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失去新疆那么将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09: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新疆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非常大的渊源,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以前,在历史上对新疆统治朝代有西汉,东汉、曹魏到后来的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包括后来的隋朝,唐朝;虽然有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也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新疆影响深远。

唐朝经营西域与汉朝有相似之处,汉朝是为了“断匈奴右臂,”而唐朝是为了断突厥右臂,后来则是为了断吐蕃左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的,先决条件是统一西域。安西四镇的废置和吐蕃争夺四镇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

如果失去新疆那么将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唐高宗初年,面对西域突厥贵族的叛乱和吐蕃攻略西域,曾一度放弃四镇,结果是吐蕃占据新疆南部后兵锋直指向唐朝的河西地区。692年王孝杰打败吐蕃,收复四镇,把安西都护府迁回龟兹,建立了四镇,却遭到了狄仁杰的反对。狄仁杰认为唐朝远距离经营西域是劳师伤民耗费国库,主张放弃四镇,放弃新疆。围绕这一问题,朝廷展开了争论。在争论中崔融指出,建立四镇,其实是“杜渐防萌,安危之计”,他说:“四镇无守,则狂胡益曕,必兵加西域,诸蕃气赢,恐不能当长蛇之口,西域既动自然危临南羌,南羌乐祸,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连则河西危,河西危则不得救矣”。在唐朝和吐蕃对峙的情况下,要想守长安,必守河西,要守河西,必守四镇。因此武则天支持王孝杰复置安西四镇,并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的主张,以确保唐朝在新疆的统治。

如果失去新疆那么将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那么,新疆如果丢了会如何?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唐朝丧失新疆后,河西处于吐蕃的直接攻击之下,京城长安也成为了前线。唐朝问题,明朝也遇到过,明朝初期打败兀纳失里控制了哈密地区。成立哈密卫。1529年,明朝就哈密的弃守问题展开了讨论。以甘肃都御史唐泽为代表的消极主张,放弃哈密,他们的观点和狄仁杰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以詹事霍韬等人为代表的主守派则主张一定要收复哈密,1528年11月,霍韬在奏折中陈言:“或曰今陕西饥困,甘肃孤危,哈密可弃也。臣则曰,保哈密,所以保甘陕也,意思是保甘肃所以保陕西。若以哈密难守就弃,然甘肃难守则弃甘肃乎?”但是目光短浅的明世宗还是放弃了,结果是什么?吐鲁番军队直逼肃州,甘州,西北边患更加严重。

如果失去新疆那么将意味着什么,一起来看看

总结:唐朝和明朝丢失新疆,结果是中原西北大门从此敞开,其实回顾历史,清朝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幸运的是左宗棠成功了。后来明末清初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唐太宗父子克河西征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引万国来朝谓之盛唐。宋先失幽燕于辽,后弃河西于李元昊,一蹶不振得弱宋之名。朱元璋父子驱暴元于中原,征北元于长城外,收复河西兵锋直抵哈密,惜后世子孙无用,先退于边墙后弃守河西,准格尔由此坐大。清康雍乾三世反复用兵于西北,收河西,平准格尔揽万里西域于中华,创中华各族大一统之局面,康乾盛世未必名不符实,虽后市子孙亦无能被罗刹抢走大片土地,但西域大部归中华之局面,至今未改。

中原强则可定河西,收西域,通丝路,西北贸易之财可反哺中原。失西域,弃河西,丝路断绝则中原是重大财赋之地进而衰弱,外敌可凭西域之地得丝路之财,进而威胁长城,退可游弋于塞外。契丹,党项,蒙古都由此而崛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击败吐蕃收复河西,创造了大唐最后的辉煌
...甘州、肃州、兰州、部州、廓州、岷州九州(注:分别是今新疆哈密、吐鲁番;甘肃张掖、酒泉、兰州;青海乐都、化隆、岷县)。彻底摧毁当地吐蕃经营近百年的侵略构架。至此,已经沦落吐蕃统
2023-05-03 20:01:00
唐朝西北孤忠张议潮,收复河西走廊
...,之后,相继收复了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伊(治今新疆哈密)、西(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甘(治今甘肃张掖)、肃(治今甘肃酒泉)、兰(治今甘肃兰州)、鄯(治今青海乐都)、河(治
2023-07-19 17:56:00
大唐最后一位安西将领,率白发府兵坚守飞地43年
...甘州诸将。北庭军因此哗变,北庭粟特人亦响应。今天在新疆的大唐北庭故地出土了粟特文的开元通宝,因此推测,就是在此刻,粟特人向唐中央自请为伊西北庭节度使,而且还得到了北庭军民的拥
2024-07-14 19:12:00
汉武帝当初打下的河西走廊在现代的哪里
...的,类似走廊的地带,由断断续续的绿洲组成,可以直抵新疆。这条形似走廊的地带,在黄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为河西走廊。这是对我国历史,乃至亚欧大陆历史影响极为关键的一条走廊。河西走
2024-07-01 20:13:00
明朝为什么没有拿下西域?
...七卫,是指明朝在嘉峪关以西(今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因七卫首领皆为蒙古贵族),先后有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
2024-11-07 09:52:00
安西军:大唐守护西域的“定海神针”
...域,唐太宗李世民将安西都护府西迁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地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节
2023-07-13 08:04:00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拼命要拿下西域
在我没来新疆之前西域一词只是在同历史相关的一些书中看到过,也没有想过要多去了解西域对中国的重要性。来到新疆几个月之后慢慢的才发现西域对古代的中国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失去西域对古代中
2023-05-16 21:48:00
从汉武帝到左宗棠,历代王朝为何都要争夺西域?
...统治。但这一局面并没能维持多久,在数十年后已经改称新疆的西域地区再次脱离清朝统治。而在晚清时期,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外部危机,东有列强侵略,西有阿古柏叛乱。此时的清朝官员围绕"海
2023-02-16 22:34:00
安史之乱时期吐蕃侵吞大唐不少领土,唐朝是如何收复的?
...防拼杀将近百年。鼎盛时期的吐蕃包含青海西藏、甘肃、新疆、中亚的克什米尔以及藏南的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地,曾经凭借一国之力硬撼大唐、回纥、大食三大强国。但是花无白日红,大唐吐蕃
2023-06-25 0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