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鲁为何被一些人称为“米贼”
在三国历史中,张鲁这个人物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汉末道教派别天师道的创始人,并在汉中地区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宗教政权。然而,张鲁却被一些人称为“米贼”,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张鲁的政治和宗教...……更多
为何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都对汉中垂涎三尺
...紧了攻取汉中的步伐。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亲征张鲁。汉中,(治今陕西南郑)地处益州北部,是入蜀的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盘踞在汉中的是汉宁太守张鲁,张鲁雄据巴、汉垂三十年。东汉末年,是我国道教正式...……更多
张鲁一生波澜不惊,既无大善亦无大恶,但他却受到当时很多人的鄙视。《三国志》记载,刘备曾评价过张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认为张鲁是个没什么雄心壮志的山贼,不足为虑。孙权也评价张鲁:“米贼张鲁居王巴...……更多
张鲁为什么那么厌恶刘备
...州时,境内百姓拖家带口千里追随。刘备为人如此仁义,张鲁却对他恨之入骨,扬言“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是何故呢?刘备轻视张鲁,若是他做刘备部下,恐难被重用。刘备昔日曾评价他,“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更多
为何汉中张鲁宁做曹操奴,也不投降刘备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意思是“我宁愿给曹公做奴仆,也不当刘备的座上宾!”张鲁此言,同时记载于正史《三国志》和《华阳国志》,可信度极高。我们知道,刘备向来以仁义和贤良而闻名天下。像法...……更多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趁乱崛起,曹操、刘备都趁此扩充势力。当时割据汉中的张鲁,面临投靠刘备或曹操的抉择。他最终北上投奔曹操,因为鄙视刘备的为人,认为名义上曹操还是汉官。张鲁世代天师张鲁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後裔,祖上几代都当过道教天师...……更多
...的事业而拼搏时,同时代的汉中地区,就有一段时间是被张鲁这个道家教主所有的,而且当年张鲁管理汉中的时候,也在汉中大力推广了道教。那么因为青州黄巾军而完成蜕变,张鲁手上抢走汉中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道...……更多
张鲁用了什么办法盘踞汉中二十多年?
...据这些黑暗的势力。在这些英雄人物当中,就有一个叫做张鲁。那么张鲁到底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可以一直盘踞汉中二十多年呢?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张鲁的早期生涯张鲁他原本是沛国人,同时他也是西汉张良的第十三世孙...……更多
此人宁当曹操的奴隶,不当刘备的贵宾,是三国乱世最识时务的人
...的公孙渊,不仅成了“燕国”还设有百官。另一个政权是张鲁政权,占据汉中三十年。虽然说最后降了曹操,但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富庶,在当地有很大威望,只是人们不明白的是,他盘踞的地段是蜀地,按理来说投降刘备...……更多
张鲁为何会极力排斥刘备呢
...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自然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张鲁作为汉中的实际控制者,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尤为微妙。那么,张鲁为何会极力排斥刘备呢?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张鲁排斥刘备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缘...……更多
张鲁与刘备:一场因仇恨而引发的误会
公元215年,曹操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汉中太守张鲁直接向曹操投降。汉中处于战略要道,是关中进入川蜀的重要通道,也是川蜀面对中原地区的门户,这么一个战略要地,曹操与刘备都想将其收入囊中。但面对曹操和刘备抛...……更多
他为了得到曹操的信任,不惜亲手杀害马超的儿子
...此时或许已经猜到了此人的名字。此人,便是割据汉中的张鲁。自号“师君”,雄踞汉中张鲁字公祺,据说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十世孙。与汉末其他军阀不同的是,张鲁出身于道教之家。张鲁祖父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其父张...……更多
张鲁为何宁愿做曹操的奴隶,也不愿做刘备宾客
...玩家,曹操和刘备都要面对一个坐拥数十万人的汉中霸主张鲁,此时此刻,张鲁持何种态度对战局十分关键。根据《华阳国志》中的记载:“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更多
张鲁的选择:弃刘投曹背后的历史与人性考量
...都是顶尖人才。但实际上,当时很多人都看不起刘备。 张鲁曾说过:宁为曹公为奴,不为刘备做客。那么张鲁为什么宁愿给曹操做奴隶,也不给刘备做客人呢?三代天师在东汉末年,张鲁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堪称...……更多
低调的张良后代出了一个非常高调的人,让刘邦子孙恨之入骨
...影响,以至于让刘邦的子孙对他恨之入骨。而这个人就是张鲁。在史书的记载之中,张鲁是张良的第10世孙,并且还是天师张道陵的孙子。而对于天师张道陵,估计大家都知道,他是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道的始祖,从很大程度...……更多
曹操本要收拾张鲁,他一句话保子孙两千年富贵
...杀了个干干净净。所以说,三国真正荫蔽后代的是汉中的张鲁。张鲁,字公祺,祖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算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 张道陵何...……更多
三国至今一千七百多年,哪些地名一直保留着
...去的刘焉统治,但是,在刘焉死后,刘璋继位,汉中太守张鲁和刘璋产生了杀父弑母之仇,因此汉中脱离了益州的统治,自立门户,本来,一个小小的汉中,是万万抵挡不住外来的入侵,可是,汉中偏偏做到了。其中原因就有,...……更多
张鲁为何如此瞧不上刘备
...跟对主子则是比自身硬更为重要的前提。其中的典型就是张鲁,张鲁在当时算是汉中的能人,在其被曹操大军围困之时,曾有人建议他去找刘备。但却都因为其的一句话而回绝,用白话来说就是:“宁愿给孟德作奴,也不想成为...……更多
...的军阀,并不是这十八个,而是另有其人。这位兄弟就是张鲁。张鲁原是刘焉父子的手下,后来和刘璋决裂,在汉中地带搞起了自己的小天地,好不潇洒地混了整整25年,成了东汉末年坐拥一方最久的大佬。张鲁的起飞,首先得...……更多
张鲁割据汉中,麾下有哪些武将
东汉末年,张鲁一开始跟随刘焉,并在他的命令下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等到刘焉去世后,张鲁和刘璋反目,从而成为割据汉中的张鲁。虽然地盘不如曹操、袁术、袁绍、孙策、刘表等诸侯,但是,张鲁雄据...……更多
张鲁是张衡之子,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张道陵的外孙,张鲁作为张天师之孙本该是天师道的宗主,但他的老爹张衡早年过世,只是顶着天师之名,并未执掌天师道,而张修才是天师道的掌门人。而就在张鲁一蹶不振之时...……更多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张鲁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诸侯,但是,张鲁割据汉中30年左右,这应该是东汉末年生存时间较长的诸侯了。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更多
张鲁因何如此嫌弃刘备呢
215年,已经统治汉中三十多年的张鲁不得不放弃领地,选择归降更大的势力,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刘备,而手下人劝他归降刘备时,他说出了“宁为曹公做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语。张鲁为什么这...……更多
张角与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的宗教战争与革命
...与张角同时的汉中张道陵,创立了天师道教,随后由其子张鲁继承。这是第一个被官府正式承认的道家教派。后世流传的道教,张道陵就是开派祖师爷。东晋有孙恩之乱,孙恩同样也是天师道教徒。盛唐有陈硕真之乱。陈硕真信...……更多
张鲁是天师教的第三代传认,两个女儿一个母仪天下,一个竟是龙母
...怀孕生育的事情,其实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有类似的传说。张鲁是天师教的第三代传人,天师教又叫“五斗米教”,在中国道教道统里大概算是很多教派的源头了。张天师而张鲁是第三代张天师,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占据...……更多
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的真相
...只是被当时的人官府称为五斗米教,五斗米教的创始人是张鲁,据说是道教创始人张道林的孙子。张鲁的母亲因为会巫术,被刘焉所赏识,所以让张鲁带兵杀了汉中郡太守,封锁了益州到长安的道路,专门截杀前来的使臣,因为...……更多
阎圃:三国时期被忽视的谋士
...谋士也容易被人们忽略。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阎圃,跟随张鲁归降曹操,最后迎娶马超妻子!具体来说,阎圃(生卒年不详),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地区,阎圃担任张鲁麾下的功曹。一日,...……更多
刘璋与张鲁手下将领实力如何?
首先分析一下刘璋与张鲁手下将领的实力。刘璋作为西川之主,帐下文武总体实力还是很强的。如文有黄权,刘巴,李恢以及不怎么忠诚的张松,法正等人,也算是文可安邦。但武将一点也不含糊,个个堪称名将。第一名将:...……更多
谁占天府之土,麾下猛将奇才无数,最后败给了刘备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三国志其一:刘璋暗弱,张鲁在北张鲁原先是刘焉部将,替刘焉镇守汉中,刘焉死后,张鲁却不听从其子刘璋的...……更多
揭秘三国最搞笑谋士杨松
...情况,下面一起来看。当时天下群雄割据,在汉中地区被张鲁占领,汉中之地又名为东川。张鲁手下有个谋士叫做杨松,看完整个《三国演义》你可以发现,这位谋士基本没有什么谋略,也没对张鲁出过有用的计策,反而专门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
【有理有句】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托举中国梦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李砚青统筹:程华东 陈俊旺 伍佳佳【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07-14 10:29:00
悬崖上的史诗——遵义海龙屯
在遵义高坪镇的龙岩山巅,屹立着一座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古老城堡——海龙屯。海龙屯作为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2025-07-14 10:47:00
大众网记者 侯畅 济宁报道7月13日,济宁市兖州区举行篮球运动与发展顾问聘任仪式。顾问团首先来到豫州路小学,参观指导学校篮球运动教学开展情况并观摩学生训练课程
2025-07-13 15:19:00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