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8: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清朝初年郑氏控制的台湾,给清廷东南沿海各省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也令清政府的赋税收入大打折扣。

为此康熙在成年亲政之后,便将收复台湾视作头等大事。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康熙皇帝剧照

为了平定台湾,他启用了姚启圣和施琅两位能臣,但两人在福建任职期间却多次发生不愉快。

“将帅失和”在战场上本是大忌,但为何康熙始终不另选能臣,且成功收复了台湾呢?

一、姚启圣力荐施琅

在康熙十七年时姚启圣临危受命,被康熙授予福建都督一职,专门负责收复台湾的相关事宜。

康熙之所以选定姚启圣,是因为其担任福建布政使等职位时,便始终力主收复台湾,这和康熙的政治目标不谋而合。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姚启圣剧照

在姚启圣出任总督之后,便想为清朝的海军寻找一名可靠的将领,从郑经处投诚而来的施琅,曾经在和台湾水军的战斗中大获全胜,又对台湾方面的防御策略了如指掌。

因此姚启圣便在第一时间,向康熙举荐施琅参与平台事宜。

但没过多久,施琅的儿子施世泽在战斗中被郑氏名将刘国轩活捉,姚启圣担心施琅爱子心切,不肯与郑氏为敌。

因此在康熙正式向群臣咨询海军将领人选的时候,姚启圣并未直接举荐施琅,而是委婉地表示,应当挑选一位有经验的战将。

过了半年之后,姚启圣又一次上书康熙,这次他直接向康熙举荐施琅,并对自己之前的“保守”,表达了悔意。

这种举动在当时是很有风险的,这也说明姚启圣对施琅能力的信任。

但朝中群臣却没有姚启圣这样的胸襟,他们最终还是推选了万正色出任水师提督,姚启圣得知后第三次向康熙推荐施琅,可是康熙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施琅塑像

直到万正色出任提督两年后,康熙的态度才发生了变化,那年施世泽意欲刺杀郑经,后事败被杀,之后不久郑经也撒手人寰。

康熙认为这是拿下台湾的好机会,便要求万正色速速进军,可万正色却说:

“刘国轩智勇不可当”。

不愿出战,这让康熙十分失望。

姚启圣看准时机第四次向康熙推荐施琅,大学士李光地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康熙也发现想要收复台湾必须启用真正的战将,便同意了姚启圣的请求,让施琅出任水师提督。

在施琅到任之后,他和姚启圣便开始规划攻台的相关事宜。

二、施琅与姚启圣的矛盾

施琅和姚启圣在制定攻台方案时,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姚启圣认为进攻台湾应在冬春二季行动,因为当时的季风乃是北风,清军可以乘着风势先攻澎湖,再拿下台湾,如果乘南风夺澎湖的话,需要休整后才能再次出发,恐怕对士气有不利影响。

再者姚启圣提出若在夏季出兵,在路途上容易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的阻挠,当初施琅在康熙四年征讨台湾的行动,就是因为台风而失利。

前车之鉴如此,再选择于夏季出兵显然是不理智的。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施琅与姚启圣

但施琅作为水战专家,他深知相比于风向,船只在海上航行的稳定性更加重要。

如果如同姚启圣所说自北向南进攻,那么船只的航行方向和水流的方向并不一致,这会让船只产生严重颠簸,影响士兵的战斗力。

因此他觉得还是在夏季乘着南风进军更加合理,姚启圣在争论中不敌施琅,最终只好同意了施琅的进攻计划。

此后施琅便开始操练水军,而姚启圣则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后勤保障工作上,两人本来相安无事。

但施琅在康熙二十一年上密奏《密陈专征疏》,说姚启圣不习水战,要康熙给予自己“专征(单独领军)”的权力。

姚启圣知道后十分生气,表示自己近年来也潜心研究水战,且并没有晕船等问题,希望康熙能够准许自己一同出战。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施琅剧照

不过康熙在权衡之后,还是批准了施琅的奏请,姚启圣接到圣旨后十分郁闷,写下了《已擅专房宠八首》。

用诗中操持家务的大老婆来指代自己,暗讽施琅是夺宠的小妾,这让姚启圣和施琅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三、相互扶持收复台湾

虽然姚启圣对于施琅的“专征权”颇有微词,但是作为福建总督的他,依然将收复台湾放在第一位。

因此他虽然内心对施琅有诸多不满,但依然尽心尽力地为施琅准备粮草和战船。

当时由于郑氏的频繁骚扰,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光是要凑够足额军饷都很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启圣想尽办法从福建省的其他资金中拆借挪用,不但为施琅提供了充足的军饷和武器装备,又预留出了一万两白银作为给出征战士的赏赐,甚至还拨出了一部分钱财,做招抚之用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刘国轩塑像

在施琅攻打澎湖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除了筹措军饷之外,还积极和刘国轩等台湾将领取得联系,说服他们弃暗投明,这对郑氏海军的战斗力造成了极大的削弱。

在战争结束后,施琅在汇报战果的时候,他也用很大的篇幅称赞了姚启圣的功绩,并没有因为两人之间的不快而有丝毫隐瞒。

姚启圣和施琅两人之所以能够精诚合作,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把收复台湾当做自己的唯一目标,在大义面前小恩怨也就不足挂怀了。

他们二人对于台湾的态度,从收复台湾后的表现上也能看得出来。

当时清廷中有部分大臣认为治理台湾浪费人力物力,不如继续让荷兰人在那里生活,清廷只要收取费用即可。

闻听此言,姚启圣和施琅分别上表说明利害,表明了台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希望康熙能够派大臣到台湾进行治理,万不可将其拱手送人。

最终康熙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台湾也没有再次落入外国人的手中。

施琅与姚启圣的恩怨情仇

▲姚启圣塑像

施琅和姚启圣虽然在政见和行事风格上多有不和,但他们一来有共同的目标不会互相坑害,二来又都是后勤和作战的行家里手。

因此康熙自然不会临阵换将,再去调整收复台湾的人选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施琅和姚启圣,为何被康熙区别对待
...台战役中,居功至伟的有两个人,那就是时任福建总督姚启圣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然而这两位收复台湾的功臣,在晚年却被康熙皇帝区别对待,一个死前惨遭弹劾,死后未能得到清廷优抚;一个死
2024-06-21 16:43:00
施琅为何能成为郑成功麾下最年轻、最知兵善战的年轻将领?
姚启圣为收复台湾,做了不少功课。其一,削减郑军实力。三藩之乱时,郑经也遥相响应,派中都督刘国轩率军攻打清军。刘国轩能海战也能陆战,因此他利用这种优势一路凯旋,直逼泉州。时任福建总
2023-08-17 06:41:00
康熙有哪两类物品从不赐人,却将其中之一赐给姚启圣
姚启圣是康熙王朝里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物,与李光地并为康熙身边最重要的两大谋臣。姚启圣学问渊博,见识远略,而又性格孤傲,令康熙帝既爱又恨。都知道施琅收复台湾,然而背后谋划,运筹帷幄
2024-06-21 17:34:00
“官越当越小”的姚启圣凭什么得善终
姚启圣,一个“官越当越小”的汉臣,“三只眼”索额图向康熙陈述姚启圣的履职记录:“顺治2年,姚启圣便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收台时,因资助粮草颇有微功,顺治6年,因抗拒朝廷的治闵方
2024-04-22 09:46:00
是谁害死了平定台湾的功臣姚启圣
...缘,奈何官缠身这哥们的当官之路又是坎坷又是搞笑。姚启圣从小就性情豪爽,慷慨大方,有游侠的气质,他那时候不想做官,只想当他的大侠。顺治初年,清军打进了江南,姚大侠被迫前往通州,
2024-06-13 11:24:00
姚启号称满清第一怪才,他究竟怪在哪?
...琅的功绩也终究是空中楼阁。这里的“少保”指的就是姚启圣,并且他的功绩可不止平台湾这一件,他的人生也相当曲折,堪称“满清第一怪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姚启圣这位怪才的传奇人生。
2023-02-16 21:43:00
康熙为何如此恨姚启圣?恨不得杀一千次?明珠一句话道破原因
姚启圣到底何许人也,康熙对其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仍无法缓解康熙心中的愤恨,康熙为何不在收复台澎之后将其杀之,原来康熙在下一盘大棋,天下人皆沦为棋子。姚启圣姚
2024-02-19 19:56:00
清代军队第一巨贪:姚启圣的荣耀与悲剧
...生——因为此人就是帮助康熙帝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姚启圣。当年,在收复台湾的行动中,有两个功劳最大的人——一个是制定战略方针、保障后勤的福建总督姚启圣,另一个则是具体实施进攻计
2023-11-13 14:49:00
周培公给康熙画了中国地图?姚启圣为何比不上施琅
...是依旧没有什么政绩,更别提画那幅中国地图了。二、姚启圣。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台湾,这都是康熙引以为豪的政绩。实际上这一政绩背后,姚启圣这个人的功劳绝对是不小的。而且他是个很有个
2024-06-13 10: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