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热”照见人心所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09: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辛识见

每一棵“左公柳”都有数字档案,不仅能通过电子地图找到位置,还能随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精准管护。最近,一则关于新疆“左公柳”保护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左公柳”历经岁月沧桑而傲然于世的背后,是一代代新疆各族人民爱柳、护柳、植柳的深厚情结。人们守护“左公柳”是为了保护生态,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左宗棠“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爱国热忱和浩然之气。

“左宗棠收复新疆”被编入人教版教材;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随着新疆三文鱼热销,“吃海鲜,谢左公”成为热门梗……今年以来,左宗棠的名字屡屡进入公众视野,并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人们在百年之后依然缅怀左宗棠、敬仰左宗棠,是因为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坚决行动与爱国精神。

拂去历史烟云,左宗棠最荡气回肠的功绩是他力排众议,率军西征、“舆榇出关”,保住了中国六分之一的疆土,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誓保金瓯无缺的决心都如金子一样珍贵。正如网友所说,“在那个中华民族蒙辱的年代,没有左宗棠的决绝,中国将失去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新疆将失去自古以来的母亲怀抱。”

翻开中华史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左宗棠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疆大地传承不绝。抗日战争时期,维吾尔族贫民艾沙因为家贫,无钱捐款,就将18岁的儿子送上抗日前线;面对“三股势力”兴风作浪,新疆各族人民发声亮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守护共同的家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今天的“左宗棠热”,照见的正是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人心所向。

家国情怀不仅迸发闪耀在重要历史关头,也流淌在每一个岁月静好的日子。“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在边境线10万余块石头上刻下了“中国”二字,塔城市民沙勒克江·依明连续十多年在自家小院里升国旗……如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融入新疆每一寸土地,是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最深厚、最持久、最浓烈的情感。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天山脚下的“左公柳”虬曲苍劲、“一炮成功”炮台上的大炮剑指碧霄,它们都在诉说着左宗棠当年的不屈不挠和铁骨铮铮。我们可以告慰左公的是,如今的新疆山河安澜,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左柳”今安在
...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左宗棠后,诗作中的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左宗棠临危受命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此后十余年间,他平定西
2024-05-09 08:16:00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重要助手杨昌浚写的这首诗,生动勾画了当年的这段历史。1875年,左宗棠受命率领大军收复新疆,从陕西、甘肃至新疆,他带领
2023-12-23 09:04:00
...在新疆占据重要地位,在全国具有强大感召力、影响力的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1月20日,哈密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做好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新目标。哈密是左宗
2024-01-23 12:0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易和平“在100多年前,左宗棠为保卫疆土,抬棺出征,视死如归,作为左宗棠家乡的一名学生,我也励志做一个像左宗棠一样有担当、有智慧,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
2023-09-02 07:38:00
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
...) 9日,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以此传承左宗棠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市民漫步在左公文华苑内的左公柳下享受大好春光。喇小飞 摄“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024-04-09 22:06:00
戈壁瀚海尽芳菲 春风浩荡纵玉关
...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曾配合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的清末重臣杨昌浚的这首诗,刻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诗中“大将”,是指誓死出征收复新疆的晚清名臣左宗
2023-05-06 03:38:00
东岳观 | 左宗棠与王震——王震故居观感之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崔保新就新疆近现代史而言,左宗棠与王震均是彪炳史册的人物。言左而不言王,即割断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论王而不说左,亦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左宗棠与王
2022-12-15 07:24:00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
2024-04-29 22:36:00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国土,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乌鲁木齐
...。他收复了新疆,让无数入侵者闻风丧胆。他的名字,叫左宗棠。传奇的一生1812年的十一月十日,一个孩子在湖南湘阴出生了,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叫左宗棠。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普普通通的一
2023-01-02 1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钟国楚,1912年生,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团东进至江南后在江宁
2025-09-26 08:14:00
18世纪,吴桥杂技走遍中国;19世纪,吴桥杂技走向世界。100多年前,作为“现代杂技之父”,吴桥人孙福有带着他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欧洲巡演
2025-09-26 09:16:00
微视频|二师铁门关市12万亩香梨丰收
2025-09-26 15:20:00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丨编钟乐舞《金声玉振》,奏响千年礼乐新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丁安顺“仁礼天下・和合大同”,9月28日,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将在曲阜孔庙举行。目前,大典迎宾开城
2025-09-26 16:12:00
文脉相通,医心共鸣!名医故里再次联动,共话传承
鲁网9月26日讯9月24日,2025山东(长清)“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正式开幕。华佗故里安徽亳州、张仲景故里河南南阳
2025-09-26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