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左宗棠热”照见人心所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09: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辛识见

每一棵“左公柳”都有数字档案,不仅能通过电子地图找到位置,还能随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精准管护。最近,一则关于新疆“左公柳”保护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左公柳”历经岁月沧桑而傲然于世的背后,是一代代新疆各族人民爱柳、护柳、植柳的深厚情结。人们守护“左公柳”是为了保护生态,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左宗棠“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爱国热忱和浩然之气。

“左宗棠收复新疆”被编入人教版教材;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随着新疆三文鱼热销,“吃海鲜,谢左公”成为热门梗……今年以来,左宗棠的名字屡屡进入公众视野,并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人们在百年之后依然缅怀左宗棠、敬仰左宗棠,是因为他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坚决行动与爱国精神。

拂去历史烟云,左宗棠最荡气回肠的功绩是他力排众议,率军西征、“舆榇出关”,保住了中国六分之一的疆土,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誓保金瓯无缺的决心都如金子一样珍贵。正如网友所说,“在那个中华民族蒙辱的年代,没有左宗棠的决绝,中国将失去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新疆将失去自古以来的母亲怀抱。”

翻开中华史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左宗棠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疆大地传承不绝。抗日战争时期,维吾尔族贫民艾沙因为家贫,无钱捐款,就将18岁的儿子送上抗日前线;面对“三股势力”兴风作浪,新疆各族人民发声亮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守护共同的家园……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今天的“左宗棠热”,照见的正是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人心所向。

家国情怀不仅迸发闪耀在重要历史关头,也流淌在每一个岁月静好的日子。“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在边境线10万余块石头上刻下了“中国”二字,塔城市民沙勒克江·依明连续十多年在自家小院里升国旗……如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融入新疆每一寸土地,是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最深厚、最持久、最浓烈的情感。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天山脚下的“左公柳”虬曲苍劲、“一炮成功”炮台上的大炮剑指碧霄,它们都在诉说着左宗棠当年的不屈不挠和铁骨铮铮。我们可以告慰左公的是,如今的新疆山河安澜,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如今的中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自强不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左柳”今安在
...北,多为“大漠孤烟”“北风卷地”“春风不度”。而自左宗棠后,诗作中的春风终于度过了玉门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左宗棠临危受命陕甘总督,督办西北军务。此后十余年间,他平定西
2024-05-09 08:16:00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重要助手杨昌浚写的这首诗,生动勾画了当年的这段历史。1875年,左宗棠受命率领大军收复新疆,从陕西、甘肃至新疆,他带领
2023-12-23 09:04:00
...在新疆占据重要地位,在全国具有强大感召力、影响力的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1月20日,哈密市委二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做好左宗棠历史文化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新目标。哈密是左宗
2024-01-23 12:0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易和平“在100多年前,左宗棠为保卫疆土,抬棺出征,视死如归,作为左宗棠家乡的一名学生,我也励志做一个像左宗棠一样有担当、有智慧,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用的
2023-09-02 07:38:00
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
...) 9日,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以此传承左宗棠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市民漫步在左公文华苑内的左公柳下享受大好春光。喇小飞 摄“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2024-04-09 22:06:00
戈壁瀚海尽芳菲 春风浩荡纵玉关
...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曾配合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的清末重臣杨昌浚的这首诗,刻画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诗中“大将”,是指誓死出征收复新疆的晚清名臣左宗
2023-05-06 03:38:00
东岳观 | 左宗棠与王震——王震故居观感之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崔保新就新疆近现代史而言,左宗棠与王震均是彪炳史册的人物。言左而不言王,即割断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论王而不说左,亦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左宗棠与王
2022-12-15 07:24:00
...清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依然经营新疆,收复国土,出现了左宗棠、曾纪泽、杨增新等民族英雄。一,边疆危机的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发生了辛酉政,变,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共同执政,洋
2024-04-29 22:36:00
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国土,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乌鲁木齐
...。他收复了新疆,让无数入侵者闻风丧胆。他的名字,叫左宗棠。传奇的一生1812年的十一月十日,一个孩子在湖南湘阴出生了,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叫左宗棠。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普普通通的一
2023-01-02 1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