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5 05:21: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公元652年,宋桓公得了重病。他感觉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就开始布置继位事宜。

宋桓公有两个儿子,长子目夷是妾所生,次子兹甫是正妻所生。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兹甫应该继位。于是找到兹甫探讨这事儿。结果公子兹甫向父亲恳求:“我哥目夷忠义仁善,比我更适合当国君。”

在为了君位各种内乱的春秋还能蹦出这种人?宋桓公一边感叹自己儿子定力真好,一边找到了长子目夷,商量继位的事儿。

结果目夷更绝,直接说:“弟弟兹甫连君位都能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德行吗?无论是按制度还是按德行,他都该是继位者。”随后他就直接跑出了宋国,表示自己的决心。

宋桓公一边高兴一边哭笑不得,只能再次找到兹甫。兹甫没哥哥那么绝,就接受了君位。

公元前650年,宋桓公病逝,兹甫继位为宋国新君,史称宋襄公。

独特环境

宋襄公,子姓,宋氏,祖上是商朝王室。

商朝末年,商纣王穷兵黩武,百姓怨声载道。纣王的庶兄公子启当时被封在微地(山西潞城),所以后世称他微子启。

相比于好大喜功的商纣王,微子启十分节俭。他看不惯商纣王奢侈的作风,所以早早就离开了国都,在自己的封地隐居。周武王伐纣后,微子启带着商朝剩余的王室就归顺了周。周武王把他封在了如今安徽,河南,江苏,山东交汇之处,爵位是公爵,这就是宋国的开端。微子启也是宋姓的始祖。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宋是理论上地位最高的诸侯。在西周初期,只有四个国家被封了公爵。东周时期,因为周天子衰退,封爵也开始不严格,越来越多的“公”开始出现,甚至南方的楚国直接称了王。

于是,传到宋襄公一代,公爵的就只剩宋国了。宋国凭借自己扼守交通要道的绝佳地理位置,培养出了发达的商业文化,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服务业和商人群体。

这也导致了宋国独特的环境与情绪。他们是最早的公爵国,是唯一还留着的公爵国,还是商业发达,十分富裕的公爵国。但是春秋时期,爵位已经不算什么了,看得还是实力。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盛的是齐晋楚秦,宋国只能排第二档。

因此,宋国一方面自视甚高,觉得其他国家都矮自己一头,一方面又发现自己并不受尊重,老是被欺负,很窝囊。

所以宋襄公急切地希望让宋国回到该有的位置。换言之,他想像当时的齐桓公那样让宋国强盛起来。

一继位,宋襄公就叫回了自己的哥哥目夷,让他辅佐自己治理朝政。在这兄弟俩的榜样效应下,宋国政治清明,百姓都懂得互相礼让,一片和气。

但是,光有内政不够,宋国还需要国际影响力。

机会到来

当时齐桓公已经称霸中原,宋襄公就坚决维护齐桓公所制定的“秩序”,每次联合国大会都表现得最积极,出足了风头。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不过,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齐桓公因为晚年昏庸,被小人软禁,在自己宫里自杀了。他的孩子们之后就陷入内斗之中,把齐桓公的尸体晾了俩月,蛆虫都爬满了,才被新继位的齐君收殓。称霸中原三十余载的一代霸主竟然落得这个结局,不由令人唏嘘。

在内斗之中,齐国原本的太子公子昭斗争失败,跑到了宋国,请求宋襄公的援助。

宋襄公听完立刻大怒。首先,他如此尊敬的齐桓公竟然落得这么个下场,齐国大臣不义!其次,自己跟兄长互相谦让,齐国的公子们却兵戎相向,把太子赶了出来,这些公子们不仁!最后,宋襄公想着,齐国竟然没落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志向有机会实现了呢?

他立刻展开行动,打着仁义的旗号,号召各诸侯国起兵,拥护真正的太子公子昭回齐国继位。

但,国家斗争,看得最终还是硬实力。宋国这个二流国家,着实没什么号召力,应者寥寥,只有卫曹邾三个中原国家带着人来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宋襄公没有气馁,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就跑到了齐国。

当时,齐国的新君是在几个小人的拥护下继位的。齐国人本来就看不惯这些人,所以就顺着宋国的意思,把齐君赶走,小人杀死,接待了四国联军,并拥立公子昭继位,也就是齐孝公。

四国联军取得了成果,宋襄公第一次在国际上狠狠地露了脸,于是十分开心。他觉得自己还是有领导力的,就产生了更多的念头。

图谋争霸

齐孝公继位后,宋襄公转头就开始筹划着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他觉得,自己必须向偶像齐桓公那样,主持召开联合国大会。对于这一想法,宋襄公的庶兄目夷就劝说:“我们终究弱小,频繁出头不好。”但宋襄公没听。

于是,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派遣特使,告知诸国,决定在鹿地主持会盟,且不能带军队来,以表友好。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选在鹿地就很有讲究。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就曾说:“制霸天下要像打猎捕鹿那样有耐心。”自那之后,鹿就象征着“天下”,所以才有逐鹿中原的说法。

当时,齐国国力刚刚恢复,楚国也正处于强盛期。两国很久没有交流过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接受了邀请。

齐楚受邀,宋襄公大为振奋。他觉得连齐楚都给自己面子,就更飘飘然了。在诸侯国大会上,他言行举止都以盟主自居,而且没有与齐楚商量就与各诸侯约定秋天再办一次。这下子齐楚有些不满了。两国接受邀请本来就是借坡下驴,没想到宋襄公蹬鼻子上脸,真是不识抬举。

到了秋天,大会日期已近,宋襄公的庶兄目夷就告诫他:“您上次已经得罪了齐楚,这次最好带上军队,否则会出事情。”

“我是去参加盟会的,又不是去打仗。更何况是我提出的不带军队,我怎么能言而无信呢?”宋襄公完全没理,兴致冲冲地就带着盟主梦参加了会议。

这次,楚王表现得大大咧咧,十分无理。宋襄公一再强调,并摆出盟主的架势,希望楚王给点面子。不过楚王完全没给面子,而是早就埋伏好了军队,找个由头就抓了宋襄公。在鲁国国君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放了出来。

仁义之师

宋襄公灰头土脸地回到宋国后,想到自己这么窝囊,脸面丢尽,不由得越想越气。他见郑国支持楚国,就决定先拿郑国出气,找回脸面。目夷劝他,他也没听。

虽然外交上比较天真,但是宋国在宋襄公的治理下还是有点实力。郑国扛不住,就赶紧派人找楚王求救。楚王寻思上次给鲁国脸面才放了你,没想到转头就找我麻烦,既然你给脸不要脸,就别怪我无情了。他于是派了大军进攻宋国。

宋襄公见状,就撤军回国防守,与楚国在泓水(河南商丘)相遇。

宋国的独特环境与宋襄公的争霸野心

在楚国正在渡河时,目夷劝宋襄公:“如今楚国正在渡河,如果我们半途截击,肯定能取得胜利。”

春秋时的对战还是很有讲究的,有各种繁琐礼仪,包括给列阵的时间,互相下战书,主将用战车打几个来回,然后才是士兵交锋,总之不是喊口号就上。所以,宋襄公认为半途截击是不合礼仪的,说道:“我们是打着仁义的旗号对抗楚国,怎么能自己不遵守呢。”

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目夷又劝:“现在楚国还没列好军阵,此时出击,他们一定会乱了阵脚。”

宋襄公还是不听,坚持要按规矩来。

按规矩来,宋国怎么可能击败楚国。于是,楚国士兵一拥而上,大败楚军于泓水,还给他膝盖射了一箭。楚国大将出生南方,从来不讲什么中原的规矩。他听了宋襄公的事儿后,大笑:“我打仗就是为了赢,扯这么多,那直接投降算了,还打个啥。”

宋襄公吃了败仗回去后,再也没有争霸的心思了。一年后,他就因伤痛去世了。

结语

作为一个人,宋襄公其实还是值得敬佩的。在孔子痛批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春秋,他和他兄长谦让君位,始终恪守周礼的行为难能可贵,是那个各种内乱争斗频发的社会中的一朵奇葩。

但作为君主,宋襄公在外交上过于天真,脑子里还停留在周文王用贤德得到天下人尊敬的时代。在春秋各国竞争,比拼国力,人力,运气的时代,他这个恪守传统的人当然会被淘汰。如此说来,他的兄长目夷确实更佩当一个国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周更迭与西周政治制度的建立
...合其他兄弟进行叛乱。而当时被分封的武庚更是有复国的野心,因此他联合了三监以及其他国家参与了叛乱,此时的周公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管叔等人的叛乱无疑是威胁了西周的政治安全,因此周
2023-10-10 22:11:00
春秋战国:霸主的崛起与帝国的衰落
...,公元681年与北兴的宋、陈、蔡等议会合作,开始了他的争霸工作。北域,齐桓公攻山容,守燕国,驱逐狄人,守兴魏。而此时的华南楚国才刚刚开始强大起来,慢慢操纵汉江和长江中上游,更
2024-03-28 14:06:00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刚击败晋国,已经成为事实的天下霸主之国,雄心勃勃、野心膨胀,便故意向周天子的使臣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便是“问鼎”的由来,“问鼎”的本意不在于问,而在于问鼎背后的野心,九鼎
2023-08-27 06:27:00
史林探秘:先秦商人的得与失——处境尴尬的商人之国篇
...,所以他轻松地赌赢了。这一次投机成功,使得宋襄公的野心一下膨胀起来,他妄想自己能取代齐国成为中原的霸主。然而宋国毕竟实力有限,所以宋襄公想出了高举仁义之大旗行称霸之实,希望用
2024-02-23 21:38:00
宋襄公为什么会沦为后人的笑柄呢
...训在宋国和楚国争霸失败后,宋襄公仍然没有放弃称霸的野心,他资助了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希望能够得到晋国的帮助。不过在重耳回到晋国继位之前,宋襄公就因为伤重去世了。宋襄公本身不具
2024-04-25 11:42:00
春秋五霸之一,却惨被三个国家联合灭国
...侯已不再听命于周天子,随之而来的是各大诸侯国激烈的争霸战争,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五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春秋五霸”,今天要介绍的,是五霸中的其中一霸,此国在当时是经济最为发达
2023-06-30 04:42:00
宋国为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
...是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晋楚争霸主要有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
2023-05-10 21:25:00
春秋367年的诸侯争霸历史
...争。宋襄公在齐国霸权结束以后有了当霸主的想法,可惜野心是有了,实力不足。泓水之战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身受重伤。战后宋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失去了争霸能力,而楚国在中原的扩张已无阻
2023-05-22 08:33:00
殷商三贤与宋国之乱:微子、箕子、比干的传奇人生与宋国的纷争
...了回来。宋国将南宫万剁成了肉酱,以儆效尤。四、襄公争霸 春秋五霸,宋襄公占其一。但他这个霸主之名,让人总觉着有点名不副实。宋襄公一生倡导仁义,做太子时就曾想让位给身为庶子的
2024-03-01 0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