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8 10:07:00 来源:戏说三国

韩信作为汉朝的开国大将,曾被誉为“国士无双”,他作为统帅,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韩信被后世的人称为“兵仙”,他天赋异禀,战功赫赫,是不出世的军事天才,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当了无可比拟的角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英雄,最后的结局却是被吕后在刘邦亲率大军讨伐叛将离宫期间诱杀的。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韩信在和项羽垓下决战的时候,运用“十面埋伏”以及“四面楚歌”等战术,大败项羽军队,项羽见气数已尽,不得已选择乌江自刎,而刘邦也如愿成了大汉朝的开国之君。

自古以来,很多功臣都免不了有“兔死狗烹”的命运,韩信同样面临这样的结局,因为当时刘邦成为皇帝后,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当时的韩信手握重兵,这确实让刘邦夜不能寐,因为他认为韩信带兵打仗就是一个奇才,如果手握重兵再谋反的话,恐怕自己辛苦创下的大汉基业毁于一旦,因此和吕后密谋除掉韩信。

因此刘邦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吕后,吕后在刘邦外出平叛的时候,把韩信叫到了自己的长乐宫,并对韩信说:“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说罢,竟然进来了几十个宫女,拿布生生地把韩信给捂上,然后宫女个个手拿棒槌,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相信很多人都有个疑问,韩信作为大将军,在吕后诱杀他的时候,身边为何没有一个人来救他呢?

首先大臣们和韩信关系并不太好,性格决定命运,韩信这个人情商并不高,经常嘲笑别人,而且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比如韩信对大家熟知的樊哙的态度就很差,韩信瞧不起樊哙的粗俗,还经常对樊哙说:“我怎么和你这种人同朝共事”,而当时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皇亲国戚,又是刘邦信赖的老部下,韩信这样狂妄,不经意间不仅得罪了樊哙,也因为平时的语言狂妄得罪了很多其他大臣,当知道他深陷险境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豁出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救他。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虽然韩信自认为和萧何关系不错,不过那只是他的自认为,正因为韩信认为萧何不会害自己,因此在萧何骗他进宫朝见的时候,他想也没想就去了。

在萧何看来,即使萧何刚开始月下追韩信,特别赏识他的才华,并极力向刘邦引荐,但那是打天下的时期,韩信的才华有用处,而现在到了守天下的时期,自然这种大将被吕后和刘邦所忌惮,萧何也无能为力。

因为萧何当时为了消除刘邦对自己的怀疑,也开始假装贪污,并有意在老百姓心中抹黑自己的名声,让刘邦对他放心,才逃过一劫,自身都难保,怎么还能去救韩信呢?况且萧何最了解刘邦,他知道此事不可逆转,再多争取也无意义,因此选择了袖手旁观。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其次,韩信如果和大臣们的关系很不好,那为何自己的亲兵也没来救他呢?毕竟,自己是大将军,身边亲兵肯定忠心于他的,然而当时韩信已经受到刘邦的怀疑,并已经被由楚王降为淮阴侯,楚国的兵马也一并被西汉朝廷接收。

当时韩信的府上并没有亲兵,只有自己的家臣,韩信不知道自己会身陷险境,自然不会很紧张的全副武装,而即使有亲兵的话,萧何和吕后也肯定会提前想到,利用皇宫里面的军队给解决掉的。而且诱杀韩信的整个过程,非常机密,只有少数人知道,连韩信自己都不知道,就算存在想救韩信的同党,也没有机会去救。

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为何吕后诱杀他的时候,没人去救他?

综上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决定了没人去救韩信,这位军功赫赫,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只能惨死于长乐宫钟室,生的轰轰烈烈,死的却默默无闻,着实令人惋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有没有后代活下来呢
韩信作为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将军,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他在军事上基本上没有对手,可惜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后的手里。那么韩信死后,他的子孙后代有没有活下来呢?根据《史记》记载,韩信满门
2023-04-22 10:02:00
萧何晚年贪污保命,光着脚给刘邦请罪
...刘邦未来治理关中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萧何月下追韩信虽然刘邦陷入关中,但是军事实力却远远不如项羽。为了生存,他只能听从项羽的安排带领部属开往偏远的南郑地区。相对于富庶繁华的
2024-04-26 17:24:00
韩信被杀后,萧何冷冷地评价了四个字,被后人骂了上千年
...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没人赏识,不可能成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兵仙”;可是如果没有萧何的哄骗,韩信也不会被骗入宫中,落得个
2024-10-16 13:25:00
韩信的死与萧何有关系吗
“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
2023-05-28 11:04:00
韩信的成语有哪些?
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这个说法来自明朝散文家茅坤编写的一本古籍,名字叫《史记钞》,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
2023-08-25 06:58:00
萧何害死韩信后,贪污不理政、修房不建墙:子孙富贵千年之久
萧何堪称韩信的发现者,韩信则为萧何的知心者。自韩信遭受胯下的耻辱,再到被赞为独一无二的国士,如果没有萧何趁着月色去追回韩信,那么刘邦的两汉四百年江山也就不会存在。刘邦获封“汉王”
2024-12-06 10:24:0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
2024-06-01 09:27:00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萧何表现得更
2024-05-27 18:07:00
战功赫赫的韩信为何落个如此下场呢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内不时传出一阵阵惨叫声!淮阴侯韩信正被麻袋罩住,吊在钟室受刑。此时,吕雉正指挥着一帮女侍从拿着削尖的竹竿捅刺韩信。韩信大骂吕雉,好个蛇蝎心肠,吕雉听到后哈哈
2024-05-11 20: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