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者魏永贵、通讯员傅敏婕报道:21日,哈密市古树名木“左公柳”得到了自治区专项资金保护。明年开春,将对“左公柳”进行抢救复壮,设置围栏、更新铭牌,让每一棵“左公柳”都有数字档案,不仅能通过电子地图找到位置...……更多
“左柳”今安在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柳湖公园的左公柳。(受访者供图)“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自古诗词写西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更多
...棠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当前,哈密创作编排的舞台剧《左公柳》正在紧锣密鼓排演之中。哈密留下了众多关于左宗棠的遗址遗迹。左公柳、左公碑、左公渠、凤凰台遗址、左宗棠大营粮仓、老城墙……这些遗址遗迹,见证着左...……更多
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
...网中新网新疆哈密4月9日电(喇小飞) 9日,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以此传承左宗棠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市民漫步在左公文华苑内的左公柳下享受大好春光。喇小飞 摄“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更多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辛识见每一棵“左公柳”都有数字档案,不仅能通过电子地图找到位置,还能随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精准管护。最近,一则关于新疆“左公柳”保护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左公柳”历经岁月沧桑而...……更多
东岳观 | 左宗棠与王震——王震故居观感之一
...化与湖湘精神研讨会、“新栽杨柳三千棵”公益植树暨“左公柳回湘”入庄仪式、《左宗棠》彩绘读本发行等。2022.12.13.作于广州石书斋作者简介:崔保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维吾尓自治区政协、广东省政协文史专员,左...……更多
...棠在路上一路上种下了杨柳,绵延三千年,后人称之为“左公柳”。1880年,新任陕甘总督杨昌浚在陇西见到左公柳“连续数千里,绿如帏幄”,于是写下了“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更多
【文化中国行】乌鲁木齐公园人文往事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丰功伟绩。很多老人都喜欢把柳树叫“左公柳”,据记载,左宗棠晚年任陕甘总督,非常重视植树。西征军队自兰州至酒泉再到哈密,一路之上广植柳树,民间至今流传着左宗棠亲命官兵植树的故事。而且这里...……更多
...复新疆时,在陕、甘、新栽植道柳200多万株,后人称为“左公柳”。“左公柳”在河西走廊的境遇最差,因干旱风摧,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大多成了歪脖子树。戈壁罡风并非虚张声势,强大的摧毁力让人不寒而栗。当任性的...……更多
千年柳湖水,百年左公柳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千年柳湖水,百年左公柳隔秦玉龙 文/图柳湖,因柳而名。 说起柳湖,很多平凉人首先会想到左公柳。其实,柳湖之名起始于宋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是陇上著名的自然山水园林。史料佐证,柳湖...……更多
...居柳庄,重温左氏家训,感悟左公精神,并在柳庄新栽“左公柳”。 ……更多
...姓杨吗?不是,也有“姓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左柳、左公柳。纪念的是左宗棠当年督办新疆军务,在西北大地上种下了数以百万的柳树,成就了一段佳话。民间称赞道:左公出塞,为的是国;大漠植柳,为的是民。看到了吧...……更多
...哈密市伊州区,穿城而过的哈密河旁有一座凤凰台,这是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时的驻扎之地。哈密凤凰台之名古已有之。左宗棠1880年进疆后上奏清廷的《出屯哈密布置情形折》中说:“窃臣于四月十八日由肃州行营拜折启行出...……更多
絮纷飞 防过敏
...表示,现在兰州市种植的柳树多是旱柳树,很多古树都是左公柳。左宗棠镇守西北时,驻军之地就是植树之所,凡是宜林地方,动员军民遍栽树木。柳树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年种柳,当年见绿。”...……更多
文旅局长化身“厨师” 为湘阴美食代言
...岳阳日报本报讯(徐晚晴 黄家睿)“欢迎大家来湘阴赏左公柳、尝湖湘美食……”5月1日晚,洋沙湖“辣么美好”美食汇活动在渔窑小镇开幕。湘阴县文旅广体局局长李卫变身“厨师”,现场炒“樟树港辣椒”,并通过“洋沙湖...……更多
植此青绿沁人心
...修复2.8万亩,实施第三批退化林修复5.7万亩,打造华家岭左公柳森林文化公园,构建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会宁县坚持“点线面结合、造封改并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切实抓...……更多
...总督任上告病返乡。路过湖南长沙时,点名要见落第举人左宗棠。左宗棠向来敬重林则徐,听闻林则徐要见自己,心情十分激动。当天晚上,两人在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上见面。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一位是步入暮年的民族英雄...……更多
晚清的最后一块硬骨头:左宗棠
...那段历史的人越多,他的名字就越发光芒和耀眼。他就是左宗棠。1880年5月26日,一场猛烈的沙尘暴席卷河西走廊,但这并未阻挡一支军队向前挺进。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骑在马上,在他的马后,居然是一具棺材。此次他的目的...……更多
如果失去新疆那么将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开,其实回顾历史,清朝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左宗棠成功了。后来明末清初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唐太宗父子克河西征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引万国来...……更多
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清朝时期的两位名臣,是同治、光绪时期的国家之柱,是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历史上,双雄并立并不是什么好事,往往会带来党派之争,权力倾轧。在左宗棠和李,鸿章之间,有合作,有惺惺相惜,...……更多
康熙乾隆打准噶尔耗时70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却只用一年半是为何
...人七十余年的时间,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相比之下,左宗棠收复新疆,不管是面对的对手,亦或者是战争的规模,与康、雍、乾消灭准噶尔对比的话,那基本上可以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当...……更多
...伊犁。清朝多次要求俄国交换,俄国都以种种理由拒绝。左宗棠歼灭阿古柏入侵势力后,正式向俄国提出了收回伊犁。当时,叛乱分子白。彦虎等逃亡了俄国,伊犁将军金顺派遣使者到阿拉木图,要求俄国交还伊犁事兼引渡白。...……更多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境遇如何
...个人,晚清时期不管文臣武将皆有能担当重任之人,例如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的猛将之一,这位能够收复新疆的大将军,在同等士兵的条件下,几乎可以打败任何一只部队,即使在装备欠佳的情况下,依然有让沙俄害怕的底气...……更多
左宗棠对中国统一作出的贡献
倘若说起清朝末期的著名人物的话,左宗棠必定是人们不可不说之人,此人虽然是清王朝末期朝廷的坚定拥护者,虽然思想不够坚定,但是却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后世之中留下了美名。而左宗棠一生之中最为经典的事情便是收...……更多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哈密市:文旅活动趋热 生态保护先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戈壁越野、穿越荒原、探索无人区……当下,新疆各地以探险游为重点的特种旅游方兴未艾,各类赛事、活动受到游客欢迎。这些赛事、...……更多
...全的麻痹,还存在着一些忠臣和关心国家的人。汉族大臣左宗棠、李鸿章都是清末四大名臣,其中左宗棠一直主张收复新疆,这也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在收复新疆整个战役中,左宗棠还发现了许多...……更多
历史上哈密瓜的叫法是怎么来的
...臣,纷纷献上奇珍异宝来展示自己归顺的决心,其中包括新疆地区的哈密国,那个时候的新疆还被称为“西域”。新疆在丝绸之路上一直都处于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地大物博,和现在一样,新疆地区的水果种类繁多,十分甘甜,...……更多
致敬!他们在“死亡之海”守护野骆驼
...摇摆,这里是“死亡之海”罗布泊。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密管理站负责人努尔江·陶汉等人已开始检查车辆状况,准备好油料,补充了两天的馕、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并制定了当天要巡护的...……更多
赔款900万卢布也要收复,伊犁河谷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叛乱,意图阴谋夺取新疆领土的幕后黑手——沙皇俄国。左宗棠的努力沙俄觊觎中国领土已久,奈何清朝中期国力强盛,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皇帝对于主权问题都十分在乎。在康雍乾三代皇帝执政时期,沙俄几乎没能从中国占到...……更多
如果左宗棠无法收回新疆,中国失去新疆的危害有多大?
...年,沙俄趁机占领伊犁地区。而为了收复新疆,晚清大臣左宗棠,以高龄老人率队出征,不收复新疆誓不罢休。1876年,左宗棠命刘锦棠率军分批出嘉峪关,开始打击阿古柏势力,不断收回新疆的领土。1878年,除了伊犁地区,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