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
...从事清史研究超过一甲子 90岁历史学家畅谈经验与心得阎崇年:每研究一个问题 望尽一次路五一文化客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近日,他来到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更多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本报讯 学者阎崇年日前在京参与以“我与清史研究”为主题的直播活动,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对谈。面对宋志军关于如何开始清史研究之路的发问,投身清史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阎崇年...……更多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历史学家阎崇年今年迎来90岁大寿。日前他与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在京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与清史研究”的对谈,系统回顾自己研究清史的历程,并勉励年轻人对待个人事业要“慎始...……更多
元氏县封龙书院文化讲坛开讲 阎崇年作首期主讲嘉宾
...书院文化讲坛开讲。首期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作主讲嘉宾,以《封龙书院日新又新》为题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封龙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开办封龙书院文化讲坛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更多
...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的大型文化系列丛书。学者阎崇年表示,元代大都,有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佚》;明代北京,有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清代京师,有朱彝尊的《日下旧闻》,但是从来没有出现一部阐释北京文化的...……更多
...前贤,鞭策后学发扬“新史学”的创造精神。冯尔康、阎崇年两位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和同专业的清史大家对谈“让历史学充满魅力”;全国高校60余位历史学科院长(系主任)共话一流学科建设。在南开大学历史学...……更多
同种“致富菇” 共绘“同心圆”
...!”12月1日,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库勒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崇年告诉记者,自二师二十九团十四连与库勒村开展共建活动后,双方就开始积极探索庭院菌菇种植模式。所谓庭院菌菇种植模式,就是职工群众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储菇棚...……更多
他是明朝的希望,却为了为活命出卖崇祯
...本”的视角来看,洪承畴降清属人之常情。六清史专家阎崇年也表示,从洪承畴降清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当一国之君失道寡德从而失去人心时,谁也阻挡不了理性的回归。同时,作为中华名人,洪承畴少年成才路,是激...……更多
康熙皇帝能称为千古唯一的皇帝吗
...古唯一的皇帝吗?这个问题此后不再讨论,但清史专家严崇年却说“古往今来只有一个皇帝,康熙是第一位皇帝”。其次,很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二月河也说过,康熙皇帝是古往今来的一位皇帝。对于这个问题,后人无暇争论,应...……更多
北京文化论坛明星扎堆,张颂文比朱一龙靠前,座位安排让人破防
...是领导和文化界前辈们。最靠近镜头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曾任央视《百家讲坛》主持人,出版过《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等著作。 阎崇年旁边的是莫言,不用过多介绍,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左手...……更多
看众位学者如何描绘这位袁大都督
...善于动员组织百姓参战。这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阎崇年《论袁崇焕》、黄国强、谭红儿《试论袁崇焕的军事思想与指挥才能》、季士家《袁崇焕战略战术思想研究》、石斌《袁崇焕军事思想简论》等等。季士家《袁崇焕策...……更多
...园,把雍正杀死,摘下脑袋而去。但是,根据清史学家阎崇年所说:“1981年,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未打开,即作罢。但民间传言雍正棺材已经打开,雍正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头,想以此证明胤禛(雍正)之头是被吕四娘砍掉的。...……更多
北京人民出版社落户通州 城市副中心再添京韵书香
...“特别推荐”。“北京文化书系·古都文化丛书”主编阎崇年表示,“北京文化书系”汇聚了京华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心血,这套大型文化丛书既是一项学术创新,也是一项文化成果;既是北京文化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文...……更多
...到社会生活,囊括了读者感兴趣的方方面面,历史学家阎崇年、主持人敬一丹等都曾做客讲坛。近年来,“联动”成为省图书馆服务群众新特色,与各部门的联动成就了内容多元的“文化吉林讲坛”。而每逢节假日,省图书馆也...……更多
记者 王会广 通讯员 唐崇年走进引马镇申河口村王文喜的养殖棚内,一股温热的麦糠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黑色的养殖箱在货架上整齐的排放,小小的金色黄粉虫在这些箱子里翻爬不停、快速的生长着,时不时的还传来一阵“...……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 小韭菜开出“致富花”
李可 报道 通讯员 唐崇年“韭”香四溢,“花”开富民。近日,在鄄城县董口镇,张先生家的20亩韭菜花地再次丰收,预计纯收入将超过十万元,凭借其韭菜花种植技术,本人已经成为了本村的农业模范。韭菜花的种植具有较高...……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贷”动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记者 王会广 通讯员 唐崇年走进董口镇前园村马先生的养殖场,“咩咩咩”的叫声一声高过一声,羊群中的马先生脸上洋溢着笑容,“我最开心的是这笔贷款不需要自己找担保人,而且比其他贷款品种利率还要低,对于我们这...……更多
揭秘清朝隐秘历史:努尔哈赤时代的包衣与太监
这里引用一下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中“阎崇年”主讲里的一段:清入关以前,努尔哈赤的时候,有太监了,但是很个别的。努尔哈赤跟各个贝勒下令,说你家里养的这些奴仆,在小的时候,你要把他阉割了,不然他长大以后...……更多
...暨首批好书发布,“北京文化书系·古都文化丛书”主编阎崇年将参与“北京文化书系”首发;全国新书首发平台签约。此外,还有情景讲述环节以及名篇诵读环节。在情景讲述环节,邀请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更多
鄄城农商银行多措并举筑起收粮户金融后盾
李可 报道 通讯员 唐崇年为确保夏粮丰收时农户卖粮不拿“白条”,鄄城农商银行对麦收工作提前部署,特别针对夏粮收购季节性强、收购期短、资金需求量大、时间要求紧等特点,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主动对接辖...……更多
...日上午8时12分,著名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公开资料显示,戴逸系江苏常熟人,出生于1926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北大学一部十七班学习,...……更多
...,共同讲述“阅读,是人类最平等的财富”。在北京,阎崇年带着自己的作品《讲给孩子的故宫里的明清史》,与镜头前的观众,一起感受明清时候的故宫风光;在陕西西安,华清池景区金牌讲解员刘丹静、昱书坊主播李世昱和...……更多
...车”,谨防“多拉快跑”埋下严重事故隐患。 作者:左崇年 ……更多
...,权衡临期食品的利弊。千万别因为便宜而吃坏身体。左崇年 ……更多
康熙帝的功绩与晚年争议
...家们那里,他们觉得康熙是所有皇帝当中最棒的一位。阎崇年教授相信大家也都听过,他对康熙的评价也非常的高。对此也有很多争议。但是大家觉得康熙这位皇帝到底怎样呢?其实大家也没有什么必要关心,因为他已经过去那...……更多
...当追述清代历史,以之为鉴,因此对清代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实数切要之举。本栏目涉及清史研究之机构、刊物、学者、论文论著及文献档案的整理利用,力图为海内外学术界提供一个了解清史研究现状的窗口,为清史学界提...……更多
本文转自:渭南日报素风到老为寒士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莅渭解读乾嘉重臣王杰的典范意义本报讯(记者 王小敏)12月22日,渭南日报社邀请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卜键作《素风到老为寒士西部状元、乾嘉重臣王杰的典范意义》专...……更多
白王萧崇双目失明后成为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可见他并非池中之物
白王萧崇是明德帝所有儿子中第一个封王的,萧崇年少时就已经有贤明,明德帝很是看中他,但是后来意外眼瞎。受到很多欺凌。不过虽然眼瞎,但是白王在天启城中的名声才能很强,双目失明以后竟然可以成为第一个封王的...……更多
驻村“第一书记”忙年不停歇
...做好防护。“我们跟亲戚都说好了,今年不走动了。”李崇年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尚未“阳”,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村医电话,“春节期间5名村医24小时随时待命。”任职一年来,李海生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春夏期间的持续干旱:一...……更多
...了十年,《清史》还没有最终定稿。为什么国家对清史的研究如此重视?仅仅是因为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吗?仅仅是因为中国修史的传统吗?原因肯定不是如此简单。试想一下,明朝时期修史,用了10多人,仅一年不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
电视剧里纪晓岚铁齿铜牙,是个敢于跟和珅争不平的人。而且他们俩几乎平辈,跟乾隆也是一般大小的样子。事实上这三个人还是有一定年龄差的
2024-06-28 20:34:00
既然纪晓岚一辈子都不敢得罪和珅,甚至由衷地佩服和珅,那么为什么后世会把纪晓岚描绘成一个专门跟和珅对着干的纪大烟袋呢?其实这些故事当中
2024-06-28 20:34:00
相比较于和珅,纪晓岚的结局就好太多了。纪晓岚虽然没有跟和珅正面对抗,甚至曾经屈服于和珅的膝下。但是纪晓岚做了一件大事,使得他得到了嘉庆皇帝的信任
2024-06-28 20:35:00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这是诸葛亮精心组织的第一次伐魏军事行动,可是,百密而有一疏,初出祁山
2024-06-28 20:35:00
飞将军李广征战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被封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再次北伐匈奴,年迈的李广请求出战,汉武帝不同意
2024-06-28 20:36:00
公元前91年,司马迁完成《史记》,而当年巫1蛊之祸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巫1蛊就是用人偶来诅咒仇人,有人在皇宫中大搞巫1蛊之术
2024-06-28 20:37:00
清朝皇帝从康熙开始的平均年纪在整个中国历史之中都算得上是十分长寿了,康熙皇帝八岁即位统治了六十一年,活了六十九岁,那个时候人的平均年纪是四十多岁
2024-06-28 20:38:00
清朝皇帝因为是从东北入关的原因,所以他们十分的怕热,为了躲避炎热的夏天,从康熙皇帝开始就修建了所谓的避暑山庄,其实就是为了在里面享乐
2024-06-28 20:38:00
我们受到的教育从小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戒色,不然老了就是空流泪。这种教育在普通人的教育之中尚且普及,想必咸丰皇帝身边的那群帝师也一定告诉了他这些道理
2024-06-28 20:39:00
赵云虽说只是侍卫首领,但是他的战斗力惊人,深得刘备重用。诸葛亮把他安排在此处,曹操逃跑时费了好大功夫才通过。好不容易逃过了赵云的追击
2024-06-28 20:46:00
军令状的存在,可以说是军人的最高保证。如果军人完成了任务,可能得不到任何恩赐,但如果没有完成军令状上的任务,签下军令状的人却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2024-06-28 20:46:00
这次军令状也有他的影子,甚至是直接参与者。军令状的威力,刘备比任何人都清楚,关羽作为他的结义兄弟,自然有他护着,哪怕违反军令状
2024-06-28 20:47:00
前文说过,但凡诸葛亮出谋划策,必然不止一个目的。华容道事件同样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了自己在军中站稳脚跟,第二则是为了拉拢刘备身边最重要的将领
2024-06-28 20:49:00