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在学术上“进”得去,在普及上“出”得来(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本报记者 姚雪青《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第 06 版)莫砺锋在备课。受访者供图...……更多
有一年去南京大学开会,顺便去看校史的展览,知道了许多过去不甚了解的人与事。胡小石、汪辟疆、程千帆、陈瘦竹等,都是在学术史上留下重要痕迹的人。他们的学识,我懂得不多,也由此多了一点好奇心。金陵一带向来...……更多
大学生演绎“大先生”,南大新生戏剧节上演“跨越时空的对话”
5月25日至26日,南京大学第二届新生戏剧节“奋进·先声”大先生系列在南大鼓楼校区大礼堂上演。4部实景沉浸式小戏,12部大先生戏剧轮番演出,“05后”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生动演绎程开甲、吴健雄、陶行知、吴有训、顾...……更多
...引仍在冥冥之中起着决定作用。考进南大,我幸运地成为程千帆先生的弟子。程先生善于讲课,有口皆碑。2000年我编辑《程千帆先生纪念文集》,曾向程先生在武汉大学教过的学生约稿,贾文昭、周勃、晓雪、黄瑞云、吴代芳...……更多
守正创新 探寻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基因”
...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2023年工作会议”暨“赓续文脉·转化创新——中国当代金属艺术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工程学院召开,吸引来自中国金属艺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清华大学美术...……更多
南京文学新地标揭幕:在全新的钟山文学馆中遇见《极美钟山》看看
...高云为“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写生基地”揭牌,与董晓为“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与许结为“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教学科研基地”。汪东明表示,接下来将会与中国画学会、南京大学等高...……更多
江苏南京:汲古润今盛芳华 ——写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今日之中国,国风浩荡、文脉流芳,“考古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到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人们于驻足流连中,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绚烂与辉煌。将时钟回拨到早春三月。在参加...……更多
...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12月5日召开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多
“开明精神”传文心——开明文化论坛(2024·绍兴)侧记
...电(郭其钰)河水环桥、青石板巷、乌篷船穿桥过岸,千年文脉藏于水乡小巷……当开明文化论坛来到浙江绍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民进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了“双向奔赴”。不久前,由民进中央主办的开明文化论坛(2024·...……更多
“典籍中国”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在四川大学举行
...’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论坛”青年论坛。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的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负责人分别围绕特藏与研究型图书馆建设的紧密关系、古籍特藏未来的研究趋势、古籍文献的科学检测、老化机制与保...……更多
...系统记录了发生在江苏大地的沧桑巨变,展现了江苏千年文脉的多彩华章。”左健伟表示,全省地方志系统每年都要编纂约400部书,这些作品生动描绘了江苏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图谱,让人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从历史变...……更多
追随艺术大家,寻觅南京影脉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文都话影”系列活动在南艺召开
...艺委会主任马昌钰,南京军区原前线话剧团演员张耐霞,南京大学教授周凯,南京电影协会秘书长周正,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李镇,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策展人沙...……更多
古城如何保护?阮仪三:努力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而奋斗
...我国城市保护事业的第一线,被誉为“古城卫士”“都市文脉的守护者”。他主持的城市保护类规划项目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护城无数,共计340余项。在高等级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更多
...淮河泛舟书香寻访与南京城市文脉中轴线走读两条线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天为、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及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大海,分别带领孩子们走读南京城。启动活动现...……更多
...类文化活动的群学书院,其创办人之一陆远,本职身份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一名老师。“我感觉阅读和行走相辅相成,从中不但能学习知识、感受快乐,更能体会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长期行走阅读城...……更多
传承西泠文脉 致敬前辈先贤杭州日报讯 百廿西泠,双栖沪杭;实业立基,先生归来。11月9日,由西泠印社集团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承办的“先生归来——吴隐和他的时代”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启幕。西泠印社美术馆以“先生归...……更多
文化“两创” 一路生花丨探源儒家思想文脉 记录创新创造案例
...、尼山圣境、龙湾湖艺术小镇、孟苑等地,探源儒家思想文脉、记录创新创造案例,共同感受文化“两创”在济宁的生动实践。济宁曲阜尼山圣境走进尼山圣境,在仁山智水间,与圣哲对话;于观水台上,感受远古明亮而深沉的...……更多
赓续中华文脉 阅见美丽邢台 李晓愚来邢演讲
...题的大型演讲活动,帆书-非凡精读馆-人文艺术主讲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晓愚作主题演讲。演讲内容主要分两大板块:一是经典书籍的现代之用;二是以书籍作为资源。“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池道”“来相...……更多
文脉华章丨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与总书记一起守护中华文脉
人民网 以文铸魂,中华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以文弘业,文化传承怎样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去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更多
研学南京 旅途之中感悟金陵文脉
...大国重器的魅力,夜宿古生物博物馆开启奇妙之旅,走进南京大学校园化身一名少年天文学家,在固城湖畔观测一季候鸟……这些多元化的研学产品也在这个秋季亮相。有序发展 擦亮品牌随着研学旅游的火热,如何推动其有序...……更多
微视频|文脉华章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从传统到现代,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奔涌向前。 ……更多
微视频|文脉千年 物载华章
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总书记多次前往历史文化古迹、自然遗产地调研,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沿着总书记的文化足...……更多
文脉华章|千古遗韵 潮风传承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更多
文脉华章|大漆之美 流光溢彩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更多
杜骏飞:人工智能时代,何以为人?
演讲嘉宾▽杜骏飞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诗人,社会教育工作者(杜课堂、杜课书院发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研究会创会会长出版学术著作《弥漫的传...……更多
...钱山漾文化至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东升表示,这一遗址对于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进程,青铜时代的中原化进程,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方式具有重要...……更多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2.5公里,滋养出富饶的江南水乡,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江南文脉,也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11月2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的南京博物院,跨越历史的长河,感受千年文明的坚韧与辉煌。南京...……更多
“我们又见面了。”“很高兴见到总书记!”“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这是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一段对话。在当天举行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更多
文脉华章丨品味端午 与时偕行
又是一年端午,千家万户粽子飘香,大江大河龙舟竞渡。端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符号,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民族...……更多
江城共生的金陵故事:当奔涌长江邂逅梦里水乡
... 杨颜慈依江而生,伴江而兴,拥江而美。绵延千年江南文脉的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历史古都、文化重镇。千百年来,江水与文脉在这里交融,渗透进城市的发展脉搏。绿色已成为南京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泱波 摄大江与大城如...……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但性格豪迈,血气方刚。朱元璋问廖永忠:“你跟着哥哥投奔我,是想要富贵吗?”廖永忠回答:“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
2024-06-25 11:55:00
朱元璋渡江之后,全力攻打集庆(南京),随后靠着巢湖众将攻下镇江、常州、池州等地。在这些战役中,廖永忠都立下大功。好景不长
2024-06-25 11:55:00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灭掉了陈友谅,从此傲视群雄。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而廖永忠又是朱元璋麾下最著名的水军将领
2024-06-25 11:56:00
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但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得天花去世了,慈禧又重新掌权,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历来说不清楚,有人甚至为人是慈禧太后下的手
2024-06-25 12:06:00
举报信一路无阻递上了武则天的案台,女皇看完后便唤亲信带来来俊臣亲自接见。来俊臣被押送上前,武则天也不禁感叹他的俊秀面孔
2024-06-25 12:00:00
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府中有一位知名的能歌善舞的小婢被来俊臣看上,为了能够将此女子占为己有,他让同党一起诬告大将军意欲率众谋反
2024-06-25 12:01:00
薛涛生于是中唐时期,其父亲薛郧学识颇深,薛涛受父亲影响,八岁时就吟诗作赋,通晓音律,生性聪颖,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其父亲在院内说了一句
2024-06-25 12:07:00
三年后(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围困在平江(苏州),朱元璋觉得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024-06-25 11:57:00
公元1367年,由于张士诚死守平江,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派廖永忠从淮东率领水军协助徐达,朱元璋最终诛灭张士诚,也有廖永忠之功
2024-06-25 11:57:00
正因为是一名女性坐上了从来只有男性才能拥有的龙位,妄称天子,所以在她得位初期,天下人心惶惶,朝中一片唱衰。为了让异己噤声
2024-06-25 11:59:00
几乎参与了朱元璋所有的大型战斗。朱元璋渡江时,廖永忠雪中送炭;朱元璋灭陈友谅时,廖永忠舍生忘死;朱元璋攻张士诚时,廖永忠锦上添花
2024-06-25 11:59:00
慈禧太后是清朝著名人物,她是咸丰皇帝的嫔妃,因为咸丰皇帝身体不行,而当时的清朝又有外地来袭,又有太平天国运动,真是内忧外患
2024-06-25 12:05:00
李冶生于中唐时期,浙江吴兴人,从小善读诗书,生性聪慧,六七岁时就能吟诗作词,出口成章,少年时曾作诗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2024-06-25 12:08:00
具有强烈变革维新的光绪会让大清迎来曙光吗?慈禧死后,光绪肯定会重新掌权,他虽然痛恨慈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慈禧终究是大清皇太后
2024-06-25 12:10:00
但上天眷顾,同治皇帝英年早逝,又无子嗣,掌权的慈禧为能垂帘听政,继续掌控朝政,便让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过继于咸丰帝,登基为帝
2024-06-25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