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7 06: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发生在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身上有两个著名的典故:一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另一个就是“问鼎中原”。

楚庄王即位之初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楚国国君,表面上装作出一幅花天酒地、纵情好色的样子,在楚国国内危机四伏、争权夺利的战争中故意装傻、明哲保身,然后在暗地里却暗暗观察及注视着一切。

楚庄王的种种行为表明他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楚国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击败强大的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说明楚庄王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再加上楚国原本就是春秋大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带甲百万、沃野千里的万乘之国。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楚庄王

一位明君带领一个有实力的国家,基本上就成为春秋争霸的基础,两者缺一不可,楚庄王就是这样率领强大的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最辉煌的时刻是率领楚军“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楚国的国界最北边的地方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南部,离黄河尚有数百公里,楚庄王通过与秦国结果,结成秦晋之好,并通过邲(地名在今河南郑州北部)之战,一举击败当时的最强国,同时也是上一任春秋霸主的晋国,楚国的兵峰直接到达黄河,这是楚国自建国以来,打到最北边的地方。

楚庄王除了击败晋国,饮马黄河外,还趁机攻进周天子所在的京畿(洛阳)南郊,当时的周朝国土完全包裹在晋国国土之中,楚国只有击败晋国,才有资格进入周朝都城洛阳,当时的周天子虽然没落,但依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楚庄王

楚庄王由于刚刚击败晋国,已经成为事实的天下霸主之国,雄心勃勃、野心膨胀,便故意向周天子的使臣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便是“问鼎”的由来,“问鼎”的本意不在于问,而在于问鼎背后的野心,九鼎是天下权力的象征,谁握有九鼎,谁就是天下共主,楚庄王此举暴露了野心,于是“问鼎天下”便成了野心拿下天下的代名词,这便是问鼎天下的典故由来。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那么当时的楚国能灭周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楚国灭不了周,就算是春秋时期的任何一个大国,比如春秋五霸任何一国,都没有灭周的实力与能力。

春秋与战国虽然同属于周朝,但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大,首先春秋时期的政治共识不是你死我活的灭国战争,而是争霸,争霸与灭亡周朝有着本质区别,争霸的本质是强大的诸侯国以强大的实力代替周天子行使霸权,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虽然骨子里看不起周天子,但政治原则仍是拥立周天子的。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争霸以齐桓公和管仲为首,管仲以辅佐齐桓公争霸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尊王攘夷是本质是尊重周王室,排斥打击蛮夷,管仲提出的争霸是在周王室的框架下实现周朝制度,本质上是拥护周朝的,这是根本。

在春秋的政治环境中,如果有国家胆敢灭亡周王室,那么就打破了“尊王攘夷”的原则,也打破了“争霸”的原则,那一定会引起天下所有诸侯国的群起而攻之,这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另外,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都是点到为止,以和为贵,越是早期的战争,打仗越是讲礼法,双方先约好时间,布置好阵势,然后喊一声开始,接着就是双方开战,败的一方如果逃走了,胜的一方只会追击三十里,然后退回,就像两个君子打架一样,比如宋襄公,很讲仁义,泓水之战中楚军渡河时,宋襄公没有攻击,而是等楚军全部渡河双方摆好阵势后再开战,结果战败。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虽然也有灭国战争,但极少,一旦有灭国战争,或多或少会引起大国的干涉,当时的国际环境相当复杂,合纵连横,尤其是小国,今天归属这个大国,明天可能就会归属另外一个大国,没有永远的盟国,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战国时期则完全不同,战国已经是你死我活的灭国战争了,比如春秋时期的上百个诸侯国到了战国只剩下七个较大的诸侯国,战国同时还有大规模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比如白起就杀了六国一万多万士兵。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春秋中后期地图

春秋争霸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只不过是霸主来行使周天子的权力而已,春秋发展到最后,仍然是周天子的天下,虽然是名义的;战国战争的目的是灭亡他国,实现统一,战国发展到最后,只会有一个国家能活下来,就是那个最强大的国家。

再说了,楚国虽然击败了传统强国晋国,但根本没有灭亡周天子的实力,楚国当时就算实力强于单个的晋国或秦国或齐国,但并没有强于晋国+秦国+齐国+其他诸侯国的实力,楚庄王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如果楚庄王胆敢灭周的话,那么接下来楚国将有灭顶之灾,天下诸侯将会群起而攻之,因为这打破了惯例。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问鼎中原的典故由来

楚国战车

所以,聪明的楚庄王也只不过是问问了鼎的大小和轻重,然后转身继续争霸事业去了,不敢把周王室怎么样,这既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使然,也是楚国的实力使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楚庄王与“一鸣惊人”:传奇故事背后的真相
...没争议的,他们分别是齐国齐桓公,晋国晋文公以及楚国楚庄王。而且楚庄王是唯一一个封号为王的,在那个时代,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王“这个称号,至于吴王和越王敢称王那是因为他们处在春
2024-04-04 15:14:00
“一鸣惊人”成就的国君是齐威王还是楚庄王
...刻的历史印记。然而,关于这一典故究竟是指齐威王还是楚庄王的故事,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真相。首先,我们来看看齐威王。齐威王,名田齐,是战国时
2024-10-07 21:17:00
聊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史记》,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上台之后贪图享乐,整整三年的时间里,从来不过问政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国之将灭的时候,楚庄王却以迅雷不及耳之势,问鼎中
2023-02-08 11:41:00
春秋五霸中只有谁敢称王,他三年不飞,最终却一飞冲天
...了其他的蛮族部落,因此实力也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到了楚庄王的时候,楚庄王却不理朝政,一直沉迷于后宫的声色歌舞之中,甚至自己的附属国被人打到求和他也不管,而且还扬言谁敢劝解自己就
2024-06-10 15:52:00
一鸣惊人的不止有春秋时期的楚庄王,还有战国时期的齐威王
...的出处其实一直有些争议,有的认为是说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庄王的故事,也有人认为是出自战国时期齐威王的故事。小编认为,出处不重要,重要的是楚庄王和齐威王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只要肯努
2024-06-18 19:51:00
楚庄王最后的结局如何
...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也即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那么,就楚庄王和齐威王,各自的故事如何呢?一一方面,根据
2024-06-28 19:35:00
小将色胆包天公然调戏王妃,皇帝知道居然还看重他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613年即位,是当时春秋五霸之一。提起楚庄王,大家都会想到“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典故。不过楚庄王可以成就霸业,除了早期的韬光养晦,还与他身上宽厚待人等品质有关。春
2022-12-20 17:42
春秋五霸:历史记载中的争议与真相
...主却有八种说法: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史记》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阖闾(夫差之父)、勾践——《荀子·王霸》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024-01-19 05:43:00
楚庄王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的
...微,所以纷纷涌现了几个强盛的诸侯国。在春秋五霸中,楚庄王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公元前632年,楚军和晋君在城濮交战,楚军战败,没过多久楚成王就郁郁而终。之后楚成王的儿子商臣继
2023-05-10 20: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