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中蜀国最弱,政权却最稳定是为何?
原来的三国之中,蜀国最弱,但政权最稳固。刘禅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称其为曹魏、孙吴、蜀汉,或称北魏、东吴、西蜀。这三个国家中,论综合国力,当然是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西蜀最弱。曹魏人口440万多,东吴...……更多
三国末代君主亡国后,获得的爵位与封号充满政治色彩
...住天下悠悠众口。晋武帝司马炎至于三国中的蜀汉和东吴政权地位的不同,两国投降时君主待遇自然也有所差别。曹魏政权其正统地位是源自大汉汉献帝禅让,而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在三国中虽然实力最弱、曹魏蜀汉两国彼此视...……更多
东吴政权的最后一缕曙光是谁
...其他兄弟一样,做一个普通的王爷度过一生,但接下来的政权动荡,直接将这位青年王子推向了前台。长子孙登去世后,老来丧子的孙权在巨大的悲痛中变得愈发昏聩而多疑。在二宫之争中,孙权挥起屠刀,逼死重臣陆逊,废黜...……更多
东吴陆逊:世家大族之光,三国争霸中的关键人物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存在感不大,几乎要被人遗忘在角落中,很少作为主角出现。可是作为蜀国和魏国的对手,东吴一定有一些特殊之处,否则无法在强敌环绕之下生存下来,甚至还能从蜀国身上咬下一块肉。东吴赖以生存的...……更多
罗宪苦战2年后,为何却投降了魏国
...当时都已经决定要打开城门,像魏国投降了。这时候三个政权当中,蜀汉这个政权已经无法死灰复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已经成为板上鱼肉的印象。可是这时候东吴却想着:是否能够派兵到蜀汉这个地方来分得一杯羹,哪怕就是...……更多
刘禅如果死守成都是否能挽回败局
...人才。经过北伐汉中,刘备最终在西川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自称汉中王,以“复兴汉室”为号召,建国蜀汉。但刘备晚年时,其心血结晶的蜀汉国力尚属弱小。公元263年,刘备之子刘禅继位后,政事日益懒散,沉湎酒色,朝...……更多
...汉(西汉、东汉的延续),国号为汉。而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多被称为蜀。以其地称其国,其实是对刘备政权的蔑称,但后人逐渐习惯了这个称呼,而又为了承认刘备建立的汉室政权,所以称其为蜀汉。东...……更多
...下面我就罗列一些与之相关的证据。第一,张士诚建立的政权史称东吴,这就直接契合《三国》里的东吴啊!而老朱建立的政权史称西吴,西吴对比西蜀总比东吴对比西蜀要更合理点吧!西吴政权和东吴政权第二,赤壁之战里一...……更多
揭秘三国:他们三人的死,直接导致魏蜀吴衰败
...去世,不仅导致了蜀汉的衰落,也让这个曾经雄踞一方的政权再也无法挑战曹魏和东吴的统治。关羽的故事,无疑是三国时期最为传奇的一个。周瑜:东吴的\"两分天下\"梦想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岁。这位万...……更多
历史还有另一个“三国”时期,你知道吗
...三国极为相似。咱们不妨来做一个类比,先看汉末的曹魏政权。曹魏占据北方,拥有华夏政治中心,并且兵多将广、实力最强。而两宋时期,辽、金、蒙古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统称北方政权。北方势力不断蚕食赵宋政权,从靖康...……更多
三国时期,史家只称曹魏和孙吴,为何不称“刘蜀”?
...帝,享国祚约43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西南方的一个政权。220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表面接受禅让,实则逼迫献帝退位)而称帝,改国号为“魏”,东汉正式灭亡。221年,汉中王刘备于成都以汉朝宗室身份称帝,...……更多
三国实力最强的魏国,为何是第一个灭亡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曹魏自己建立的方式,也是夺取了东汉的政权,给后来者做出来一个不好的榜样。其他两个国家,都是自己创业建立的,有所不同。在曹操时期,虽然他一直没有称帝,但是此时的东汉可以说早已名存实亡。这时...……更多
东吴怎么能防住强大的魏国呢
...后世皆知襄樊的重要性,“欲灭南宋,先取襄阳”。南方政权需控制襄樊,才能确保长江中游的安全。然而,无论襄樊还是淮南,皆不在孙吴控制区。比起后世的南方政权来,孙吴几乎是靠着长江“裸奔”。4、经济条件差距悬...……更多
魏国国力强大,为何不敢贸然进攻蜀国
...忠心耿耿而且侠肝义胆的好兄弟,这两个好兄弟为蜀汉的政权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到连曹操和孙权都羡慕的地步。除此之外,刘备的手下还有常胜将军赵云和大将马超,赵云多次拯救刘备于危难之中,是三国...……更多
赵云常年当配角,最后一仗被诸葛亮当成炮灰
...。到底赵云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今天就聊聊赵云在蜀汉政权里的地位。老版三国里的赵云赵云的早期跟随公孙瓒,职业生涯亮点不多,至少史书上不写。刘备收留赵云以后,一直也没把他当一个正经的将领来用。赵云这段时间...……更多
他是三国最“阴险”的人,却被司马懿处决了
...包括诸葛亮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蜀国想要正面消灭曹魏政权是非常困难的。蜀国能调动的兵力很有限,而魏国的兵力强大。但两国各有弱点,魏国需要全力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与东吴决裂的蜀汉不得不提防他们的突然袭...……更多
《三国演义》3:诸葛亮为何一次次北伐?“后三国时代”奠基之战
...中继续维持联吴抗魏策略,保持三国的相对均势,让蜀汉政权能够在相对均势中,慢慢打破均势,实现发展壮大,说不定真的有机会统一全国,“恢复汉室”呢?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要是你,你会怎么做呢?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更多
蜀汉政权究竟是怎么衰败灭亡的
...,自己单干。那么,统一三国的是不是就是诸葛亮建立的政权,而不是司马懿建立的政权呢?要判断诸葛亮能不能获得成功,首先咱们要搞清楚,蜀汉政权究竟是怎么衰败灭亡的?蜀国的衰败灭亡,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更多
从三国至明清,交趾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的管理体系,其权力机构大多由本地贵族把控。大汉中央政权衰弱的时候,这些贵族也不会听从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的命令,很有可能拥兵自重了起来。交州的宗族势力根深蒂固的话,孙权如果想要插手就相当于给自己再次找个...……更多
刘备作为大汉倒数第二位皇帝,为何不被承认?
...来看,魏国才是正统王朝,蜀国和吴国不过是割据一方的政权罢了,就连陈寿作《三国志》,也是尊“魏”为正统。蜀汉政权公元221年,为了宣示自己政权的合法地位,刘备在成都登坛称帝,依然沿用国号“汉”,表示自己才是...……更多
如果诸葛亮死在落凤坡,庞统辅佐蜀汉结局会如何?
...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具备很多条件。仔细分析刘备的蜀汉政权是否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曹操迁都许都后,胁迫皇帝,使诸侯早已占据了王道。然后东吴得到了传国玉玺。而刘备也只是名义上的皇叔。他的先祖中山景王,已发生...……更多
...力和生机,同时在三国的序列当中,不得不说的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后来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和刘备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成也刘备,败也刘备。之所以这么说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当年刘备在创建蜀汉的时候,拥有着强大...……更多
刘禅为什么被封为安乐公
...公、侯、伯、子、南。不过,略有不同。如汉末三国曹魏政权,除王外,还有公、侯、伯、子南、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封王基本上是皇氏独有的,在皇帝之下,与皇帝同姓,但也有不同的姓氏。一般说来,王朝两端,...……更多
看看三国是怎样归晋的
...蜀汉一共历经二帝,共43年。也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当时魏国大权被司马氏掌握,所以灭蜀汉也是司马家族指导下进行的。不过名义上,蜀汉还是被曹魏灭亡的。其次看一下曹魏,这是第二个灭亡的国家。曹叡去世后...……更多
后世在对于三国时期的尊刘还是尊曹的问题上有何不一样
...在于“传承”。东吴则是“天命”。后世王朝中,大一统政权会尊曹魏为正统,偏安政权会尊蜀汉为正统。其中正史《三国志》体现的是尊曹思想,毕竟西晋继承是曹魏的法统。而《三国演义》是彻底的尊刘贬曹,把曹魏塑造成...……更多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还是君主的能力,还是士兵的素质,都不出众。连蜀汉政权都灭不掉,更何况统一强大的北方政权。 ……更多
...存在。每个人都清楚,包括诸葛亮,蜀国想要正面消灭曹魏政权非常困难,蜀国能调动的兵力非常有限,而魏国兵强马壮,不过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软肋,魏国需要分出精力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与东吴撕破脸的蜀汉还要防备着他...……更多
诸葛瑾:三国时期吴国重臣的崛起与影响
诸葛瑾,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政权著名智多星诸葛亮的兄长。与弟弟选择不同的是,他颇为仰慕孙权的才华,因此决定为孙权政权效力,与诸葛亮走上了一条相互对立的道路。他为人豁达大度,心胸宽广,凭借着一生的才...……更多
刘备自诩为中山靖王之后,他的西蜀政权是汉朝的延续吗?
自从汉朝被董卓把控的时候,这个延续了几百年的王朝基本算是名存实亡了。公元220年汉朝被灭,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三分天下时期。很多人对于三国时期的第一印象就是曹操、刘备和孙权的表演时间,然后再加上诸葛亮、...……更多
揭秘三国时期的第四国:燕国昙花一现的启示
...个更恐怖的对手时,立刻毫无招架之力了,此人就是西晋政权的奠基者——司马懿,诸葛亮都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了,却也被司马懿拖死在五丈原,何况公孙渊呢?因此,公孙渊输在司马懿手上并不丢人。仅仅凭借击败田豫与毋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