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通讯员 傅敏婕
在哈密市伊州区,穿城而过的哈密河旁有一座凤凰台,这是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时的驻扎之地。
哈密凤凰台之名古已有之。左宗棠1880年进疆后上奏清廷的《出屯哈密布置情形折》中说:“窃臣于四月十八日由肃州行营拜折启行出关,五月初八日抵哈密,驻军城西之凤凰台,与刘锦棠、金顺、张曜筹商军务,函牍往复,意见相同。”
在哈密,左宗棠驻留了162天。哈密凤凰台作为其大营所在地,被哈密人民亲切地称为“大营门”,以资纪念。
“左宗棠在哈密期间带领大军兴修水利、屯田储粮、整修道路、植桑种柳。当年修建的古粮仓、老城墙等遗迹如今依然留存,承载着左宗棠心忧天下、尽忠报国的精神。”11月24日,哈密市文博院院长艾合买提·牙合甫来到位于伊州区西河街道自由路南侧的老城古粮仓,与一名文物保护员一起巡护。
说起这里的遗迹,艾合买提如数家珍:这座古粮仓是左宗棠西征大军的粮食补给站,在左宗棠大军收复新疆的征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修的很多粮仓在新疆和平解放后还作为主要粮库在使用,后来随着城市建设,不少粮仓被拆除,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这一座。
凤凰台与古粮仓只有一河之隔,是一座高台。
走上高台,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势很平坦。“高台扎营,易守难攻。下有河水,取水也很方便。”艾合买提说,凤凰台和古粮仓所在的这一片区域就是哈密老城。据史料记载,1883年,在左宗棠及部下推动下,清朝政府划拨白银2.6万两,对当时的哈密老城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原有周长1里的城墙范围扩大至4.5里,如今古粮仓边遗留的城墙就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
“文物遗迹见证着历史,讲述着故事,我们要保护好左宗棠在哈密的遗迹、遗址、文物。”哈密市文史研究委员会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哈密左宗棠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郝常立表示,哈密市将以左宗棠文化研究院为平台,邀约疆内外著名清史专家、左宗棠文化专家,深入研究左宗棠与新疆的历史。同时,要把与左宗棠有关的遗迹、遗址进行复原,使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在哈密大地广为传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