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将亡,崇祯皇帝求大臣们捐钱救国,大臣却都见死不救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崇祯天子在景猴子园吊颈寻短见。临死前他大呼:“你不是亡国之君,但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崇祯觉得明朝衰亡不是他的错,而是大臣们的错,他们没有为你分管...……更多
明末的大臣面临的敌人有几个
崇祯,一个志向远大的君王,而最后却落得煤山自缢的结局。这确实是令人很多喜欢明朝的粉丝感到惋惜。因为崇祯接手的明朝可以说是所有亡国的皇帝中最好的一把好牌。然而却17年终结在崇祯手里。当然,崇祯自己是不承认...……更多
崇祯皇帝如果迁都南方,大臣会拥立他吗
崇祯皇帝如果不是在北京上吊自杀,而选择逃往南京,那么南方各个机构的大臣毫无疑问会拥戴他。因为崇祯皇帝乃是明朝的正统所在,既然他活着,即使明朝的控制区域只剩下一个村儿,那他还是明朝皇帝,大臣也都认可他...……更多
明朝大臣们都愿意投靠满清,这和崇祯执政有很大关系
很显然,虽然崇祯皇帝并非亡国之君,但是他确实是做了很多亡国之事,咱们暂且不说他能力到底如何,最起码他确实是不适合做皇帝。虽然,明朝末年有很多天灾人祸,可是如果把崇祯换做别的皇帝,大明朝的最终结局也未...……更多
2022-12-18 21:14崇祯,明朝,大臣
崇祯皇帝:史上最穷皇帝的无奈与挣扎
...不给,最后没钱打仗亡了国那么这个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崇祯皇帝。其实崇祯这个皇帝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不一,有人对他很是称赞,但是也有人对他没一句好话。不过无论如何,崇祯这个人也是一个相当勤奋的皇帝,但是他运...……更多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捐钱,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一生奔波劳累,每天从早忙到晚,几乎就没停过,但是却仍然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在他临死的时候他感叹道“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亡国之臣”。实际上,他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丢了江...……更多
崇祯手里没有钱,如果抄了大臣的家会怎样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也是一个悲剧皇帝,让人可怜,因为他并不像一般的末代皇帝那样昏庸无能。崇祯即位后,麻烦不断,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他也厌倦了为生活而奔波,专注于一件事而不是另一件事。对于他来说,...……更多
崇祯为什么不逃跑去南方
...,有些皇帝却不愿意逃跑,要和他的王朝一起覆灭。比如崇祯皇帝,当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来的时候,他在隆隆的炮火声中,逼迫他的嫔妃们自杀,又亲手砍杀他的女儿们。最后他跑到煤山上吊自杀。崇祯皇帝的举动,也在后世获...……更多
2022-12-21 16:04崇祯
大明王朝的覆灭:李自成攻占北京与崇祯皇帝的无奈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带兵攻破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一切都要完了,于是便下令让他的这些妃子们都自杀。他自己更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女儿,然后跑到皇宫后面的煤山,在一颗歪脖树底下上吊自杀了...……更多
明末群臣“散尽家财”为崇祯捐银二十万,闯王最却搜几千万来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朝掌控全国政权的最后一任皇帝,他本人颇为勤勉,也曾励精图治,希望中兴明朝,然而却撼动不了天下大势,最后在煤山自缢殉国。据史书记载,崇祯曾请求大臣们捐钱发军饷,最后却筹集的银两可谓杯水...……更多
崇祯向大臣借钱为何借不出来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在国家灭亡之际,选择了自杀来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以及臣民,从此明朝灭亡。在明朝最后的日子里,崇祯这个刚愎自用又极爱面子的皇帝,为了大明做最后的努力,他放下九五之尊之躯,...……更多
崇祯可以迁都为何到死都没有没迁
...都会知道,在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经常之前,其实当时的崇祯皇帝有好多次机会可以南迁,但是最后却直接放弃了。以至于最后京城被攻破,而崇祯皇帝眼见大势已去,却也只能凄惨的自缢在一颗树上,了却此生。而最后,大明...……更多
失落的皇权与大明的末路:崇祯的抉择与群臣的背离
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兵临城下,马上就要攻进京城了,他的目的很简单,把崇祯赶出紫禁城,自己坐在紫禁城里面,他要咬一咬龙椅,究竟是不是真金做的。李自成从长安一路杀...……更多
崇祯一日内斩首36名朝廷大臣,只因他们害死了这个人
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清朝的睿亲王带领着数万精兵进攻明朝,他一路绕开山海关以及长城关卡等难以攻占的城池,来到了长城的内地。而这时候,他们与明朝的将士们相遇了,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却不料明朝的将士并未抵...……更多
崇祯为何穷到死都不愿抄大臣的家
...穷苦日子的人,并不舍得拿出来改善皇宫的生活。其实在崇祯帝最穷的时候,曾经还要求大臣们捐献银两,以求渡过难关。可惜朝中的每个大臣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根本不愿听从皇帝的号召。别说那些普通的官吏,就连朝中最...……更多
2022-12-22 17:29崇祯,大臣
...出不穷,国家因天灾、战争,需要大量的钱粮。但是,当崇祯皇帝希望大臣们给国家“捐献”银子时,大臣们个个哭穷,守着大量的财富,愣是不给国家出力。当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对原来明朝的官员进行拷打这些官员忍不住酷...……更多
明朝史上穷死的一位皇帝是谁,打仗还要和大臣借钱
...更是腐败不堪,整天想着给自己手里捞钱,最后国家交到崇祯皇帝手上的时候就是个烂摊子,大明朝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爱民的亡国之君了。崇祯上位之后,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更多
晚明时期的士大夫:忠诚与背叛的交织
...养士”三百年的大明!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而曾经在崇祯皇帝面前哭穷,不肯捐出自己财产的大臣们,却一个个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期望在大顺朝这个新政...……更多
在明朝末年的岁月中,末代天子崇祯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做出了太多的努力,甚至在最后时刻的求募捐也使得明史爱好者们感到非常的虐心。大明朝的最后几年里国库空空,当时的崇祯皇帝急得团团转,甚至不惜放下...……更多
崇祯向大臣下令捐饷,为何只募得20万两
崇祯十七年初,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前夕,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向北京打来,一路所向披靡,离北京越来越近了,形势危急。为筹集粮饷,从二月中旬起,崇祯皇帝就下达捐饷令,号召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臣武将及地方...……更多
崇祯下葬时只有他扶棺痛哭,那就是李国祯
说到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那是一把心酸史,因为崇祯不是因为昏庸而亡国的,他本人还是很勤政有大才的,无奈自己的对手太强大,除了闯王李自成,还有清军在一旁虎视眈眈,另外内部也是内讧不断,都相继称王。对此崇...……更多
李自成包围北京前夕的时候,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南京
每读明史至明末崇祯一朝,常意犹未尽,不曾想大明历史竟在崇祯十七年(1644)便戛然而止。当时,虽然明朝统治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作为一个统治中国两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仍有复局之力:两京并存,藩王遍布,...……更多
崇祯为何把能干的大臣和名将都杀了
...,被后世评为皆是奇葩,国家走向了下坡路,直至传到了崇祯手中,国家也走向了灭亡。其实这位皇帝也是一位悲剧人物,从小便没了母亲,缺少母爱,在无情残酷的皇宫中,可想而知他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度缺爱的,所以...……更多
2022-12-10 10:54崇祯,名将,大臣
大明王朝的覆灭和崇祯皇帝有关吗
...了各类官员的空缺,明朝政府的运转已经很困难;而到了崇祯时期,则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首先是流民的叛乱规模越来越大;再者是财政是在苦难;同时,国内天灾人祸不断,外部的皇太极已经在辽东稳定立足,并且多次通过...……更多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一天之内砍了36个大臣的脑袋
...王也拥有无上的权利。所以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崇祯皇帝就有一次一天内,砍了36个大臣的脑袋。崇祯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年号。16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更多
魏藻德:明朝四大罪臣之首,明朝灭亡推手之一
...四大罪臣之首,其最后的下场也尤为凄惨。有一天,皇帝崇祯急切地召集臣子们商议对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战事。在这紧张的气氛中,魏藻德,身为内阁首辅,本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然而,他的行为却与他的职责背道而...……更多
从用人策略,看崇祯与燕昭王的不同命运
战国时期燕昭王与明末皇帝崇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临危受命,都有富国强民的意愿。燕昭王治下,燕国日益强盛,燕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崇祯皇帝治下,国家日趋衰落,终至亡国。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两人对待人才的...……更多
...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更多
...断加捐加税,又进一步造成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的现象,崇祯皇帝眼看着国库空虚,向大臣们发起了募捐行动,希望官员们能够向朝廷捐献银两,用于平叛招乱。结果忙了一通,没有几个大臣给皇帝捐款的。大臣们责任感的缺失...……更多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此时的局势对明廷来说已经极为不利,农民军已成燎原之势,再加上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正在遭遇持续长达十年的瘟疫,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朝的军事体系是怎么样的
前言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以司马家族为核心,建立了晋朝独特的军事治理体系。晋朝的军事治理体系充满了家族式的中央集权统治色彩
2024-06-22 19:44:00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为何使得唐朝重回中兴之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秦汉以后,唐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封建大一统,尤其是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更是成就了大唐盛世
2024-06-22 19:43:00
唐玄宗作为一代英主,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集团,登上皇位。在他统治前期,勤于正事,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024-06-22 19:54:00
永贞革新对于唐朝的政治究竟有何影响
每一个王朝都要接受由盛转衰的命运,盛唐也难以逃过这个魔咒,唐朝的中后期差一点被安史之乱毁掉,唐朝自此之后元气大伤。其中有一些皇帝试图重新让唐朝恢复到鼎盛时期
2024-06-22 19:52:00
唐高宗为什么废立皇后?王皇后有什么故事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几乎同时,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
2024-06-22 19:50:00
为何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呢
仰望大唐星空,在不到三百年的岁月中出现了两座辉煌的盛世王朝,至今依然难以企及。唐玄宗李隆基沿用太宗贞观遗策,勤心庶政缔下盛唐辉煌
2024-06-22 19:53:00
乾陵门外的守陵人为什么无头
武则天的陵墓就是现在位于陕西咸阳乾县的乾陵,该陵墓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保存最好的陵墓。所谓的乾陵守陵人,是说的乾陵外的番臣石像
2024-06-22 19:52:00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我们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军事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特别是唐朝辉煌的文化发展
2024-06-22 19:56:00
唐朝究竟有哪些节度使,一起来看看
唐朝的节度使的制度我们都知道,唐朝最终也是因为这些节度使导致灭亡的。但是这些节度使军阀割据,导致内乱不断,中央大权旁落
2024-06-22 21:06:00
唐朝篡夺了隋朝,李世民如何评价隋文帝
导语大定元年(581年),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即位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
2024-06-22 21:06:00
宦官当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影响
唐王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之前隐藏的问题开始一一暴露出来,让唐王朝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败,无力回天。唐王朝在建立初期
2024-06-22 21:04:00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绵延流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还是积极友好的时期更多一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
2024-06-22 21:09:00
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
引言唐朝时期,就地落籍的新罗人,成为了在唐新罗侨民的主要组成人员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是唐兴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
2024-06-22 21:09:00
唐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唐高宗李治,为何却被称为“懦夫皇帝”
李治是很强,但也只是守成之君,现在已经有人把它吹得比李世民都强了,他在位30年也是基本延续太宗的制度律法,自己并没有什么改革
2024-06-22 21:08:00
唐朝节度使制度的确立影响了藩镇
玄宗时期边疆局势的发展,促成了节度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募兵制改革的实施,节度使逐渐拥有募兵之权,于是藩镇体制得以确立
2024-06-22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