文成 整理 凤凰出版社《华金寿日记》包含三种,第一种是光绪五年主考湖南乡试日记。第二种题作《督...……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虽托名为本地学政所取,但实际上多由学政随从的幕僚阅卷。到了乡试,主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正副各一人,负责主持考场工作,拥有裁决权力,所谓“随分随阅,随取随呈,去取权衡,专在主考”;其余为同考官,人数按...……更多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通好,考生在答卷上留下双方约定好的标记,这样考官在阅卷时就能给予照顾。二是夹带物品。通俗来说就是夹带小抄,有时候甚至将考试的内容写在衣服、鞋袜、文具等物品上。三是请人替考。这样的作弊方式,前几年在高考...……更多
奇事!一家六口同进京赶考,竟全部考中进士,朝野皆为之哗然
...的作品。然而在当时的主考官看来,情况就不同了。当时阅卷主要依赖心情,主考官的评分风格直接影响了状元的产生。曾巩擅长的“策论”类型文章,恰好是考官所不喜爱的风格,因此他未能中举的原因也就明了。要解决这个...……更多
...“帝王师”的翁同龢对谭延闿一见惊奇,赞不绝口。他在日记中云:“访文卿,见其第三子,秀发,年十三,所作制义奇横克喜,殆非常之才也。”据《谭延闿大传》记载,1892年7月,年仅13岁的谭延闿回到湖南参加童子试,不...……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呢?就是将考生的姓名和籍贯等个人信息都加以密封,使阅卷官和主考官无法得知卷子是哪个考生答的。自然在这个方面避免有人作弊动手脚了,像这个制度就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所有的考试都使用这个方法。可能大家觉得这...……更多
邓钟岳的状元之路:机遇、书法与为人之道的完美结合
...,但是学识真的有限。在会试的时候,考官一看邓钟岳的卷子就把他的卷子着落了,文采实在平常。俗话说的好,吉人自有天相,碰巧有一位叫做徐陶璋的考官也在一旁,瞥了一眼,下意识就把邓钟岳的卷子拿了起来。不是因为...……更多
从作弊状元到慈善家:陈冕的传奇人生
...盛昱出现在考场上。仗着跟主考官的关系,盛昱把陈冕的卷子要来看,主要想看看陈冕到底是什么水平。盛昱连连点头,说今年状元非他莫属,但突然他连声叹息。原来,陈冕的卷子有个失误,别说状元,连二甲可能都进不去。...……更多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改卷子的时候,主考官读了不到十分之一,根本没有仔细阅卷,这也容易导致遗漏人才。唐朝每年参加科考的人数不在少数,但录取率极低,这里面,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成为关系户和阅卷老师粗心的炮灰呢?“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更多
明朝南北榜案:科举背后的政治纷争与南北矛盾
...被冤杀,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冤案。朱元璋在六月重新阅卷,录取61名举人,均为北方人,被称为北榜。至此,明朝科举制度开始了南北分卷的先例。南方由于在元朝统治末期至辽、宋、金对峙时期一直处于战乱中心,百姓生...……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流畅。结果,遇到了一个姓李的同考官,此人墨守成规,阅卷时见卷子上居然没有出现他看得懂的文章格式,便批出了“文理不通”四个大字,将谢焕章的试卷当废卷处理,导致谢焕章此前考取的举人资格,也因为他这次在会试...……更多
宋代四川首位状元苏易简38岁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束之后,必须把考生名字给糊上,这样就可以避免考官在阅卷的时候徇私舞弊。这种制度开始于唐朝前期,可是到了唐王朝后期废除了,一直到北宋建立之初,也未恢复。这一制度恢复后,考试不公的现象大大减少。除此之外,...……更多
王安石科举第一,宋仁宗亲自阅卷后为何大怒
...文采第一的身份将其文章呈送到宋仁宗面前,宋仁宗亲自阅卷后却大怒: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状元?过目不忘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他...……更多
学生作文“求老师给零分”走红,被阅卷室争相传阅,最后得分亮了
...没有满足他的愿望。学生作文“求老师给零分”走红,被阅卷室争相传阅,最后得分很亮眼成为老师这份职业真的是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意外惊喜。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场面,尤其是当班上有几个不爱学习、平日喜欢...……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官和副考官在考试前就关起来。然后在一个院子里面来出卷子,然后卷子出完之后,他们哪儿也不能去,也就只能待在一个院子里。不仅是主考官和副考官,就连其他负责考试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杜绝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其实...……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正的试卷因为礼部的操作失误把他的试卷扔到了落榜那批卷子里去了,主考官杜公宁一看不对啊,这中举的卷子里咋没有我最赏识的那个考生的试卷,硬是要求别人礼部把试卷找回来,可能杜公宁觉得我赏识的考生你们礼部居然...……更多
太平天国开创女科历史,傅善祥成为首位女状元
...场上的傅善祥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初评时,就获得了阅卷官员的一致好评。卷子送到天王洪秀全的案头时,当洪秀全看到,“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这句,马上就钦点傅善祥为女科状元。可见...……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这科因御史奏改,遂先拆封。乾隆皇帝看到名次后,问阅卷大臣:“本朝陕西有无状元?”大臣们回答没有之后,乾隆于是将赵翼与王杰的名次互调,使得王杰成为陕西唯一一个状元,而赵翼的魁首则被和谐掉了。此事赵翼在...……更多
差生“高情商”试卷走红,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硬控老师15分钟
...任在群聊里面抱怨说学生月考批卷的时候,他们都是电脑阅卷,突然遇到了一道题目显示正在加载。题目本身答题卡上则显示一片空白,老师就想着这应该是电脑比较老旧系统出问题了,于是就在原地安安静静的等了15分钟。可...……更多
网传韩语大专女生非法行医,朋友圈调侃患者,还给研究生出题阅卷
...语大专女生非法行医,朋友圈调侃患者,还给研究生出题阅卷?我们都知道救人治病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别人的生命掌握在医生手中,所以医学专业必然比其他专业更为艰苦,培养年限也更长。很多医学生开始实习后,连抽...……更多
宋朝时期应对考试舞弊的方法,有些比现代还绝
...折角或者用纸给糊住。通过这种“匿名”的方式来防止“阅卷老师”给关系亲近的学生“开小灶”,借以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在此之后,后来北宋政府又在科举制度上增加了考官,在唐代,考试的内容都由一位礼部侍郎来完成...……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朝县令。图源:影视剧照据清代广东南海县知县杜凤治的日记记载,他在南海县任职期间,刚好赶上了文童府试。当时南海县作为广东首县,其教育水平一直是广东各县学习的榜样。作为县试主考官,杜凤治在县试阶段遴选了50...……更多
宋朝名人高考趣事,欧阳修科场也舞弊,苏东坡惊倒主考官
...中,欧阳修从《书经》中摘句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阅卷时,点检试卷官梅尧臣发现有一篇文章特别好,就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一看,也感觉非常精彩,有孟子之风,本想将其作为第一名。然而,欧阳修有点顾虑,因为试...……更多
...绩。只有李绂反对,李绂认为,之前他们已经非常认真地阅卷了,而且榜单已经贴出去。科举大事,岂能出尔反尔?本来那群落榜的考生,听闻要重新阅卷,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所以,当天约有300多名考生围在李绂家门口。李绂...……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顺天府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规制自然最高,两个主考官的分量都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分别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刘俨、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黄谏。八月中旬科考放榜,顺天府乡试中举者共计一百三十五名定额...……更多
...考出分慢得多,为什么?因为宋朝没有答题卡,没有机器阅卷,所以效率低,时间长。殿试结束,只等十天左右就出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参加殿试的考生人数相对较少,考题数量也少,所以改起卷来就快一些。在宋朝三...……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试探一下帝国上层及陛下的态度。谁知杨素看到杜正玄的卷子竟勃然大怒,对着送卷子的考官破口大骂:“周公、孔子再世,恐怕都考不上秀才。你们这群考官居然由着地方刺史胡乱选士?你们脑袋不要啦?依我看,这个杜正玄...……更多
清朝名臣刘墉,配得上“好官”之称?其实他的行为比和珅更可恨
...没有及时监查考官司们的工作标准,导致考官玩忽职守,阅卷潦草,有很多卷子出现了明显的违制和失误。就连曾经对刘镛寄予厚望的乾隆皇帝,在一次朝会上,也公然痛心疾首的斥责:“镛,做事拖沓,昏惫懒散,若非无人可...……更多
字如其人:史大成的书法成就与状元之路
...为第三名。按照惯例,在科举考试中,这些高中的考生的卷子,都是要交到皇帝面前,请皇帝御览的。所以史大成的卷子也被送到了顺治皇帝面前。顺治皇帝一看到他的卷子就被惊艳了,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史大成的字。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萧太后的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寿衣真的无人敢碰?
萧太后的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价值34亿的寿衣真的无人敢碰?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辽国萧太后,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
2025-02-23 18:21:00
课本上这幅著名插图的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看到上面这幅画你是不是觉得非常眼熟!没错,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在课本上经常看到它。它叫《安东尼·洛朗·拉瓦锡夫妇》,后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25-02-23 18:38:00
山东根据地的两位创始人,在解放后,都享受什么军衔?
在八年抗战的残酷年代,八路军这支抗日力量先锋,不仅在晋察冀地区建立了规模最大的敌后根据地,而且在山东地界也建立了占地广阔的敌后根据地
2025-02-23 18:50:00
复旦张维为与国防大学马骏,不同的历史观VS不同的唯物创造史观
女人裹小脚,男人留长辫;死罪砍头,重罪凌迟;一人犯罪,株连九族;天下杀伐、天道轮回、朝代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君欲臣死
2025-02-23 18:53:00
杨玉环被专家恢复了容貌后,居然和扮演过她的人十分相似
古代四大美女,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她们分别是: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两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她们四个人的
2025-02-23 18:54:00
老农捡了块金片,拒绝文物贩子10万收购,主动上交国家,现成国宝
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贾谊《新书·先醒》唐朝建国289年,共出现了21位皇帝,其中有18座陵寝建在陕西
2025-02-23 19:01:00
钟会死后不久,63岁姜维随即被杀身亡,刘禅:他一生痴迷复兴汉室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诸葛亮麾下的蜀汉军队可谓是星光熠熠、名将如云。而素有“天水麒麟儿”之称的姜维,又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
2025-02-23 19:05:00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一辈子为中国奔波,就一句:报效祖国
人的情感是不会受到国家限制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出生于哪个国家就只会对自己国家的事和人有感情。只要受到他人的真诚的对待,那么他也会心生感恩
2025-02-23 19:07:00
叙利亚军官遭斩首示众,母亲接到电话失声痛哭,叛军开心嘲笑
众所周知,在土耳其加入叙利亚战场后,阿萨德政府统一叙利亚的步伐又变得缓慢了起来,因为土耳其是支援的叛军。不过在该国干涉进来后
2025-02-23 19:12:00
英女王罕见穿碎花白纱裙,在漂亮能干的撒切尔夫人面前,她也怕输
对于英国女王来说,绝对是优雅了一辈子的女性,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女王是自带光环的人物,走到哪里都不输气场。这是事实,一个从小生活在王室
2025-02-23 19:23:00
鬼谷子:多少人败在老实善良而被他人算计?用这1招,不再受欺负
这个花花万物的世界,就是由各型各色的人们所组成的,有的人工于心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人小心翼翼,每天都害怕被别人伤害
2025-02-23 19:27:00
盛行一时的“大明宝钞”,是如何从兴盛走向灭亡的?
货币是商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根本,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以物易物到用货币购买自己所喜欢的商品,中国古代的货币系统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
2025-02-23 19:38:00
黑道杀手林来福,一生专杀黑老大,枪决前提一要求:和女友完婚!
相信大家在小的时候都看过很多香港的影视剧,在香港影视剧里面,黑社会都有着不同的帮派,这些帮派还经常发生争执。而那些管理黑帮的老大
2025-02-23 19:49:00
礼尚往来的禁忌,4种东西不可乱送,指的是哪4种?中华礼仪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千古不变的规律,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为了表达心意和诚信
2025-02-23 19:51:00
都市快报讯 1076年,68岁的赵抃(biàn)自觉年事已高,萌生了隐退山林之意,上书宋神宗说自己想告老还乡。看到奏折
2025-02-23 2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