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0: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皇宫里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康熙皇帝点名要一个大臣殉葬,而且这个大臣位高权重,名字如雷贯耳。

殉葬制度古已有之,皇帝临终时害怕到那边孤单,都会把自己最爱的妃子带走,这就是殉葬。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康熙殉葬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殉葬对象却是个男的,而且是对清廷做出杰出贡献的大臣,这就让坊间议论纷纷。

朝野震动之余,有一个皇子心急如焚,觉得父皇此举不妥,一定要劝说康熙改变初衷,收回成命。

这个康熙点名殉葬的大臣是谁?康熙为何要让其殉葬,皇子能让父皇改变主意吗?

被要求殉葬的大臣,名叫隆科多。

康熙是清朝时期很有作为的皇帝,如果来个清朝皇帝排名,他肯定排列在首位。

康熙帝8岁(虚岁)就登基,14岁那年亲政,在位一共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平鳌拜、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痛打沙俄侵,略军),功绩卓著,是清朝皇帝中的佼佼者。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要绿叶陪,每个成功皇帝的周围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尤其离不开一个能臣辅佐。不然的话,皇帝即使有宏伟蓝图,他的政策方针没有人贯彻,也是枉然。

尤其是顺治皇帝驾崩的时候,康熙只有8岁,没有大臣的辅佐,寸步难行。因此顺治就在临终前任命辅政大臣(也叫顾命大臣),希望他们将儿子扶上马,走一程。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对皇帝来说,任命辅政大臣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

老实巴交的吧,没有能耐,会把江山弄得一团糟;有能耐的吧,野心大,会把大清公司法人变更,改为自己的名字。

比如西汉时的霍光,曹魏时的司马懿、司马昭,北宋的赵匡胤等,都是辅政大臣出身。

想来想去,顺治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制衡。他一下子任命了四个辅政大臣,让他们相互制约。这样,他们谁都不能专权,都会一心一意地辅佐小皇帝玄烨。

谁知道,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学会了结盟,把遏必隆拉了过去。辅政大臣索尼早逝,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被鳌拜除掉。

在此情况下,文武大臣大都倒向鳌拜,聚集在他的周围,小皇帝玄烨的权威受到挑战。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鳌拜没有了反对者,成为霍光第二,他在朝中一手遮天,掌握了官员任命的权力,文武各官基本上都出自其门下,他牢牢地控制了国家中枢。

鳌拜疯狂到了什么地步?新上任的官员必须要向他表忠心。那段时间,国家大事不是在朝堂决定,而是在鳌拜的家中议定,然后到朝堂上再走个过场。康熙变成了他手中玩偶,只有准奏的权力,没有否决权。

至此,鳌拜专权的局面基本形成,顺治精心设计的辅政制度宣告失败,大清江山岌岌可危。

没办法,当时康熙的羽毛还没长齐,翅膀还没有长硬,只能韬光养晦、委曲求全,等待时机。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因为按照皇宫里的规矩,皇帝不到14岁是不能亲政的。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因为排在辅政大臣首位的索尼刚刚病故,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就给了康熙一个下马威,将另一个忠于康熙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处死。

但是在两年之后,也就是康熙八年(1669年),一个令人拍手称快的消息传来,鳌拜集团被康熙镇,压,鳌拜本人被囚禁致死。

人们在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不解。小皇帝康熙,没有执政经验,资历那么浅显,如何斗败了老奸巨猾、手握重权、党羽遍布朝廷的鳌拜?

首先,康熙背后有自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给自己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这个把悍将多尔衮收拾得俯首帖耳的女人,绝不是省油的灯,非常老练,精明能干,本事不亚于吕后、武则天和窦皇后。

没有她为康熙布局,合纵连横,康熙斗倒鳌拜的概率几乎为零。

康熙的第二个得力助手,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儿子索额图。

常言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宫廷政变只要掌握了御林军,就能毫不费力控制朝政。唐朝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明英宗的夺门之变莫不如此。

索额图虽然不是御林军总管,但是他的身旁聚集了一批对康熙忠心不二的侍卫,为铲除鳌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康熙斗倒鳌拜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隆科多尚且年幼,自然跟此事无关。

但是康熙一朝,正是因为有了隆科多的保驾护航,康熙才能安心处理朝政,在任上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隆科多就授一等侍卫。之后,隆科多进一步担任步军统领,京师警卫大权被他一个人掌握。

一般来说,担任皇帝侍卫,掌握御林军的,必须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不然的话睡觉都不踏实,会稀里糊涂被砍掉脑袋。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时候可以任人唯贤,选拔警卫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任人唯亲。

康熙为何如此信任隆科多?隆科多的姐姐佟佳氏,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说白了,隆科多是康熙的小舅子。正因如此,康熙才会对他信任有加。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在铲除鳌拜的时候,没有隆科多什么事儿,但是在平定三藩的时候,他却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隆科多的军事才能还是比较突出的。

如果你就此认为,隆科多仅仅是个军事家,那就错了。在康熙时期,隆科多不仅担任步兵统领,还担任过吏部尚书,跟命大学士马齐一起负责行政工作,总理事务。

那么,康熙在临终时,为何要对自己的得力助手要痛下杀手,让他陪葬?

是他没有能力吗?前面已经说过,他能力非凡。是他忠心不够吗?自然也不是,他忠心耿耿。

是康熙的继任者跟隆科多关系不好吗?更不是,他们的关系非常铁。众所周知,康熙是打算要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的,而胤禛和隆科多关系不一般。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胤禛生母身份卑微,没有抚养皇子的资格,他是被孝懿皇后养大的。

雍正登基之后,对于孝懿的养育之恩依旧铭记于心,在给孝懿的册文中说道:“孝懿皇后亲自哺育尔主”。

前面说过,孝懿皇后佟佳氏,就是隆科多的亲姐姐,雍正也一直称呼隆科多为舅舅,虽然甥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感情深厚。

作为储君的四阿哥得知要让隆科多殉葬后,赶忙去找康熙,到病榻边求情,让其放过舅舅隆科多这个得力助手。

话说回来,康熙到底是什么心态,是要“自毁长城”?难道他不希望政权顺利交接?非也。正是因为他太希望权力顺利过渡,不希望引起动乱,才要放出风声,要隆科多陪葬。

帝王之所以成为帝王,是因为城府深,善于权谋,精通帝王术。帝王的话,你一定要仔细分析,不能像常人那样去理解。比如他说往东的时候,其实是想往西;他想往左的时候,嘴上却说要向右。这套把戏,中国的皇帝经常用,这叫帝王术,也叫驭人术。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卧病在床,眼看就要撒手人寰,他进行了一个重大人事变动,将名将李勣降职,还让他到外地当官。

虽然官员在哪里都是为皇帝服务,但是到外地做官的大都是犯错之后的惩罚。对此太子李治非常不解,到父皇那里询问:“你不是说将来让我依靠李勣治国吗?为何要将他放到外地?”

唐太宗屏退左右神秘地说:“这你就不懂了,你之前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我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我死后,你再将其召回,提拔重用,这样他就会对你感激涕零,肯定会对你死心塌地。”

李治终于明白,原来父皇是要自己唱白脸去得罪人,让自己做顺水人情,笼络人心啊。

说穿了,这就是帝王的套路,如果你认真的话就输了。康熙要隆科多殉葬,不是真心,也是套路。

当时康熙的儿子们都非常优秀,在大阿哥被废掉之后,他们都看到了一线希望,认为是皇位在向自己招手,谁都想登上皇帝宝座,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具体来说,康熙24个皇子,有9个亲自下场,参与皇位争夺战。

这9个皇子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史称“九子夺嫡”。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大臣和其他皇子也不由自主地进行站队,组团角逐。这些团队分别叫做大千岁党、太子,党、三爷党、八爷党和四爷党。

这些皇子们各有优点,也各有短板,让康熙举棋不定,不知道该选择谁。经过长期考验之后,康熙选择了老四。因为老四身上有当皇帝的所有特质:深藏不露、善于伪装,顾全大局、低调务实。让他当皇帝,对大清江山最有利。

既然选择了老四,就要积极布局,为他接班创造条件,提拔老四的人,打压其它山头。比如依附太子,党的曾经的功臣索额图就受到严惩,被称为大清第一罪人。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与之相反,跟老四一个山头的大臣都得到重用。

比如其大舅哥年羹尧,就一再受到提拔,在康熙六十年被任命为川陕总督。

史学界对雍正继位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为此争论不休,有人说他是篡改遗诏继位的,康熙指定的接班人是老十四。但是从人事安排可以看出康熙的倾向,他压根就没有想让老十四接班。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康熙要隆科多陪葬,纯属是一种手段。他放出风声之后,老四前去求情,隆科多就欠了他一份人情,对主子更加忠心耿耿。

不过老四去求情的时候,手里也捏把汗。父亲康熙是个政治强人,最忌讳的就是皇子干预朝政,为大臣讲情,更是无法容忍的。可如果舅舅隆科多一死,自己就彻底没戏了,他只能豁出去了。

没想到,老四一张口,康熙没有费多大周折,就答应赦免隆科多了,康熙本来就是要老四配合演戏的。而且康熙还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任命隆科多为顾命大臣。

隆科多本来以为自己死定了,结果因为老四出面自己死里逃生,还被委以重任,他能不对老四死心塌地?

很自然地,即位后的胤禛很快就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隆科多也不负众望,在康熙驾崩后立即宣读遗诏,宣布胤禛即位,让他的登基具有合法性。

而且作为步兵统领,他表态支持胤禛,让反对者不敢轻举妄动,保证了权力顺利交接。没有隆科多,就没有雍正的顺利登基。

隆科多并没有善终,而是被雍正囚禁而死。雍正给出的罪名是飞扬跋扈,居功自傲,不知收敛。这借口是不是似曾相识?历代皇帝都怕大臣尾大不掉,所以要兔死狗烹,过河拆桥,杀功臣是皇帝老儿的必修课。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没有几个手上不沾有功臣的血。

雍正四年,隆科多的家仆因收受贿赂事发被捕。雍正一看机会来了,扣了个治下无方的帽子,罢免了隆科多在朝中职务,之后又调虎离山,在雍正五年(1727年),派他到边境与沙俄谈判。

在此期间,雍正派出专案组,搜集了隆科多结党营私的大量罪证,一待隆科多归来,便立刻将他圈禁起来,一直到死。

可怜隆科多,为外甥当皇帝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让人唏嘘。

康熙临终前,为啥点名一大臣陪葬

不过相比另一位劳苦功高的大臣年羹尧,他幸运多了。

隆科多被幽禁三年前,年羹尧就被妹夫雍正以谋反罪名逮捕,于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726年1月13日)被赐自尽。

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历代功臣也知道伴君如伴虎,但是他们抗拒不了名利诱惑,无法急流勇退,只好拿自己的命去赌一把明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69岁的康熙帝临终前最后时光,又都做了哪些安排呢
...皇位所属的,他为什么要这么早宣布呢?再有,康熙朝的大臣又不是只有一个隆科多,为什么当天他只召见了隆科多,还让他来宣读遗诏呢?种种迹象仿佛都表明,雍正帝的即位好像并没有那么正大
2023-01-07 14:36:00
雍正做了这些事情后,才顺利登基的?
...给他。相对于皇八子允禩集团的勾结有利人士,拉拢朝中大臣,巩固自己的人马,似乎整体局势对他们最有利。雍正心里压根不愿他老八当上皇帝,一旦父皇康熙传于老八或老十四,他们那帮人必然
2023-02-05 19:10:00
聊聊清朝这个大起大落的一等功臣隆科多
...势危急,康熙围场废黜皇太子,九子夺嫡愈演愈烈。朝中大臣都在揣摩康熙的心思,康熙也是整日发愁,干脆直接把皮球踢给大臣,询问他们的意见。铁憨憨马齐自告奋勇,搞了个联名推荐,康熙看
2024-03-29 16:02:00
康熙遗诏一式四份,为何证明不了雍正没有篡位?
...使康熙遗诏并非康熙帝亲笔所写,但是召见了诸位皇子和大臣隆科多,这么多人见证,肯定没问题的。但仔细看看那段历史,并非这么简单,关于这个记载,很有可能就是雍正帝授意之下刻意捏造记
2022-12-19 11:09
九门提督的权利有多大?居然能控制整个京城的防务
...多侍卫部队。按照清朝的规定,侍卫部队隶属于领侍卫内大臣管理。就连亲王和兵部尚书,都无权调动侍卫部队。但侍卫部队的人数不多,如果出现突发事件,依靠侍卫部队根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2022-12-28 14:57:00
八爷党的水到底有多深,以至于让雍正倾其一生
...还有康熙大内密探粘杆处的,在议举的当天,还有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和马奇的站台,由此可见,老八在朝廷官员中的根基有多深。此外,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被年羹尧血洗的江夏镇,江夏镇的庄主
2024-03-18 20:34:00
张廷玉为什么第一个知道康熙帝将传位给四阿哥
...人家都能拎出来露两手。但是除去帝王,我们看这么多的大臣,为什么只有张廷玉是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成为最终配享太庙之汉臣?除了他本身足智多谋,小心谨慎,君子不党之外,还跟他能准确判
2023-07-26 21:44:00
雍正究竟有未篡改康熙的遗诏?
...内谕》和《清世宗实录》记载,康熙帝驾崩之时,当时的大臣们并没有看到遗诏,而是先由隆科多口头宣读遗命。等到三天之后,康熙遗诏才被拿出来颁布天下。换言之,大家看到的康熙遗诏,并不
2023-03-01 19:24:00
康熙临终前为何要求隆科多陪葬
...七年(1688年)的时候隆科多就被册封为一等侍卫。有了两位大臣的鼎力相助,四阿哥不怕大权旁落,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会在临死前点名让自己的舅舅隆科多陪葬。听到消息之
2023-06-16 16: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