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嫡庶之分差别到底有多大
...经形成了极为严格的宗法制度,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李世民做为一个伟大帝王在其晚年也遇到了他最不想遇见的事情。他所立的太子李承乾尽然造反了,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就一直想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但天不遂...……更多
明朝有7个太子是嫡长子,4人顺利登基,其余3人为何无缘皇位
...当惨烈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就被弟弟李世民杀死,未能登基。而李世民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则因为造反被废,没能登基。李治的嫡长子李弘,则早早去世。唐朝甚至还有嫡长子尚在,却由庶子继位的情况。...……更多
商朝的继承制度:从微子启到纣王,嫡长子继承制的受益与受害
商朝的纣王,他既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受害者。这话怎么说的呢?说到受益,他在自己上边有俩哥哥的情况下,以嫡长子的身份就当上了商朝的国王。说他是受害者,纣王到最后国破家...……更多
商榷一下商纣王的来历和历史
...赵盾抵达晋国,赵姬见赵盾颇有才华,便提议将赵盾立为嫡长子,并将他与赵衰的三个儿子分别封为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姬则是将自己当成了小妾,而将自己当成了小妾。这一事清楚地说明了父权制的继承性原理,也就是子...……更多
殷末三贤:箕子、比干与微子的不同命运
...后来等她生下纣的时候已经是正妻王后了。所以按照古代嫡长子继位的传统,帝乙选择了虽然岁数上是第三个孩子但身份上却为嫡子的纣为太子。真是同母不同命呀!不知道微子对于父亲这种安排,是否曾经也感到委屈或者无奈...……更多
...弟及就混用,也正是因为礼法乱用,才有了九世之乱。而嫡长子继承制真正成型并确立是在西周,后世人们要恢复的,要遵循的是周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这个礼,也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后世历朝历代所遵循的礼法或有不同,但...……更多
揭秘商纣王与微子启的真实故事
...合的。正是因为礼仪的误用,才导致了九世之乱的发生。嫡长子继承制度真正形成和确立是在西周时期。后世之人欲恢复之,则须遵周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这种礼制也就是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后各朝代所遵循的礼法或许有...……更多
微子启:从商朝贵族到周朝重臣,开创宋国之辉煌
...启虽然是商王帝乙的长子,但其母亲却是妾室。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度,他只是庶出无法继承皇位,而纣王则是嫡子。微子的性格温和仁义,又有才能和见识,深受父亲的宠爱信任,初封于微是商朝的重要诸侯。无论是帝乙时...……更多
聊聊连续四代皇帝都是嫡长子继位的历史
...就不是刘邦的嫡子;汉武帝刘彻只是汉景帝第十子;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次子;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宋仁宗是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康熙帝是顺治帝第三子;乾隆帝是雍正帝第四子等。既然大家...……更多
纣王本来是帝乙的小儿子,为何最小的纣王继承了王位
...,朝代繁荣兴盛的基础。在我国古代,大多数朝代都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这也是与古代的婚姻制度相关联的。许多人以为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其实是不正确的,准确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妻只有一位,只有正...……更多
投靠敌国的微子启,真的就是商朝灭亡的罪人吗
...其为庶子为由予以拒绝。于是,帝乙只得按照礼法,册立嫡长子纣王为太子。当这个噩耗传到微子启耳中时,他只觉得五雷轰顶。多年的梦想化为泡影,辛辛苦苦服侍父王,只为了无望的继承权。他心中痛苦不已,强忍着眼泪。...……更多
纣王的争议即位:商朝王位继承制度的疑云
...从而开始下一辈的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嫡长子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继承父亲的位置,还要取决于叔叔们是否有兄终弟及的意愿和能力。也就是说,纣王如果要顺利即位,最好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纣王不要有还在...……更多
聊聊封神中纣王的三次动武
...,故不得立;辛之母是正宫王后,故辛虽是幼子,却又是嫡长子,根据立嫡立长的制度,辛成为继承人,继位后即纣王。按原著,帝乙有三子,大的叫微子启,老二叫微子衍,老三叫寿王,即帝辛。原著并未说谁庶谁嫡,我们姑...……更多
如果皇帝立了两个皇后,两个皇后的儿子谁才是嫡子?
我们知道嫡长子继承制是很多朝代的皇位继承制,嫡长子就是皇帝正妻也就是皇后所生的长子,皇后所生的其他儿子也是嫡子,按照长幼顺序依次为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嫡长子不一定是皇帝的长子,也可能存在庶长子,...……更多
纣王帝辛能文能武很得人心,他的荒淫无道都是被人抹黑的
纣王帝辛,除了在周人充斥着污蔑、谩骂的历史记载之外,其实还有一幅真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乙在位26年而崩,少子辛即位。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出生...……更多
微子启是宋姓始祖
...溯源 1.出自子姓,以国为氏。西周初年,周成王封殷王嫡长子微子启于宋,宋传国三十六世,后为齐、魏、楚三国灭而分之,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有载:“宋氏,子姓,商之裔也。”子姓源起为大众所认同。2.为少...……更多
宋国的权力继承传统:兄终弟及的背后原因
...过渡。确定儿子是首先考虑的继承人,再在儿子里选一个嫡长子做王储,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了这一制度做树干,树状的中国宗法制度才逐渐确立起来。千年以后,同样以“宋”建国的赵匡胤,早就忘了古人血的教训,又搞...……更多
箭术一流的齐王为何连着三箭都射不中李世民
...,李渊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李家父子齐心协力推翻隋朝,李建成主内,李世民主外,唐王朝终于建立,由于秦王李世民常年指挥作战,手握唐朝兵权,而李世民又...……更多
商周更迭与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国的统治,宗法制是必不可少的。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规定世代都是由嫡长子继承,而这个族系便是大宗,除此之外的便是小宗。 宗法制度下的西周上到天子下到士大夫都是由一个大家庭组成的,天子分...……更多
“泰伯奔吴”原因:被史书隐藏的太深,难怪帝乙会传位纣王
...了“太姒”,育有伯邑考、姬发、周公、毛叔四人,因为嫡长子伯邑考英年早逝,故而传位于姬发,姬发能够继位也是“子凭母贵”。后来姬发之子周成王,母亲是姜子牙之女邑姜,也是“子凭母贵”。因此,最迟季历时开始,...……更多
朱允炆生母吕氏,出身平平为何能当太子妃
...正为皇太子妃了。而这个时间,非常敏感。因为,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去世于洪武十五年。吕氏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前扶正的,还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后扶正的,直接决定了朱元璋对朱允熥的看法。假如吕氏是在朱雄英去世之前扶...……更多
...成身为嫡长子,按照规矩,下一任皇帝就应该是他。可是李世民功勋太高,唐初的大多数地盘,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为了国家安危,李世民可谓出生入死,在军中的威信早已超越了太子。所以李建成视秦王为他的最大威胁,想...……更多
李世民为了夺得皇权发动玄武门为何不杀李渊
李世民为什么要抢在玄武门附近动手?除了地利人和因素(比如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已被李世民收买,玄武门附近可以埋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必须把握住这个“天时”——必须在李建成面见李渊之前,就彻底把李建成...……更多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个儿子,长子目夷是妾所生,次子兹甫是正妻所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兹甫应该继位。于是找到兹甫探讨这事儿。结果公子兹甫向父亲恳求:“我哥目夷忠义仁善,比我更适合当国君。”在为了君位各种内乱的春秋还能蹦出这...……更多
李世民为什么选定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
...,太极宫承乾殿中,一个孩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的嫡长子,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孩子取名为承乾,“承乾”二字,一为这个孩子出生地方的名字,二为承继皇位,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对这个嫡长子...……更多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仍有哪三位猛将激战玄武门
...的朝臣并不偏向李建成,大唐的官员们大部分都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命令,尤其是大唐的武官。再加上唐朝推翻隋朝的时候李世民战功卓越,被封为“天策上将军”,最终封无可封,在大唐的地位极高。不过李渊仍旧打算遵循礼制...……更多
...间,废后、废太子、立后、立太子,生生把庶十子变成了嫡长子,从而拥有了第一顺位继承权。帝王心术,可见一斑。汉武帝刘彻唐朝的李弘、李贤,也都是母亲扶正前生的。当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后,礼部尚书许敬...……更多
聊聊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周公旦
...乐制度还没有建立,并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兄终弟及和嫡长子继承制一直被交替使用,一句话,看实际情况来。拉拢姜召,平定叛乱到底是谁来继承周武王留下的位置?就成为了周王朝的政治焦点。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么说的...……更多
皇室之争:玄武门之变与亲情的残酷抉择
...照。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未即位称帝时,他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并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事后,李渊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更多
...允熙在朱标薨逝时,分别只有7岁和1岁,年龄太小,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也轮不到他们,也可以不用讨论了。因此,问题核心的争论点,其实就在朱允炆和朱允熥身上,也就是朱允炆到底是不是嫡出。朱允炆VS朱允熥朱允炆本是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