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此人在水浒传中臭名昭著,其实文武双全,曾是苏轼书童
...苏轼的书童。我们都知道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如果高俅人品太差的话,那苏轼是不可能将他放在身边,做自己的书童了。后来因为他蹴鞠踢得好,在偶然的机会下被宋徽宗看到,而受到提拔。也因为他非常善于察言观色,阿谀...……更多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大清当时的人事安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万不可轻信康有为。这段话记载在胡思敬的《戊戌履霜录》中,“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二是当时《申报》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恭亲王临终前,光绪...……更多
光绪真的是个窝囊皇帝吗?他也是被历史埋没的人才
...很无助的,此时他想起了那群公车上书的人,现在,他对康有为有了很大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康有为他们变法的决心和信心。康有伟的才华和知识使光绪皇帝大开眼界。康有为也很喜欢跟光绪帝交谈。光绪二十三年,巨野教案...……更多
光绪皇帝是如何将戊戌变法变成了最滑稽的扯淡
...后的顽固保守和武力镇压,还与光绪本人的错误判断和对康有为的过分信任有关。光绪错信康有为的背景和原因在理解光绪错信康有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在19世纪末,清朝面临着巨大的政治、经济...……更多
历史的尽头是小说
...事考》等一系列著作里,这本“戊戌第五书”《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旨在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从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中式的学术思想到部分西式的政治思想,再到...……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一”。真正的“意造”,除了必须的书法功底之外,还得人品和文章加持。苏轼四十三岁为吴越国钱氏宗祠表忠观写字、立碑,时在神宗元丰元年(1078)八月,时任徐州知州。但这事原非他的创意。熙宁十年(1077),曾任参知...……更多
探访西泠印社:品读方寸之间的艺术魅力
...长一职。李叔同、丰子恺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康有为等为赞助会员,可谓是精英云集。每一代人都带着对篆刻朴实真挚的热爱,使西泠印社历经风雨飘摇而不倒,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成为目前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更多
...能成为状元郎!其实老乐看到此事时,除了佩服欧阳修的人品之外,不免又觉得老先生迂腐了些,难道他不了解什么叫“举贤不避亲”吗? ……更多
康有为流亡期间为何还能游历42个国家
...陌生。是中学生历史书上必学的一个课题。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还有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思想,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制度的变法运动。然而在中学的历史书上,老师绝不会告诉你领导了这...……更多
...、绑扎钢筋、砌砖抹灰、二次结构砌体……日前,在四川名人馆的建设现场,木板切割声、钢筋碰撞声、铁锤敲击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干劲十足,全力以赴冲刺建设节点。“项目共分为四个板块,目前,正处于主体施工阶段,预...……更多
...沉沦赎晏婴。自哂子龙都是胆,深衣博带一儒生。1924年康有为有贺陈重庆八十寿联曰:乔木见孤忠,天予大耋;种瓜得高节,月在扬州。对陈重庆的一生大节,可谓中肯的评。此联墨迹今藏于扬州博物馆,瘦西湖碑廊有勒石可...……更多
历史上这三个人是时代的英雄,但是人品却差到极致
...事,认为是时代的英雄,其实他们真正的面目却是恶人,人品实在是没法说,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这种双面人古人。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凿壁借光”主人公匡衡,他的学习的经历常常被老师用来提醒我们要努力学习,这个成语...……更多
光绪为何一辈子都没争赢慈禧
...甲午战争之后基本上也放权给了光绪皇帝,但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等人弄的戊戌变法到底有多离谱呢?他们竟然聘请了日本前任首相伊藤博文来指导当时中国改革,难道光绪不知道甲午战争时候的伊藤博文是叫嚣灭亡中国,索要割...……更多
徐州云龙山:诗意与风景相融历史文化名山的云霭烟霞
...崖石刻等著名历史古迹。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尤以名人文化著称。宋代大文豪苏轼散文《放鹤亭记》成为传世佳作。明、清、民国,历代文臣武将多有题诗刻碑。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清代乾隆皇帝、...……更多
古代女性缠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三寸金莲和脚怎么扯上关系的?
...连比较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开始学会了缠足。 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上海广东成立“天足会”,倡导解放脚丫,民间才开始有人不缠足,直到1902年,清朝才正式劝诫缠足。清朝灭亡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但一...……更多
唐朝历史——柳公权
...,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康有为:诚悬则欧之变格者。 轶事典故写诗助人唐武宗曾长时间对一名宫中女官生气,后来把她召来,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这次科考可以说真的是神仙打架,我们熟悉的宋朝很多名人都参加了这次考试。比如苏轼、曾巩等,虽然高中了,但连前三都没有进入。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名是,状元是章衡,榜样为窦卞,探花为罗凯。这三个人成绩虽然是...……更多
康有为一生娶有5个小妾,都还有一共同点,暴露了人性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肯定都认识他。康有为一生中做过的最有影响的事情就是参加了戊戌变法。晚清,中国内忧外患,很多先进人士积极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康有为就是这批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和梁启超帮...……更多
此人在真实历史上并非十恶不赦的奸臣,反而是一朝忠臣
...么会没有列传呢,是不是侧面说明他在历史上并不算一个名人,更不是大奸臣。并且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含糊不清,没有明确说明他的劣迹。可能正是这种人物,才让施耐庵有更多的发挥余地,黑化成一个人人唾弃的奸臣形象。历...……更多
梁启超戊戌后为何被冠以“善变者”
...朝已经岌岌可危,社会动荡,国家前途未卜。赵立波在与康有为的相遇中,如同火花遇到了汽油,燃起了激情,成为当时愤青爱国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于1889年亲自教导赵立波,这位\"南海圣人\"给他编织了一个美好的帝国梦。然...……更多
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圣人”,你知道几个?
...,儒学创始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时期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的言行思想整理编成儒...……更多
聊康有为晚年的“吃嫩草”的生活
在我们的历史书中,一提起康有为,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改良主义啥的,这些被人们吹成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康圣人”俊贤弟子遍天下,咱们今天不说这些,虽然他的《新学伪经考》什么的存在...……更多
盘点古代四大才子,个个才华横溢,第一堪称千古奇才
中华数千年的悠悠历史,有才华的名人层出不穷,即便直至今天,很多人依然被称为传奇。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不少才子,才子是那个时代能够尽情将泼墨与舞文集一身的佼佼者。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四大才子都有哪...……更多
平视是最好的姿态
...的趾高气扬,如此畏强凌弱,决定了他的底线不会很高,人品不会很好。行走于尘世,有人比自己强,有人比自己弱,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仰视和俯视有时都难免辱及自身,人活到极致,真正的是平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遇...……更多
康有为参与复辟后,为何没有在政治上有半点作为
...霸28年之久的北洋大臣之位。给自己定了位,张勋又封了康有为当弼德院副院长。弼德院是1911年清朝设立皇族内阁时,顺便在北京设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作用与内阁相当,权力相当大,堪比宰相,一般人当不上它的院长。它...……更多
历史名人羞耻的一面,让你瞠目结舌
...潇洒,风流倜傥。但是你知道吗,潘安虽然长得帅气,在人品上却很差,潘安为人轻浮,对权贵阿谀奉承,后来还参加了叛乱,最终被叛军杀死。还有抗倭名将戚继光,一生戎马疆场,抵抗倭寇,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更多
为了小娇妻的生计,康有为临终前做了什么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官僚家...……更多
...小屏,不仅可以让你化身“古人”,还可以与屏中的文化名人来一段跨越古今的对话。被大屏吸引前来体验的刘女士就选择了和李清照对话,她说,“感觉很神奇、很新颖,不但可以真人入画,还可以捏脸。”“这幅数字长卷,...……更多
戊戌六君子被处死为什么百姓会纷纷叫好
...行的,还要改变百姓们的思想,于是戊戌变法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举人实行公车上书,当时光绪皇帝根本没啥实权,但还是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可惜维新革命仅仅只维持了百日就宣告结束,慈禧的镇压比想象中的还要严厉...……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兄弟组合,相处融洽齐心协力
....双胞胎兄弟——班超、班固 他们是历史上少有的双胞胎名人兄弟。哥哥班固文笔了得,是《汉书》的编写者。弟弟班超,就那个投笔从戎的那位,好好的文字工作不搞,去西域搞军事工作去了。一直搞到七十多岁,在四大才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访古村·觅乡愁②|安顺本寨屯堡:藏在岁月里的大明遗风
开栏语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隐藏着诸多宛如瑰宝般的古村落。它们历经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2024-05-29 21:37:00
在古代,太史是什么官职?为什么可以世袭?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对历史非常重视。相传在夏朝,就已经有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对抗日趋激烈
2024-05-29 22:13:00
一个普通人记忆里的百年变迁 ∣ 自传体小说《难忘的记忆》出版
20世纪40年代,姜中毅出生在大方县一个美丽的民族山村。在迄今八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从崇山峻岭的山村,走向北京,又回归贵阳
2024-05-29 22:3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徐 平 5月29日,天台县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井水思维”和“洪水思维”
2024-05-30 00:29: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浙江省第二届群星扇面书法展暨纪念陶宗仪专题展览在路桥开展一方扇面,一段先贤往事台传媒记者吴世渊 5月28日
2024-05-30 00:31: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南丹讯 “在百度App输入‘南丹汽车总站’,能准确显示新搬迁汽车总站信息,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近日
2024-05-30 00:53: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本近期,我于《上海日报》看到一篇有趣的短文《马二先生憔悴白门》。此文刊于1942年5月1日,作者署名“老子”
2024-05-30 01:09:00
梁实秋在雅舍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殷艳妮《&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30日 &nbsp第&
2024-05-30 01:37:00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琳雅)近日,一则寻找烈士家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明伍,这位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2024-05-30 02:08:00
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古韵甘肃】林则徐两过甘肃留诗书林则徐留存墨宝 武威市博物馆藏林则徐画像张克复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福建侯官(今闽侯)人
2024-05-30 04:18:00
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
2024-05-29 06:23:00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
2024-05-29 06:13:00
“徐茂公”其实是来自于《隋唐演义》这部小说当中的名字,指的便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功勋之臣“徐世勣”,他的字为“懋功”,由于他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5-29 06:32:00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商前几的人物,有人说如果诸葛亮多活几年,那统一三国的就是蜀国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024-05-29 06:43:00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用同根生的豆和豆萁来比喻同父异母的兄弟
2024-05-29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