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匈奴:古代中原的威胁与变迁
...期,匈奴被秦国大将军蒙恬赶出了河套地区,他们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北部,后来在秦朝末年时期,秦朝国力衰弱,匈奴强大了起来,他们就开始屡屡进犯中原地区,对中原地区的政权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匈奴为什么总是屡次进...……更多
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夏复苏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数量众多的汉族人死于非命。据统计,到了东晋之初,汉人只剩下了800万左右,属于历史最低。同时,汉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摧残,许多重要的古今典籍或遗失、或销毁。五胡乱华的末期,在极为复杂的形势之中,隋文帝首先...……更多
汉朝的民族观念与婚姻选择:为何汉人男子很少娶匈奴女子
在汉朝统治时期,外来的少数民族一直都对中原的资源虎视眈眈,甚至还通过多方渠道来挑起战争,企图占领中原。不过最终这一切都在汉朝皇室的努力之下被抑制了,中原地区就这样暂时恢复了安定。在当时曾经雄踞一方的...……更多
一代开国明君,却因晚年的一个决定成了千古罪人
古代中原,群雄逐鹿豪杰并起,但凡最终能问鼎中原成就帝业的皆是一代雄主,文治武功远超寻常帝王,秦始皇,汉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无不是雄才大略的明君圣主,但这群开国猛男里也有一个例外。他也曾成就帝业开创...……更多
安史之乱爆发是因为什么呢
...以州名羁縻之,无所役属。安禄山之乱,一切驱之为寇,遂扰中原。营州少年满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嘉山之战史思明有一万曳落河骑兵思明军既壮,共五万馀人;其中精骑万人,悉是同罗、曳...……更多
... 不过,安禄山长期驻守范阳,哥舒翰一直在河西、陇右效力,二者之间并无交集,哪来的矛盾呢?这跟一个“第三者”有关,此人叫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安禄山其实本姓康,是昭武九姓康国后裔。安禄山的母亲是个突厥...……更多
聊聊马镫的前生今世
...千乘之国”就是这个意思。骑兵应该很早就出现了,自从中原政权和北方狄戎等游牧民族打交道开始,骑兵对汉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但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的差异,骑兵对于中原各国来说,完全是补充兵种,不能在战争中起到重...……更多
周朝灭亡的谶语,是什么呢
...大预言家,早已洞穿周王朝衰落的本质,参悟透胡人入主中原的心机!西周幽王朝,果然被胡人推翻了,预言式的谶语,果然应验了!谶语应验了几千年,然而,对于谶语的解读,尽皆坠入神话的黑洞,何曾有人,参透文字游戏...……更多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来的北方再度恢复生机,不过因淝水战败,本已经和平的中原,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叛将姚苌杀死。背景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朝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更多
...权的建立、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这位为党项人效力的汉人谋士到底是谁呢?一、起兵反宋980年,定难军节度留后李继筠病死,他的弟弟李继捧继任。然而,李继捧却无法控制住形势,“诸父昆弟多相怨怼”。在这种情...……更多
东晋十六次北伐全回顾,哪次效果最佳
...迫南渡。虽然只占据南方半壁江山,但南朝依旧不忘恢复中原之志,共进行了十六次北伐,可惜没有取得多大战果,最后还是托生于北朝的隋朝统一天下。那么这十六次北伐哪次效果最好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东晋——祖逖北...……更多
刘秉忠:元朝的开国谋士与文化桥梁
...不少为忽必烈出谋划策,不然的话忽必烈怎么容易就到了中原。不过此时的忽必烈只是被派去管理漠南汉人地区,他知道他自己必须先以这一帮汉人来练手。聪明的忽必烈知道经济制度对于治理汉人的重要性,所以他组织了金莲...……更多
贾南风:站在权力之巅10年,经历让人瞠目结舌
...,河西这块地界便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 三国时期,中原政权忙于内战,为了争夺华夏大地最高统治权,曹魏政权延续了东汉的少民内迁政策,如此一来,匈奴、羌、氐、羯、鲜卑、乌桓、突厥等胡人不断内迁,导致河西、...……更多
李渊劝李世民除掉谁,天下才会是他的
...烂了,在内忧外患之下,各地州郡各自称王,互相攻杀,中原人口百不存一。跟小说“隋唐演义”中表述的不一样,在当时的天下,李唐并没有占据很大的优势,无论是西域胡人后代王世充,还是连续干翻隋将薛世雄、漫天王王...……更多
东晋十六国:鲜卑慕容氏的崛起与辉煌
...的鲜卑慕容氏实属难得。进击的前燕鲜卑慕容氏主动吸收中原文化鲜卑源于早前和匈奴对抗的东胡,东胡被匈奴灭掉后,其中一部分就发展成了鲜卑,后来匈奴被汉朝打得越来越惨,曾经在蒙古草原上不可一世的北匈奴不得不通...……更多
...。今日的河北道河朔地区,知道地理的中国人都知道,和中原大地是连成一片的,没有水系和水网阻隔。推荐阅读:彭城之战项羽三万人击退刘邦,垓下之战项羽占据优势为何败了?可是在唐朝宋朝时候并不是这样,就在今日国...……更多
从底层到皇位:揭秘四位‘武’字谥号皇帝的传奇人生
...平定桓玄之乱中再度立功,从此崛起。当年东晋多次收复中原,但也只有刘裕灭了十六国中的两国。可是此人志在南归代晋,当皇帝。所以,取得长安后,并没有稳定下来,而是匆忙返回建邺,结果让赫连勃勃乘虚而入。而刘裕...……更多
苻坚:东晋十六国时代的璀璨星辰与悲情帝王
...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边疆民族,曾经大举入侵中原。这件事,后来在史书上叫做‘五胡乱华’。但是在所谓的五胡当中,氐族其实是一个很特殊的族群。其他几个民族,比如鲜卑和匈奴,都是游牧民族。但是氐族不一...……更多
皇太极的多元一体化政策:满汉蒙三族和谐共处的典范
...新设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军八旗,使各族军人共同为清政权效力。这些举措不仅让皇太极赢得了满、蒙、汉三族的支持,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原人对清政权反抗的激烈程度。皇太极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智慧和胆识,使他在古代...……更多
赵武灵王:从弱势即位到改革强国的传奇之路
...有很多功绩。其中最为后世所称道的,就是胡服骑射了。中原士兵从力量和体型上,都比胡人差了一截。胡人依水草而居,崇尚游牧生活,天生就擅长作战。他们的骑兵让许多中原士兵闻风丧胆。而赵雍胡服骑射,直接学习借鉴...……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打败,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建立。在满人入主中原的两年时间内就颁发过“剃发易服令”,并在当时引起了汉人的抵抗,造成的后果与“圈地”和“逃人法”相比较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清朝初期多尔衮就发布“剃发...……更多
林丹汗:元朝灭亡后的蒙古霸主
...也在时代浪潮中崩盘。1、林丹汗的尴尬地位胡人君主和汉人君主有个本质上的不同:那就是政权的结构是截然不同的。汉人君主因为统治农耕区域,所以汉人君主的号令可以通过朝廷指令给各级官府来落实统治,而胡人君主掌...……更多
蒙、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待汉族却是一个压制一个联合
...观我国历史全图,元清两朝是仅有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元朝统治者乃蒙古孛儿只斤氏,清朝乃满族爱新觉罗氏。在针对对汉族的政策制定上,两朝面临着共性问题,即统治地位合法性的问题,许多人...……更多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权统治;但从根本上来说,“鞑靼”本意是胡虏,是古代中原的统治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嘲讽用语。由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等都是国家的成员,民国时期“驱逐鞑靼”的口号很快被废除,取而...……更多
清承明制的背后原因
...子等比较宽松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显体会到入主中原的阻力大大减小。尤其是清军进入北京后,汉族士绅对满洲统治者给予支持和拥护。总之,南下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要想长久的统治中原及南方广大的地区,就必须...……更多
攻略西北: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军事才能展现
...乎断绝。后来虽然经过元朝的统一,河西走廊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手中,但是物是人非,此时的中原皇帝却换成了蒙古人。直到明朝驱逐蒙古之后,河西地区才算是真正回到了汉人手中。这段历史中,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位开国大...……更多
乱世枭雄徐龛:反复无常,投降成家常便饭
...年,西晋就乱了,先是八王之乱,自家人杀来杀去,接着中原虚弱、异族暴起,酿成五胡乱华的惨剧,西晋灭亡,整个天下都乱成一锅粥。凡是乱世,必出反复之人,有些人迫于形势投个降没什么,但有些人完全把投降当饭吃,...……更多
他是北宋宰相四朝元老,一生清廉,千年后墓葬却无人问津
...期间,寇准官进贡丞相。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军大举进攻中原。寇淳强烈反对王钦若南下的想法,宣布抵抗,并说服宋真宗赵恒前往澶州督战。 这场战役是一场促进和平的战争。追杀辽军首领萧大麟后,宋朝与辽朝萧太后做了...……更多
靖康之耻后,南宋的复仇金国有多狠
...127年冬,靖康之变,北宋覆灭。这一耻辱性的失败预示着中原数百年繁荣局面即将落幕,北方蛮族金国步步紧逼,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当金国铁骑突破燕京城池的那一刻,正值北宋徽宗赵佶懒政昏庸、靡费无度的末年...……更多
清军入关与剃发令引发的血腥屠杀
...少有人把头发剃成清朝那种样子,除了塞外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的发型往往都是束发。而塞外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之所以喜欢剃发,其实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因为他们需要经常地骑马打猎,如果和中原人一样留着长发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