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科技日报讯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当于数十亿年的误差不超过一秒)锶原子光晶格钟。据公开发表的数据,该系...……更多
...、相互融合的国家授时体系。”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有了“守时”和“授时”,还要学会“用时”。这就要靠时间统一系统!当接收了北斗卫星、长波等授时信号获取精确时间后,系统就会利用提取的时间...……更多
...情况却是中到大雪,量级上明显有差异。对于出现的预报偏差,有人在网上发出了“为什么实际降雪比预报要大”的疑问,这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讨论。无论是从公众的认知还是从天气预报专业角度,这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更多
月球驻留时代已经来临!登月着陆要过几道关?
...学启示。(1)探测器抵达月球要过四关火箭之父、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人类迈出地球摇篮,走向宇宙的第一站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更多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去世原因引争议
...,享年97岁;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逝世,年仅57岁。仅仅一天我们国家就损失了四位院士,实在让人感到痛心,而且其中有一位年龄才57岁,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痛心!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突然去世,年仅57岁...……更多
南大专家:太阳探测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近日探测
...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方成和“羲和号”卫星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丁明德接受采访。他们透露,我国的立体探日时代有望于2026年左右开启,而到2050年左右,我国有望实现近日探测。46秒全身扫...……更多
预计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早期预警对人类自救最有效
...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极端洪涝、突发强对流天气(龙卷风、冰雹等)、高温干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更多
我的选择是报效国家
...”。要具备工程师精神留学前,朱高峰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所以他选择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但国家需要我成为一名通信方面的工程师,我现在就是地道的工程师。”朱高峰说,“有人曾问我‘称呼您什么’,我说称...……更多
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地核每8.5年发生一次晃动,有何影响?
...该发现刊登在《自然通信》上以后,立即引来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平均厚度约为5-70公里。地壳分为...……更多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合肥造”光钟来了72亿年仅偏差1秒,由中国科大研制本报讯 1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陈宇翱、戴汉宁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万秒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10-18(相...……更多
痛别哈工大王子才院士
...事的人。”王子才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的体会,“真正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追求个人东西相对来说要少一些,我们现在培养人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年人的奉献精神。”在学校举行的2020年度人才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王...……更多
...实现数字支付无条件安全性的理想途径。2023年,奥地利科学家已通过发展量子数字支付协议,成功确保了身份认证和支付信息的防伪造。然而,要确保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无条件安全,还需要解决“不可抵赖”这一特殊信息...……更多
刘慈欣在《三体》中将太阳当信号放大器的设想,真被我国科学家证实可行了?
在刘慈欣的《三体》这部科幻著作中。三体人之所以来到并侵略地球,是因为地球上有人对他们发出了文明的信号,而发送人就是叶文洁。她在长期的无线电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工作以及天文物理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将无线电信号...……更多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财联社11月9日电,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比例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对于理解灵长类胚胎干...……更多
180多年前科学家是如何计算出光速的?
...遥远的天体与我们的眼睛。但你知道吗?大约180多年前,科学家们是如何首次精确测量出光速的吗?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光速的探索,更是人类智慧和科学发展的一段奇妙旅程。回溯到古代,人们对光的速度知之甚少。古希腊哲...……更多
更深更远更极限 海洋装备如何不断超越?一起了解
...一个贯通几层甲板的封闭的水密的月池。这个月池能够给科学家提供CTD(温盐深剖面仪)采集以及各项相关的通海作业的一个便利条件。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水密性能的通海月池。“雪龙2”号的研制周期从2009年到2019年,跨越...……更多
一小时即可打遍全球!中国空天飞机发射成功,在太空放出了神秘设备
...太空中停留更长时间,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和观测,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研究太空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推动了太空科学的进步。第三方面。还可以为未来的太空旅行和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为,传统的航...……更多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量子网络是基于量子力学规律对量子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物理装置,是实现量子通讯和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基础。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同种离子的双类型量子比特编码,在国际...……更多
开辟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科技视点)
...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介绍,“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球磁场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包括A星和B星,...……更多
解读“生命天书”,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世界性难题
叶绿体基因组编码RNA聚合酶(PEP),控制叶绿体的发育过程以及成熟叶绿体的基因表达,在调控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关键角色,然而这一叶绿体基因转录机器的构造一直未能破解,这是科学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3月1日,国际学...……更多
...建宇说。他介绍,以“墨子号”积累的优势为基础,我国科学家正在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筹划和开展下一代空间量子科学实验。“从空间平台来说,我们正在从低轨平台走向中高轨平台...……更多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21位科学家荣获北京科技奖密码专家王小云、集成电路突破者赵晋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本报讯(记者 雷嘉)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近日公布,21位科学家、188项成果获奖。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更多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财联社11月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利用超材料,成功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相关研究成果在发表于应用物理学著...……更多
2030年我国载人登月,月面任务揭秘,惊喜等你发现
...月球上保存着大量古老的岩石和地质构造,这些都是地质科学家们宝贵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月球地质的详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相似地质过程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除了对地球...……更多
我国科学家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波通信 【我国科学家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波通信】财联社11月9日电,近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成功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波通信,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更多
我国嫦娥六号发射前测试,即将开创人类探月新纪元,美国都急了!
...,返回器随轨道器一起将采集到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供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研究。除了月球样品返回任务,嫦娥六号还将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和观测。通过搭载的科学仪器,它将详细研究月球表面的地质结构、矿物成分、地壳构...……更多
广州厉害了!“‘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更多
我国“机器化学家”成功创制火星产氧电催化剂 【我国“机器化学家”成功创制火星产氧电催化剂】财联社11月14日电,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已成为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人类要想到火星开发资源或移居火星...……更多
...时间偏差优于8ns,相对频率偏差优于2×10-14,相当于160万年仅差一秒。该中心的建立,为我国远程时间频率溯源体系增添重要节点,促进了时间频率标准量值在电力行业的深化应用创新。长期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时...……更多
...获奖人数占总数的23.21%,较2021和2022年度有所降低;女性科学家4人;少数民族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评选呈现以下特点:一、载人航天成绩喜人,“大国工匠”首次获奖。二、原始创新成果涌现。三、惠民利民科研成...……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国联通开始测试卫星通信业务:没信号也能打电话、发短信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近日中国联通App上线了“联通卫星”业务,用户办理该业务后,可在地面通信网络覆盖不稳定或无覆盖的情况下
2025-04-23 07:00:00
华为打造武汉首个万兆园区:不管走到哪 都是满血版Wi-Fi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近期,武汉电信携手华为,基于50G PON技术在武汉光谷国际人才服务产业园落地武汉首个“万兆园区”
2025-04-23 07:00:00
三项“炼油术”破解资源循环密码杭州日报讯 你相信吗?餐厨垃圾中的油脂被智能系统精准捕获后,可以“华丽变身”为飞机燃料;一只废旧轮胎
2025-04-23 07:01:00
杭州日报讯 4月22日,在浙江省2025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上,一项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杭州市高校专利转化精准匹配大模型”正式亮相
2025-04-23 07:01:00
推动10000家外贸企业入驻电商平台拓展内销杭州日报讯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计划引发的全球贸易战冲击,浙江省政企联动打出稳外贸“组合拳”
2025-04-23 07:01:00
长三角首家飞机“6S”店 开业不到一周成交两架杭州日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位于德清县雷甸镇(临杭产业新区)通航智造小镇的长三角首家飞机“6S”店——长三角通用航空器(6S)交易展示中心
2025-04-23 07:01:00
《王者荣耀》新英雄今日上线:手持巨大重弩 可点射可连射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王者荣耀》宣布,新英雄元流之子射手职业今天正式上线,该英雄默认拥有,无需购买或兑换。其采用重弩设计
2025-04-23 07:30:00
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亮相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据报道,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正式推出。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材料加工的效率与纯度不高是技术突破的拦路虎
2025-04-23 07:30:00
蛇年春晚上演的机器人《秧BOT》,展现出机器人发展的广域前景。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2025-04-23 07:47:00
环球资源二期香港展正式开幕:AI、时尚与技术重构全球采购生态
环球资源二期香港展今日于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隆重揭幕,展期由4月18日至21日,一连四日举行。展会涵盖移动电子展、智能家居
2025-04-23 07:54:00
僵尸蜘蛛出没!从鲜活生命到被操控甘愿赴死 只需一粒孢子
僵尸真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多影视作品中就有以它为原型的角色。故事是虚构的,但僵尸真菌是真实存在的。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在研究这些噩梦般的真菌
2025-04-23 08:00:00
《上古卷轴4:湮没》荣登销量榜榜首
该作重制版正式发售后不久便冲上Steam全球销量榜榜首,且收获诸多好评: 不仅PC爹爹热情洋溢地赞扬此作是小陶最好的礼物
2025-04-23 08:00:00
打印机究竟是选喷墨还是选激光:一文就看懂
打印机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校园里打印学习资料,到职场中处理文件报表,它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家用打印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5-04-23 08:00:00
比亚迪首款全工况海外测试车型:海狮07EV获双五星安全认证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近日,比亚迪海狮07 EV同时荣获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
2025-04-23 08:00:00
2.9万元!索尼F2大光圈G大师旗舰镜头发布 人像虚化绝了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FE 28-70mm F2 GM发布半年后,索尼推出第二款F2恒定大光圈变焦G大师镜头FE 50-150mm F2 GM (型号名
2025-04-23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