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7 17:37: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东汉末年,漫天黄巾,地方豪强趁乱崛起,曹操、刘备都趁此扩充势力。当时割据汉中的张鲁,面临投靠刘备或曹操的抉择。他最终北上投奔曹操,因为鄙视刘备的为人,认为名义上曹操还是汉官。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张鲁世代天师

张鲁是西汉名臣张良的後裔,祖上几代都当过道教天师。他继承家业,也被尊称为“天师”。

张鲁以祖上留下的炼丹秘方为荣,常与人夸耀:“吾祖张良,汉高祖时功勋卓著,赐玉函九转金丹方,传我张家世代秘藏。日夜修行,已悟丹证之妙,不久便可成仙。”

村民们多半将信将疑,私下嚼舌道:“张天师说得倒好听,谁知道他祖上遗留的到底是真是假?就算真有金丹方,张天师又哪里确定自己能炼成仙?这不过是吹牛罢了!”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张鲁倒也不在意百姓议论,仗着祖上留下的声望,只管一个人静修,很少过问世间事。他白天闭门不出,晚上则点着油灯对着几卷古书苦苦钻研。

村民们时常见他端着一盆药材急匆匆地进出,一问才知道是采药回来炼丹用的。张鲁对村民们的议论早已习以为常,他只专心致志要弄明白祖传秘方的奥秘。他相信金丹乃天地精华所聚,炼制成功必可长生不老。正是这执着的信念,支持他在炼丹路上不懈努力。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雄踞汉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鲁也不得不放下炼丹,率兵夺取汉中。

当时,西州牧刘璋派张鲁和张修二人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心思毒辣,趁张修与苏固决战时坐山观虎斗,然后从背后刺杀张修,单独占据了汉中。

张鲁尽管手段不仁,但平日里却颇有君子风度,待人宽厚,因此得到汉中百姓的拥戴。村民们议论道:“张天师杀张修不地道,但平时对我们汉中百姓颇好,我们只管安心种地便是。”

张鲁初时心系炼丹,被迫出山统治汉中,也颇感叹息。但他很快便发现,做一个明君也是种使命。他白天处理政事,晚上则翻阅先人典籍,以古为鉴,执政须弘毅宽和,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张鲁平日里甚少离开府第,但他派心腹经常混迹民间,打探百姓疾苦。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据他们回报,百姓安居乐业,确是张鲁施政有方。张鲁虽已弃丹从政,但仍怀念静修时光,他暗自发愿,只要天下太平,他定会卸任归隐,重新点燃炉火,悟道成仙。

后来,刘璋过世,其子刘琦继任益州牧。刘琦十分憎恶张鲁,将其汉中母亲全家杀害,又派兵征讨。张鲁率军击退刘琦,牢牢掌控汉中。

在张鲁治下,汉中百姓安居乐业,村民们便感叹:“张天师果然德才兼备,我们只要老老实实打铁种田,其他事他自会处理好。”张鲁得知百姓支持拥戴,心中感慨,作为明君,民心就是最大的政绩。他更加努力经营汉中,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白天他视察民间疾苦,晚上则查阅先王典章,时时自警勿贪恋权力,居安思危,务使百姓世代安康。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弃刘投曹

此时,曹操率军占据中原,刘备则取代刘琦,据守益州。张鲁陷入两难,该投靠曹操或刘备?

张鲁的心腹谋士劝他:“刘备是汉室宗亲,投靠他合情合理,日后必成大事。曹操仅仅是个篡权的战乱军阀,前景难料。”

张鲁却愤怒地拍案而起,大声喝道:“我张鲁宁为曹公奴,也不为刘备上客!”

谋士惊诧不已,张鲁这话听着颇不像个君子风范的天师该说的话。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张鲁冷笑道:“你等不明白,我恨不得将那刘备活剐了!那厮入川不过一年,就背信弃义夺了刘琦的江山。我最恶小人作怪,决不与我五斗米道为伍!”

谋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天师是因为鄙视刘备的为人才弃刘投曹的。

张鲁一想到刘备的所作所为就勃然大怒。一个合格的君子,绝不能容忍刘备这样的小人。张鲁认为自己若与刘备为伍,不仅于道义难容,也注定前途黯淡。即便投靠曹操有失身份,张鲁也在所不惜,因为他视小人为眼中钉,宁可自降身份也绝不与小人为伍。张鲁的谋士们对他的决定多有微词,但张鲁置若罔闻,他的志向坚定,绝不为外界所动摇。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村民们得知张鲁要北上投奔曹操,议论纷纷:“我们张天师眼光独到,定能看清人心。刘备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还是跟着张天师走吧。”

张鲁思前想后,认定刘备定会祸乱江湖,投靠他必将前途堪忧。虽然他也不看好曹操这个乱世军阀,但终归在曹操手下还能稳定发展道教事业,弘扬先祖的遗志。为此,张鲁决定带领百姓北上投奔曹操。村民们对张鲁推心置腹,亦十分信任他的判断。他们纷纷决定跟随张天师迁移北上,相信张鲁能选对主子,带领他们走上康庄大道。

于是,张鲁带领道教弟子及家小北迁曹魏,汉中百姓也纷纷跟随。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在曹魏,张鲁重新拾起炼丹,并大力传播五斗米道。村民们在新家安顿下来后,便感慨:“幸亏我们跟着张天师北上,这里我们能安心种地,张天师也可以专心炼丹传道。张天师的选择真是英明!”

张鲁带领众人迁到曹魏境内后,终于可以重新点燃炉火,专心炼丹。白天他闭门不出,一丝不苟地参详金丹秘籍;夜晚则加努力修行,希望早日突破瓶颈。村民们见张天师重新拾起老本行,个个为他高兴。他们私下讨论,张天师定是想通了权务缠身之苦,才会北上投曹,重拾夙愿。他们敬佩张天师不忘初心,并决心跟随他修炼到底。

后来,张鲁在曹魏壮大五斗米道,弘扬祖业。村民们代代传颂张鲁的神明鉴人之能力,认为他选择投曹是千古英断。

张鲁:弃刘投曹,为道教事业而奋斗的智者

结语

人生在世,路要自己选。张鲁宁为曹操奴也不为刘备上客,正说明他独辟蹊径,不随波逐流,最终也印证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成功北迁曹魏后,张鲁声名远扬,五斗米道弟子日渐增多。村民们看在眼里,更加确信张鲁的预判英明。张鲁不为权势所惑,选择安稳发展道教事业,这与刘备投机取巧的作风迥异。张鲁的正人君子风范,让百姓由衷敬佩和崇拜。他们愿意代代传颂张鲁的神明判断力与高风亮节,并以他的选择为典范教诲子孙后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人宁当曹操的奴隶,不当刘备的贵宾,是三国乱世最识时务的人
...生在道学世家,他的祖父张陵人称张天师,创立了“天师道教”,祖籍在沛县,但因为张陵传教的原因全家入蜀地生活,传到了张鲁这里已经是第三代的天师职位。张家在蜀地非常有名望,东汉末年
2023-01-13 23:37:00
张鲁与刘备:一场因仇恨而引发的误会
...的另一个身份据传张鲁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是天师道教祖张陵的孙子,同时,张鲁也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他割据汉中,在此地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广泛传播五斗米教,教众遍及
2024-01-23 19:52:00
为何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都对汉中垂涎三尺
...太守张鲁,张鲁雄据巴、汉垂三十年。东汉末年,是我国道教正式诞生的历史时期,其标志就是民间道教组织——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成立。道教的形成,是与汉末社会背景有关的:统治集团腐朽不
2024-06-08 13:11:00
张鲁为何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愿和刘备结盟
...皇帝们的天师,从精神上去辅佐他。信奉黄老道学,且对道教非常宽厚的曹操逐渐成为道教教徒心目中认定的真命天子。而独尊儒术且气数已尽的汉室宗亲显然并不具备如此吸引力。所以不仅是张鲁
2023-05-12 06:19:00
三国时期的张鲁为什么被称为是群雄中的一股清流?
...斗米道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甚至听起来还有点俗。但当今道教中的正一派,前身就是这五斗米道,因当时入教的信徒需要缴纳五斗的黍米,所以在以前被称为“五斗米道”。张道陵在立教后,以“天
2022-12-19 16:06:00
...斗米道”。《三国志》记载,张鲁占据汉中期间,“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与众不同的张鲁,让同时代的军阀武将们侧目以视,都对他
2024-06-22 06:57:00
汉中张鲁为什么宁愿作曹操的奴隶,也不愿意做刘备的座上客
...据《春秋玉版谶》中记载“代赤者魏公子”,张鲁既以鬼道教民,自然对这些谶语耳熟能详,知道代汉者魏也。五斗米教与太平道教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双方来往密切。同样是以镇压黄巾起义发迹
2022-12-27 11:58:00
张鲁为什么那么厌恶刘备
...得不提,那就是张鲁所奉行的五斗米道。张鲁乃是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他实为一方首领,却自称“师君”,可见他对此教信奉不移。张鲁原来乃是刘焉的部下,他死后,其子刘璋取而代之,成为
2024-05-22 17:13:00
张鲁的选择:弃刘投曹背后的历史与人性考量
...人。他的儿子名叫张陵。现在人们常称他为张道陵。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最初创立的门派是五配米道,又名天师道,因此他也一度被尊称为张天师。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位,成为第二代天
2024-04-23 07: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知识照亮前路,阅读引领未来。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犹如一盏穿越迷雾的灯塔,清晰地提醒着我们,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立身之本
2025-04-22 17:22: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4-22 17:24: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科院院士、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逝世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2025-04-22 17:53:00
手造华章 | 王海乡:百年磨一刃 古镇“梅花”香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金玉相嵌的宝刀穿透夜色寒光凛冽,那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稀世珍品;铁衣覆雪的利刃伴随将士戍守边关
2025-04-22 19:01:00
王泽飞——中国艺术终身成就奖
龙行龘龘180x48cm壮丽山河180x48cm笃祜衍祥180x48cm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180x48cm天地和同138x48cm无邪138x69cm 马280x16
2025-04-22 21:11:00
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开展红色研学之旅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丰硕 通讯员 赵欣怡 枣庄报道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思政教育载体,4月19日,枣庄三中市中校区高一年级走进临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2025-04-22 14:55:00
书讯 |《跨山海Ⅱ:12位古代诗词偶像图鉴》读千年诗词,看古人见自己,跨人生山海
本书是继《跨山海》经典后重磅推出的《千古风流人物》系列第二本图书。作为VIP节目,原纪录片在各个平台上都创造了播放量新高
2025-04-22 16:39:00
袁崇焕应为“东江内乱”负责?真要甩锅也该甩给孙承宗
袁崇焕假诏处死毛文龙后,虽然明知主帅蒙冤,但东江镇并未出现什么过激反应,更别说叛乱了。因为袁崇焕此举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谋划很久了
2025-04-22 12:45:00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