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忠心的5位大臣,明明有实力造反称帝,却选择辅佐帝王
...,就可以取代刘禅而称帝,但是诸葛亮从无二心,对刘禅忠心耿耿,为了匡扶汉室,不断率兵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古代忠臣的典范。五、郭子仪755年,身肩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更多
历史上最忠心的五个人物,每一个都可以登基为帝,却甘愿辅佐帝王
...择了一条极不寻常的道路。他们不仅没有发动叛乱,反而忠心耿耿地辅佐皇帝,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忠诚不渝。这五个人究竟是谁呢?蒙恬秦始皇能够实现六国的统一,离不开他手下将士们的卓越贡献。在秦始皇二十二年...……更多
韩信临死遗言,为何让刘邦惊出冷汗
...哀求刘邦宽恕自己对钟离昧之事的隐瞒。并表示日后绝对忠心,永不叛变。刘邦面无表情,心中早已定夺。但他也明白现在公然击杀韩信有失体统,只得故作姿态,宣布削夺韩信王位并免去军权。韩信回到楚国后大惊失色。他终...……更多
樊哙忠心耿耿,刘邦临终之际为何对他动了杀心?
...周勃二人在樊哙出兵平叛乱期间将他处死,面对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刘邦为何最终还是对他动了杀心呢?其一,稳固江山正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与帝王共事可以同甘苦,但很难同富贵;为了巩固得来不易的江山,帝...……更多
韩信为什么不肯背叛刘邦三分天下
...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了。再者,刘邦登基为帝后,韩信虽忠心不二,但是始终没有保持低调、看清形势,没有专研帝王的心里变化。尤其是钟离眛投靠他这件事的处理,做得让刘邦起了疑心,最后导致了被杀。如果韩信坚定不移...……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秦琼这些手握兵权的大臣?不怕他们造反吗?
...三个维度,皇帝个人能力因素,能力越强,则和臣子们的忠心成“正比例关系”,越强也越包容。李世民,乃是一个贵族出身的帝王。他早年是唐国公之子,自幼学习了大量的兵法,文化基础、实战基础都打得很牢,...……更多
计杀韩信后,萧何望着尸体为何黯然神伤
...这段话简单概括就是“要造反,请找我”,由此可见原本忠心耿耿的韩信终于也生了反心。汉十一年(前197年),陈豨占据代地自称代王,正式与大汉决裂。为了平叛,刘邦只能御驾亲征。刘邦这一走,一直称病的韩信便有了机会...……更多
韩信战无不胜,如果将他放到三国是什么水平?
...略目标,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对话坦率而直截了当,君主和大臣虽然对当前情况有不同的看法,情况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心怀默契。韩信善于了解敌友,预测战争情况,韩信的真正才华在于他具有观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并且善于...……更多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的龙且最后为何输给了韩信
...刘邦求贤若渴,善待贤人,因而周旋在他身边的人几乎都忠心不二,但反观项羽,这位被世人呼“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由于刚愎自用,明明实力比刘邦多出一大截,最后却只能自刎于江东。其实君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成就的...……更多
樊哙忠心护主,刘邦却冷血无情:鸿门宴背后的恩怨情仇
...,一度被认为是刘邦帐下最勇猛的将领。樊哙一生对刘邦忠心耿耿,并且曾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一命。按理来说,刘邦应该百般厚待这个忠心耿耿的救命恩人,可没想到他临终前居然要命人摘下樊哙的头颅,如此冷血无情不免让...……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忠心的五个人,手握重权却选择忠诚
...为王,却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忠诚于主,成为了历史上最忠心的典范。他们是谁?又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一、曾国藩:恪守儒家精神的晚清重臣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他生活在...……更多
古代皇帝为何热衷于制造冤案
...地会诸侯时,韩信主动献上钟离昧的人头,以表对刘邦的忠心。奈何刘邦铲除韩信的决心已定,韩信主动表忠心也无济于事。所以,即便韩信大呼冤枉,刘邦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有人告你谋反!接着,刘邦直接押着韩信回...……更多
韩信含冤而死,为何汉朝的帝王不为他平反?
纵观历史,有很多功勋卓著的大臣在被冤杀之后,都会在后世得到平反,如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挽救大明江山的于谦等;然而凡事都有例外,西汉的著名开国功臣——韩信,就始终没有迎来平反的机会。吕后以“谋反罪”为...……更多
...敬让三分,这些人的存在绝对是很大的威胁,哪怕是他们忠心耿耿也难逃皇帝猜忌,毕竟这是人之常情,身为帝王必然会担心这些事情。不过并不是说功高盖主就一定会被清算,更多的还是要看个人如何处理问题,就比如在我国...……更多
2022-12-22 10:54名将,盘点,历史
不想成为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项羽无人可敌,那刘家二代是用你还是不用你呢?你说你忠心,可是又如何来证明,又如何来消除帝王的猜忌之心?可是韩信的思维逻辑是:我连三分天下的机会都放弃了,足够见我的忠心了。你儿子继位后我一样是可以忠心相...……更多
盘点历史上有能力谋反,却忠心守护君王的臣子
...人这样的关系,就算郭子仪有拿天下的能力,但是他还会忠心的为皇帝守卫大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郭子仪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其实,综观郭子仪一生的起伏变迁,并不...……更多
项羽把手下当兄弟,刘邦经常骂人,为何人才都爱往刘邦那里跑?
...哪怕项伯是个叛徒,他也选择相信他,而对于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外姓人”,他却总是怀疑他们的忠诚度。项羽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个政治低能儿的表现。刘邦在这方面的处理就明智多了,他那些家里的兄弟叔伯们没啥大...……更多
穿越历史:哪个朝代的君臣阵容最强
...,最弱小的蜀国在他治理下可以与魏吴抗衡,出将入相,忠心耿耿。大将陆逊,这个最不好评,三国多将才,而陆逊乃是统帅之才,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均大获全胜,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孙权甚至将他与伊...……更多
浅析项羽被誉为亘古无二的原因
...梁就成为了家里的主事人。项梁也是当地的一名豪士,他忠心爱国,且性情刚烈,不满秦国的残暴统治,项羽也受叔父的影响,从小就在心里对秦国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他日后灭秦做足了铺垫。少年时代的项羽就开始显露出过...……更多
权谋巅峰:揭秘五位功高盖主的大功臣如何激流勇退
...勣再调到京城,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李治得到了李勣的忠心。李治还是很听话的之后他也就是这样做的。在李世民逝世之后,李勣帮助了李治平定了高丽,立下了累累战功。三、郭子仪说到“安史之乱”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更多
汉初三杰的功劳都居功至伟,为何只有张良能全身而退
...,不敢要三万户。张良用谦卑的语气,而后又叙旧情、表忠心。到后来,朝堂之上矛盾开始显现的时候,他又称病隐退,认为自己从一介布衣到位列诸侯已经非常满足,只想“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表现出淡泊名利、与世无...……更多
慕容暐败亡启示:幸运的亡国之君,却不懂得珍惜美好时光
...不懂得珍惜。10岁帝王,能干啥呢?军国政务,都由辅政大臣来处理,自己只管读书,学习治国之道,这是常规操作。当然,帝王幼小,还是乱世中,性命不保,几乎是一个定律。辅政大臣,可以帮助小皇帝处理政务,也一样会...……更多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亲兵也没来救他呢?毕竟,自己是大将军,身边亲兵肯定忠心于他的,然而当时韩信已经受到刘邦的怀疑,并已经被由楚王降为淮阴侯,楚国的兵马也一并被西汉朝廷接收。当时韩信的府上并没有亲兵,只有自己的家臣,韩信不...……更多
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
...清与韩信的界限!而协助吕后诛杀韩信恰恰就是一个“表忠心”的绝佳机会,萧何岂会错失?更何况,萧何协助吕后诛杀韩信无形中也是给吕后递上了一纸“投名状”,对于吕后而言,起码说明萧何还是“听招呼”的。彼时刘盈的...……更多
历史上悲情帝王:众叛亲离最终自焚,还被后世抹黑几千年
...天子,小小姬昌能把我怎么样?”面对纣王的盲目自大,忠心的大臣都忧心如焚,有的仍冒死进谏,结果都被纣王残忍地杀害了。商纣王的残暴不仁,不听劝谏,注定会灭亡的。但他们还是以各种方式冒死进谏,以表忠心,可是...……更多
刘邦智斗韩信:背后谋略揭秘,韩信的结局实属必然
公元前201年,刘邦召开会议,与大臣们探讨事务。有消息称,韩信有谋反之意,刘邦询问大家对此应如何处理。韩信为什么要谋反?这事未必是真的。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在项羽落败后投奔了韩信。考虑到他们同为楚人,韩信决...……更多
李世民当上帝王要杀秦琼,为何久久都没下手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因为共同战友情,对于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所以没有造反的动机和野心,就断绝了李世民要杀人的心思。其次,就李世民个人而言,他经常自比尧舜,立志做一代明君。这意味着他在很多方面...……更多
汉初三杰的终局:韩信的荣耀与悲剧
...军,从郁郁不得志突获如此尊重,韩信自然是感激涕零,忠心耿耿,并用毕生之力为汉室征战四方,已报刘邦知遇之恩。韩信用兵重谋略,蒲坂疑兵,木罂渡河,背水列阵,驰骑树帜,枕沙扼流,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垓下一战...……更多
韩信惨遭吕后杀害,死前撂下一句狠话,让刘邦得知后坐立不宁
...谋棋局里的牺牲品。那么,站在功臣们的立场上,他们的忠心到底是为了谁?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一己功名?或许,在读到韩信那句“狡兔死,走狗烹”时,多少人心中也涌起一丝悲凉和无奈吧。 ……更多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 鳌拜疯狂到了什么地步?新上任的官员必须要向他表忠心。那段时间,国家大事不是在朝堂决定,而是在鳌拜的家中议定,然后到朝堂上再走个过场。康熙变成了他手中玩偶,只有准奏的权力,没有否决权。至此,鳌拜专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节特稿丨杨柳:春节记⑧——磨盘
磨盘文/杨柳我们去大伯家串门,刚走上阶沿,就听见屋里吵得不可开交,大伯的声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那妖精就莫想进我杨家的门
2025-02-08 07:03:00
嘉庆当了三年儿皇帝,受尽了委屈,亲政后马上反击对乾隆发泄不满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第一个有太上皇称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其后,获得太上皇这个称号的又有十几人,依次是刘邦之父太公、北魏献文帝
2025-02-07 22:52:00
龙啸云死后,你看林诗音嫁给了谁?夫妻生下一子,爱上林仙儿女儿
江湖中无人不知小李探花的大名,小李探花李寻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他们一家就出了七位进士,父子三人更是高中探花
2025-02-07 21:44:00
中世纪最大会战的统帅是谁?是这个12世纪中国北方的失败者
历史上不靠谱的数字记载很多,有人会拿咱们的史书说事,说中国的百万大军是虚构,这就存粹是读书少,洋鬼子的纪录更加夸张。中世纪的欧洲战史动辄就是十字军遭遇了几十万异教徒骑兵
2025-02-07 21:45:00
为什么那么厉害的诸葛亮,曹操没对他评价一番?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问题还挺有趣的,基本上我们了解三国的这段历史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但这个毕竟是一本历史的小说,只是遵循了一些主要的脉络
2025-02-07 21:52: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
2025-02-07 21:5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
2025-02-07 22:10:00
古代这两人有多可惜?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群雄混战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5-02-07 22:12:00
49岁的女博士履新重庆师大党委书记,优雅干练,曾任重庆二师书记
2023年9月,49岁的张艳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有网友认为,张艳博士以思想政治工作见长,她的经历和领导能力表明她非常适合担任师范大学的领导
2025-02-07 14:3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李鸿章身为清王朝的一员大臣,曾拥有过荣华富贵,而这些富贵不但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他的子孙后代依旧富贵如初
2025-02-07 15:01:00
一场空前大灾荒下的众生相
光绪初年(1876-1879年),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年尤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
2025-02-07 15:12:00
0.08毫克能让人致死,知道我国最毒的蛇有多毒吗?咬后几乎没痛感
大自然是平衡的,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一面就一定有它相应的天敌和弱点,人类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大脑来做很多事情。大象虽然笨重
2025-02-07 15:14:00
高官死后,家族成“中国最牛豪门”,背后这位母亲有多厉害?
#妈妈的时光故事#华人星光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一位好母亲,足旺三代人,今天是母亲节,讲一位中国妈妈的故事
2025-02-07 15:53:00
《康熙王朝》康熙最疼爱的女儿蓝齐格格:生前当工具,死后更悲惨
文/陈澄原创不易,请关注转发。1.怒摔八音盒,与康熙决裂蓝齐儿回京城看探亲,没有看见父亲和母亲在一起,便起了疑心。她根据好心太监的提示
2025-02-07 15:56:00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徽州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各种庙会的“洗礼”,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神鬼合一菩萨老爷的保佑,庙会伴随着每个徽州人的成长。如徽州区岩寺镇每年正月初九的举行“上九会”
2025-02-07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