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末忠魂:五位将领的悲壮抗争与不屈精神
一、关宁铁骑——袁崇焕作为明末的一员大将,袁崇焕广为人知的功绩便是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明末后期,宦官魏忠贤独揽政权,袁崇焕因受其弹劾而辞官。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魏忠贤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思宗在朝中大臣...……更多
袁崇焕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通敌叛国的奸贼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身受凌迟剧痛,昏厥惊悸之隙,是否也曾走马灯似的追忆往昔功过?袁崇焕是崇祯帝的大明定海神针,还是后世被戏称为“满清第一巴鲁图”?半生恣...……更多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的悲壮人生与自我毁灭之路
...,虽然整个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但仍然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将领,他们浴血奋战,誓死保卫着大明江山的每一寸土地。其中一位,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袁崇焕。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然而他最后却是以通敌之罪被处死的。...……更多
二品官袁崇焕为何要假传圣旨斩杀手持尚方宝剑的一品官
...,这样一位为国尽忠的盖世名将惨遭诬陷,被不明真相的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足足割了3000多刀!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围观的百姓居然都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的“证据”是真的,往袁崇焕身上扔臭菜叶子等污物,在行刑过程...……更多
袁崇焕与崇祯帝的“五年之约”还没到,为何就被抄家处决
...龙太过于急切。袁崇焕骨子里毕竟是个文人,见不得辽东将领普遍贪军饷、喝兵血的现状,特别是毛文龙身为守边大将不仅为人骄横,谎报军饷,还私自征收地方税,但他没看到毛文龙打仗的确有一手,使得边关多年保持和平,...……更多
明末的大臣面临的敌人有几个
崇祯,一个志向远大的君王,而最后却落得煤山自缢的结局。这确实是令人很多喜欢明朝的粉丝感到惋惜。因为崇祯接手的明朝可以说是所有亡国的皇帝中最好的一把好牌。然而却17年终结在崇祯手里。当然,崇祯自己是不承认...……更多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风口浪尖的地步,因为一旦金兵入关,身为驻守于辽东的将领必然受到皇帝的惩罚(况且朝中早已有人对袁崇焕表示不满,怀疑他与后金暗中勾结),从而可以借崇祯皇帝手中的“刀”间接的除掉袁崇焕,使得宁远一带的防御系统...……更多
毛文龙之死:一场导致明朝覆灭的血案
...假传圣旨害死,真的没有冤枉?毛文龙,一名为国尽忠的将领,却在事业巅峰之时遭同僚袁崇焕设计害死。此事在当时可谓轰动朝野,后世亦称之为“千古奇冤”。然而,我们又何尝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这场“千古奇冤”,其...……更多
袁崇焕:五年平辽东的豪言与悲惨结局
...“大明最后的保障”。可惜的是,这位“战神”却最终被崇祯诛杀;由此很多人都认为“袁崇焕”的死是加速大明灭亡的根本原因,更多的则认为“袁崇焕”死的太冤。的确,“袁崇焕”是英雄、军事家、政治家,尤其是炮轰努...……更多
姜曰广:明朝的忠烈与抗清英雄
...南下,进攻南京,马士英仓皇逃跑,奸计才未得逞。清军将领金声桓和王得仁在南昌反正后,听闻姜曰广德高望重,派人请他来南昌坐镇,以安抚人心和招徕各地抗清力量。永历皇帝封姜曰广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更多
为何说袁崇焕死得虽然冤,却也是咎由自取
...焕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救世主。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将领,一个刚登基需要靠山的新君主,两人一拍即合。于是袁崇焕接手指挥后,崇祯帝对他支持有加,都给他想要的东西。但是,袁崇焕的第一个指挥就露出了马脚——他完全不...……更多
努尔哈赤的汉人养子,诈死投奔明朝为何被友军坑死了
...就这样被后金军追上了。刘兴祚不知道的是,侧翼的明军将领遭遇后金军后直接投降了,他现在已经孤立无援。他没有披甲行军,只能仓促迎战,打了好几个小时。最后刘兴祚身中数箭,被济尔哈朗斩杀。刘兴祚的尸体被抬到后...……更多
崇祯皇帝与魏忠贤的博弈
...关系网几乎遍布明朝疆域的各个角落,从前朝大臣到边关将领,所有人都对他唯命是从,丝毫不敢违抗命令。只不过魏忠贤的好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随着朱由校后来意外落水,受到惊吓,没有多久就不治而亡,他荣华富贵的人...……更多
袁崇焕辽东之败的背后原因
...最大功绩。然而,袁崇焕却将毛文龙这位取得卓越战绩的将领杀掉。原因是袁崇焕认为毛文龙在岛上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不听命于他。事实上,毛文龙并没有私怨或叛变的迹象。袁崇焕却因为毛文龙不够顺从,毫不犹豫地将其杀...……更多
魏忠贤掌权时期,为何明朝能打压后金?
...,为打击女真调用了重兵,任用了袁崇焕、孙承宗等著名将领。把后金困在了锦州以北,袁崇焕运用主动进攻策略和持久战的方式也让后金即将消耗殆尽。正因为如此皇太极征战一生,都没能攻进山海关。魏忠贤在掌握实权时,...……更多
魏忠贤:太监身份之谜与明朝灭亡的推手
...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此外东林党人还杀害了明朝末年著名将领孙承宗和袁崇焕使得明朝的军事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虽然历史上对魏忠贤的评价多为负面,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并非一无是处。魏忠贤在政治上确实有一定的才能,...……更多
崇祯杀掉袁崇焕,岂不是放任后金壮大并进一步威胁明朝
...给元朝余孽打出心理阴影。可那又如何?不听话的将领,早早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袁崇焕也是如此,虽说彼时东江总兵毛文龙,杀良冒功、侵吞辽饷都是死罪,可也不该由袁崇焕来杀。……更多
这位明朝皇后的父亲是“江洋大盗”,曾帮助崇祯帝夺嫡
...通过细枝末节进行分析,当时的张皇后,可能是被起义军将领李岩派人遣送回了河南老家,也有可能张皇后是追随崇祯帝一起殉国了。 ……更多
他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保垒,却冤死在崇祯刀下
...被众人叫好,可想而知,这跟变质后的国民党没啥区别。崇祯帝总体来说,在大明皇帝算是最勤政最清廉的一位,颇有中兴的味道。但他的狼顾狐疑、刚愎自用的性格决定了不可能成为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书归正传。袁崇焕就...……更多
崇祯皇帝之死:明朝的没落与个人悲剧
...灭亡送出诸多助攻,比如杀掉袁崇焕等真心为明朝卖命的将领,经过崇祯的一番操作之后,所有将士已经都寒了心,没有谁愿意继续为崇祯卖命了,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原本早已经被孙传庭等人...……更多
李自成为何听信谗言杀军师李岩
...卖米资敌”等罪名将袁崇焕抓捕,经过调查,罪证确凿,崇祯考虑许久后,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而关于袁崇焕是不是冤死这个话题,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不可否认,袁崇焕有很多功劳,可是他不该恃宠而骄,擅自斩杀毛文龙...……更多
明朝的袁崇焕与韩信李靖齐名?3点证实是被人为夸大的
...出身的他,文治有余,武略不足。与韩信、李靖这种职业将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差距一·定位不同因为出仕起点的原因,袁崇焕一直没有走出文官的属性,他更像是宋明理学熏陶的产品,身上有着明朝文官浓厚的“...……更多
2022-12-15 20:27李靖,韩信,明朝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时有什么表现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最后也只能是:后(袁崇焕)“皮肉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方止”。从后金突破袁崇焕蓟辽防区,威胁北京来看,袁崇焕该杀。...……更多
崇祯帝的掌权之路上,清算魏忠贤的必然选择
...由校之死,最悲痛的并非是朱由校的弟弟——继承皇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而是朱由校时代的明朝权阉魏忠贤。从某个角度来说,朱由校之死,朱由检算是受益方。但是对魏忠贤来说,自己却面临前途叵测的命运。果然,朱由检...……更多
朱由检是如何扳倒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的?
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常称为“崇祯帝”。他即位后,铲除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及其党羽,被称为“崇祯除阉党”。魏忠贤在天启年间担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天启帝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排...……更多
魏忠贤与崇祯帝权力斗争背后的故事
...帝撑腰,就独断专行,打击异己。明熹宗的意外死亡,让崇祯帝朱由检依照兄终弟及的顺位当上了皇帝。但是由于当时魏忠权力过大,宫里都是他的人,崇祯刚进宫的那几天,皇后就特别嘱咐他,不要随便乱吃宫里的东西。因为...……更多
明末毛文龙建立的抗金基地有多厉害
...来,毛文龙的副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在山东叛乱,并在崇祯六年投降清军。东江最后一任总兵官黄龙,也在这一年在旅顺口战死。次年,毛文龙的养子尚可喜投降清军,至此毛文龙的东江抗金基地烟消云散。 ……更多
聊聊宦官魏忠贤和崇祯皇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年的时候,朱由校突然驾崩,年仅17岁的朱由检继位,即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深知魏忠贤的险恶,对他早有戒备。他上位之后,并没有立即对魏忠贤动手,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他先是稳住魏忠贤,然后暗中观察他的动向...……更多
难道是魏忠贤的能力,比崇祯帝更强吗
...权倾朝野,他在任期间,后金根本打不进来。可他死后,崇祯帝掌权,不仅清军进关,明朝也被大顺军覆灭,崇祯帝更是自缢煤山。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魏忠贤的能力,比崇祯帝更强吗?明朝覆灭原因很多,如天灾人祸...……更多
崇祯刚登基就扳倒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他有何秘诀
作为亡国皇帝的崇祯,他给很多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也有很多人给他正名,毕竟明朝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是汉武帝在世,也是无力挽回了,所以即使在崇祯有多大的抱负,也不能将这个满是疮痍的大明朝给救回来了,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演义》一直吹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让大家忘了其实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董卓,紧接着就是李傕郭汜二人,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2024-06-28 17:05:00
马超身为西凉难得的青年才俊,自然有数不清的女子想要嫁给马超。而马超也是在年轻时,便娶了自己的正妻,杨氏。而杨氏婚后,便与马超生育一子
2024-06-28 17:05:00
而在三个儿子之中,长子与庶子皆是死于敌人之手,唯有幼子马承平安长大。而马超的后人却不仅仅是指这三个儿子,还有他的女儿——马氏
2024-06-28 17:06:00
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
2024-06-28 17:06:00
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寄打又骂,哪怕自己的孩子出去以上饭钱,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就是替我干这种事儿的,要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
2024-06-28 17:07:00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封给刘氏诸侯王(消灭异姓王之后)
2024-06-28 17:07:00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代初期,大明第二任天子建文帝也面临着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可是建文帝没有学习汉武帝的成功经验,而是采用了汉景帝用拳头说话的方式
2024-06-28 17:08:00
当年刘备带着几十万的百姓一起逃亡。可是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被冲散了。赵子龙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却跑过去救他的儿子。这就是不称职啊
2024-06-28 17:09:00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国故事。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摔阿斗的前因后果:首先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儒将,可见无论是在武力方面还是头脑方面
2024-06-28 17:10:00
后来刘备有了阿斗,不但开始疏远刘封,还防备刘封对阿斗不利,这也是后来有人认为关羽失荆州之前刘封不肯出兵救助的理由:关羽明显是阿斗刘禅的最大支持者
2024-06-28 17:11:00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
2024-06-28 17:12:00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
2024-06-28 17:13:00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
2024-06-28 17:13:00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
2024-06-28 17:14:00
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
2024-06-28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