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1629(崇祯二)年十月,正处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全力整顿内政、定“逆案”,以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势力之际,新任后金大汗皇太极亲率大军,绕道原察哈尔蒙古所管辖的势力范围,经科尔沁大草原,由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处分兵越过明朝边境,趋于明遵化重镇。在攻下遵化之后,皇太极立刻率领八旗铁骑直扑京师。在此危急存亡之际,明廷被迫宣布京师戒严,并向全国各地驻军紧急发送“驰援”的信号,在这里边,当然也包括正在兢兢业业的执行着之前亲自在崇祯皇帝面前许诺的“五年复辽计划”的兵部尚书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

事实上,在“己巳之变”爆发的前一年,皇太极就开始不断对西部的察哈儿蒙古势力进行大规模用兵,其目的便是为了以武力迫使林丹汗退出西喇木伦河之外,给后金的八旗铁骑腾出一条能够避开山海关防线直通京师的进军路线。单凭这一点也可推出,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蓄谋已久且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那么,说到这里一些读者朋友们的脑海中难免会产生出这么一个疑问——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一举拿下京师吗?还是出于单纯的掠夺资源?或者又是为了从反方向打通山海关防线与辽东地区的作战通道?这些好像与皇太极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都沾一点边,但实际上又很难经得起推敲。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朝地图

譬如:第一,皇太极此举是为了拿下京师?显然,依靠后金当时的实力,想要真正吞并一个偌大的大明帝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点也不是单靠拿下了北京城就能实现的了的,况且此次作战还是建立在没有攻破山海关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金兵也就难以进行长时间作战;第二,掠夺资源?倘若是单纯的掠夺资源皇太极完全不需要奔向容易招来大批明军的北京城,反而可以在明朝边境与察哈尔蒙古的交界地带进行抢掠,这么一来既可以提升资源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规避一定程度的风险;第三,从反方向打通山海关与辽沈地区的作战通道?众所周知,皇太极此番作战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倾巢而出,而且还是将兵力全部集中在一起的,似乎并没有分兵攻打宁远一带的意图,因此,这一推理也很难得到证实。那么,皇太极这一蓄谋已久的计划究竟是为了达到何种目的的呢?是否与困扰后金已久的袁崇焕有关?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就在该篇文章当中来给读者朋友们做一个深层次的分析。

以下内容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切盼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己巳之变示意图

本文的研究内容:

首先,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皇太极此番兵临城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抢掠资源也不是为了一举拿下北京城,而是为了要将袁崇焕这位神一样的“死对手”置于风口浪尖的地步,因为一旦金兵入关,身为驻守于辽东的将领必然受到皇帝的惩罚(况且朝中早已有人对袁崇焕表示不满,怀疑他与后金暗中勾结),从而可以借崇祯皇帝手中的“刀”间接的除掉袁崇焕,使得宁远一带的防御系统失去实际意义,为金兵攻克辽西降低难度并打下战略基础。

以下我们再来对于这一推理进行证实。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袁崇焕画像

公元1626(天命十一)年,恰逢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之际,袁崇焕派了一个34人的使团前往盛京,其真实目的便是为了试探后金的新任大汗皇太极是否有与明朝议和的意愿,因为袁崇焕在当时是急需时间用来构筑宁远前沿防线的,而想要完成这一“壮举”就必须要建立在不被后金势力干涉的基础上实施的。另一方面,由于后金当时所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同样需要争取到一定的时间用来解决内部矛盾和背后的朝鲜势力,如此一来,皇太极在与明朝的议和态度上还是十分积极的。就在双方为了议和而各自“心怀鬼胎”的情况下,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在之后的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议和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是在袁崇焕上奏报了朝廷之后而进行的。由于当时国内陕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并未达到不可控的地步,因此,相对来说明廷对于议和基本是不感兴趣的,在当局统治者眼里只想快速通过武力收回辽东失地,仅此而已。至此,朝中怀疑袁崇焕暗中勾结皇太极的人开始产生。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崇祯皇帝画像

据史料《明季北略》卷4,《袁崇焕陛见》中记载,在皇太极与袁崇焕的议和过程中,后金方面开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即袁崇焕要保证消灭位于东江镇的毛文龙势力。事实证明,袁崇焕在执行“五年复辽计划”的过程中确实将毛文龙擅自斩杀了,毛文龙一死,明朝在后金后方的牵制力量逐渐降至为零,直接导致削弱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防御能力。

毛文龙死后,皇太极将与袁崇焕的博弈目标直接指向了袁崇焕自己。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袁崇焕、皇太极像

公元1629(后金天聪三)年,皇太极从沈阳派出白喇嘛等人出使沈阳,其目的便是为了能够与袁崇焕恢复议和活动。要知道,在当时的明朝政府内部最忌讳的事就是提及与后金议和,提起这件事的人在其他朝中大臣的的眼里无异于秦桧在世,必将遭到人人诛之,这也就是为何崇祯皇帝在后来想要与皇太极议和都需要秘密进行的原因了。而此时的皇太极所做的一切便是一步一步的将袁崇焕往这种百口莫辩的地步上去推,因为对于当时明帝国内部政治的腐败皇太极实在是太了解了。同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大军直冲北京,其目的便是为了一举将袁崇焕推进深渊,果不其然,在众多大臣的攻击之下,同时配合皇太极所施的反间计,崇祯皇帝迫于压力将袁崇焕临阵给予逮捕。

袁崇焕倒下,皇太极达成目的。

“己巳之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紫禁城

结语:

仔细翻阅关于这场战争的史料,似乎很难找到皇太极所发起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动机,这一点似乎也在冥冥之中佐证着笔者以上所述的观点。作为一个十分严谨的军事家,皇太极敢于以这种在不攻破山海关的前提下深入敌境而且还能够从容而退,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的态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接手“烂牌”所以没打好,皇太极的更甚为何打得好
...帝崇祯刚刚成年,仅仅只有十八岁,而清朝这边的统治者皇太极三十六岁,虽然皇太极的年龄是崇祯的两倍,可崇祯所拥有的江山面积却是皇太极的数十倍之多。同时,两个国家的兵力对比也十分悬
2023-08-03 20:22:00
袁崇焕被杀是冤案吗? 崇祯说他暗通满清罪有应得
公元1626年(明天启7年,后金天聪元年),皇太极第一次东征朝鲜大获全胜后,按原定计划亲率八旗大军进攻明朝宁远锦州,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不料和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再被后金“克星”袁
2023-07-25 15:12:00
...命令毛文龙死后不到三个月,大金后方已经没有了威胁,皇太极亲自率领十万八旗铁骑绕开山海关,从蒙古方向,绕开长城,直逼北京,历史上称为“乙巳之变”。看到大金的军队直逼京城,袁崇焕
2023-07-24 21:31:00
历史上哪些明朝将帅甘愿效忠大清?
...文龙的养孙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也陆续投奔了皇太极。这三个人的投降对明清势力之间,也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们给后金带去了红衣大炮。这玩意儿老厉害了,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被
2023-03-08 11:56:00
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为什么没能引起皇太极的重视?
...过败战,到头来却栽到袁崇焕手上了。努尔哈赤逝世后,皇太极继承了后金。皇太极上位的这一年,也是明朝的天启年间,皇太极便着手对付明朝,发起宁锦之战。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亲自领着后金
2023-08-03 15:12:00
袁崇焕落得如此下场,合不合理呢
...袁崇焕镇守山海关,以抵抗关外的后金政权。崇祯年间,皇太极率八旗军队直逼北京,明都城危在旦夕,袁崇焕率部解了北京城之困。这让皇太极认识到,袁崇焕是他入主中原的绊脚石,除之方可成
2023-03-13 16:28:00
吴三桂“兴明讨虏”这个旗号为啥不靠谱
...一年,在明军的围攻下,最后从海上到辽东去投降后金,皇太极出城十里相迎。尚可喜在毛文龙被诛杀后,继续留在皮岛,耿仲明等人逃往辽东之时,尚可喜还被派往镇,压,结果没成,此后明军在
2024-04-26 12:24:00
一大将被崇祯帝冤杀边疆失守,导致大明早亡几十年
...没对袁崇焕下手,这也为他凄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②:皇太极的复仇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继位者皇太极身负杀父之仇,和袁崇焕不共戴天,但他为了实现父亲的建国梦想,绕开了袁崇焕
2023-01-30 11:38:00
魏忠贤权势熏天的时候,为何明军能战胜皇太极呢
...轰伤努尔哈赤,回盛京后不久死去,后来明军又多次重创皇太极。在丁卯之役中,毛文龙在朝鲜拼尽血本击退阿敏3万八旗军,阻止了阿敏当朝鲜王的梦想。皇太极东奔西突累到吐血没捞着什么好处
2023-07-05 0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