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施琅:三姓家奴的荣耀与争议
...将领的帮助下,才成功攻下了台湾岛,这个汉人将领便是施琅。按道理说这样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清史上面应该将他大赞特赞才对,但是乾隆皇帝在修《贰臣传》时,却独独忘记了施琅。但笔者查找了很多史料却发现,关于施琅...……更多
施琅的早年经历与抗清之路
施琅副将晋江人,年少时就爱学剑术和兵法。十七岁加入郑氏的抗清队伍,后因作战勇武和军功被郑芝龙提升为左冲锋官。顺治三年,施琅随郑芝龙降清,但不久后又因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排挤和郑成功的招揽,重新加入了抗清...……更多
清代军队第一巨贪:姚启圣的荣耀与悲剧
...福建总督姚启圣,另一个则是具体实施进攻计划的靖海侯施琅。 而在施琅发动进攻之前,姚启圣曾用了两年的时间,把台湾郑氏驻守在金门和厦门诸岛屿上的守军予以清除。而且,还通过金钱等多种方式,对台湾岛内的驻军进...……更多
施琅:从郑成功到康熙的转折点
...开始将目光放在了郑成功身上。此时,被搁置了十几年的施琅再次走向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康熙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施琅年少时就展现出了惊人的作战天赋,年纪轻轻就投入明朝将领郑芝龙,即郑成功父亲的麾下。后来随着郑...……更多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大事。▲康熙皇帝剧照为了平定台湾,他启用了姚启圣和施琅两位能臣,但两人在福建任职期间却多次发生不愉快。“将帅失和”在战场上本是大忌,但为何康熙始终不另选能臣,且成功收复了台湾呢?一、姚启圣力荐施琅在康...……更多
施琅:从郑成功部将到清朝水师提督的华丽转身
施琅,清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而他的军队生涯中最为突出的功绩便是率领军队收复台湾。在早期,他是郑成功的手下,并凭借着一身本领成为了郑成功手下的得力助手。奈何之后双方矛盾爆发,郑成功杀害了施琅的父亲以及兄...……更多
敢向康熙索要公爵的叛将黄梧,最终下场怎样
...事件”。那是在顺治九年五月,因为跟郑成功意见不合,施琅被降职,其手下曾德便想直接投靠郑成功。施琅心说你这小子也太势利了,看老子落魄了就搞背叛,一气之下将其斩首,郑成功求情也不行。郑成功认为施琅这是要造...……更多
清朝五大名将:阿桂、福康安、施琅、张勇和费扬古
...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3.施琅施琅(1621年~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是清朝著名的将领。他出生于明朝末年,最初是明朝郑芝龙的部将,后投靠清朝,成为清军将领。施琅...……更多
“官越当越小”的姚启圣凭什么得善终
...民心,姚启圣终在90天内就完成了“迁界禁海”。“策反施琅”。施琅原为郑经麾下,在姚启圣完成“迁界禁海”之后,施琅带军再次骚扰内陆,为让施琅好向郑经交差,姚启圣特意留了告示和粮食,让本就疑心施琅与姚启胜师...……更多
施世纶清廉为官,赢得‘江南第一清官’美誉
施世纶是施琅的次子,他在清朝为官主要是在江南一带。施世纶为官清正廉洁,不畏权贵,秉公办事,在民间有“施清天”的美誉,康熙也称他为“江南第一清官”。那么施世纶为什么能成为江南第一清官呢?其原因有两点。1...……更多
康熙为何如此恨姚启圣?恨不得杀一千次?明珠一句话道破原因
...福建水师,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推举当时郁郁不得志的施琅做水师提督。由于过于操劳,姚启圣指挥官兵操练时,竟然晕倒不省人事,虽然身体渐渐衰弱,他却心系台湾必欲扶病赴公,表示能战死疆场才是死得其所,终于在康...……更多
康熙朝名臣姚启圣、李光地和周培公地位高吗
...水师的将领,因此姚启圣向康熙举荐了原郑成功麾下降将施琅。与电视剧中姚启圣和施琅是师生关系不同,历史上的姚启圣与施琅素不相识,姚启圣之所以举荐施琅还是多亏了李光地牵线。当初姚启圣上书康熙请求积极备战收复...……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高的陷害下承认谋反,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五、施琅 施琅大家都知道,帮助康熙收复台湾,被认为是“民族英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他一句话——不统治台湾,会成为残明势力根据地,让康熙改变主意,不将台湾...……更多
谷爱凌翻车了?称自己很喜欢韩国的文化和饮食,网友直呼三姓家奴
...络上引发了极大的热议,有部分网友留言嘲讽谷爱凌是“三姓家奴”,毕竟谷爱凌之前最爱吃的还是韭菜盒子,还曾在冬奥会上大口吃着馅饼,也在采访时表示烤鸭很香,成名才不过短短两年,口味就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还真是让...……更多
...旧案。顺治九年五月,在郑成功“驰令勿杀”的情况下,施琅仍然将郑氏旧将曾德斩首。郑成功由此断定施琅将反,密令援剿右镇黄山、右先锋黄延带兵分别捉拿施琅、施大宣(父)和施显(弟)。施琅被捕的当天,在亲信和当...……更多
姚启圣:康熙时代收复台湾的幕后英雄
...的问题就是台湾。人们在说到台湾的时候第一想到的总是施琅其实在这其中姚启圣的也是功不可没。当年担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三藩之乱还没有结束台湾问题又起。可以说给刚上位不久的康熙弄的焦头烂额的...……更多
纳兰明珠晚年遭受冷落,依旧左右逢源化解危机
...次收复台湾的方案中,纳兰明珠大胆建议任用擅长水战的施琅作为主帅,施琅外号“海霹雳”,曾是台湾郑经麾下的头号战将,后来因纳兰明珠前往台湾劝降不成,略施小计,便引得郑经与施琅反目成仇,最终成为了朝廷收复台...……更多
康熙初年的权力斗争:鳌拜如何领导辅政大臣威胁皇权
...一点鳌拜倒是高瞻远瞩,从很早就开始布局这里,后来任施琅为福建提督,不断加大兵力,并等待出师之名。很快荷兰神助攻:“荷兰国遣使入贡,请助师讨台,优赉之。”鳌拜能爬上如此高位,那是靠战功积累的,确实足够杀...……更多
吕布投奔袁绍后提了什么请求,袁绍听后立即决定要杀吕布
...是三英战吕布,其中张飞在三英战吕布之前曾大喊一声“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那吕布这三姓家奴之名号又是从何而来呢?吕布本姓吕,后来认了丁原做义父,随后又让董卓收买认了董卓做干爹,所以这便是吕布三...……更多
三姓家奴实锤!法国媒体曝光恩比德亲笔信,大帝被指过河拆桥
...气地将恩比德和三国名将吕布联系起来,将恩比德称作是三姓家奴。 恩比德1994年3月出生于非洲喀麦隆,2011年,恩比德前往读书并进入大学校队,2014年,恩比德参加NBA选秀并且在首轮第三顺位被76人选中。过去的几年里,恩比...……更多
明朝花数百万打造的关宁铁骑,为何最后变身三姓家奴
...话的原型就是历史上明朝末年的辽东守军,被后人唾骂的三姓家奴军队——关宁铁骑。1.大明的防线公元1626年,在大明将领袁崇焕的提议下,一支完全由辽人组成的辽东守军建立了,这支守军驻守在辽东一带,保卫山海关和宁远...……更多
刘关张三个人打吕布,为什么还称三英战吕布
...紧张氛围铺垫之后,主角开始真正的登场。张飞大骂吕布三姓家奴投入战场,而后关羽和刘备驰援张飞,吕布不敌兄弟三人败走,诸侯军欢呼震天士气大振,刘关张也一战名闻天下。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更多
因恩怨而成仇家:历史上的姓氏世仇和不通婚规定
...还有这样的习俗。武姓和潘姓岳姓和秦姓郑姓和施姓原本施琅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但是,非常有勇气的郑成功同学将他拐走了,去干啥?当然是反清复明了。然而,因为两人脾气不合,所以,后来郑同学杀了施同学的家人,...……更多
三国中武功第一的吕布,为何会被人评价为三姓家奴
...叛,杀了董卓当了温候,站上了人生巅峰,但也背上了“三姓家奴”的骂名,使得他在流亡的时候没有诸侯敢放心接纳他。其实乱世时期,背叛的故事反复上演,就像刘备,在没有夺得益州的时候,还不是今天投靠袁绍,明天依...……更多
揭秘明朝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五大名将
...灭亡可能是大势所趋,真正的忠诚可能不是以死殉国。5.施琅水师名将,跟随郑成功抵抗清朝,担任先锋,后来和郑成功关系不好后,被郑成功关押后逃脱,投降清朝,担任福建水师提督,率军攻取金门,多次建言献策攻取台湾...……更多
聊聊三国时期一个特别神的人——庞德
...了关羽的俘虏。按说庞德不是啥忠义之人,和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第一个主子是马腾,第二个是张鲁,第三个是曹操。但这个时候庞德的精神洁癖大发作,要成为一个忠义之人,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死活不投...……更多
清朝功名福寿齐全的八大名将,功勋卓著各有千秋
...与物多忤,享年七十七,追赠一等伯爵,谥号襄忠。六、施琅——收复台湾施琅福建晋江人,少有识度,膂力过人,通阵法,尤善水战。为郑成功部将,“有伍员之怨,为灭楚之谋。”率部投降清廷,任同安总兵、水师提督。出...……更多
李光地究竟是康熙知己还是奸媚小人
...选,就是清廷始终难以真信,曾经三易其主的争议人物,施琅。李光地对康熙说:“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有魄力的话,对有魄力的人讲,才能奏效。此议虽然反对者众多,但康熙最终还是力排众议,选择相信李光...……更多
历史上康熙创立一支特种部队,曾使沙俄闻风丧胆
...投诚过来的汉人官员并没有采取打压,相反的十分重视,施琅如此,林兴珠也是如此。当时康熙亲自接见林兴珠,两人相谈甚欢,因其林兴珠“反清”之时实力雄厚,康熙帝特意询问许多军事问题。康熙年间,战场上已经开始大...……更多
吕布被张飞称作“三姓家奴”,是因为他原属丁原,被董卓用赤兔马和大量金银珠宝收买后杀了丁原做了董卓的干儿子。张飞可能骂错了:吕布本姓吕,在吕家应该是“少主”而非家奴;吕布给丁原当主簿,也是助手而非奴仆...……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朝一特殊群体,人口多达数万,这群人杀人放火衙门也管不着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现在也有很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电影,在剧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一种人手上顶个鸟笼或拿着一个装蛐蛐的小罐子
2024-10-28 23:57:00
吴善柳10年高考,立志教师却拒绝北师大,36清华毕业已超考编年龄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名校情结”,那么你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名校坚持几年?或者说愿意参加几次高考来圆梦?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两三年
2024-10-29 00:01:00
秦始皇修建一条公路,2000多年不长草,专家:地下有东西!
出门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到不同的人文风情,欢迎各位读者来到本期的“PALM看世界”。秦始皇对于我们中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2024-10-29 00:01:00
感受中国诗词的力量(我和中国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也门)奥巴迪·阿克拉姆·瓦特克·加莱布今年一月,加莱布在北京故宫游览留念。作者供图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2024-10-29 06:31:00
让古典诗词中的器物重现光彩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蒋 寅《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从《诗经名物新证》到《古诗文名物新证》,从《终朝采蓝
2024-10-29 06:31:00
为何只有乾隆的裕陵对外开放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陵墓往往是尘封往事的见证。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清东陵,作为清朝帝王的安息之地,承载了无数辉煌与秘密。然而
2024-10-28 19:07:00
聊聊古代朝廷谏官与言官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中,谏官和言官是两种具有监督职能的官员,它们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有所重叠,但在职责和作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2024-10-28 19:10:00
聊聊北魏王朝的衰亡起点——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是北魏末年的一场重大政变,这场政变对北魏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变故之后,北魏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尽管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救局势
2024-10-28 19:24:00
益州之战:兵力悬殊下的智谋胜利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战役中,益州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刘璋的兵力对比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10-28 19:25:00
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很低,为何乾隆那么长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多数因疾病、刺杀或政治斗争而早逝。然而,清朝的乾隆皇帝却是一个显著的例外,他不仅享有一个长达六十年的reign(在位期间)
2024-10-28 19:26:00
曹孟德的抉择:吕布末路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吕布以其卓越的武艺和反复无常的性格而闻名。他被称为“飞将”,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2024-10-28 19:28:00
古代皇帝死宫外,尸体怎么处理
在古代,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生前身后的事务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礼仪规定。当皇帝不幸在宫外崩逝时,其遗体的处理方式更是充满讲究
2024-10-28 19:28:00
探讨哪个少数民族在秦汉时期对中原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无疑是一个关键阶段,标志着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转折点。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并非完全安稳
2024-10-28 19:29:00
聊聊明朝皇帝名字与五行的神秘联系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显赫的朝代,其皇帝的名字似乎隐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规律。仔细研究这些帝王的名号,我们会发现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4-10-28 19:29:00
聊聊莫邪的故事与干将铸剑的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宝剑的传说,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莫邪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关的两把剑——干将与莫邪。这些传说中的宝剑不仅代表了古代铸剑艺术的巅峰
2024-10-28 1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